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单元单元测试题(B卷)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单元单元测试题(B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化学(带解析)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哈尔滨卷)化学(带解析)
3.2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所的溶液的质量为120g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莆田卷)化学(带解析)
4.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
序号①②③④⑤
固体种类NaCl NaCl NaNO3NaNO3NaNO3
固体的质量/g3060306090
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100
下列关于①-⑤实验操作所得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①<②B.溶液质量:②<④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D.⑤中溶液质量:190g
【来源】【市级联考】山东省齐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
5.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温和蒸发均可使乙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
B.N点和M点表示的甲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其浓度均保持不变
D.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均为1:4
【来源】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初级中学2019届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6.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卤水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MgSO4等物质。
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SO4
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
C.将卤水加热到80℃以上蒸发水分,逐渐析出的晶体是NaCl和MgSO4
D.20℃时,向40gNa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达到饱和状态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德阳卷)化学(带解析)
7.如图所示:t℃时,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
充分搅拌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适当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C.t℃时,KNO3的溶解度为30g
D.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2019年中考三模拟化学试卷
8.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B.t2℃时,2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00gMgCl2
C.t1℃时,等质量的KCl和MgSO4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将t1℃时KCl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来源】2015届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9.氯化钾(KCl)、重铬酸钾(K2Cr2O7)和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Cl、K2Cr2O7和NaCl均属易溶物质
B.由a点可知,7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将K2Cr2O7和NaCl的混合热饱和溶液降温,析出的晶体主要是K2Cr2O7
D.将20℃时K2Cr2O7和NaC1的混合饱和溶液升温到90℃,再加入适量K2Cr2O7和NaCl的混合固体,趁热过滤得到的固体主要是NaCl
【来源】【校级联考】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诊化学试题
10.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B.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来源】【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11.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60℃时,a、b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由a、b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B.8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在37℃时,将30g的a物质投入5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将80℃的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60℃得到的晶体质量相等【来源】2019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2.氢氧化钡是合成酚醛树脂的催化剂,下表中列出了氢氧化钡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4080
溶解度/g 1.678.2210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氢氧化钡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
B.40℃时,100g氢氧化钡饱和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8.22g
C.40℃时和8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氢氧化钡溶液
D.40℃时,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7.6%
【来源】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勒白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3.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可用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D.50℃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降温,则乙溶液先成为饱和溶液。
【来源】山西省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时仍是饱和溶液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D.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a2℃将至a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沪科版(遵义专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卷
15.向t℃时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ng无水Na2CO3,会析出mgNa2CO3·10H2O,则(m-n)的值为()
A.饱和溶液失去水的质量
B.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
C.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
D.其数值为0,即溶液质量不变
【来源】广西贺州市莲塘镇第一初级中学2019年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16.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C.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D.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带解析) 1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甲溶液从t2℃时降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来源】2013-2014福建省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卷(带解析) 1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化学(带解析)
1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中的溶剂只能为水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东北学区三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2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将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
D.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丰台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21.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
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东方中学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2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配置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t1℃
B.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烟台卷)化学(带解析)
23.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B.R是KNO3
C.②③中清液是饱和溶液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届九年级质量普查调研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40℃降低到20℃,甲会析出晶体,乙则不会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化学(带解析)
25.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
B.t2℃时, 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来源】【百强校】2013届贵州省贵阳六中中考化学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26.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1t℃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2t℃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1t℃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D.2t℃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27.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C.从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推知,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D.分别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都逐渐减小,直至相等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
28.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现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
下列有关t2℃时的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C所含的溶剂最多
B.三种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C.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D.t2℃时B的溶解度最大
【来源】201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
29.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C.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D.t1℃时,将10克甲物质放入5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0克
【来源】安徽省潜山市第四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检测化学试题
3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t2℃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
D.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宜宾卷)化学(带解析)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图形,A、B、C正确;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则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时只能溶解25ga物质,则75ga的饱和溶液,D错误。
考点: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图形,A、B、C正确; 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则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时只能溶解25ga物质,则75ga的饱和溶液,D错误。
考点:溶解度曲线。
2.D
【解析】
【详解】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t1
解析:D
【解析】
【详解】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正确,因为该温度下50g水溶解了30g溶质,那么100g是就恰好溶解60g溶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A不正确;
B、硝酸钾部分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钾部分溶解,则溶液为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A不正确;
B、硝酸钾部分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钾部分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20g的硝酸钾部分溶解,溶液的质量小于120g,故D不正确。
故选C。
4.D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固体是否能完全溶解在水中,然后根据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
【详解】
A、30g氯化钠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溶质质量是30g,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固体是否能完全溶解在水中,然后根据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
【详解】
A、30g氯化钠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溶质质量是30g,60g氯化钠不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只能溶解36g,溶质质量是36g,A选项正确;
B、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到饱和,溶液质量是136g,60g硝酸钠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质量是160g,B选项正确;
C、溶质质量相等,溶剂质量相等,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选项正确;
D、100g水中溶解88g硝酸钠达到饱和,溶液质量为188g,D选项不正确。
故选D。
5.B
【解析】
【详解】
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降温不能得到其晶体,故错误;
B、N点和M点表示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C、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
解析:B
【解析】
【详解】
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降温不能得到其晶体,故错误;
B、N点和M点表示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C、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甲的溶解度变大,溶质、溶剂质量不变,则其浓度保持不变,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浓度减小,故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t1℃时饱和溶液的组成是相同的,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5g,所以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均为25g:125g=1:5,故错误;故选:B。
6.C
【解析】
试题分析:由溶解度曲线知: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A错误;MgSO4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B错误;.将卤水加热到80℃以上蒸发水分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由溶解度曲线知: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MgCl 2,A 错误;MgSO 4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B 错误;.将卤水加热到80℃以上蒸发水分,逐渐析出的晶体是NaCl 和MgSO 4,C 正确;20℃时MgCl 2的溶解度大于40g 故不能达到饱和,D 错误。
考点:溶解度曲线。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据题给信息可知,甲是 KNO3的不饱和溶液,适当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
B. 升高温度,甲、乙两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KNO 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据题给信息可知,甲是 KNO 3的不饱和溶液,适当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
B. 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此选项错误;
C. 溶液乙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为:100g×20%+10g=30g ,而溶剂的质量是80g ,故t ℃时,KNO 3的溶解度>30g ,此选项错误;
D. 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30g g+10g
≠30%,此选项错误。
故选A 。
8.C
【解析】
试题分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A 正确;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100g ,即t2℃时,2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00gMgCl2,B 正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 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A 正确;t 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100g ,即t 2℃时,200gMgCl 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00gMgCl 2,B 正确;t 1℃时,KCl 和MgSO 4的溶解度相等,即t 1℃时,等质量的KCl 和MgSO 4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 错误;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 1℃时KCl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D 正确。
故选C 。
考点:溶解度曲线
9.B
【详解】
A、20℃时,KCl、K2Cr2O7和NaCl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是易溶物质,此选项正确;
B、由a点可知,70℃时K2Cr2O7的溶解度是100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析:B
【解析】
【详解】
A、20℃时,KCl、K2Cr2O7和NaCl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是易溶物质,此选项正确;
B、由a点可知,70℃时K2Cr2O7的溶解度是100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 100100%
001
g
g g ⨯
+
=50%,因为70℃时,K2Cr2O7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故7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0%,此选项错误;
C、K2Cr2O7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将K2Cr2O7和NaCl 的混合热饱和溶液降温,析出的晶体主要是K2Cr2O7,此选项正确;
D、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而K2Cr2O7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将20℃时K2Cr2O7和NaC1的混合饱和溶液升温到90℃,再加入适量K2Cr2O7和NaCl的混合固体,趁热过滤得到的固体主要是NaCl,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0.C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详解】
A、t2℃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详解】
A、t2℃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A不正确;
B、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B不正确;
C、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到t2℃时,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然相等,故
D 、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降温到t 1℃时,甲、乙析出的晶体质量不能确定,故D 不正确。
故选C 。
【点睛】
=100%100g+ 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
11.C
【解析】
【详解】
A 、60℃时,a 、b 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由a 、b 所配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若不是饱和溶液不能确定,故不符合题意;
B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60℃时,a 、b 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由a 、b 所配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若不是饱和溶液不能确定,故不符合题意;
B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0℃时饱和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0℃时饱和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是饱和溶液无法判断,故不符合题意;
C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37℃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将30g 的a 物质投入50g 水中,只能溶解15g ,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符合题意;
D 、由于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不同,将80℃的等质量的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60℃得到的晶体质量不相等,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查出某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进行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可以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判断降温是否有结晶析出以及溶液结晶析出的方法等;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可以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12.C
【解析】
【详解】
A .据表中信息氢氧化钡的溶解度随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高温度不能使氢氧化钡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选项错误;
B.40℃时,氢氧化钡的溶解度是8.22g ,是100g 水中溶
解析:C
【详解】
A .据表中信息氢氧化钡的溶解度随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高温度不能使氢氧化钡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选项错误;
B.40℃时,氢氧化钡的溶解度是8.22g ,是100g 水中溶解8.22g 氢氧化钡行形成饱和溶液,故100g 氢氧化钡饱和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要小于8.22g ,选项错误;
C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40℃时和8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氢氧化钡溶液,选项正确;
D.40℃时,氢氧化钡的溶解度是8.22g ,故40℃时,氢氧化钡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22g 100g+8.22g
×100%=7.6%;选项中没有说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
此题是对溶解度及影响因素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溶解度含义的理解及对影响溶解度大小因素的掌握.
1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B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即具有相同的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B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g
溶解度溶解度+100×100%,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即具有相同的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C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 ,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g 125g
×100%=20%,所以没有25%的甲溶液,故不能用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配制溶质10%的甲溶液,符合题意;
D 、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和乙各30g 分别加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先成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4.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