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册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下册导学案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主备人:刘素良审核:初一备课组时间:2014年2月编号: 1
班级:姓名: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影响。

2、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预习检测】
一、隋的统一(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4页“隋的统一”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定都长安。

2、 589 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思考: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答:因为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
发展
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③南方陈政权的统治腐败
④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⑤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
得当
二、贯穿南北的动脉(请你认真阅读教材4--6页“贯穿南北的动脉“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开凿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填图:本图比较模糊,请你用彩笔在图上填上大运河的中心洛阳;南北端点余杭和涿郡;从北向南的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的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最后填上隋朝的都城长安。

3、作用: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

【拓展练习】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A )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 、加强水利灌溉
C 、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 、为了对高丽战争
2、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3、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 D )
A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
4、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B )
A 、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
B 、全长四、五千千米
C 、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D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隋朝作为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是 ( B )
A 、581 — 618年
B 、589 — 618年
C 、581 — 600年
D 、588 — 618年
6、隋朝的统治类似下列哪个朝代( A )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7、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C )
A 、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实现了南水北调
C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8、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C )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看谁做得最快最好,你可不要落后哟!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主备人:刘素良 审核:初一备课组 时间:2014年2月 编号: 2 班级: 姓名: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预习检测】请你认真阅读教材8--10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一、唐王朝的建立: 618年 年, 李渊 建立唐朝,定都 , 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 626 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 李世民 继承皇位,次年
改年号为 贞观 ,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唐太宗。

2、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 魏征 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
被唐太宗比喻为 可以 “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

三、贞观新政(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0--11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
题)
1、出现原因:
(1)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2)唐太宗认真吸取 隋亡 的经验教训。

(3)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

2、革新措施(新政内容):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少 百姓服劳役的天数 ,
规定可用交纳实物 的方式代替服役,使 人身束缚 逐渐松弛。

(2)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代的 三省六部制 制。

三省中, 中书省 替皇帝起草政令, 门下省 负责审核,最后交由 尚书省 执行。

尚书省 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3)法律上:唐朝在 《隋律》 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3、新政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 比较清明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 ,被誉为 “贞观之治”。

【拓展练习】
1、中国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时期为( C )
A 、光武中兴
B 、文景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2、说:“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是( B )
A 、唐高祖李渊
B 、唐太宗李世民
C 、武则天
D 、唐玄宗李隆基 3、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B )
A 、笼络人才
B 、维护封建统治
C 、做一代名君
D 、减少决策失误
4、下列朝代定都长安的有( C )
①西晋 ②西汉 ③东汉 ④隋朝 ⑤唐朝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④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5 “三省六部”制首创于下列哪一朝代( C )
A 、秦朝
B 、西汉
C 、隋朝
D 、唐朝
6、“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B )
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减轻人们负担 ②注意任用贤才。

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唯才是举③开通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④沿袭和完善隋代的“ 三省六部”制,加强行政职能⑤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主备人:刘素良 审核:初一备课组 时间:2014年2月 编号: 3 班级: 姓名: 【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通过学习,掌握武则天与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知道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的措施。

【预习检测】 一、女皇帝武则天(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3--14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从皇后到皇帝:武则天在 唐高宗 (皇帝)在位期间及死后,独揽朝纲。

后来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 周 。

她是我国历史上 唯一 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
(1)重用酷吏,打破 大族控制政局 、 垄断高官 的局面。

(2)改 《贞观氏族志》 为 《姓氏录》 ,将武氏列为一等, 提高有军功的士兵的政治地位。

(3)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 科举制 。

不拘一格选拔 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4)注意减轻 农民负担 ,采取各种措施发展社会生产。

3、统治简评: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
史称有 贞观遣风 ,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二、 开元盛世(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5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盛世出现: 唐玄宗 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 开元盛世 。

2、出现原因:
(1)唐玄宗很有才能,重用贤能。

例如重用 姚崇 为宰相。

(2)大力整顿吏治,进行一系列改革。

对军事制度 、 财政
制度 、 漕运制度 等进行
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 社会经济繁荣(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5--17页的内容,完成以下图表)
内容
表现 农业 ①先进的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
如曲辕犁 、筒车
②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
术,双季水稻栽培与农作物的复种
朕的统治怎么
样?服不服?
【拓展练习】
1、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D )
A 、唐高祖统治时
B 、唐太宗统治时
C 、武则天统治时
D 、唐玄宗统治时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 D )的评价
A 、李渊
B 、李世民
C 、李隆基
D 、武则天
3、武则天统治时期采取的措施有( A )
①重用酷吏 ②减轻农民负担 ③发展科举制 ④创立宰相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4、唐玄宗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A 、制定《唐律疏议》 B 、重用贤能,改革吏治
C 、改革军事制度
D 、改革财政制度和漕运制度
5、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B )
①开元盛世 ②贞观遗风 ③贞观之治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手工业 陶瓷业:唐三彩、邢窑、越窑
丝织品:越州、蜀锦
人口 唐玄宗时增至一千多户
统治措施
统治效果 唐太宗 ①改革赋役制度
“贞观之治”
② 沿袭、完善三省六部制 ③修改法令,编撰《唐律疏义》
武则天 ①重用酷吏,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

“贞观遗风”
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③发展科举制。

④重视农业生产。

唐玄宗 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 “开元盛世”
南:南海
西:安西 北:蒙古高原高原东:安东 问题很简单嘛! 是不是?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主备人:刘素良 审核:初一备课组 时间:2014年2月 编号: 4 班级: 姓名:
【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1. 了解隋唐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考试科目、内容及科举制的作用。

2. 了解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预习检测】请同学们阅读课文20-23页,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右面表格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科举制创立于:( )
A 、东晋
B 、南北朝
C 、隋朝
D 、唐朝 2、在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含义是( ) A 、不管年纪大小都参加科举考试 B 、明经和进士是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
C 、人们都看不起明经科
D 、人们普遍推崇进士科
4、下列对唐朝科举考试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B 、它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C 、它对参考者有严格的家庭出身和年龄的限制
D 、它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5、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 、西晋
B 、东晋
C 、唐朝
D 、宋朝
6、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以下什么样的特点?( )
A 、封闭、保守
B 、胡汗交融、中西贯通
C 、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 、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7、下列各项制度中,为隋朝创立的有:①郡县制 ②均田制 ③三省六部 ④科举制(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8、唐代陶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
A 、唐三彩
B 、白瓷
C 、青瓷
D 、景德镇瓷器
9、“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形象刻画出的科考情况是( )
A 、秀才科
B 、明经科
C 、进士科
D 、明算科
科举制的含义 创立和完善 主要科目 ① ② 主要作用 看谁做得最快最好,你可不要落后哟! 你知道“雁塔题名”是怎么回事吗?
10、自隋唐以后,读书人实现“朝为天舍郎,幕登天子堂”梦想的主要途径是( )
A 、九品中正制
B 、推荐制
C 、科举制
D 、自荐制
11、进士科中,主要测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能力的项目是( )
A 、策问
B 、杂文
C 、经史
D 、诗词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主备人:刘素良 审核:初一备课组 时间:2014年2月 编号: 5 班级: 姓名:
【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1、 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4、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

【预习检测】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6-27页“天可汗”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1—3题:
1、唐太宗对东突厥采取了哪些政策?
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毒爱之如一”,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
3、“天可汗”的含义是什么?少数民族为什么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请看课文第27-30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点苍山会盟”二目
的内容,回答下列4—5题:
5、“点苍山会盟”是怎么回事?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单项选择题
看谁做得最快最好,你可
不要落后哟! 4、唐和吐蕃 的关系 吐蕃生活在__________地区, 是______族的祖先,首领称为_______。

唐玄宗时,____________上表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唐蕃“甥舅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成公主 入藏和亲 ___________是吐蕃杰出政治家,唐太宗把___________嫁给他。

意义 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奠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一定能行!
1、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的()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 B.吐蕃与唐朝的关系不断加强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4、右图同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唐在东突厥就地设立都督府
B、文成公主入藏
C、甥舅会盟碑
D、点苍山会盟
5、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步辇图
6、在点苍山与唐朝使团会盟的首领是: ()
A、吐蕃赞普
B、突厥可汗
C、南诏王
D、匈奴可汗
7、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到“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趁”其中的“文皇”是指()
A、汉文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8、吐蕃是今天哪族的祖先?() A、苗族 B、黎族 C、藏族 D、突厥族
第6课开放与交流
班级:姓名:小组:编号:
班级:姓名:
【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1、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预习检测】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32-34页“遣唐使与鉴真东渡”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1—2题:
1
2、29年前1980年,4月13号下午,一尊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
木像运抵上海虹桥机场,
中日佛教界共同演绎了一段“鉴真大师回国探亲”的佳话。

鉴真
大师是什么时候去日本的?为什么要去日本?产生了什么作
用?。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34-37页,回答下列3—5题:
3、此图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断,《西游记》是神话传说,请你讲一讲真实的“玄奘西行”(为什么去?怎样去?有何价值?等)
4、为什么说唐朝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日本派遣唐使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求取佛教经义
2、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外友好交往使者的是()
A、鉴真、玄奘
B、鉴真、松赞干布
C、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D、玄奘、唐太宗
3、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唐朝时我国称印度为()
A、安息
B、天竺
C、大食
D、大秦
5、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

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指的是谁吗?()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6、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
A、武则天
B、文成公主
C、鉴真
D、玄奘
7、右图所示来唐朝的旅行者所在的国家是
祖国变化
真大啊!
A、大食
B、大秦
C、波斯
D、安息
8、观察下图并查阅资料,讲述与它有关的史实。

第七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班级:
姓名:
小组:编号:
【认的目标】
1、认识雕版印刷业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知道火药的发明及应用。

2、了解赵州桥设计的巧妙之处,并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创造力。

【预习检测】
请认真阅读课本40—42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上课时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张图片:
(1)老师这是准备向同学们讲述我国哪一种重大发明?这种发
明出现于何时?
(2)所示图片在世界上地位如何?
(3)请你说出这种技术的实施过程,并试着用橡皮、泥块等做一做。

2、你一定还记得刚过去不久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那璀璨的焰火布满天空。

那些带给你无限
快乐的焰火主要是用什么原料做的呢?这些原料最早出
现于什么时候?并回答下面两题。

(1)唐初著名的练丹家和医药学家在他的
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与军事。

最初用火药制造
的武器叫,也叫。

3、“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称赞的是哪一座桥?这座桥在历史上地位如何?它是由哪朝哪一工匠设计的?为什么说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代表?
【拓展练习】
1.下列科技成就中,哪一项是隋朝时期出现的()
大雁塔
A B C D



2、唐初有个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将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他是
A 、郭守敬
B 、华佗
C 、孙思邈
D 、李春
3、有关印刷术发明的问题,不正确的叙述是( )
A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B 、隋唐时已有活字印刷的佛经
C 、《金刚经》是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D 、我国印刷术发明是雕版印刷开始的
4、欧洲最初见到的中国印刷品是( )
①雕版印刷品 ②纸币 ③纸牌 ④活字印刷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在隋唐时期出现的( )
A 、造纸术 印刷术
B 、印刷术 火药
C 、指南针 火药
D 、造纸术 火药
6、世界最早雕版印刷品(现存)是晚唐印刷的( )
A 、《黄帝内经》
B 、《九章算术》
C 、《金刚经》
D 、《千金方》
7、唐朝时,有一位日本人去长安集市购买商品,你认为他不能买到( )
第八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认定目标】
1、了解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知道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伟大的艺术宝库。

2、回忆和收集所学过的唐诗名作,分析诗歌的含义、风格及其艺术成就,以增强对唐诗艺 术成就的理解。

【预习检测】
1、唐代文学家韩愈称颂李白、杜甫:“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白居易也说:“吟咏流千古,名声动四夷”,
后人更将二人称为诗仙和诗圣。

(1)李、杜二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地位如何?
(2)二人诗歌各有何特点使人们分别称之为诗仙和诗圣?
A 、《全唐诗》
B 、青瓷
C 、唐三彩
D 、茶叶
诗仙 诗圣
2、唐朝时期的乐舞十分发达,相传唐太宗创作的《____ ______》和唐玄宗创作的
《________ ___》就很有名。

3、同学们也许还记得2008年春节晚会的舞蹈“飞天”
使无数人倾倒。

(见图)这一舞蹈的构思源于我国古
代的哪一艺术?请你简单介绍一下。

(这一艺术在哪
里?地位如何?什么内容等?)
【拓展练习】
1、韩愈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对________诗歌的高度评价()
A、李白杜牧
B、李白杜甫
C、李商隐杜牧
D、李贺杜甫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是称颂()
A、屈原
B、陶渊明
C、杜甫
D、白居易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杜甫有“三吏”、“三别”②李白的美称是“诗圣”
③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④杜甫被称为“诗仙”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关于隋唐石窟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有很大发展
②敦煌莫高窟中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
③莫高窟里有精美壁画
④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成为敦煌壁画象征的是()
A、飞天图案
B、佛像
C、天王像
D、力士像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的名言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
7、莫高窟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
A、佛教故事为主
B、现实生活为主
C、道教故事为主
D、神话传说为主
8、小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应去()
A、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
9、莫高窟内的主要艺术品是()
A、石雕和壁画
B、泥塑与石雕
C、泥塑与壁画
D、砖雕与壁画
10、下列图片分别代表了唐朝的那些文学艺术成就?用几句话简介一下。

俺老猪不想也会!
《上阳台》手迹乐舞三彩俑敦煌壁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