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雅安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
1. (6分)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1)
接连失了几回火,把院子里的几万担柴全都烧了。
那柴烧得一块一块的,聚结在一起就像太湖石一般()
A . 五彩斑斓
B . 光彩夺目
C . 光怪陆离
(2)
碧空的飞鸟,花间的蜂蝶,郁郁的树木,潺潺的流水,又浮现在眼前。
刚踏上南归的船,我已经____________了。
()
A . 心旷神怡
B . 心驰神往
C . 心荡神摇
(3)
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罗列现象,也不是____________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
()
A . 夸夸其谈
B . 口若悬河
C . 侃侃而谈
2. (2分)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A . 扶:沿着
B . 志:标记
C . 诣:拜见
D . 向:先前
3. (2分)下列各项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雪》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对北方的雪的喜爱,表现了作者直面惨淡人生,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B . 说话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和场合;说话时还要注意简洁。
C . “写物”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借物抒情有时可以让事物的描写游离于抒情之外。
D . 《海燕》选自《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作者高尔基是俄国作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二、默写 (共1题;共12分)
4. (12分)默写填空。
(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________ ,________ 。
(毛泽东《沁园春·雪》)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________ ,________ 。
(李白《峨眉山月歌》)
(3)子曰:“________ ,________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4)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________ ,________ 。
(陈与义《登岳阳楼》)
(5)在《渔家傲·秋思》中,词人范仲淹揭示守边将士心理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
(6)仕途受阻,李白希望不泯,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局动荡,杜甫直抒济世心愿,写下了“________ ,________ ”。
(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三、其他 (共1题;共4分)
5. (4分)(2014·苏州)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rùn róng yáng wěn
滋________宽________抑________顿挫十拿九________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1分)
6. (1分)读《简·爱》,最后简到了________庄园当家庭教师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
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
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
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清朝艺苑》
[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释:
②咨其风土咨:
(2)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
(3)
翻译下面的语句。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4)
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的哪些特点?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 (7分)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1)品析下列诗句。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下列说法不合理的一项是()
A . 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迈,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B . “天接云涛连晓雾”中“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茫茫无际的境界。
C . “星河欲转千帆舞”,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有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奠定了基调。
D . “殷勤问我归何处”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意的天帝,暗含了词人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殷切赞美。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
9. (17分)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⑴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⑵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
“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
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⑶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
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
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
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
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
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
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
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
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⑸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
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
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
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
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
(1)
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
(2)
指出第⑷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3)
推敲词句,回答问题。
⑴第⑶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
________
⑵细读第⑸段,说出加点的“潜在的优势”所指的内容。
________
(4)
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óng)’。
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
——百度百科
10.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放任与自制
我们看一个淘气的孩子,在父母长辈的宠爱下,有时会说一些没大没小的话,做一些颠三倒四的事。
家有客人,他更是调皮捣蛋,无一刻安宁,这就是所谓的发“人来疯”’。
当然,儿童的自制力本来就较弱,发一点“人来疯” 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为什么有的青年,到了已经懂事的年龄,还不能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呢?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放任自己。
比如抽烟,在开始不过是抽抽玩玩的,但有的人却从来不去认真想一想为什么要抽烟,而只是盲目地听凭自己抽下去。
于是一根两根,一包两包,直至成为嗜好,积习难改。
这不是从放任自己开始的吗?
如果说,盲目纵欲是自制力的腐蚀剂,那么,反过来自制力是征服放任的有效武器。
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描写的保尔·柯察金戒烟的故事。
有一次,青年们就习惯能不能改掉这个问题发生了争论。
有人说:习惯比人厉害,养成了就改不掉,抽烟就是一例。
保尔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人应该支配习惯,但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不然的话,岂不要得出十分荒唐的结论吗?这时,有人挖苦保尔,说他吹牛皮,因为他明知抽
烟不好但并没有戒掉。
保尔沉默了一会儿,从嘴角拿下烟卷,把它揉碎,斩钉截铁地说:“我决不再抽烟了,要是一个人不能改掉坏习惯,那他就毫无价值。
”从此,保尔果然不抽烟了。
每一个不想使自己变得“毫无价值”的青年,都应该像保尔一样,下决心依靠自制力跟自己的坏习惯作斗争。
(1)这篇短文所谈论的内容是________。
(2)如果说全文可分为两个层次,那么第一层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
(3)作者以“烟”为例来展开全文,其举例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4)文中最后一段的论点句是________。
(5)文中最后一段的结论句是________。
11. (20分)阅读《风筝》选文的片段,回答文后题目。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
但我向来是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的不堪,然而最喜欢放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的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有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的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的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的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1)
在肃杀的严冬,见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本应感到春的暖意,而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惊异和悲哀”?
(2)
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说是“不幸”,“不幸”应怎样理解?
(3)
“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那些事?
(4)
在划线句中的“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8九上·衢州月考) 以下两题选作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班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套作。
(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过往让人难以忘怀,或是一种亲情,或是一种友谊,或是曾经逝去的蓝天,或是童年流过村前的潺潺小溪。
这些美好的记忆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成为一种精神、一种信念。
因为它们的曾经陪伴,我们才会感觉到成长的路上阳光多于阴雨,温暖多于寒冷。
这些曾经的美好,我们怎能忘记?
请以“,怎能忘记”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巴拿马前总统里卡多上任时曾觉得自己国家的护照不够精致,于是对其进行了修改。
有
一天,他发现护照上有一个非常细微的错误:国徽中的丁字镐竟被印成了长柄方锤!里卡多决定为自己的这个失误负责,第二天立即发表了电视讲话,并在电话中用了50个小时向4万个取得新护照的民众道歉,他也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
1-1、
1-2、
1-3、
2-1、
3-1、
二、默写 (共1题;共12分)
4-1、
三、其他 (共1题;共4分)
5-1、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1分)
6-1、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7-1、
7-2、
7-3、
7-4、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1、
8-2、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10-5、
11-1、
11-2、
11-3、
11-4、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