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圈空间一体化以及营销一体化的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旅游圈空间一体化以及营销
一体化的框架
10月,总理在世界旅游组织第15届全体大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旅游大国……我们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目前,旅游业已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各省、地区都根据自身特点纷纷制定了发展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推出旅游精品来吸引广大游客。
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营销一体化正成为国内旅游的主旋律。
在此背景下,4月,武汉、黄石、孝感、鄂州、咸宁、黄冈、仙桃、潜江、天门9城市签订了《武汉城市旅游圈1+8区域合作意向书》,这标志着该圈旅游协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旅游圈的空间一体化、营销一体化这些关键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旅游圈的品牌打造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武汉城市圈概况及城市旅游圈现状
1、城市圈概况。
大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六万平方公里。
合力打造之下的“武汉城市圈”,将形成以大武汉为核心,与周边8个中小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格局,是湖北产业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
同时,这一城市圈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将超过全省的50%,是湖北旅游产业的核心区。
城市圈产业基础良好,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完备,游客集散能力强,基本能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这些都为城市圈旅游一体化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武汉城市旅游圈的资源赋存现状。
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从自然资源来看,武汉城市圈现有自然保护区14个。
从人文资源来看,武汉城市圈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历史文化名城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全国优秀旅游城市3个,风景名胜区国家级3个,区域内有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景区8个,湖北省申报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6个。
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紧密性和良好的互补性。
对发展一体化旅游市场、建设国内一流区域旅游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武汉城市旅游圈的现状评价。
(1)地理优势。
湖北是处于我国旅游流的必经之地,也是我国旅游客源地之一。
从武汉自身来看,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构成“武汉城市旅游圈”,建立城市圈旅游一体化系统,可以提高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2)地缘关系上的紧密性。
以武汉为中心4小时旅程为半径的放射状旅游网络随着武汉城市圈间城际交通的迅速发展正在形成,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和火车提速,这个网络覆盖的面积也将不断扩大。
交通的发展虽然不能改变城市的地理位置,但可以缩短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从而减弱距离衰减规律对游客出行选择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有60%的游客将交通视为其出行最担心的问题。
(3)武汉是城市旅游圈一体化的服务中心。
游客是否选择这个城市,首先考虑的是这个城市的交通、住宿等配套设施。
武
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少有的集铁路、水路、公路、航空、邮政、电信于一体的重要枢纽。
武汉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核心,并使“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形成成为可能。
武汉的旅游交通已呈专业化发展。
目前已发展到12家旅游专业汽车公司,豪华旅游车达400余辆。
武汉市已开通至韩国、日本、泰国、香港、澳门以及全国各大城市的空中航线近百条,列车及旅游专列数百车次,形成航空、铁路、水运、公路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交通体系。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旅行社达到210家,形成网络化、规模化资本运作的发展态势。
旅游饭店已逐步走向国际化、特色化,全市星级饭店达120家,香格里拉、华美达、假日、雅高等一批国际著名饭店管理集团也相继入驻武汉。
(4)城市旅游圈存在的问题。
提起武汉,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东湖、黄鹤楼等;谈起咸宁,人们就知有九宫山、温泉谷等,这说明旅游景点已成为城市的另类名片。
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名片缺乏一个有生命力的旅游产品,这主要体现在规划滞后,旅游资源整合有待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制约旅游业快速发展;各城市
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未能形成整体促销氛围;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旅游收入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尚未显现。
二、武汉城市旅游圈一体化的必然性
所谓城市旅游圈是指以大城市为中心,从区域整个的自然、经济、文化、社会、交通和区位条件出发,合理配置大城市与周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效应和接待服务优势,从而形成旅游业的“城市一区域”与“市场一资源”共扼型的空间地域综合体。
在现在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要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相邻城市应相互协调,突破行政
界限,走和城市旅游合作发展之路,形成城市旅游圈一体化发展格局,丰富旅游内容,连点成线、连线成网,使旅游线路不断延长,避免旅游路线重复,增加旅游消费,提高旅游效益有利于旅游资源重组,促进各地在旅游开发、经营等方面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增强旅游圈整体竞争力,实现城市旅游圈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武汉城市旅游圈空间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就不可避免地是区域旅游空间尺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城市旅游研究应以空间为基本概念来探讨城市旅游产品的特性及其市场营销的方式。
但目前城市旅游研究多集中于单因素的研究,很少会有研究把这些单个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实施一体化研究。
城市要构建旅游发展的综合性蓝图,就应对这些单个因素尺度上的城市空间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任一城市旅游目的地区域都应由一些不同旅游主题的旅游节点城市或城市旅游范围组成。
如果一个范围内有一特定的风格和旅游重点,那么这个范围就可构成城市旅游圈。
城市旅游圈的存在使城市旅游目的地区域有可能会满足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多样性旅游需求与旅游期望。
武汉城市旅游圈在空间一体化上由以下五大部分构成,即古文化之旅、宗教文化之旅、民族魅力之旅、山水风光之旅、商业休闲之旅。
1、古文化之旅——三国文化之旅。
城市旅游地的历史文化及文化遗产通常被认为是城市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随着城市遗产旅游的升温,城市历史文化旅游区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同等重要,但只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被赋予经济功用,城市才能为其保护提供所需的资
金。
这也是在发展武汉城市旅游圈历史文化旅游区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武汉城市旅游圈内可开发以三国文化为主的三国文化之旅。
(1)线路主要景点有:古隆中、诸葛亮广场、襄阳古城、水镜庄荆州(古城、关庙)、赤壁古战场、明显陵、黄仙洞、鸳鸯溪等。
(2)行程特色。
湖北境内古三国遗迹丰富,而武当山、明显陵是湖北境内仅有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都与明朝皇帝有关,即明朝皇家道场、明朝皇陵。
2、民族魅力之旅——清江土家民族风情之旅。
城市内部与特定民族相关联的区域已被广泛用作旅游吸引物来进行旅游促销与市场宣传。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少数民族创造了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些资源加以有效开发就能成为独特的城市民族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