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三蒙昧中的觉醒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三蒙昧中的觉醒作业
1.“角色——有偿家教,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政府的民主政治”,符合上述说法的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孔子D.墨子
2.中西方文化有很多相近之处,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中国“日勤三省,夜惕四知”一词最为接近的是()
A.“美德即知识”B.“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C.“人是万物的尺度”D.“认识你自己”
3.下列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想主张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 B.都强调超自然对社会人生的作用C.都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D.都是雅典民主制鼎盛时期的产物
4.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不存在一个相对正确的观点,他们可以论证任何观点的正确性;而柏拉图认为,只有寻求智慧的人,即哲学家才有能力进行统治。
这些观念A.为古罗马法治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B.对专制主义思想从根源上进行了批判
C.可能导致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D,成为了雅典民主政治改革的理论指导
5.东西方先哲在对道德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其中高度重视道德的有
①孟子②董仲舒③智者学派④苏格拉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
”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
C.“美德即知识”D.“与上帝直接对话”
7.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两位学者所说的“人”分别是指( )
A.普的“人”是指人类,亚的“人”是指雅典公民
B.普的“人”是指个人,亚的“人”是指雅典公民
C.普的“人”是指个人,亚的“人”是指雅典人
D.普的“人”是指人类,亚的“人”是指雅典人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苏格拉底发展了一套辩证科学……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相对主义造成了个人放纵和道德破坏B.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C.智者学派的思想不能指导个人行为D.智者学派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9.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
在此,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A.知识即美德B.认识你自己C.反对宗教权威D.理性的行为方式
10.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智者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知者。
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现意见。
所以普罗塔哥拉这样教诲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
智者利用各种逻辑谬误和诡辩,这使研究正确的思维规律成为必要,从而加速了逻辑的诞生。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论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说服他的听众。
此刻我和这种人唯一的不同仅仅是——他想使他的听众相信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
……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
”
——苏格拉底(死前与朋友的谈话)
材料三自希腊之后西方世界一直都存在理智和精神之间的冲突,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把我们自己全部交给其中一个,而将另一个从我们的意识中完全除去。
每一代人都尽力将精神的真理和理智的真理协调起来,并借此使内心世界的图画适合于这变动不居的外在世界的画框……希腊人没有将外在世界抽象、淡化而专顾内
心世界的呼声;他们也从来没有拒绝精神而偏爱其物化的形体。
对他们来说,图画和画框是契合的……
——[美]伊迪斯·汉密尔顿《希腊精神》
(1)概括材料一、二中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简述这些哲学贡献的意义。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获得有什么共同看法?对此,在亚里士多德的探索中有什么继承和发展?(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希腊人实现“图画和画框”的契合的涵义是什么?简述14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西方为实现这样的“契合”而进行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
(10分)
答案
1.A
从“有偿家教”“能言善辩”、参与“民主政治”可以判断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2.D
3.A
苏格拉底强调“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的道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理性的认识,他们都具有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古希腊神学强调超自然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故B项错误;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民主制鼎盛时期,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衰落时期,故D项错误。
4.C
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的思想文化及政治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学者过于强调个人智慧,因此可能导致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故C项正确。
5.C
孟子提倡“先义后利”,重视道德,故①正确;董仲舒提倡三纲五常,重视道德,故②正确;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道德,故③错误;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重视道德,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6.C
7.B
8.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智者学派片面强调人的需要,否认对人的约束,智者学派的思想当然能指导个人行为,苏格拉底的确认为美德即知识,智者学派的思想的却也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但是在材料中根本就没有体现出来,材料的主旨只是指苏格拉底认为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造成了个人放纵和道德破坏,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
显然,比较的关键在于把握
两者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比较的领域大体上包括研究对象、人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上的行为等方面。
9.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这体现了苏格拉底崇尚人的理性和追求思想的自由,保持怀疑精神、批判眼光。
所以应选D。
10.(26分)(1)贡献:阐述了人的价值。
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或“人以自己为准则”),苏格拉底发现了“自我”(或主张“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分)
意义:使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或“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西方的人文主义由此起源(或“掀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4分)
(2)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4分)
尊崇理性;创立逻辑学(或“三段论”)。
(4分)
(3)理智与精神的协调。
(4分)
斗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使人的思想开始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高扬“理性”旗帜,把人们从封建专制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同时,浪漫主义思潮,为人文精神增加情感、个性、尊重自然和宽容心态等内容,把人从理性原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