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nI、hs—CRP检测在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nI、hs—CRP检测在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78例因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伤患儿,根据患儿心肌受损程度分为轻型组(33例),中型组(39例)和重型组(6例)。

对所有患儿实施cTnI、hs-CRP检测,比较三组cTnI、hs-CRP 水平,观察cTnI、hs-CRP水平与心肌受损程度的关系。

结果患儿经抗体检测cTnI和hs-CRP含量增高明显,其心肌受损率>50%。

cTnI:轻型组为(5.15±0.91)μg/L,中型组为(17.23±1.98)μg/L,
重型组为(30.23±4.25)μg/L。

hs-CRP:轻型组为(7.66±1.05)mg/L,中型组为(15.38±1.79)mg/L,重型组为(40.59±5.18)mg/L。

cTnI、hs-CRP 水平越高,心肌受损程度越重,三组cTnI、hs-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nI、hs-CRP检测诊断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伤较为敏感,可作为及时了解患儿心肌损伤的指标,对判断病情及后续治疗起着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伤;心肌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价值
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转病毒为主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婴幼儿为高发群体。

患儿的临床症状多为腹泻、呕吐等,该病除了会对胃肠道系统进行侵犯,有时还会损伤心肌,损伤率为50%~70%,需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5]。

当前临床检测小儿心肌损害的指标为血清cTnI和hs-CRP,对此,本院选取7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上述两种检测指标观察患儿心肌损伤程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因轮状病毒肠炎导致心肌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42例,年龄1个月~4岁,平均发病时间为1~3 d,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科学》轮状病毒肠炎标准[3]。

根据患儿心肌受损程度分为轻型组(33例),中型组(39例)和重型组(6例)。

排除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肝肾疾病及其他感染史患儿。

1. 2 方法①标本取材:收集研究患儿蛋花样、黄色稀水样、脓血、无黏液等新鲜大便标本送检,当日或次日采取确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3 ml静脉血送检。

②检测方法:把送检的大便标本实施轮状病毒抗体检测,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轮状病毒抗体试剂盒,之后用全自动化分析仪(Olympus AU640)将所有患儿的静脉离心后进行cTnI、hs-CRP检测并在治疗1周后复查cTnI、hs-CRP及轮状病毒抗体。

由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hs-CRP,由太原市川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cTnI试剂,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均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比较三组cTnI、hs-CRP水平,观察cTnI、hs-CRP 水平与心肌受损程度的关系。

hs-CRP>3 mg/L即为阳性,cTnI>1.7 μg/L即为阳性。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儿经抗体检测cTnI和hs-CRP含量增高明显,其心肌受损率>50%。

cTnI:轻型组为(5.15±0.91)μg/L,中型组为(17.23±1.98)μg/L,重型组为(30.23±4.25)μg/L。

hs-CRP:轻型组为(7.66±1.05)mg/L,中型组为(15.38±1.79)mg/L,重型组为(40.59±5.18)mg/L。

心肌受损程度越重,cTnI、hs-CRP水平越高,三组cTnI、hs-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潜伏期为2~3 d,患儿临床表现为腹泻、无黏液及脓血、排黄色水样便且量多,30%~50%患儿早期会出现呼吸道症状,体温在37.9~39.5℃[6,7]。

其中轮状病毒常见于6~24个月婴幼儿群体,该病毒除了会侵犯人体的胃肠道系统,有时还会进入呼吸道等部位后损伤心肌,引发小儿病毒性心肌炎[8,9]。

此外,该病毒感染时由于存有病毒血症,十分容易损伤患儿心肌,再加上年龄小,发生心肌损害的几率很高,患儿肠道免疫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都不如成年人,病毒较易进入血液、淋巴循环对心肌细胞造成侵犯。

但不可否认的是,婴幼儿组织细胞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相对较强,即便早期出现损害心肌现象应及时给予干预措施,防止损伤进一步蔓延[10-12]。

cTnI是一种单链多态物质,它存在于心肌细胞中,通常无疾病健康者血清中cTnI含量很低,在心肌受损时出现最早,会持续4~10 d[13-15],是心肌损伤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指标,同时也是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不可忽视的检测指标,其检测结果有利于心肌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

hs-CRP优于CPR检测,它是人体抵抗病原体时参与的急性相反应重要物质,CRP可能会因病毒感染会受到刺激后不断产出,但脏器组织损伤同样会增高CRP,所以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衡量指标[16-1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患儿经抗体检测cTnI和hs-CRP含量增高明显,其心肌受损率>50%。

cTnI:轻型组为(5.15±0.91)μg/L,中型组为(17.23±1.98)μg/L,重型组为(30.23±4.25)μg/L。

hs-CRP:轻型组为(7.66±1.05)mg/L,中型组为(15.38±1.79)mg/L,重型组为(40.59±5.18)mg/L。

心肌受损程度越重,cTnI、hs-CRP水平越高,三组cTnI、hs-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cTnI、hs-CRP检测诊断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伤较为敏感,可
作为及时了解患儿心肌损伤的指标,对判断病情及后续治疗起着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栗晓芳.血清cTnI、hs-CRP的检测在轮状病毒肠炎诊治中的意义.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3):314-315.
[2] 王建荣,沈秋燕.血清肌钙蛋白Ⅰ检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研究.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2):24-25.
[3] 吴祖成,李建安,鄢能荣,等.心肌肌钙蛋白Ⅰ诊断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损害的价值.重庆医学,2011,40(4):381-382.
[4] 张凤萍.肌钙蛋白I测定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意义.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1):258,.
[5] 吴香苓.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CK-MB检测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中的诊断价值.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1):90-91.
[6] 王学盛. 血清心肌酶检测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意义.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4):370-371.
[7] 谭晓林,陈明,赵慧欢,等. 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检测及心电图分析.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08,17(4):267-268.
[8] 林良勇,曾莉. 心肌酶谱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 现代医院,2015(8):84.
[9] 李秀云,张晴. 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102例临床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27-28.
[10] 董雨剑. 心肌酶谱檢测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2016,29(12):315-316.
[11] 叶明伟,梅瑰. 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65例临床分析.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1):57.
[12] 盖丽,郭欣,李会玲,等. 心肌酶、肌钙蛋白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中的变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5):142-143.
[13] 张标,朱俊,钱元原.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Ⅰ的变化. 交通医学,2009,23(6):705.
[14] 胡秀珍. 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测定临床分析. 当代医学,2011,17(24):54.
[15] 彭伟,苏城根,刘铁山,等.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心肌损害多项指标的变化. 职业与健康,2008,24(24):2752-2753.
[16] 王军.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酶谱检测及其临床价值分析. 中国处方药,2015,13(5):119.
[17] 王晓梅,余小红.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医学信息旬刊,2011,24(9):4246.
[18] 王姝彦.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中国医学工程,2015(3):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