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评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堂教学改革点滴谈
学孔小学徐洪跃
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出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在这种新气息的感召下,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孕育而生,如今,新课堂教学改革更是值得叫绝,因为它在继承传统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有幸赶上了新课堂教学改革这班车,及时更新了课堂教学观念,激发了学生“乐学”的学习热情。

就此,在新课堂数学教学改革中谈几点体会:
一、深专教材的情境化设计—设计导入。

我们通观小学数学新教材的设置,每个问题的设置几乎都与学生的生活情境有联系的,这样就便与让学生从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个体认识,在发现新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了数学学习世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建议老师们要抓住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数
学问题、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路径。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如:我在教学“小数乘整数”这课时,我创设的情景是:“秋天到了,山坡上好热闹,大家都在忙着放风筝了,但周娅同学却在帮助妈妈卖风筝,(我班上的周娅同学家里非常困难,爸爸在外面打工三年多了没寄过一分钱回来,家里只能靠母亲在街上摆一个小摊来维持生

)走,孩子们,我们一起去玩玩吧。

街上买风筝的人真不少,周娅妈妈叫周娅算算一个蝴蝶风筝3.5元钱,有小朋友要买3个,该付多少钱,哎呀,这下可把周娅同学难住了,她说,我们还没教小数的乘法了,怎么算呀,亲爱的同学们,赶紧想办法帮帮她吧,不然别人就走了。

通过这样的导入设计,学生们就可也去尝试各种算法,因为周娅同学家里比较穷,平时学生们都要帮助她,面对这样小困难,学生们更要主动站出来了,通过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主动参与了新知识的学习,又增强了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所以把知识问题情境故事化;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深专教材的情境化设计,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

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欲望。

如:学习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找位置”时;我把学生分成单人单座,横排,竖排对整齐,现场叫学生起立,在叫另一名学生说起立的学生在第几列第几行,这样学生有了具体的活动场景,很容易就准确的说出了起立学生的位子。

这样让学生学习不陌生、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深专教材的情境化设计,让教学过程活动化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教师的教学意图要靠教学活动来支撑。

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活动,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1、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如:教学“可能性”一课时,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哪个盒纸中最容易摸到红球”,学生们在小组内先猜在摸,这样既发展思维,又开发智力。

⒉游戏。

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正如孔子说:“如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

新教材特别重视游戏活动,如:“猜数游戏”,“出手指游戏”,“帮
小动物找家游戏”,“下棋游戏”等,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发现方法,从而享有玩中学的乐趣。

3、好奇也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模拟活动。

如:教学“掷一掷”一课时,设置模拟一个猜数字的实践活动,每组用准备好的骰子进行猜数字出现机会次数的游戏活动。

提出数学问题,为什么6、7、8、9,出现的次数多,使课堂唤发出生机与活力。

学生会去想很多种办法,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

4、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教学时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多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空间,充分满足学生的活动欲望,使学生在合作中学到知识,在交流中解决问题,找到方法。

如,教学“方程的意义”一课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讨,然后让学生汇报讨论探究的结果。

⒌评价。

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评价活动是重要的一环,它是对知识、对问题的反馈。

评价的手段,首先用教师的反馈评价影响带动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评价。

教师的反馈要全面、具体、民主,评价要公正、合理、具有激励性,使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和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

其次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学员之间的评价,小组展示的评价。

通过各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个体反思能力、小组的反思能力。

取到全面进步的目标。

如“你觉得我展示的
问题怎样?你觉得我们小组的展示怎样?谁做得最棒”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全面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最后开展互评,既要会评价自己,还要会评价别人,发挥评价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四、实践化
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因此,让学生在生活的空间中学习,在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中解决问题。

如结合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实际生活中商的取值进行运用,2.5克香油分装在小玻璃瓶中,每个小瓶装0.4克,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分装一下,就会知道剩一小部分装不完,还要用一个小瓶来装,这就是生活中装谷物没有满一袋,也需要一个袋子,但包装盒子用的绳子该怎样取舍呢?同伴说说你的方法。

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去,学生同时在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获得了一些数学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新一轮课改中,老师要以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教师观和学生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这样才能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