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周 敏
(十堰国药东风总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十堰国药东风总医院收治的8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这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4)。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
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
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及各项关节功能的临床指标。
结果:治护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疼痛关节的数量较少,其关节肿痛指数的评分、关节压痛指数的评分、关节活动度的评分、SAS的评分及SDS的评分均较低,P<0.05。
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显著缓解其关节的疼痛,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其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舒适护理;关节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11-0226-0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存在关节滑膜炎性病变,其手、足等关节易出现损伤,致使其发生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等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关的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在早期不易被发现、持续的时间较长,其关节往往受损严重,导致其易出现负面情绪[1]。
本文对十堰国药东风总医院收治的8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十堰国药东风总医院收治的8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
将这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4)。
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26例;其平均年龄为(58.5±2.9)岁;其平均病程为(1.5±0.5)年。
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19例,女性25例;其平均年龄为(57.9±3.3)岁;其平均病程为(1.7±0.6)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使用甲氨喋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等药物进行常规的治疗。
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如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自护指导、活动指导及出院指导等。
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
具体的护理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心理舒适护理。
⑴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干净整洁的病房。
⑵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缓解其负面情绪。
⑶为患者讲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知识,并对其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以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
⑷要经常鼓励患者,使其保持积极的心态,以提高其对治护的依从性。
2)对患者进行身体舒适护理。
⑴叮嘱患者要适量地活动,并指导其在卧床时保持正确的体位,以免其关节受到进一步的损伤。
⑵叮嘱患者在休息时要注意保暖,以免其发生感冒。
⑶指导患者每天进行1~2 h的被动功能训练,并协助其进行关节伸直及屈曲等锻炼,以促进其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及关节功能的恢复。
⑷让患者读书、听音乐,以转移其注意力,并为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消肿止痛,以减轻其疼痛感。
1.3 观察指标
治护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及各项关节功能的临床指标。
1)使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症状。
SAS的满分为100分。
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焦虑的症状越严重。
2)使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症状。
SDS的满分为100
分。
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抑郁的症状越严重。
3)关节功能的临床指标包括疼痛关节的数量、关节肿痛指数的评分、关节压痛指数的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分等。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
以P<0.05
相关的文献指出,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显著减轻其痛苦,缓解其恐惧感和不安感,提高其生存质量[3-4]。
为了进一步探讨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的效果,笔者对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中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癌症晚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前,Observation组患者的SF-36评分、VAS评分分别为(51.25±4.70)分、(8.25±0.75)分,Conventional 组患者的SF-36评分、VAS评分分别为(51.25±4.70)分、(8.25±0.75)分;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VAS评分相比,P>0.05。
接受护理后,Observation组患者的SF-36评分、VAS评分分别为(74.88±5.16)分、(5.64±0.64)分,Conventional组患者的SF-36评分、VAS评分分别为(63.31±6.11)分、(6.82±0.77)分;Observation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Conventional组患者,其VAS评分低于Conventional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其生存质量,减轻其疼痛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李祎, 朱淑娟. 安宁疗护对肿瘤晚期患者临终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7(6):54-55.
[2] 张丹梅. 安宁疗护对肿瘤晚期阶段患者知信行、家属压力的影响
价值[J]. 心理月刊, 2019,12(16):77-78.
[3] 田春霞, 邱雪娟, 谢蓉芝. 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
量的影响及护理体会[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16(14):514-516.
[4] 吴斌, 武丽桂, 袁玲. 肿瘤安宁疗护患者亲属照顾者照护体验的
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19,13(6):24-25.
作者简介:周敏(1982—),女,汉族,湖北襄阳人,学士学位,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血液风湿科护理、教学和研究工作
表1治护后两组患者各项关节功能临床指标的比较(s
±)
组别例数疼痛关节的平均数量(n)关节肿痛指数的平均评分(分)关节压痛指数的平均评分(分)关节活动度的平均评分(分)对照组447.3±1.8 5.3±0.9 6.6±0.7 5.2±0.5
研究组44 3.2±1.6 3.1±0.4 4.2±0.4 2.2±0.3
t值11.29314.81719.74634.128
P值0.0000.0000.0000.000
2.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的评分和SDS评分的比较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SAS的评分和SDS的评分相
比,P>0.05。
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的平均评分
和SDS的平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详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的评分和SDS评分的比较(分,
s
x±)
组别例数SAS的平均评分SDS的平均评分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对照组4457.8±5.250.1±4.658.7±5.950.9±4
研究组4458.5±5.742.1±560.2±6.643.2±4.8
t值0.287 3.6770.536 3.897
P值0.7770.0020.5990.001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长期受到疼痛的折磨,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其预后较差[1]。
舒适护理是具有创造性、整体性、舒适性等优点的一种护理服务。
满晓静等[2]的研究表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赵琳莉[3]的研究表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使其心理感到愉悦,并使其在生理上感到舒适,进而可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其对治疗的依从性。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护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疼痛关节的数量较少,其关节肿痛指数的评分、关节压痛指数的评分、关节活动度的评分、SAS的评分及SDS的评分均较低,P<0.05。
这说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显著缓解其关节的疼痛,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其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许瑛,史清秀,周芳.类风湿性关节炎社区护理研究进展[J].包头
医学院学报,2014,30(5):153-155.
[2] 满晓静,李晓辉.不同护理方式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干预效
果[J].实用医药杂志,2018,35(11):1037-1038.
[3] 赵琳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舒适护理对其住院期间生活质量评
分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2.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护后两组患者各项关节功能临床指标的比较
经治护,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疼痛关节的平均数量较少,其关节肿痛指数的平均评分、关节压痛指数的平均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的平均评分均较低,P<0.05。
详见表1。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其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吴娟凤
(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其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近年来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其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心理护理组(PC组,n=34)与常规护理组(UC组,n=34)。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PC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及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的评分。
结果:护理后,PC组患者SAS的评分、SDS的评分和PSQI的评分均低于UC组患者,P<0.05。
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负性情绪;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11-0227-02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具有病情进展缓慢、易反复发作及危害性大等特点。
有报道称,精神分裂症的致残率超过75%,此病患者的终生患病率约为0.65%[1-2]。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其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病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且其家属均自愿让其参与本研究。
其中,排除存在沟通障碍或视听障碍、智力低下、临床资料不完整、合并有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或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者。
将这些患者按照其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PC组(n=34)与UC 组(n=34)。
PC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72±6.48)岁,
其精神分裂症的平均病程为(3.41±1.34)年,入院时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的平均评分分别为(58.18±1.86)分、(56.74±2.03)分和(17.92±1.17)分;其中,男女分别有15例和19例;单纯型、偏执型及其他类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有17例、10例和7例。
UC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26±7.83)岁,其精神分裂症的平均病程为(3.25±1.21)年,入院时其SAS、SDS和PSQI的平均评分分别为(58.07±1.74)分、(56.51±2.44)分和(17.37±1.85)分;其中,男女分别有16例和18例;单纯型、偏执型及其他类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有15例、11例和8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用奥氮平、奋乃静或喹硫平等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对其进行安全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病情观察、生活技能训练和社会技能训练指导等常规护理。
在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