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探究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探究
天门市多宝一中郭和林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很多以观摩课、优质课和公开课等形式开展,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

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原则和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整合探究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原则
课程整合亦要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决不能不顾教学实际,逢课必言整合,过于追求整合的表面形式,“为整合而整合”,以模拟代替实际操作,以网络体验代替生活体验,以媒体再现代替现场观察。

我们也决不能采用一种整合方案一“整”到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的整合方案应该是有所区别的。

整合是一项系统的优化工程,在课程中网络媒体是否介入并不是信息技
术与课程整合与否的标准。

这个标准应该是“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即在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中,教学系统中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等。

可见,只要是从根本上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这就是整合。

所以,在整合中,我们不必拘泥于形式,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和手段,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对策
1、素材资源库的建立和课件制作相结合的整合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建立素材资源库。

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素材资源库,并将资源进行分类,教师能自如的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课件。

制作的课件紧密配合自己的教学过程,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为课堂教学所用,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也解决了教学软件在设计开发上和使用
上相互脱节的弊端。

2、资源共享的整合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并且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

因此,网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技能。

现在一些资源性网站,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试卷、教案、课件和素材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

这些资源是千千万万教师辛勤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这些资源被上传到网站和其他教师共享。

拿物理学科来说,形成了网上物理学科资源库,物理学科联盟,教师联盟,真正的实现了资源共享。

我们就从物理课件的共享来说,不同的教师通过下载这些课件和素材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具有自己风格的课件来,适应自己的教学需要,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

这样既解决了教师自己独立制作课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困难,也解决了自制课件的水平可能不高的问题,从而很大程度地解决了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普及的软件困难。

3、共同探讨的整合
如今很多教师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论坛、博客和空间等等。

把自己制作的课件、编写的试卷、撰写的教案和论文等放在其中,其他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有网络终端的地点,通过互联网来访问这些网站、论坛、博客和空间,进行物理教学的探讨和交流。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发起问题讨论,交流教学心得,物理教学改革讨论,寻求帮助等等。

互联网的出现使教学的共同探讨的参与人数达到了最大化。

作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利用好这一点,积极的参与到这个大讨论中。

4、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物理演示实验的整合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从这些要求中我们不难看出物理新课程的目标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精神。

具体来说是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而物理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

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结论、得出某些规律,
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能够使学生“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然而,在物理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实验仪器和实验环境的限制,有些实验的效果很差,学生很难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这些实验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模拟。

必须正确认识的是,模拟的实验应是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决不能任何实验都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模拟。

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物理演示实验,弥补了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和实验现象的不明显,从而提高了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探究
天门市多宝一中郭和林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很多以观摩课、优质课和公开课等形式开展,信息
技术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

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原则和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整合探究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原则
课程整合亦要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决不能不顾教学实际,逢课必言整合,过于追求整合的表面形式,“为整合而整合”,以模拟代替实际操作,以网络体验代替生活体验,以媒体再现代替现场观察。

我们也决不能采用一种整合方案一“整”到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的整合方案应该是有所区别的。

整合是一项系统的优化工程,在课程中网络媒体是否介入并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否的标准。

这个标准应该是“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即在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中,教学系统中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等。

可见,只要是从根本上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这就是整合。

所以,在整合中,我们不必拘泥于形式,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和手段,
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对策
1、素材资源库的建立和课件制作相结合的整合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建立素材资源库。

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素材资源库,并将资源进行分类,教师能自如的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课件。

制作的课件紧密配合自己的教学过程,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为课堂教学所用,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也解决了教学软件在设计开发上和使用上相互脱节的弊端。

2、资源共享的整合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并且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

因此,网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技能。

现在一些资源性网站,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试卷、教案、课件和素材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
更新之中。

这些资源是千千万万教师辛勤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这些资源被上传到网站和其他教师共享。

拿物理学科来说,形成了网上物理学科资源库,物理学科联盟,教师联盟,真正的实现了资源共享。

我们就从物理课件的共享来说,不同的教师通过下载这些课件和素材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具有自己风格的课件来,适应自己的教学需要,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

这样既解决了教师自己独立制作课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困难,也解决了自制课件的水平可能不高的问题,从而很大程度地解决了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普及的软件困难。

3、共同探讨的整合
如今很多教师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论坛、博客和空间等等。

把自己制作的课件、编写的试卷、撰写的教案和论文等放在其中,其他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有网络终端的地点,通过互联网来访问这些网站、论坛、博客和空间,进行物理教学的探讨和交流。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发起问题讨论,交流教学心得,物理教学改革讨论,寻求帮助等等。

互联网的出现使教学的共同探讨的参与人
数达到了最大化。

作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利用好这一点,积极的参与到这个大讨论中。

4、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物理演示实验的整合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从这些要求中我们不难看出物理新课程的目标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精神。

具体来说是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而物理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

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结论、得出某些规律,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能够使学生“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然而,在物理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实验仪器和实验环境的限制,有些实验的效果很差,学生很难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这些实验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模拟。

必须正确认识的是,
模拟的实验应是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决不能任何实验都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模拟。

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物理演示实验,弥补了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和实验现象的不明显,从而提高了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探究
天门市多宝一中郭和林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很多以观摩课、优质课和公开课等形式开展,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

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原则和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整合探究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原则
课程整合亦要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决不能不顾教学实际,逢课必言整合,过于追求整合的表面形式,“为整合而整合”,以模拟代替实际
操作,以网络体验代替生活体验,以媒体再现代替现场观察。

我们也决不能采用一种整合方案一“整”到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的整合方案应该是有所区别的。

整合是一项系统的优化工程,在课程中网络媒体是否介入并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否的标准。

这个标准应该是“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即在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中,教学系统中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等。

可见,只要是从根本上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这就是整合。

所以,在整合中,我们不必拘泥于形式,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和手段,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对策
1、素材资源库的建立和课件制作相结合的整合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建立素材资源库。

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素材
资源库,并将资源进行分类,教师能自如的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课件。

制作的课件紧密配合自己的教学过程,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为课堂教学所用,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也解决了教学软件在设计开发上和使用上相互脱节的弊端。

2、资源共享的整合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并且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

因此,网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技能。

现在一些资源性网站,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试卷、教案、课件和素材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

这些资源是千千万万教师辛勤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这些资源被上传到网站和其他教师共享。

拿物理学科来说,形成了网上物理学科资源库,物理学科联盟,教师联盟,真正的实现了资源共享。

我们就从物理课件的共享来说,不同的教师通过下载这些课件和素材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具有自己风格的课件来,适应自己的教学需要,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
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

这样既解决了教师自己独立制作课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困难,也解决了自制课件的水平可能不高的问题,从而很大程度地解决了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普及的软件困难。

3、共同探讨的整合
如今很多教师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论坛、博客和空间等等。

把自己制作的课件、编写的试卷、撰写的教案和论文等放在其中,其他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有网络终端的地点,通过互联网来访问这些网站、论坛、博客和空间,进行物理教学的探讨和交流。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发起问题讨论,交流教学心得,物理教学改革讨论,寻求帮助等等。

互联网的出现使教学的共同探讨的参与人数达到了最大化。

作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利用好这一点,积极的参与到这个大讨论中。

4、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物理演示实验的整合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从这些要求中我们不难看出物理新课程的目标核心
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精神。

具体来说是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而物理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

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结论、得出某些规律,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能够使学生“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然而,在物理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实验仪器和实验环境的限制,有些实验的效果很差,学生很难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这些实验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模拟。

必须正确认识的是,模拟的实验应是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决不能任何实验都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模拟。

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物理演示实验,弥补了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和实验现象的不明显,从而提高了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