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活动主体性培养-2019年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音乐活动主体性培养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幼儿发展的核心则又是幼儿主体性发展。
但从目前幼儿园教育现状研究来看,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依然教学观念陈旧,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幼儿主体性的培养,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像音乐教学对幼儿来说就有着无穷的魅力,我们常看到刚蹒跚学步的幼儿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几个孩子一边游戏一边唱歌……喜欢音乐是孩子的天性,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孩子积极愉快、活泼自主,他们的身心得到陶冶和发展。
因此,我以音乐教育为突破口,对幼儿主体性培养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思考。
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幼儿主体性的关键。
教师要正确把握“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关系,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启发和引导幼儿,为孩子们的音乐活动尽可能提供良好的条件,并进行适当指导和帮助,让幼儿在唱唱跳跳、敲敲打打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
2.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是培养幼儿主体性的核心。
音乐教育可以给幼儿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幼儿运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来表现音乐时,教师要多给孩子创造机会,并尊重、接纳孩子的创新,幼儿在活动中会迸发更多的灵感,并乐于在活动中表现自己。
3.确立不同的音乐教育目标。
十个手指长短不一,每个幼儿的音乐能力也不一样。
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确定不同的音乐教育目标,根据各层次幼儿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宜的音乐教育,让他们获得最佳的成功体验。
幼儿主体性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在教育工作中一点一滴扎实地积累。
归纳起来,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具体实施:
1.创设快乐的活动环境
《纲要》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开放、快乐的环境,给孩子提供自主和主动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确保幼儿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创设环境的手段多种多样,为给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我在班中设立音乐角,里面摆放了节奏图片、乐器、头饰、纱巾等道具,并不断更新和补充。
每当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在音乐角中敲敲打打、唱唱跳跳,各自表现自己的音乐才能:有的用乐器为歌曲伴奏,为大家表演节奏乐;有的小朋友披上纱巾,拿起铃鼓,跳起了欢快的新疆舞。
在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幼儿的伙伴、朋友,小小音乐角成了幼儿展示自我的舞台,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我还在一日活动中渗透音乐教育,利用午睡、用餐、课间等活动时间来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幼儿生活在音乐的环境中,激发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选择适宜的音乐教育内容
音乐对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和教育作用,幼儿特别喜欢伴随音乐表演和演唱。
因此,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教师在选择音乐活动教材时,应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有趣的或是幼儿熟悉的内容与音乐,才能吸引幼儿。
在歌词方面比较容易理解与他们生活和兴趣相关的,例如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与孩子们的自身认知条件相符合,容易理解和记忆,幼儿爱唱。
还有《走路》《拔萝卜》等歌曲旋律简单,歌词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幼儿非常爱唱。
在节奏乐方面,选取一些与幼儿的身体动作相适应的节奏,如走路、跑步等,幼儿掌握起来较为轻松。
3.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
(1)以教师的情感融入来感染幼儿
音乐是感情的艺术,教师在每个音乐活动中要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形成积极愉快的活动氛围。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好模仿,例如对刚入学的小班幼儿,《手指歌》《小手爬》《开火车》等音乐游戏,在教师有感情的表演下,孩子们会很感兴趣地动起来。
在活动中,我还经常通过表演,用不同的语速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激发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性。
(2)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
喜欢玩游戏是幼
儿的天性。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便会自觉自愿地、快乐地投身于音乐活动之中。
如中班歌曲《猫和老鼠》,我为歌曲制作了幻灯片,但由于旋律平淡,幼儿始终没有兴趣。
半节课下来,累得精疲力竭。
针对幼儿喜爱游戏的特点,下半节课我改变了教学策略:把教室的窗帘关上,制造出黑夜神秘安静的气氛,把歌词改变成故事,利用幻灯片为幼儿讲述,再在左右手的食指上分别画上猫和老鼠,带着幼儿躲在凳子后一会儿扮猫,一会儿扮老鼠,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回到家还拉着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
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能使孩子们自始至终保持快乐的积极情绪,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一定能够自由地玩、积极地学、快乐地体验、勇敢地创新,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