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物理实验课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物理实验课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7T09:48:29.15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9期作者:吴淮琪
[导读]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应用,
吴淮琪
淮南市田家庵区民生中学安徽淮南 232002
摘要: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资源以及教学手段,对于教学质量和效果都是非常好的提升。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多维度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深化物理实验的学习和探究。

本文就信息技术运用在课堂当中的演示实验教学,利用软件模拟物理实验,以及分析实验原理深化物理教学等方面的优势等方面入手,阐述了物理实验课探究教学模式当中融入信息技术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能够为初中物理实验课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课;信息技术;探究教学策略
中学物理学科当中,实验探究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物理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之上的学科,在物理教学当中,实验即是讲解物理知识和原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深化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的探究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加透彻理解物理定律,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展开实验操作,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认知、迁移运用等多方面能力都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

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融入中学物理实验课当中更是为实践探究教学模式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和可能性,对于探究教学效果的提升尤为明显。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融入信息技术优化演示实验教学
在中学物理实验课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实验内容因为受限于学校条件,或者出于安全以及资源问题,只能够通过演示实验进行。

例如在教学重力相关知识的时候,通过观察不同重力环境下物体下落的情况,让学生更加真切理解重力的概念。

这样的演示实验没法在课堂当中去做,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演示,如利用物理实验相关的模拟软件,模拟不同重力的空间,然后在虚拟空间当中分别扔下一个小球,对比观察不同重力情况下小球的下落情况。

再比如可以通过太空课堂(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的太空授课活动)给学生们演示微重力情况下的一些神奇现象。

这样的演示实验即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生发出“为什么空间站当中的环境重力非常小?”“如果将一个物体放在太空,再带回地球它会变轻吗?”等等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探究重力和运动相关的知识。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实验不仅能够极大拓展实验的范围,同时也能够更加方便与教学环节的展开。

在往常的实验课当中进行演示,学生们要么坐在座位上看,要么围在教师旁边进行观看,有时候学生们排着队依次进行观看。

这样就难免导致学生对于实验过程、结果等细节的观察出现疏漏,而且教学的效率也非常低,效果自然也不会如此人意。

通过信息技术,利用电子屏幕或者投影设备,将演示实验的视频进行播放,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观察细节,展开思考和探究,对于实验课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提升非常有帮助,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思考和学习。

二、信息技术辅助展开实验探究教学
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实验阶段也比较方便实施和操作,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展开自主实验探究。

通过信息技术模拟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展开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的细节,同时也方便与教师借助实验展开知识教学,深入探讨其中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教学当中,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调平的杠杆进行拍照,然后传到电脑上,通过图片处理软件,在图片上进行作图,画出力臂、受力方向等等信息。

在学生完成实验之后,将这些照片给学生们展示,并解除其中的各种标识线,让学生更加透彻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和原理。

如在杠杆的一侧靠近支点的位置挂上三个钩码,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勾住同侧远离支点的位置,提起弹簧测力计,让杠杆保持水平,读取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教师在学生完成实验操作,保持杠杆平衡的时候将实验现象拍摄下来。

经过处理在图片当中用醒目的箭头画出,钩码给杠杆的力和方向,弹簧测力计给杠杆的力和方向,同时画出两个力的力臂。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计算,得到杠杆平衡的条件和公式。

这样的教学借助信息技术,能够让实验探究更加细节化,引导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实验的过程和现象,探讨相应的实验原理。

利用信息技术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找到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初中物理的知识进行指导,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建立起足够的学习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与实验探究,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形成良好的探索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实验与科学探究的技巧。

例如在展开光线折射相关知识教学和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给学生们观看一些被拍摄下来的海市蜃楼视频,用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光学知识的兴趣。

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以及完成实验之后,再带领学生回到海市蜃楼的视频当中,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理,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探究学习。

三、借助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在互联网以及省市的教育平台上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以此充实中学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尤其是在引导学生展开拓展学习探究的时候,能够发挥非常好的教学引导作用。

例如在教学声音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在课后展开自主学习探究,更加深入了解声音频率和音调之间的关系。

如利用网络上一些利用玻璃水杯装上水制作打击乐器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然后在网上寻找一些简单的数字乐谱“三只老虎”之类,让学生回家之后利用家中的瓷碗或者水杯展开家庭实验。

实验的过程就是通过调整装水的多少,设置不同打击声调的碗或者被子,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音乐数字简谱进行有节奏地敲打。

这样的拓展实验不仅非常有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控制水杯水量调整音调的过程,思考声调变化和频率的关系,将课堂当中学习的知识实际运用到实践当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提升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效果。

而且这样的教学也非常符合新课标当中对于跨学科教学融合的要求,将物理实验和音乐结合在一起,在展开物理实验教学的同时,锻炼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以及识乐谱的能力。

四、借助信息化教育平台优化课程设计
现在国家在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一般省级都有着自己的教育资源平台,其中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开展实验课程
设计的时候,可以在平台上搜集相关的资料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

教师也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工作者进行沟通交流,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开展实验课程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

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这些平台和资源共享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和探究,尤其是其中有非常多的生活小实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可行性比较高的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完成,以此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推动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展开,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结束语
中学物理实验课探究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发挥更加突出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要抓住信息技术能够提供更多教学手段,有丰富教育资源,知识呈现以及模拟实验方便快捷等优势,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优化,同时更好地展开拓展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展开实验的探究和知识学习,极大提升学科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汤翠玉.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中小学电教,2022(01):48-50.
[2]刘长文.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J].读写算,2021(32):103-104.
[3]杨荣.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21(Z2):70-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