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课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课艺
一、问自己
问自己实质上就是自我教学反思,是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进行端详、分析、修正、完善的过程。
老师在自我问课中,要坚持课前问、课中问和课后问。
1、课前问自己。
老师在课前一般要问自己如下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是否符合一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考试说明》的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同学的学问水平和认知规律,是否能激发同学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爱好,是否有利于同学地理思维力量的`进展,是否能促进同学创新意识和创新力量的提高;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能留给同学宽松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质疑、反馈、稳固、反思的时间;教学中是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气氛,从而激发同学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推动同学的活动意识;课前有没有进行细心预设,能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用具〔如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等〕是否已预备好。
2、课中问自己。
课中问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课中地理老师要对自己有这样的提问: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地让同学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发表见解、展现成果;课堂中同学的心情是否高涨、精神是否饱满,同学的参加度高不高、参加面广不广,同学的思维是否活跃、发言是否主动;教学流程是否顺畅,教学调控是否到位,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奏效。
3、课后问自己。
课后问课即课后反思。
课后,老师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课前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已实现,是怎样得到落实的,还有哪些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为什么;课堂中所实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哪些是行之有效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在调动同学学习主动性方面,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措施是低效或无效的,为什么;自己在课堂组织、情境创设、教学调控等方面有哪些胜利之处,还有哪些需要改良和创新的地方;本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使全体同学都得到了进展;本课的胜利之举和败笔之处在哪里,以后如何改良教学的策略和方案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二、问同学
同学是一面镜子,是课堂教学的“晴雨表”。
要想清晰地熟悉自己,地理老师就要常常主动询问同学,问问他们的需求以及对自己的看法、看法和客观评价,从而站在同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以更好地服务同学、完善自身。
1、课前问同学。
课前问同学,就是老师与同学的课前对话,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问问同学通过自己的预习活动,教材中或预习作业中还有哪些地理学问或地理问题不清晰、不明白、有怀疑,这样便于老师在课堂中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2、课中问同学。
在地理课堂中,老师要能察言观色,时刻关注课堂中同学的表现和反应。
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消失异样时,老师可问问同学的看法,以便课堂教学进程有效推动。
3、课后问同学。
一节课结束后,教学效果究竟怎样,同学最
有发言权。
因此,老师要擅长在课后准时与同学沟通。
课后问同学,老师可采纳对话、问卷、书信等多种形式征求同学看法。
例如:问问同学课堂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新的收获和感悟;问问同学喜爱老师怎样上课,不喜爱老师哪些教学方法,老师有哪些缺点与缺乏,对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等等,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三、问同行
向同行问课,可以从地理学科专业的角度获得建议。
在向同行问课时,老师要有虚心的品德,要能使同行情愿给你提看法、出留意、给点子。
1、课前问同行。
问同行要有针对性,要有目的性,要言之有物。
在问同行之前,老师应先将自己的教学方案打印稿提前递交给同行,让同行老师先对自己的教学方案有个初步了解。
在面对面问同行时,老师要向同行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设想和实施方案,从对教材和课标的理解、教学三维目标确实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重难点确实定、教学程序的设计、情境设置、课堂活动组织、学法指导、力量培育、例题与稳固习题的选编、板书设计等各个方面与同行进行沟通,听取他们的看法和建议,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对教学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
2、课后问同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许多时候,一节地理课上完后,老师会自我感觉良好,甚至会沾沾自喜。
事实上在同行眼中,可能还存在诸多缺点和缺乏。
我们平常的课,应多邀请同行老师参加听课指导,课后多向他们请教,请教的问题可以是多方面的。
总之,问课是一门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广阔高中地理老师应当敢于问课、勤于问课、擅长问课,让问课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通过问课,可以抓住地理课堂教学中胜利与教训的痕迹,可以深度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学力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和升华,使同学得到全面进展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