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河池市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5题;共101分)
1. (4分) (2018高一上·中山月考) 据腾讯新闻2017年1月26日消息,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
A . 常年低大气压环境
B . 缺乏足够的液态水
C . 日温度两极化现象
D . 距日距离较远
(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③
2. (2分)维持地球上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 大气运动
B . 太阳辐射
C . 水循环运动
D . 地球的运动
3. (2分) (2017高一上·台山月考) 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方向自东向西
B . 自转3600是一个太阳日
C . 一个恒星日是24小时
D . 太阳日比恒星日长
4. (2分) (2013高一上·东台期末) 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5. (2分)当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时,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 . 莫斯科
B . 北京
C . 广州
D . 悉尼
6. (2分)每年东非高原上几十万头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发生周期性的大迁徙。

造成东非高原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
A . 地球的自转
B . 地球的公转
C . 水循环运动
D . 地壳的运动
7. (2分)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的某一点相比()
A . 角速度大于赤道上的点
B . 线速度小于赤道上的点
C . 角速度小于赤道上的点
D . 线速度大于赤道上的点
8. (2分) 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

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 . 接近7时
B . 5时多
C . 不到5时
D . 7时多
9. (4分)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题.
(1)
图中序号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2)
恒星M是()
A . 牛郎星
B . 织女星
C . 太阳
D . 北极星
10. (4分)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
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
若黄赤交角扩大,则我国北方地区新建住宅楼之间的楼距比原来的住宅楼要()A . 扩大
D . 随意
11. (4分) (2013高一上·淮北期中) 代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完成下题.
(1)
表黄赤交角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
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变化
B . 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C . 目前的角度大约为23.5°
D . 目前的角度大约为66.5°
12. (2分)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一天是()
C . 23小时56分4秒
D . 回归日
13. (2分) (2017高一上·巨鹿期中) 下图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A .
B .
C .
D .
14. (2分) (2013高一上·桓台月考) “北斗卫星”升空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 悉尼(东十区)时间为2012年10月25日1:33
B . 北极点附近的极昼范围扩大
C .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 扬州昼短夜长,并且昼变短
15. (2分) (2019高一上·佛山期中) 北京时间10月3日10:00点,2018第十六届中国西藏登山大会,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登山训练基地开幕,300多名登山爱好者、登山家和运动员,在羌塘牧民欢快牧歌声中,迎来本届高原体育盛会。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登山大会开幕时,位于美国西部的城市旧金山(37°48′N,122°25′W)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A . 10月2日16点
B . 10月3日20点 B.
C . 10月2日18点
D . 10月3日22点
16. (2分)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A . ①③④②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③②①
17. (2分)若南半球某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4°时,北京时间正好为12:00时,则该地的经纬度是()
A . 130°E,34°S
B . 120°E,26°S
C . 120°E,36°26′N
D . 110°E,58°26′S
18. (2分) (2015高一上·许昌期中) 读以某半球某点为中心的俯视图,M为极点,a为晨昏线,PM和QM 表示两条经线,P、Q在a上,且P是a上纬度最高点。

若图示区域为南半球的夏半年且p点的纬度为71°时,则
此刻的时间大致是()
A . 6月20日
B . 1月10日
C . 9月20日
D . 3月15日
19. (2分)某日北京时间6:30天安门广场国旗准时升起(每天日出时刻升起),则北京的昼长约为()
A . 10小时
B . 16小时
C . 11小时
D . 18小时
20. (4分) (2015高一上·河东期末) 北京时间 2011 年11 月17 日19 时36 分,我国“神舟八号”卫星在内蒙古顺利降落返回地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材料里提到的时间是指()
A . 北京地方时
B . 格林尼治时间
C . 东八区区时
D . 内蒙古地方时
(2)此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 . 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
B . 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
C . 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
D . 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
21. (4分) (2017高一上·茂名期中) 读图(阴影为树的影子),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此时的太阳高度角约为()
A . 0°
B . 30°
C . 60°
D . 90°
(2)图中所示地区,肯定位于()
A . 赤道地区
B . 低纬度地区
C . 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的地区
D . 热带气候地区
22. (2分) (2018高一上·林芝期末) 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
A . 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B . 地球上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C . 地球上有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
D . 地球上有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天
23. (4分) (2017高三上·菏泽期末) 下图是某区域地质演变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三幅地质图反映的地质演变过程,按照发育早晚排序正确的是()
A . 甲、乙、丙
B . 甲、丙、乙
C . 丙、甲、乙
D . 乙、甲、丙
(2)该区域的有()
A . 背斜成山
B . 向斜成谷
C . 向斜成山
D . 断块山
24. (4分) (2019高一上·浙江期中) 下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 C 、P 、T 、J 、K 表示不同年代的地层类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以下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中盆地的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
B . 图中盆地流水侵蚀作用强
C . 图中山地丘陵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D . 图中山地丘陵风力作用强
(2)若有地下岩浆侵入至 T 岩层,T 岩层与岩浆接触部分可能变为()
A . 大理岩
B . 板岩
C . 花岗岩
D . 石英岩
25. (4分)读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问题
(1)
以下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左图中的A代表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只能在固态中传播
B . 右图中的不连续面D称为古登堡面,以此划分地壳和地幔
C . 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各地厚薄一样
D . 以图中不连续面F为界划分地幔和地核,此处波速变化明显说明两处物质相差很大
(2)
以下关于软流层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分布在上图C层的底部
B . 软流层位于上图G层的上部,原因是此处横波消失说明此处不是固态物质
C . 岩石圈就是图中C部分
D .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26. (6分) (2019高一上·浙江期中) 新西兰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其南岛西部沿海有一处著名地质景观——“薄饼岩”。

硬石灰岩和软砂岩堆积形成数以百计的多层区域,沿着悬崖沟壑垂直形成,形似层层薄饼,故而得名,完成下列小题。

(1)从岩石成因,“薄饼岩”属于()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薄饼岩”景观的形成过程影响最小的地质作用为()
A . 固结成岩
B . 内力抬升
C . 流水溶蚀
D . 海浪侵蚀
(3)据图推测新西兰所处的板块边界及两侧板块的移动方向()
A . 生长边界西北、东南
B . 消亡边界西北、东南
C . 生长边界东北、西南
D . 消亡边界东北、西南
27. (4分) (2013高一上·大同期中) 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下题.
(1)
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判断正确的是()
A . ①﹣a,②﹣b,③﹣c
B . ①﹣b,②﹣a,③﹣c
C . ①﹣c,②﹣b,③﹣a
D . ①﹣c,②﹣a,③﹣b
(2)
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 . 侵蚀、搬运、沉积
B . 侵蚀、沉积、搬运
C . 沉积、搬运、侵蚀
D . 搬运、沉积、侵蚀
28. (4分) (2018高一上·靖远期末) 读我国两个地区的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两地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 . 风力作用、冰川作用
B .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 . 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D . 海浪作用、风力作用
(2)乙地貌可能分布在我国()
A . 西北地区
B . 西南地区
C . 东北地区
D . 东南地区
29. (2分)下列四组岩石中,全部属于沉积岩的是()
A . 砂岩、砾岩、石灰岩、页岩
B . 石灰岩、板岩、砾岩、页岩
C . 大理岩、页岩、板岩、石灰岩
D . 玄武岩、砾岩、石灰岩、大理岩
30. (4分) (2017高一上·沭阳月考) 雅丹地貌是指干燥地区一种风力侵蚀地貌。

雅丹,维吾尔语原意为“陡壁的小丘”,其形成的地质基础是古代河湖相土状沉积物。

左图为雅丹地貌景观,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图4风景的岩石类型属于图5中的()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A . ④—⑤—⑥
B . ④—⑦—③
C . ①—⑦—③
D . ③—④—⑤
31. (2分) (2016高二上·江苏期末) 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主要得益于下列哪个外力作用()
A . 风力侵蚀
B . 流水侵蚀
C . 流水堆积
D . 风力堆积
32. (2分) (2013高一上·玉溪期中) 读下列地貌景观素描图,在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是()
A .
B .
C .
D .
33. (2分)下列城市中,可以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
A . 鹤岗、抚顺、开滦、大同
B . 大庆、玉门、包头、邯郸
C . 鞍山、包头、马鞍山、攀枝花
D . 石家庄、蚌埠、宝鸡、株洲
34. (3分) (2016高三上·盐城期中) 位于盐城东台沿海的全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是全球单体最大的滩涂地面光伏电站,最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最下层进行水面养殖,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
可谓“一种资源,三种产业”。

有关该电站叙述正确的是()
A . 风力发电量冬季最小
B . 太阳能发电量7月最大
C . 水面养殖产量高
D . 不利于候鸟迁徙和栖息
35. (4分) (2018高一上·黄陵期末)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 . 黄土桥
B . 海蚀桥
C . 喀斯特溶蚀桥
D . 风蚀桥
(2)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有关()
①地壳物质循环②碳循环③水循环④生物循环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二、读图题 (共5题;共49分)
36. (10分) (2015高一上·东城期末) 北京时间2015年9月3日10:00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图1为大阅兵开始时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图2为大阅兵当天的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9月3日太阳直射________(南、北)半球,此日最接近________(填二分二至日).
(2)图2中AB、CD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_,此时黄赤交角的度数约为________.
(3)当地球公转到②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
(4)图1中地球由①运动到④时,(选择填空).
A .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 . 西风带总体向南移
C .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D . 北京昼渐长夜渐短.
37. (9分) (2016高一上·苏州期末) 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地球公转至甲处,此时北半球正处于________(1月、7月)附近,甲处放大图为________(南极、北极)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________时针转,放大图中弧线AC 为昼夜的分界线,其名称为________。

(2)
地球公转至甲处,甲处放大图中A ,B ,C 三点的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________,地球由甲公转至乙处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____(快、慢),广州的白昼将逐渐变________(长、短)。

(3)
地球公转至乙处时,乙放大图中E 点的白昼长为________小时,乙放大图中D ,E ,F 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
38. (10分)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5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地。

(2)
下列三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日太阳照射情况的是( ) A . 地点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自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2小时
13小时56分
B .
C .
D .
(3)
此时的地球所处的位置可能是下图中的()
A . ①位置
B . ②位置
C . ③位置
D . ④位置
(4)
综合以上各题的图文信息,分析为什么地球离太阳近的时候.我国反而是冬天?
39. (6分) (2018高一上·荔湾期末)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地球表面,则________地为受热的地区,箭头④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

(2)若图示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丙丁乙代表三大类岩石,则丙代表的是________岩,如若丙岩石已经裸露于地表,则丁为________岩,箭头③代表的是________作用,箭头④代表的是________作用。

40. (14分) (2018高一下·四川开学考)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为喜马拉雅山脉,其成因是________。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在山地地区交通运输线主要以________为主,原因是________,且主要分布在________。

(2)从②→③→④→⑤地自然带的变化是呈现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形该地域分异规律以________为基础,其中②、⑤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 1月,图中⑥所示半岛盛行风为________,受其影响,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________方向流动。

(4)图中生长边界是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在此类边界处常形成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35题;共101分)
1-1、
1-2、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9-2、
10-1、
10-2、
11-1、
11-2、
12-1、
14-1、15-1、16-1、17-1、18-1、19-1、20-1、20-2、21-1、21-2、22-1、23-1、23-2、24-1、24-2、25-1、25-2、
26-2、
26-3、
27-1、
27-2、
28-1、
28-2、
29-1、
30-1、
30-2、
31-1、
32-1、
33-1、
34-1、
35-1、
35-2、
二、读图题 (共5题;共49分)
36、答案:略
37-1、
37-2、
37-3、
38-1、
38-2、
38-3、
38-4、
39-1、
39-2、
40-1、
40-2、
40-3、4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