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养成——圆形宝宝自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习惯养成——圆形宝宝自编教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生活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素质和规范意识也变得非常重要。
现在的孩子,英语、数学成绩突飞猛进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己的品德、文化素质的养成。
要想让孩子们既能拥有优秀的学业表现,又能拥有出色的品德和素质,我们的教育需要更加重视道德教育。
因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教学经验,探讨好习惯的养成——圆形宝宝自编教案。
一、故事背景
圆形宝宝是一个形体特别圆润的小宝宝,还没有来得及面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就慢慢地被父母及周围的人所影响,培养自己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养成意识,从小树立规矩是由自己创造的。
2、教导孩子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成好习惯,如:勤洗手、三餐规律、养成阅读的习惯、守时等等。
三、教学内容
第一次课
进入教室,老师播放一个没有声音的视频,让学生们猜测它在表达什么。
这是一个关于一位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视频,视频中记录下了这位家长用针穿过一张硬纸板,用线穿过硬纸板后,在线两端放置两个手环,两个手环的一端系在孩子的手臂上,另一个手环对应的线放在孩子的口袋里。
揪出底线就会在孩子身上自动拍打。
教师解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长要改变教育方法,不能单纯地通过机械化地传递知识的方式来塑造孩子的未来。
将来孩子们离开父母,自己生活的同时,将会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更好的选择。
第二次课
让学生们围坐在地上,共同举行一个关于好习惯的讨论会,老师引导学生们讨论自己身边有哪些好习惯,为什么要坚持这些好习惯。
教师解析:当孩子们在讨论好习惯时,他们会逐渐认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好习惯的重要性。
第三次课
让学生们自己完成一份好习惯的清单,梳理出自己的优点、劣势和不足。
让孩子从引导、监视、纠正自己的“稚嫩”状态中察觉到好习惯是自我训练的结果,是由自己意识到的。
教师解析:教师帮助孩子们梳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让孩子们能更清楚地发现自己的问题点,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自己的好习惯。
第四次课
让学生们以养成好习惯的方式去演讲,分享自己的好习惯。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知识,也能够帮助其它同学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好习惯。
教师解析:这一家伙不仅是帮助孩子们实现自我完善,还有所启发其它学生,传递好的生活真理的作用。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孩子从中获得充分的启发和帮助。
同时,学生们还能够在演讲中表现自己,在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总结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而不断的过程,需要家庭、社会和教育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在教学生态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帮助学生学习到正确的知识,同时也要帮助学生们培养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规范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