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九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 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义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知识拓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意义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采取正确决策的结果,也是 与国民党政府的政策转变分不开的。它的形成为抗日救国的神圣 事业建立了必要的基础,它的建立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 作用。
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 影响 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易错警示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 形成,正式形成是在七七事变后。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二、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七七事变
第九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知识网络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知识网络
1.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局部侵华战争,中华 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潮。1937年日 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中国共产 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经过浴 血奋战,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中国共产党为 争取民主和平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悍然发 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 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知识网络一二三来自四五六
七
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原因 日本要缓和社会矛盾,摆脱经济政治困境 时间 1931 年 9 月 18 日 结果 日军占领沈阳。接着,日本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 伪满洲 1932 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 国建立 从中国分裂出去
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 亡国灭种的危险
1935 年 12 月 9 日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 致抗日”等 青年学生遭到镇压
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 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 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一
易错警示 九一八事变把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935年,日本侵略势力进一步向关内扩张, 华北形势万分危急。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的到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知识拓展比较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
项目 时间
态度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1 年 9 月 18 日 1937 年 7 月 7 日
1937 年 7 月 7 日晚,日军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 经过 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
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结果 7 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守军
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抵抗 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2.第二次国共合作
原 因
日本侵略者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 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3.西安事变 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
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经过 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
“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和平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 解决 西安参加谈判。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3.淞沪会战
时间 1937 年 8 月 13 日
概况 谢晋元率部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 200 多人
结束 1937 年 11 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意义 淞沪会战持续了 3 个月,毙伤日军 4 万多人,打破了日本 3 个 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4.南京大屠杀 背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 景 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概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 况 罪行。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原 因
局部 抗战 表
现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①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 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②中国共产党派 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 争。③1936 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 黑水之间
的士兵达 30 万人以上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史料研读 史料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调查: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 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并焚尸掩迹的有19万多人;被零散屠杀, 尸体经慈善团体掩埋的有15万多人。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解读 南京大屠杀充分反映出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 我们应该牢记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警惕日本帝国主义势力抬头,遏制反对势力,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 演,铭记历史,知耻而后勇,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不许军队抵抗,为避免 命令军队奋起还击,全面抗击
事态扩大
侵略
结果 影响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于 敌手 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帝 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全民族抗战开始
日本帝国主义征服中国、称霸 世界的美梦破灭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2.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华北 背景 危机 概况
背景
时间
一 二·九
口号
运动 结果
意义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1935 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 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一战线的步伐
概 况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 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
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标 志
1937 年 9 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 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
全国的合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