0428六年级语文兴趣小组选拔试卷-周复习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28六年级语文兴趣小组选拔试卷-周
六年级语文兴趣小组选拔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一向是个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人。
B.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瞻前顾后,不能草率。
C.波光粼粼的睡眠,不时闪过道道浮光掠影,看得人眼花缭乱。
D.这部作品,对人物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
2、《哈姆雷特》的作者是()
A.柯南道尔 B.笛福 C.巴尔扎克 D.莎士比亚
3、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非高原
D.青藏高原
4、下列属于我们古代“四书”的是()
A. 《大学》
B.《春秋》
C.《论语》
D.《诗经》
5、《自由颂》是()的国歌。
A.德国
B.希腊
C.法国
D.美国
6、《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他的曾用名是()
A.《石头记》
B.《满江红》
C.《西厢记》
7、下列哪个城市不属于我国八大古都?()
A.西安
B.洛阳
C.安阳
D.广州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作者是()
A.李煜
B.李白
C.王昌龄
D.陆游
9、下列故事哪一个不是神话故事?
A.鸡犬升天
B.开天辟地
C.愚公移山
D.点石成金
10《孙子兵法》有三十六计,第一计是()
A.围魏救赵
B.调虎离山
C.瞒天过海
D.声东击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宋江、高俅、柴进是名著《》中的人物;蒋干、张飞是名著
《》中的人物。
2、《骆驼祥子》的作者是,小说中祥子的职业是。
3、“战国七雄“指,,,,,,。
4、下面的古诗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并写出作者。
青梅煮酒论英雄《》()西天取经《》()
刘姥姥进大观园《》()误入白虎堂《》()
5、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
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而高适在《别董大》中用“,。
”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6、看图片填成语
三、连线题。
(10分)
司马光《九章算术》威尼斯法国樱花
鲁迅《悲愤诗》巴黎美国故宫
李时珍《资治通鉴》北京中国香水
司马迁《本草纲目》纽约日本小艇
蔡琰《狂人日记》东京意大利自由女神
四、文言文阅读。
赵母训子
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
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
(《续世说》)
(1)如是吾无望矣()
(2)竟不食其膳()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尝获肥鲜以遗母
3. 赵母的希望是什么?
4.这则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③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④?
【注】①遽(jù):急忙、立刻。
②契(qì):用刀子雕刻。
③契者:雕刻的地方。
④惑:迷惑、糊涂。
“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方式。
1.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带点字的意思。
涉()其()坠()止()
2.试将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3.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可概括成一个成语:
4.你觉得故事中的楚人糊涂吗?用两三句话写出你的观点。
5.咱们还积累过许多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请写出三个:
五现代文阅读
6月3日晚,扬州城弥漫着浓浓的烟雾,许多市民被熏得睁不开眼。
据悉,这是扬城今年首个浓烟雾天气。
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城郊农民焚烧秸秆。
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得长江江面能见度大大降低,从6月4日凌晨起,京杭大运河六圩河口约200艘船舶一度滞留,无法出江,直接影响了运河的畅通。
另有消息说,邗江区一老汉在焚烧秸秆时,不慎被大火烧伤,生命危在旦夕。
江都市500千伏输电大动脉被团团包围在熊熊烟火之中,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
如何才能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呢?扬州市科研部门已研究出一种方法,它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饲料和肥料。
但愿从此再也不要看到扬州城“烽火”弥漫。
1.今天扬州城首个浓烟雾天气发生在月日,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
2.为了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扬州科研部门研究出的方法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和。
3.请根据上述报道中的事例,概括出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
(1);(2);(3)……
4.文中有一处引号,它的作用是。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特殊含义;③表示讽刺和否定;④表示突出强调)
5.“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得长江江面能见度大大降低”,请你用生动的语言具体描述一下江面上的情景。
6.针对这种现象,我想对广大农民说:
父亲的名片
父亲整天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小狗一条,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所不为。
这时,村里人每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父亲脸一红,摇头叹息:“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言罢,还恭恭敬敬给人家递上一支烟。
上学后,依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严重到请家长的地步。
当那位戴着瓶底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识惊讶地险些把瓶底晃下来您就是他的父亲不像不像您那宝贝儿子哪一点像您把您的脸都丢尽了打架逃学剪女孩的头发
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时,才真正明白:我的好坏就代表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
小学升初中,我全乡第一,初一、初二均全届第一,参加竞赛获二等奖。
“名片”变了,父亲也变了。
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大会上时,激动得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我就是这娃的爹。
”全场笑了,我也笑了。
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豪的“名片”了,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然接过别人递过来的一支烟了。
1、给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打趣:
②坦然:
3、“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
”这句话在文章的表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这句话的含义是()
①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总是会有收获的时候。
②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终于有了收获成功和喜悦的时候。
③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终于到了收获成功和喜悦的时候。
4、文章中所说的“名片”是指
5、从文中找一句比喻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6、你有当“名片”的经历么?说说你的感受或看法.
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níng líng)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huǐ
huì)□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苟(jù gǒu)地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chú zhòu)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
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
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1.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教诲——()凝聚——()敬爱——()回顾——()
3.用“~~”画出文中同时用了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一个句子。
这个句中分别把老师比作、、。
你知道老师还有哪些美誉吗?试着写几个、、。
4.在文中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标点,再仿照这种句式写一写。
是您,
是您,
5.这段文字选自《》这篇课文,是用第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
是:。
6.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怀,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离不开同学的帮助,此时此刻:
①请你对校长写一句临别赠言
②用一句古诗来赞美你的老师
③写几个成语来表达同学之间的友情
广玉兰(节选)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
有的刚刚绽.(dìng zhàn)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急)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调凋)谢了,花蕊(ruǐ rěi)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
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用“”在文中括号内选出正确的注音或字词。
2.写出四个描写花儿美丽的成语:
3.这一段是采用的结构,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4.本段描写了广玉兰的种形态,分别是。
5.你认为文中哪句话写得最好?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6.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仿照本段的结构,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