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运动介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示威者举着一个巨大的输油管道模型在美财政部大楼抗议
美国和加拿大合 作的“拱心石” 项目——贯穿北 美的输油管线。 反对者认为,输油管可能会发生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抗 议者曾包围了白宫,甚至有数十人在抗议时被捕。 对项目支持或者反对的双方,在项目的很多技术细节问题上进行 了深入的辩论,最终迫使奥巴马政府推迟批准项目的日期。
Thank You!
所谓外部性扩散,是指设施的风险主要由周边居民承担,好处却 由全社会共享,也就是说,设施的好处与坏处在空间上相互分离。 这一类设施,通常称为“邻避设施”(NIMBY facilities) ,或者 因其引发居民的反感情绪而层位“厌恶型设施”(Obnoxious facilities)
某些社会必需的公共设施遭到选址社区的排斥,是一个世界性现象。
环境保护成本的提高,将是中国社会绕不过去的坎,而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 中国社会到了必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并作出改变的时候了。
摘取人民日报一篇评论作为结束语: “邻避心态”不会随着某一个设施停建、某一个项目迁移而自动消失。有的 项目在一地遇到抵制,迁到别处后仍然不受当地人欢迎,即是佐证。 消除“环境恐慌”,应该将公众的环保新期待作为执政为民的新变量,不仅要 追求项目的经济价值,更应考虑其环境价值和社会风险。如果能在项目投建之 前充分公开信息,公众就不会在信息弱势中产生“污染猜想”;如果能在项目 建设的公共决策中通过听证和协商等制度渠道寻求民意的最大公约数,公众就 不会在制度渠道缺位后选择冲突对立。 消除“环境恐慌”,也要根除其心理基础。对于那些经过环评认定、仍有 一定生态风险的项目设施,既需要权威人士及时普及相关知识、回应公众关切、 避免风险放大,更需理解公众的正常心理、合理诉求,对受影响的居民及时实 行合理补偿。 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特殊的环境敏感期,这是实施科学发展道路上必然 遇到的难题,解决这个难题需要从认识“邻避心态”、改进决策程序、消除环 境恐慌开始。
焚化炉
一个世界性现象
核废料放置场
监狱
垃圾填埋场
发电厂
精神康复中心
收容所
机场
戒毒服务中心
变电所
经过长达12年的诉讼战,日本国 铁公司向名古屋受害民众支付5亿 日元精神损害赔偿,并承诺降噪 减震。
名古屋新干线公害诉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干线运行十年后的1974年3月30日,575名紧邻东 海道沿线7公里区间的居民向名古屋地方法院提起诉 讼。其依据是《日本国宪法》 第13条所规定的“幸 福追求权以及环境权”。 诉状称,新干线的运行所造成的高分贝噪音、剧烈的 震动导致头痛、自律神经失调,对原告的身体健康造 成了损害。同时,新干线的噪音、震动还给原告的会 话、睡眠带来了极大的妨碍,严重影响了原告生活。
厦门PX事件
2006年厦门市引进的一项总 投资额108亿元人民币的对二甲苯 化工项目,该项目号称厦门“有史 以来最大工业项目”,选址于厦门 市海沧台商投资区, 该项目厂址毗距厦门市中心不 足10公里。由于担心化工厂建成 后危及民众健康,该项目引起了民 众的反对,并曾经遭到百名政协委 员联名反对。 虽然在市民的环保人士的反对下,厦门市政府已在5月30日宣布缓 建PX项目,但这项宣布并未使市民取消当天的示威活动。据报道,示 威人士占据主要街道,手上举着写有“反对PX,保卫厦门”、“要求 停建,不要缓建”、“爱护厦门,人人有责”、“保卫厦门,拒绝劈 叉”、“STOP PX”、“抵制PX项目,保市民健康,保厦门环境”等 字样的横额及标语,领头者头戴一个防毒面具,要求政府终止兴建化工 厂的计划。其间示威者与武警发生冲突。
Not In My Back Yard
邻避运动
Not In My Back Yard
直译为别在我家后院,中文音 译未邻避,是一个形容发展计 划受到该区或邻近地区居民的 反对。 最早是用来描述当时美国人普 遍对化工垃圾极为警觉和反感 的态度,后来广泛指在现代化 与都市化的进程中,许多集体 消费的必要公共设施与非集体 消费的生产设施,均面临因设 施的外部性扩散,而引起周边 居民反对与抗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