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作文素材速用技巧引用化用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作文素材速用技巧引用化用法【速用技法】
引用,即将名人名言或原诗文的全部或部分不作任何改动引用到文章中来,并用双引号或独立段落章节标识出来。

在考场作文中善引妙摘名言名诗句,既可以描写的生动形象,也可以增加文章文采。

“化用”,就是指通过裁剪、修改原诗文中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写作。

1.引用法:原版引进,原汁原味。

有些古代诗词、成语、现代流行歌词、广告词等非常优美,借用它们做文章的题目,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中。

如:
引用名言:“言必信,行必果”“学海无涯苦作舟”“有志者事竟成”。

引用成语:“在劫难逃”“天网恢恢”“一诺千金”“南辕北辙”。

引用学科用语:《几何人生》(数学用语)《快乐守恒定律》(物理用语)《患者吴成新诊断书》(医学用语)《心灵底片》(摄影用语)《拍卖你的生涯》(商业用语)《当心孩子缺“钙”》(生物用语)。

引用流行歌曲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流着泪的你的脸》《让我欢喜让我忧》都带有流行歌曲的影子,其本身就具有生动性和时代性。

引用电影、电视剧名:优秀的电影、电视剧是家喻户晓的,而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经久难忘的。

如《答案,与丰富多彩共舞》(化用《与狼共舞》影片名),《离开诚信的日子》(化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名),《心灵深深》(化用连续剧《庭院深深》名),这些标题就有改用、化用电视剧剧名的,也有仿用、借用电视剧剧名的,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心。

引用时尚广告词:广告是为产品宣传所用,所以每则广告都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消费者,把广告改用为作文的标题,既显眼又为人所知,能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

如《关爱心灵,善待选择》《诚信,山村人都知道》《心灵,应当补钙》等等,都直接化用广告词作标题,显得很灵活很形象。

引用古典诗词名句:如《在水一方》《青青边草》《几度夕阳红》《人约黄昏后》《似曾相识燕归来》《风景这边独好》《蓦然回首》《道是无晴(情)还有晴(情)》等,都被学生化用过,这样的标题给人一种儒雅庄重的感觉。

2.化用法:旧瓶装新酒。

将现成的名言警句、成语、俗语、广告等改动一两个字后赋予全新的寓意,或者反其意用之,这样的标题推陈出新,惹人注目。

翻新成语:《杞人忧水》。

翻新诗词:《成功诚可贵,学业价更高》。

翻新广告语:《诚信在手中,万事皆成功》。

翻新歌曲名:许多流行歌曲的歌词富有思想性、哲理性,只要善借巧代,就能妙笔生花。

如《答案,你大胆地丰富起来》《我属于记忆》《都是不诚信惹的祸》《诚信之恋,一生不变》《掀起语文的盖头来》等。

【经典素材】
谨慎对待“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即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后,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效应,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

无论标签的内容是好是坏,都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有强烈的影响。

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心理学家罗伯特·克劳特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对一批参加慈善活动的人张榜公布,有捐献的人被授予“慈善者”称号,没有任何捐献的人则被纳入“无捐献”名单。

一年后,克劳特又组织了一次慈善活动,结果发现,去年那些捐了钱或物被冠以“慈善者”的人要比那些“无捐献”名单上的人表现积极得多,他们继续捐钱捐物。

标签往往翻手为云覆手
为雨,“好”的标签可以重塑人,“坏”的标签能够摧毁人。

我们要慎贴标签,慎待标签。

速用点击的确,外界给人的定位会影响个人发展,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做自己,勇敢做自己,不做别人言语下的奴隶。

走尊敬自己的路,才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天才翻译家”,标签过于浪漫
2022年1月中旬,“天才翻译家”金晓宇的故事在网络刷屏。

金晓宇从小眼睛受伤,之后又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

在父母的陪伴下,他自学了德语、日语、英语,出门就到杭州图书馆里借阅图书,看完了图书馆里所有的外语小说。

翻译就像苦难深渊里的一束光,点亮了他生命的火焰,他的才华呈现井喷式的爆发。

10年间,他翻译了22本书,横跨小说、电影、音乐、哲学多个领域。

无论是英译还是日译,他的作品都可以精准到“没有一个错字、错句、错译”。

有精神科医师表示,对于精神障碍,公众了解不够多,容易产生偏差,往好的方向偏就容易浪漫化,觉得好像这样的病人都是“天才”;往坏的方向偏,就觉得他们都很可怕,很恐怖。

他认为,金晓宇的主要成就来自他的勤奋和专注,如果普通人能够做到像他这样勤奋和专注,也可以取得不俗的成绩。

速用点击一位哲学大师说:“你用标签描述我,便是否定我。

”标签是对个人的认可,同时也否定了他们的努力
和更多可能。

大岛凪:“躺平”生活
2019年热播的日剧《凪的新生活》中,女主角大岛凪是做事认真、性格懦弱而温柔的好人代表,因职场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双重压力而昏倒,醒来后的她反省自己的人生,决定从头再来。

她从公司辞职,与男友和其他熟人都断绝了联系,放弃了社交网络和手机,搬到城郊的小公寓居住。

从此不再为了令其自卑的天然卷发而每天花一个小时熨直头发。

她一心要这样活下去,过上了没有工作、没有计划、不被任何人束缚的“躺平”生活。

速用点击躺平,,表面上是生活重压下的无奈选择,是与世无争的无争的“归隐”之举,实则是对挫折困难的逃避,是随波逐流的自我迷失,更是掩耳盗铃的愚昧之举。

鸡娃:教育“内卷”
2021年,电视剧《小舍得》在各大平台热播。

学区房、幼升小、小升初、奥数、摸底考、分班考……这些字眼不时刺痛家长们敏感而焦虑的神经,而这种焦虑在无形中也传染给了孩子们,当孩子生长在这种唯恐落后的生态系统里,孩子间的“内卷自动化”便开始了。

从穿着尿不湿上培优课到“鸡娃”养成日历,“起跑线恐慌”弥漫在众多家长之间,
即便一些家长起初抱有让孩子自然成长的“佛系”思想,但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下,也不知不觉地加入了补习大军。

“内卷化”日趋激烈,又促使更多的家长卷入其中。

补课、培优的“剧场效应”中,教育焦虑已逐渐成为不少家长的“标配”。

速用点击“内卷”不是借口,青春切莫“躺平”。

回溯历史,百年前的中国被迫打开国门饱受战乱之苦,然而,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等革命前辈并没有“躺平”在家坐视不管,而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奋发图强。

中华优秀文化智慧:常怀远虑,远眺未来打开中华传统典籍,忧患意识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一部《诗经》“忧”字出现近百次,反复提醒人们心存戒惧、谨慎做事;《周易》中最早出现“忧患”意识,其中“安而不忘危”“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等表述发人深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强调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新年年贺词中再次强调:我们要常怀远虑、居思安思危……
速用点击居安思危者昌,远虑忧劳者胜。

尢论是立身
处世,还是治国理政,都要心怀忧虑,增强忧患意识。

华为研发芯片和操作系统:立足当下,防患未然早在2004年,当国内手机制造商都依靠进口芯片加工生产手机时,华为便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未来美国的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

为了这个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任正非决定投入2万人、每年4亿美元研发经费(当时华为总员工不过3万人,年研发总经费也不到10亿美元)用于研发芯片,为公司生存打造“备胎”。

当时华为正面临着财务危机,业内外很多人都认为华为研发芯片是异想天开、浪费钱,但任正非义无反顾地推行“备胎”计划。

任正非还忧虑被美国掌控的手机操作系统技术未来可能不再被授权使用。

于是,华为在2012年开始了操作系统的研发。

2019年,美国极限施压制裁华为,而华为早有准备:海思、麒麟芯片由“备胎”转正,华为自主研发的鸿蒙OS系统及时推出。

速用点击思渐虑远、不忘忧患并切实行动,方能防祸于来萌。

若有远虑,有防患未然的意识,再继以备患的行动,方能有效应对近忧。

面对世界大变局,只有思渐虑远并积极防范,才能有效化解风险、经受风浪考验。

【速用示例】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考生
昨天已经落幕,春花已落枝,但带来的不是对“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惋惜,因为夏叶已经绽满枝头,一树一树的碧绿摇曳,十八年前种下的树苗已然挺拔参天,一如今日放下过去而转身拥抱今天的我们。

我无数次地设想着自己的未来,在那些未知的辽阔草原上,有一个我从未体验过的全新世界。

大学的门,确实是人生一个全新起点,门后有草长莺飞也有冰天雪地,有光风霁月也有淤泥堆积,但也难以阻挡我对大学生活的好奇与向往。

而今,十八年光阴如梭而过,我已一步步走到了这扇门前,身后是昨天走过的路,身前是被门阻隔的未知的路。

倚在门前,回望昨天留下的脚印,深深浅浅,一路磕磕碰碰。

路,从来都不平坦,过去如此,将来的艰辛程度也只会加剧。

但我不害怕,因为脚下的路越是泥泞坎坷,留下的足迹才会更加深刻坚定。

正如日本作家星野志夫所言:“如果一个人没有竭尽全力地度过冬天,忍受风雪的严寒,那么他也难以感受到来自春天的巨大幸福。

”都说人生就像一场旅程,沿
途会看到很多风景,遇见很多拥有新奇观点的人,有光有影,有晴有雨,有左有右,人生之路的滋味就含在其中。

曾经一度是那样惧怕高考,然而当我此刻坐在考场中,当初的怯懦已不复存在,从容与喜悦如泉流如牧歌一样流淌心间。

是啊,终于迎来了这一天,不知有多少莘莘学子与我有一样的感叹,过去数千个日日夜夜仿佛就是为了这一天。

它是通往大学之路的最后一块巨石,我曾以为它遥不可攀,但此时我已端坐其上。

人生之路上还有许多这样的障碍,他们看似巨石,但走远了才明白,原来当初以为难以逾越的天堑深壑,也不过是上天为我们安置的一座一座小土丘。

前方的道路依然艰难而漫长:求学之路上的深邃与徘徊,成长之路上的迷惘与挣扎,融人社会后的抉择与困苦……年轻的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

所以,请大步迈向前方吧。

正如筒帧所言:“人生便如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要抗拒风雨,因为苦难是化了妆的幸福;不要沉溺于安逸,因为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大学的门,请尽管用力去推开,就像李白那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学的路,请尽管全力去闯荡去探索,就像乏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门后还有门,路后还有路。

“不必为了一朵花而驻足停留,因为一路上还会有其他花儿为你开放。

”站在未知与已
知的桥上,面对过去与未来的道路的汇合,请铭记乾隆帝在二百年前挥毫写就的一句话:“而今更笃凌云志,莫教冰鉴负初心!”
速用评析
本文在素材运用上使用了引用化用法。

本文紧扣“门”、“路”、“大学”三个关键词行文,论述精当,尤其是语言老练,镶嵌在文中如珍珠般的名句是很打动人心的亮点。

陆游、星野志夫、李白、屈原、乾隆等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名句,无不纳于笔下,丰富了内涵,装点了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