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与情感表达与审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与情感表达与审美
研究
摘要:技术技巧服务于中国古典舞的情感表达,既可以强化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又可以渲染情境气氛。
本文剖析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形态
特征、宏观美学特质,明确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具体分析技
术技巧对作品情感表达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审美;情感表达
任何舞种都需要通过技术技巧来强化情感的表达。
中国古典舞技术
技巧在强化身法韵律与动作技巧结合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身体动作语言,
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历代舞蹈工作者加工整理传承至今,最终符合了当
今社会人们的审美理念。
一、技术技巧在古典舞中的作用
古典舞技术技巧是指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运用骨骼、肌肉、韧带做出
跳跃、旋转、翻身、控制、翻腾等难度高且复杂的动作,以此表达真挚热烈的情感、升华舞蹈主题。
古典舞作品由高超的技术技巧、严谨而规范的舞蹈动作组合
而成,高难度的技术技巧不仅是作为衡量舞蹈演员能力和技艺水平的手段之一,
而且能够塑造人物形象、渲染舞台气氛、增加美感,使舞蹈艺术呈现完美的姿态。
二、古典舞技术技巧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有其独特的形态特点,既包含“拧、倾、圆、曲”的体态特征,又包含“闪、展、腾、挪”的身法动势,按照难度系数可以分
为“单一技巧”“复合技巧”“特殊技巧”,按照形态特征分为“跳跃”“旋
转”“翻身”三大类,它们共同建构起的古典舞技术技巧体系,既相互支撑又有
其独立性。
跳跃在古典舞中极为常见,它要求具有高度和爆发力的同时,也要有
轻飘的腾空感和舒展优美的舞姿造型感。
跳跃类动作幅度大、力量强,在开合、
收放中展现其独特的技术魅力,呈现猛虎般的速度和敏捷。
学习借鉴武术中“提、托、聚、沉”的呼吸方法,使其具有起跳时屈膝沉气蓄力,拎胯吸气往空中跳起
的发力特点,同时还具有“跃”“纵”“腾”“窜”的动态特点,在空中腾起以后,用一闪之劲完成动作,既有身体拧、仰的开合变化,又有上窜下腾的高低空
间对比。
三、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及情感表达
(一)技术技巧的审美属性
舞蹈艺术是一种运用人的肢体语言抒发情感、塑造形象的可视性动
态艺术,它用柔美、灵动的肢体动作演绎出各种技术技巧、舞姿造型,表现各种
出思想感情、人物形象,更反映出丰富的人生哲理。
一是舞蹈艺术的动作美衍生
技术技巧动作美。
动作美是舞蹈艺术最直接、显著的审美特点。
根据功能和作用
划分,主要有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动作、装饰性动作三大类,技术技巧属于表现
性动作,在舞蹈作品中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提升作品层次,渲染作品情境,为作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舞蹈艺术的抒情美衍生技术技巧抒情美。
舞蹈艺
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
不同节奏型的技术技巧抒发出不同的人物情感表达。
技术技巧表现抒情美的方式有:借物抒情之美、寄情于事之美、因情而动之美、
技术技巧营造的意境美等。
三是舞蹈艺术综合美衍生技术技巧综合美。
舞蹈是一
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从不同种类的艺术中汲取营养完善自身,强化自身的艺术表
现力及感染力。
舞蹈艺术的综合美包括舞蹈民族性、舞蹈音乐、舞蹈的舞台美术,技术技巧作为舞蹈的一个分支,其综合美在民族性、舞蹈音乐节奏、舞台美术中
都得以体现。
(二)从古典舞美学角度看技术技巧的审美
古典舞美学与其派生的技术技巧审美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通过古典
舞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神韵可以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古典舞创作者从民族美
学和民族精神的角度出发,在戏曲、武术中提炼了具有内涵的传统艺术表现规律、审美特征和美学原理,逐渐形成了中国古典舞自身的美学特点。
最为根本的美学
特点即“圆”,首先从古典舞的动作来看,无论是局部的基本手型、手位还是整
体的各种舞姿造型、路线运动,都在“圆”上完成;其次,古典舞技术技巧中的
旋转、跳跃、翻身无论如何变化都与“圆”的形态特征息息相关,“平圆”“立圆”“八字圆”已成为舞者们熟知的动作口诀,这与古典舞的美学特点相符,为
技术技巧的审美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依托。
(三)中国古典舞及技术技巧情感表达特点
中国古典舞的情感表达不同于生活中的情感表达,生活中的情感表
达是一种个性的、自然性的情感,而中国古典舞的情感表达是具有普遍意义有价
值的情感,能让人们在欣赏舞蹈作品时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找到精神上的契合点。
编导在创作时也会有选择性的把个人情感与社会情感合二为一进行表达,使舞蹈
作品更具审美情感。
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与其他动作有组织、有规律的排列串联
起来,生动准确地表达出人们复杂多变的情感状态。
四、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
(一)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宏观特质
古典舞技术技巧体现的神韵与文化传承,“神韵”是指“内
涵”“气质”“神采”。
舞蹈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要“象形”更要“传神”,达到“形神兼备”。
技术技巧的完成统一在作品意境与肢体动作的神韵中,带有神韵
意味的技术技巧需要舞者处在情境状态中体会琢磨,并且不同的情境中技巧的含义、风格不尽相同。
如:古典舞作品《风吟》中运用大量复合技术技巧,表现出
作者如风般的孤寂、飘零感以及对自由的向往之情,把技巧动作与作品神韵完美
结合,表现出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古典舞技术技巧体现的审美差异
古典舞技术技巧作为一种高难度的动作,在挑战人体极限的同时,
也向外界证明人的自我能力在不断提升。
如:“旋子”在古典舞发展初期,仅仅
是一个单一的技术动作,但是在吸收了体操中的“旋”以后,发展成360度的旋
子转体,难度大大提升。
这代表着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发展历程的进步,突破了
技术界的新高度,提高了技术技巧视觉上的可观赏性。
(三)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特点
一是“跳”技术的审美特点。
中国古典舞跳跃类技巧在古典舞作品
中凸显出其不意的变幻效果,时而婉转流动、时而飘逸俊朗,不同幅度、节奏、
力度的跳跃会带来不同的意境变化,如:“流动小跳”体现空间流转之意,“斜
探海跳”体现回旋向心之势。
跳跃类技巧具有“动静相融”的审美特点,在动静
中呈现不断变化之势。
二是“转”技术的审美特点。
旋转是中国古典舞情感表达
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恒《舞赋》云:“香散飞巾,光流转玉”;白居易《霓裳羽衣歌》曰: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无论何种舞姿上的旋转都呈现出循
环往复、周而复始审美意境,在速度快慢及空间高低的变化中展示其古典意蕴的
审美特质,精准的塑造出情绪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
三是“翻”技术的审美特点。
“翻身”的种类繁复、变化多姿,是我国得天独厚的传统民族技术。
翻身在中国
古典舞中被广泛运用,体现出中国古典舞“拧、倾、圆、曲”的审美特点,动作
从始至终贯穿了“俯、仰、旁提”的体态特征,把翻身类技术技巧的审美特点和
运动轨迹紧密结合,为舞出中国神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从风格性、形象
性还是从表现力上都体现着中国古典舞传统的美学特征。
结语
技术技巧在中国古典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分析中国古典舞技术
技巧的形态特征、审美特质,技术技巧情感表达与审美特质的关系,既有利于编
导合理掌握运用技术技巧创作古典舞作品,又有利于舞蹈工作者科学规范的推广
技术技巧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颜敏.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价值取向[J].体育与艺术研究,2013(8)
[2]金浩.试论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训练与发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0(4).
[3]朱玉红.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训练与应用[J].乐府新声,2018(2).
[4]孟妍.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审美特征在作品中的展现[J].艺术百家,2017(3).
作者简介:李诗瑶,大连歌舞团三级演员,主要从事舞蹈表演、辅导、培训等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