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 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故宫博物院
设计依据与构思
《故宫博物院》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

这篇课文给出了四份材料,分别是对故宫各部分的位置、布局、用途等的详细介绍;太和殿的修复过程;故宫的历史价值和走向提示;故宫的缩略图。

针对本文的编排特点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了双线并行的教学流程。

首先是谈话导入课题,由对故宫熟悉或者是游览过故宫的学生简单介绍故宫,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接着检查预习,注重字音的检查,注重难读句子的引导。

接着在快速浏览中知道本文共安排了四部分内容,然后针对课前的学习要求,即阅读的目的,制订双线并行的学习计划。

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相同阅读目的的学生坐在一起。

学生自读自悟,标画,作图,相互交流。

接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班内交流,谈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故宫博物院》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按照空间顺序,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侧,逐次介绍建筑物。

这种顺序安
排,既符合一般的游览习惯,也符合故宫各建筑物之间的主次关系。

作者条理分明地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宏大壮丽的规模和层次井然的布局,重点介绍了三大殿,使我们了解到故宫的位置、地位、总体布局、艺术风格等多方面的知识,也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奢靡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4.体会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朗读课文,理解内容,读中感受。

教师:准备自主学习任务单、课件。

教学流程及分析
▍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我国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有去过故宫博物院的吗?谁能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指三名学生交流。


2. 过渡:同学们知道吗?作者给了故宫很高的赞誉,你发现了吗?对,“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而且布局和谐统一,令人惊叹!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一睹为快吧!
3. 观看关于故宫的视频或图片,谈一谈你观看后有何感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储备导入,再观看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和民族自豪感。

▍流程二:检查预习情况
过渡: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老师布置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预习的情况怎么样呢?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

1.读词语。

(课件出示学习任务第2题。


矗立鳌头金銮殿湛蓝琉璃额枋蟠龙
藻井雍正中轴(zhóu)线击磬(qìng)
檀(tán)香攒(cuán)在一起鎏金(liú)
坤(kūn)宁宫迥(jiǒng)然不同水榭(xiè)
(1)先自由放声朗读。

(2)小组内自由展示,班内抽4名学生认读。

(3)全班一起读,教师点哪个读哪个。

温馨提示:带拼音的词语多练几遍。

2. 读好长句子。

(课件出示学习任务第3题。


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又井然有序。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同桌先相互读一读,取长补短,尽量读通、读顺,读出自己的感受。

指8名学生朗读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2)重点指导朗读:第一句抓住“最大最完整”,读出骄傲与自豪;第二句读出故宫建筑群的特点;第三句展开想象,读出美感;第四句读出金銮殿的大、美、雄伟壮丽;第五句读出多态多姿的奇特;第六句读出内廷的布局很广的特点;第七句读出美感,体现凤的喜庆;第八句读出对故宫的惊叹之情。

【设计意图】注重词句的朗读,为阅读感悟扫清障碍。

▍流程三:潜心读书,感受文本内容,领悟文本情感
(一)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 自读:出示课件,快速浏览课文,课文一共给出了几份材料?每份材料主要介绍了什么?
2. 学生自学,标画,小组内交流。

预设:一共四份材料:一是故宫的详细介绍;二是太和殿的修复过程;三是故宫的历史价值和走向提示;四是故宫的缩略图。

3. 过渡:同学们看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乐意按任务一阅读的坐在左边;乐意按任务二阅读的坐在右边。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下面提供了两个任务,和同学交流:你会怎样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以下材料?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二)自读自悟,品读赏析
1.自读自悟: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自由读书,可以标画关键词句,可以写导游词,可以画图,也可以选一两处背诵。

2.学生自由组合、自由读书。

教师来回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3.创设情境:两组学生分别给对方当家人,班内自由组合进行讲解。

(1)品读赏析:外观。

课件出示: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
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①默读思考:读完你有何感受?(学生交流)
预设:感受到金銮殿的大、辉煌、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②研读:作者是用怎样的方法介绍的?
预设:通过列数字准确表达;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抓住多种色彩具体详细描述。

③拓展:看着如此华丽的外观,你想说些什么?
④指导朗读:读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赞美之情。

(2)品读赏析:内部构造。

课件出示: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都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①思考: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什么?
②研读:大殿内部的主题是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龙,富有神秘色彩,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

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

③感悟写法:作者怎样写清楚的呢?
温馨提示:按什么顺序写的?立足点在哪里?
④朗读:读出太和殿的威严、地位,表达骄傲自豪之感。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自能发展。

聚焦研读,丰富积累,感悟语言魅力,提升情感。

▍流程四: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合作交流:从太和殿的介绍中你学会了什么?
预设:按一定的顺序,运用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介绍。

观察要仔细,找准立足点,运用好方位词准确表达。

【设计意图】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迁移运用。

四、布置作业
运用本文的介绍方法写一个片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教学本文时,主要精力放在学生自读自悟上,放手让学生选择读书目的、读书方法。

在经历了熟读精思之后,引导学生分组交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接着聚焦太和殿,找准读写结合点,在语言实践中掌握写说明文的具体方法。

最后布置作业,迁移运用,夯实书面表达这一终极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