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之王-孔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鸟之王-孔雀
孔雀是体形最大的雉科鸟类,头部较小,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100厘米。

雄鸟体羽翠蓝绿色,下背闪紫铜色光泽。

头顶有一簇直立的羽冠。

尾上覆羽延伸成尾屏,可达1米以上,形成孔雀特有的尾屏。

开屏时显得异常艳丽、光彩夺目,有“百鸟之王”的美誉。

世界上的孔雀主要有蓝孔雀、刚果孔雀和中国的绿孔雀。

孔雀因其能开屏而闻名于世,开屏时羽毛绚丽多彩,羽支细长,犹如金绿色丝绒,其末端还有众多由紫、蓝、黄、红等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

能够自然开屏的只能是雄孔雀,而雌性却其貌不扬。

雄孔雀身体内的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刺激大脑,展开尾屏。

春天是孔雀产卵繁殖后代的季节。

于是,雄孔雀就展开它那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尾屏,还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

孔雀也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在孔雀的大尾屏上,我们可以看到五色金翠线纹,其中散布着许多近似圆形的“眼状斑”,这种斑纹从内至外是由紫、蓝、褐、黄、红等颜色组成的。

一旦遇到敌人而又来不及逃避时,孔雀便突然开屏,然后抖动它“沙沙”作响,很多的眼状斑随之乱动起来,敌人畏惧于这种“多眼怪兽”,也就不敢贸然前进了。

孔雀双翼不太发达,飞行速度慢而显得笨拙,只是在下降滑飞时稍快一些。

腿却强健有力,善疾走,逃窜时多是大步飞奔。

觅食活动,行走姿势与鸡一样,边走边点头。

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也有生活在灌木丛、竹林、树林的开阔地。

多见成对活动,也有三五成群的。

食物以蘑菇、嫩草、树叶、白蚁和其他昆虫为主。

每年二月中旬进入繁殖期,每窝下蛋4—8枚。

孔雀是最美丽的观赏鸟,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

有特殊的观赏价值,羽毛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

而且人工饲养的孔雀,含有高蛋白、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可作为高档佳肴。

在印度,人们把蓝孔雀作为国鸟。

孔雀的饲养价值
孔雀是一种极其名贵的观赏、食用和药用动物。

人工养殖孔雀不但扩大了观赏动物资源,也给高级工艺品、生物制品的制作提供了原料。

孔雀的羽毛和皮张是高级的装饰品,早已远销国外。

孔雀羽的商品名可分为“孔雀翎”、“孔雀线”和“孔雀眼”,我国古代就将孔雀的羽毛编成羽扇或羽衣,帝王的车辇也用孔雀羽编织成车的顶罩,满清政府官员的顶带花翎也是用孔雀羽毛做成的,它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可见孔雀羽毛的高贵。

从目前肉用孔雀的市场看,每500克商品蓝孔雀的市场价40~60元。

孔雀饲养的肉料比约为1:4,从育雏到上市需要7~8个月的时间,此时体重可达3.5~4千克,平均每只耗料约为15千克。

每只孔雀出售后,可得净利润二百多元,一组种孔雀每年所繁殖的小孔雀出售后可得净利润二三万元。

孔雀的羽毛深受欢迎,畅销海内外。

饲养孔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我国的广州、上海等地的有关饭店推出许多孔雀菜谱,如虫草炖孔雀、孔雀炖鱼翅、天麻炖孔雀、孔雀戏牡丹、
红焖孔雀、孔雀小汽锅等。

因此,发展蓝孔雀的养殖,已成为一项新兴的饲养业。

现在,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养殖孔雀,所以,孔雀苗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锦德珍禽有限公司作为山东最大的珍禽养殖基地,现提供大量绿壳蛋鸡苗、火鸡苗、野鸡苗、珍珠鸡苗、芦花鸡苗、贵妃鸡苗、孔雀苗、野鸭苗、黑天鹅苗等珍禽幼苗,绿壳蛋鸡苗价格、贵妃鸡苗价格、火鸡苗价格等为全省最合理价格,还提供各种珍禽养殖技术,现在就来看一下什么是绿孔雀。

孔雀的生活习性
我国饲养的孔雀有绿孔雀(又名“爪哇孔雀”)、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及其变种白孔雀。

这三种孔雀的生活习性和人工饲养管理方法大致相同。

生活习性
绿孔雀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国外分布于孟加拉、缅甸、中南半岛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

蓝孔雀分布于印度及斯里兰卡。

孔雀成鸟雌雄容易鉴别:雄鸟尾上覆羽延长呈“尾屏”,华丽无比;雌鸟则无尾屏。

幼年孔雀雌雄羽色相似,难以区分,有经验的饲养人员能根据距的大小加以区别(雄雏的距或距点较大)。

孔雀栖居于海拔2000米高度以下开阔稀树草原,或生长有灌木丛、竹薮或针叶、阔叶等树木开阔的高原地带,尤其喜欢在靠近溪河沿岸和林中空旷的地方活动。

脚强健,善奔走而不善飞行。

很少单独活动,常见l雄伴3~5只雌鸟,连同幼鸟在一起。

孔雀食姓比较杂,吃植物的种子、稻谷、芽苗、草籽等,也吃一些浆果,兼取一些蟋蟀、蚱蜢、小蛾等昆虫以及蛙类和蜥蜴等。

在人工饲养条下,孔雀8~10月间换羽,10月后大部分羽毛换齐。

雄鸟尾屏依年龄和体质不同,需要11~12月才能长成。

孔雀的寿命为20~25年,22月龄的孔雀开始交配产卵。

绿孔雀的生物性特性
绿孔雀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林栖难类,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及河谷地带。

主要活动于河谷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及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稀树草地之中,从未见于浓密的热带雨林中。

一般成对或1只雄鸟伴随3~5只雌鸟和亚成体一起活动。

雄鸟昂首挺立栖在沟边的一棵松树上鸣叫,发出类似“ga -wo,ga-wo”洪亮的叫声。

拖着长大的尾屏,在阳光照耀下,绚丽多彩,十分明显。

雌鸟和亚成体雄鸟在山沟里的水塘边草地上觅食。

觅食活动是用嘴、爪挖掘草根和腐枝败叶下的昆虫、蚯蚓等。

边走边啄食,但性很机警,胆怯怕人,不时抬头观望四周的动静,当发现人时,接连鼓翅向远处飞去。

单个或成对活动。

有时在沟谷林中的树上栖息,有时见于山坡草地上觅食。

绿孔雀夜间栖息在树上,栖处较固定。

晨昏觅食,炎热的午间,则歇息于林中隐蔽阴凉处。

鸣声洪亮,粗厉单调,不悦耳,似“ga-wo,ga-wok",有时似“gaooa -wook",带有颤音。

当搏斗或逃避敌害时,发出急速洪亮的尖叫声。

早晨下树前或傍晚上树后,常发出数声“ha-o-ha”的叫声。

雌鸟的呼唤声为低微的“咯咯咯……”声。

绿孔雀的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头顶呈辉亮的蓝绿色,有时具浅蓝紫色反光;头顶后部具一簇耸立的中央呈灰蓝色的冠羽,羽缘具翠绿色宽缘,羽基部和羽干褐色;颈、上背及胸金铜色,羽基暗紫蓝色,常展露于外,羽缘略闪翠绿色;下背和腰翠绿色,倘在不同角度下又显紫铜色,羽缘黑褐色,羽片中央具铜褐色矢状斑,羽轴两侧和斑基部辉黄绿色;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棕黄色,羽端略缀暗褐色;次级飞羽暗褐色,外翱略闪蓝绿色金属光泽;两翅腕缘的覆羽与上背相似,其余覆羽暗蓝绿或绿蓝色而有金属光泽;内侧覆羽转为铜褐色,杂棕色虫蠢状斑,羽缘具蓝绿色金属光泽。

尾上覆羽特别发达,可达100~150枚,并延长为尾屏,尾上覆羽的羽枝分散呈绿褐色,而具灿烂的紫铜色光辉,不同角度下有一定的变化,近羽端处具一椭圆形的眼状斑,斑中央为暗紫蓝色肾状或圆形斑,外围以辉亮的蓝绿色,再外围以黄铜色宽阔的圆圈,此宽圆圈以外依次围以暗褐色、绿黄色、紫色、紫铜色不同宽窄的圆圈,但外侧的眼状斑分层不如中央者明显;最长的尾上覆羽羽枝呈翠绿色,羽端形成同色的菱角形羽片,无眼状斑;最外侧数枚尾上覆羽亦翠绿色,内翱羽枝稀疏,外翱羽枝较多,至羽端处形成镰刀状的羽片,无眼状斑;尾上覆羽各色彩,均具金属光泽;尾羽短,黑褐色,隐于尾屏下。

腹及两胁暗蓝绿色;肛周和尾下覆羽暗褐,似绒状。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无尾屏,颜色亦不如雄鸟鲜艳。

背及腰暗褐,稍闪黄铜或绿色金属光泽,并具虫蠢状棕白色波形横纹;内侧覆羽与背相似,但光泽较差;尾上覆羽亦与背相似,但金属光泽较浓;尾羽黑褐色,具褐色横斑和棕白色羽端,并超出尾上覆羽。

幼年雄鸟:与成年雌鸟相似,但眉纹、颊、喉为白色。

虹膜红褐色;眼周裸出部浅钻蓝色;颊裸出部鲜钻黄色。

嘴峰黑褐色,下嘴较淡;跗跖和趾褐色;雄鸟具一长距。

专家提醒,健康的孔雀苗的选择是孔雀养殖的前提,所以,养殖户在选择孔雀苗时一定要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