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20雪孩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会意字识字”、“偏旁识字”、“看图猜字”等方法认识“添、柴”等6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理解“终于”“浑身”的意思。
2、通过“眼脑手”三部读书法,引导学生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关注雪孩子的语言和动作感受雪孩子的着急,指导朗读,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展示下雪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下雪最想干的事。
2、引出“雪孩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1、出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
2、检查自然段的划分,知道故事讲了雪孩子和(小白兔)的故事。
3、引入读书方法——默读
教师导语:这个故事较长,每次朗读要花很长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不出声、速度快的读书方法——默读。
三、学习1-4自然段,感受小白兔的快乐
1、轻声带读,训练学生用眼睛“看”课文。
①出示阅读的要求
②教师读1-4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听边学着用眼睛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一个雪孩子。
预设2、小白兔和雪孩子一起玩。
(1)小白兔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开心(板书)
(2)带着你的开心读一读
3、认识生字“添”“柴”
指导朗读:屋子里真冷,赶快往火堆里添把柴吧!
理解字义、生活识字等方法学习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边听老师读,边用小眼睛看课文,知道了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开心,默读时,除了用眼睛看,还要注意什么呢?(PPT出示)
预设:不出声、不指读
四、学习5-8自然段,感受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1、运用“嘴巴不出声,大脑来发声”的方法默读课文5-8自然段
2、思考:小白兔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
指名回答
预设:屋子里着火了。
学习生字“冒”
冒着黑烟。
教师出示生字“冒”
理解字义,观看字的演变过程识字
3、抓住动作和语言,体会雪孩子的善良。
(1)雪孩子发现小白兔家着火了,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预设:(着急)。
他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
生汇报
指导朗读:读的时候声音急促些、响亮些,就能把着急的心情读出来了
(2)朗读训练:练习——指名读——齐读
4、抓住动作和语言,体会雪孩子的勇敢。
(1)抓住语言,指导朗读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
(2)学习生字“烫”
形声字识字、联系生活识字
(3)抓住动作,指导朗读,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4)理解“终于”的意思
(5)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
预设:善良、勇敢、乐于助人(板书)
教师小结:我们用眼睛看课文、用大脑来发声,在默读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圈圈画画,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五、学习9-14自然段
1、默读课文9-14自然段,边读边画: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默读课文后,小组合作,指名汇报。
预设“浑身水淋淋的”、“化成水了”、“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变成了白云”
2、理解“浑身”的意思
3、看着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4、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六、教师总结
1、默读的方法
2、课文内容的串联
七、作业布置
《雪孩子》学情分析
从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活泼、可爱,爱说爱笑,加上之前的学习和培养,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快,又喜欢朗读,但课堂上注意的时间持续比较短,好动、好玩。
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为思维为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课文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现,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课文的理解。
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同学在家中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的小皇帝、小公主,没有帮助别人的意识。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应该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雪孩子》效果分析
通过总结以前的学习方式,自主归纳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字—词多层次的出现让学生认读生字,为学生的生字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学生在随文识字时读课文,这是入门读书;学生在识字学习之后读书,这是粗浅读文;学生在粗浅读文之后读书,这是正确流利读文。
效果良好。
《雪孩子》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学习兴趣。
本篇为首次出现不注拼音的课文,让学生尝试着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是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雪孩子》测评练习
1、雪孩子如果回来,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用课后练习题的句式造句。
《雪孩子》教学反思
《雪孩子》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的可爱的雪孩子,最后为了从大火中救出小白兔而舍弃了自己的童话故事。
以下是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反思:
一、学习默读的方法,掌握朗读技巧默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
学习《雪孩子》一课,让学生学会一种读书的方式。
课堂上先让学生出声朗读课文,然后告诉学生默读的方法: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
让学生比较这两种读书方式的不同之处,并告诉学生默读的好处。
接下来训练学生进行默读,先让学生通过默读,理解每一节的意思,了解构段形式,初步理解文章大体内容,再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进行再次默读,提高默读的效率。
二、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朗读感悟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
首先,引导孩子想象,读出雪景之美。
如何读出雪景的美,我先引导孩子想象雪后的景象,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孩子有了美的体验在读书时感情自然流露出来。
其次,引导孩子抓住关键词朗读。
在学习雪孩子营救小白兔的部分问孩子“雪孩子发现小白兔家着火时心情怎样?”孩子能够回答出着急,并能够抓住文中关键词“喊”“奔”,接着引导孩子“你还从哪里看出雪孩子着急?”学生会抓住雪孩子救小白兔的动作“冲进、冒着、抱、跑”中体会孩子不顾自己,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三、拓展延伸,发散思维在理解课文后,安排四人小组讨论“雪孩子会回来吗?”的话题。
这个活动既使学生有兴趣地在这一环节中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又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最后,通过课件引导学生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再通过演示课件理解“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去了学习的乐趣、成长的快乐。
“雪孩子回来以后,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引导学
生从各个角度来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创意的表达。
四、不足之处1.课文内容太多,基本上是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进行学习,但对于如何在保证故事完整性的基础上对重点词句进行理解还很难以琢磨。
2.学生想象故事太单一,创造力不够,今后在教学中要多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4、通过“会意字识字”、“偏旁识字”、“看图猜字”等方法认识“添、柴”等6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理解“终于”“浑身”的意思。
5、通过“眼脑手”三部读书法,引导学生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6、通过关注雪孩子的语言和动作感受雪孩子的着急,指导朗读,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