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汇编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汇编15篇)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1
《悲伤逆流成河》是一部以学校霸凌为主线的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我第一次发现学校霸凌如此可怕。
可是我感触最深的却不是这点,而是影片给人的另一个启示:青春太短,再怎样浪费也别辜负了自我。
电影的女主角易遥,是一个家里贫穷,默默无闻的自卑女孩。
她买不起新校服,没有钱看病,与母亲关系不好,连生了病都不敢告诉母亲。
之后又因为转学生唐小米,受到全班乃至全校嘲笑,孤立,排挤,被欺凌。
她想反抗,却又不敢。
所以她将自我包裹在坚强的外壳里,表面上波澜不惊,其实心里早已血流成河。
她害怕,她软弱,她孤立无助,她就像一匹待宰的羔羊,想挣扎却无能为力。
要不是顾森西一步一步地带她爬出泥潭,她早就倒下了。
学校欺凌固然可怕,但打败自我的,永远是自我。
如果你连自我都放弃了,这个世界也没必要给你期望。
即使所有的厄运都发生在你身上,即使上天将所有光亮都从你的世界抽走,你也依然能够笑着向前走。
心中有光,世界便会明亮。
易遥的生活是黑暗,她觉得一切完美的事物都厌恶自我。
在家,她是“赔钱货”,在学校,她是“病原体”。
久而久之,她也对这个世界悲观起来。
而我反感的,正是易遥身上的悲观,她厌恶世界,看不到绝望下的期望,她说出的每句话,都是对生活深深的绝望。
也许是因为在黑暗中呆久了,忘记了光明的样貌。
外在因素使易遥不得不这样,竖起身上的刺,对抗整个世界,可她却忘记了,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也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归根结底,是易遥对自我的自卑,她太瞧不起自我,也瞧不起期望。
她自卑自我的出生,自卑自我的性格。
可她从未想过让自我变得强大,她自以为看清了世界,却不明白:自我都瞧不起自我,又凭什么让别人来高看你?生活是可能让我们遍体鳞伤,可是到之后,那些受伤的地方,必须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让自我变强,用自信代替自卑呢?
其实每个人可能都自卑过,再成功的人,也跌进过低谷。
小时候,我也自卑过,为什么有人能出口成章,满腹诗书,而我什么都不懂?可惜自卑不是我的强项,我将它化作动力,变成我成长的垫脚石。
我开始很多阅读,背诵古诗。
几年后,我也变成了那些我以往自卑过的人,我自信了。
青春太短,别把时间浪费在埋怨生活,厌恶世界上,多做些自我喜欢的事。
让长大后的自我,回头望时,是心满意足的样貌。
别在最美的青春里,辜负了最好的自我。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2
听说这个电影比小说原著更显温情,所以去看了。
然而,哭惨,无论是同情还是感动。
人们都说,电影局限了书留给人们的想象。
但是,在这个电影中主角们却用每个表情、每一句话、每个动作传达出了校园欺凌对她的残害。
她是千千万万被害者的缩影,家庭贫困、疾病缠身和遭受人身攻击等等。
情不知所起,这个电影让大众更加关注校园生活,为孩子在校园中成长提供和谐环境。
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这个电影中的情。
首先是亲情。
在电影开始,易遥家庭贫困到母亲难以拿出买校服的钱,而且母亲对她的态度很差。
这与后来母亲得知女儿得病,打自己巴掌,带她去治病形成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
母亲为了取得生活________,给别人按摩,深怕那些陌生男人知道女儿的存在。
不仅收入微薄,还受邻居的唾弃。
最终,母亲卖掉按摩床,暗示母亲为了易遥决定做正经的工作和留个好名声。
其次是爱情。
易遥和齐铭是青梅竹马,可以说,两情相悦。
但是,由于他们之间的差距,所以他们的距离越走越远。
齐铭的爱是有条件的,像施舍。
齐铭得知易遥得病以后并没有嫌弃她,甚至,为了她偷爸爸的钱,但他又是趋利避害的。
又因顾森湘喜欢齐铭并和他亲密,使易遥陷入悲痛中。
顾森湘是完美的,可以看出,齐铭也对她有意。
正在这时,顾森西全心全意的对她,他很幽默、有耐心、很专一,就像太阳照亮了她。
因易遥,顾森湘被误害,使她背负道德的骂名,像全世界都不相信她,她选择投江。
她被顾森西救起。
可以看出,顾森西对她是爱情,他相信她。
最后是温情,顾森湘递给被困在厕所里的易遥一片卫生棉,在那个黑暗到处处有人欺负她骂她的时候,她就像天使一样,美好。
齐铭离开时,就给她一束含有仙人掌的花。
最后,同学们看到易遥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时,不禁想起自己的恶行,悔改。
但如果,易遥不选择死亡,那些恶魔是不是还会继续迫害她?我们不得而知。
人性的光亮在故事结尾,若隐若现。
我没经历过校园欺凌,但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心在痛。
保护好自己也不要伤害别人,各自安好。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3
提及这部小说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高中时代,郭敬明的这部小说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
转而这部小说也被拍成了电影,电影中每个角色被更加细腻的展现在众人眼前,明明早已看过小说,当再次转身看电影的时候依旧颇受触动,总觉得电影与小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感触。
校园中一系列的欺凌事件,打破了几位学生本应该美好的青春校园生活。
剧中的齐铭清俊帅气,是人人称颂的优等生,而易遥却是大家口中的“赔钱货”。
两人一同长大,感情很好。
而这一切,在转学生唐小米出现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流言成了毁人利器,处处对易瑶进行刁难,易遥的生活开始陷入黑暗,遭受各类残酷欺凌。
幸而活泼开朗,阳光洒脱的顾森西闯进了易瑶的生活,他教
会易瑶对校园暴力进行反击,他的出现给了易遥一丝曙光。
可阴差阳错,顾森湘的意外却将她再度推入黑暗。
当受害者变成施暴者,当看客变成助推,在这一场名为“玩笑”的闹剧中,没有旁观者,只有施暴者,这一群看似无害的高中生成为了一群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怎么说呢,一开始看小说时我不明白易瑶为什么要选择死,我认为她太过懦弱,遇到欺负难道不该反击么?即使最后赴死的时候她难道不该拉着那些个欺侮她的人一起共赴黄泉么?当多年以后看完电影再回首自己年少时的想法,不禁怀疑那个时候的自己就是一个愤青,幼稚至极。
现在也终明白,面对利刃般的流言蜚语,不是易瑶懦弱逃避,而是她无力反击,当所有矛头指向她的时候,她所有的言语都被湮灭在嘈杂的嘲讽中。
曾一度认为易瑶的死跟顾森西脱不了干系,是他带给易遥求生的希望,却在自己的姐姐顾森湘意外离世后精神恍惚,知道真相的他并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易遥,只是一个人沉浸在悲痛中,所以才推动了易瑶最终的结局。
看完电影后,我再也不这么想了,相反,我觉得在面临这种生活环境时,易瑶的死是必然的,而顾森西的出现只不过是延长了易瑶生命结束的时间。
本该是一群无忧无虑的中学生,可他们心灵的阴暗以及丑陋使得他们变成了一个个恶魔。
这部电影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看到了校园欺凌的可怕,让我们感受到了流言蜚语的威力。
同是祖国的花朵,愿每一朵花儿都能微笑向阳!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4
悲伤逆流成河哪里有美而伤感的画面,华丽而沉重的剧情,将我们带入一个酣畅淋漓的悲痛世界。
音乐重复着我们共同的忧伤镁光下易瑶的影子。
青春的忧伤在小四的笔下,肆无忌惮的'滋长起来,开出一个花季,凋谢了一个世纪。
当你的青春不再你是否愿意去承担那本应属于青春的梦想和回忆那些鲜活的面孔就这样一点一点出现在你的眼前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然而你不得不告诉自己一切都已发生一切都已改变你将不得不面对.
除了惋惜以外,还有不可言说的无奈,每个人命运仿佛都是安排好的,然而承担的角色不同,走过的路、路边的风景各有千秋,希望,光明,遥远。
总感觉没有属于这个时代。
三个主人公将影片衬托得栩栩如生,顾森西的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爱,承托了影片最后的兴起,时时刻刻出现的顾森西在易瑶最需要的时候离开了没有选择相信她,以至于在众人的言论攻击下选择死亡证明自己的清白。
齐铭的家庭以及父母在他的关爱,与易瑶形成鲜明的对比。
仙人掌是永远不会被抱入怀中的,黑暗时间长了即使在光明还会还念那段孤独的时光。
顾森西是阳光,是天使,是易瑶黑暗中唯一的光芒。
可顾森西的西不是希望的希,在她最难过的时候没有选择给她希望;齐铭是雨露,是微风,是易瑶孤独时的寄托,可齐铭的铭不是明天的明。
他和顾森湘好的一霎那,她心如死灰,陪伴了他的成长却陪伴不了她的青春。
易瑶问齐铭;为什么给顾森湘的爱护和给她的不一样换来的是同情和怜悯。
这可能就是“你生活在光亮里,你举得全世界都是亮的,你不懂,你没有经历过,成长在光明里的人即使面对黑暗都是光明的,而生在黑暗的人,即使有一天来到光明也会永远记得黑暗里的痛。
”
当她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在她调和时候人们都喊顾森西不要跳,却没人喊住易瑶,她用生命证明自己的清白,向这个时代告别悲伤。
易瑶的青春埋葬于此,一个人的孤独莫过于精神上没了支撑,心理上的打击,身处于那种黑暗无光的环境,谁都无能为力。
易瑶的瑶却成了遥远的遥,遥遥无期。
之所以叫做悲伤逆流成河完全刻画了主人公得意向。
愿所有的青春都能被温柔以待,愿处于悲痛和伤心欲绝的青少年能走出绝境。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5
“有一些隔阂在人与人之间的东西,可以轻易的就在彼此间划开深深沟壑,下过雨,再变成河,就在也没有办法渡过去。
”
易遥的悲伤早已成河,她不断挣扎,不断逆流而上,她哭过痛过,虽然最后的结局并不算好,可她的生命中却也真真切切得到过温暖。
若我是易瑶,如果可以,我想要三场遇见。
第一场遇见,我想给顾森湘。
在易遥被众人所厌弃欺辱的时候,她递给易遥的卫生巾已经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帮助了。
顾森湘的完美对于易遥而言,点燃的是易遥想如她一般活在阳光下的渴望。
这份渴望给了易遥痛苦,可也给了她一丝坚持下去的力量。
第二场遇见,我想给易遥的妈妈。
易遥的妈妈是爱易遥的,尽管这份爱表现出来的有些迟。
为了生活,她给那些所谓不干净的男人按摩,为了保护易遥,她在工作之时冷着脸将易遥赶出,却在转身之后红了眼眶。
在易遥的病被发现之后,妈妈拉起她的手,说“妈妈带你去看病”。
当她们手牵手冲出家门后,是那么的无所畏惧、坚不可摧,此时,易遥是真的笑了。
苦难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因为有妈妈,陪着她一起去面对。
第三次遇见,我想给顾森西。
该是怎样的幸运,才让易遥遇到了这样一个男孩儿啊。
在她被世界背弃之时,他给她温暖,他教她反抗,他让她的战斗变成了不只是她一个人。
也许你会说,齐铭也是关心易遥的。
是的,他的确关心,如同他善良的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若再多一份,便是一同长大的情分和对她处境的同情与怜悯。
齐铭是长在阳光下的人,也许他可以看到易遥的可怜,却理解不了易遥的悲伤。
他对易遥的好,在易遥眼中,是一场救赎。
所以当齐铭都不信她之时,才会那么绝望。
当易遥绝望而又决绝的跳下冰冷的海水之后,顾森西紧随而下,在最后,他仍是选择了相信易遥。
“上一次觉得阳光这么温暖,是什么时候,好像就在昨天又好像上辈子那么远。
不要拒绝悲伤只管去难过去愤怒好了,忍不住眼泪那就尽情的哭吧!而悲伤就像条大河或许会吞没你但也能带你去梦想的远方。
”这是电影即将结束的时候出现的,听到它的时候,我真的想告诉易遥,其实温暖从未离开过你,尽管它不太起眼,但仍不该被悲伤埋没。
最后的最后,愿所有人的青春,都能被温柔以待。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6
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在学校里的生活一直是那么的宁静,并不存在什么校园暴力,但就是在前几年,会在微博上看到有些地方的女生和女生之间直接拽头发,扇脸之类的,哇,原来可以这么恐怖的吗?然后,就是经常会在韩剧以及国外的电视剧中看到这一系列的事情发生,感觉我们国家好像不是很重视这一方面的东西,但是在我身边真的是从来没有发生过,所以在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的内心也受到了一个很大的震撼,原来外面的社会是这样的,觉得自己是个井底之蛙,还是自己被保护的太好了呢!
这部影片说的是女主人公,被校园中的同学甚至是整个学校的人一起欺负,后来一个女生的意外死亡,很多同学都说是她做的,人们开始疏远她,觉得她就是一个怪人,一身的病,后来,甚至连她自己的妈妈也不相信她,拉着她,说要带她去看医生。
这是多么让人心寒的一件事呀,女儿真的什么事情都没有,但是自己的妈妈却和其他人一样,觉得她是个怪人,最后,那个女生当着所有人的面跳海了,还好,电影做了一些改动,被人救了起来。
看呀,原来校园暴力真的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内心防线,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有多强大,但是在一些流言蜚语面前,我们还是抵挡不住,当我们的内心防线真的被击破了,我们又该面对怎样的自己呢,同学之间的职责,父母的不相信,所有事情带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就算有再好的承受能力,应该也抵挡不住吧,更何况,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有着一样的思想,都会在面对绝望时更加绝望,我们自己消化不掉,又没有倾诉的人,那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呀!
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是自己一个人,平时的同学,平时的朋友,当你真的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他们又会去哪呢,他们只会轻描谈写,并不懂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又或者他们会站在你的对立面,望着你不说话,我们又该如何抉择呢!我们很多事情就是需要自己一个人去承受,没有什么事情是时间不能解决的,当
没有可以说话的人的时候,我们只能默默的自己承受,虽然那样的真的是不好受,但是我们也只有这样了,毕竟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人去做很多事,一个人承担着很多很多!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7
原本电影刚上映就打算去看的,以‘’校园欺凌‘’为题材的影片,视角新颖,也更为贴近现实。
这样的事件,也普遍存在,肢体的暴力,语言的暴力,互联网时代,网络的暴力,一个成年人都无法直面的问题,发生在中学生身上,会造成更大的,无法弥补的伤害,脑子里突然想到阮玲玉遗书上的一句话,人言可畏也。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流言蜚语是多么可怕。
青少年时期,是内心和行为变化最大的时期,朋友们都认为我家小孩乖,不叛逆,听话,所有的人看到的只是表面,我在背后付出的陪伴,关注,坚持,不是短时间就能有结果的,小孩子幼儿园到高中,教育不光光是老师的责任,老师每天面对的是一个班级的小孩,不可能完全注意到小孩情绪的细微变化,家长才是小孩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自卑,心里脆弱,有些更严重的,还存在一定的心理扭曲,如果在小的时候,不让小孩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尽可能的多些陪伴(而不是陪着),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促进和小孩之间的感情,让小孩的身心更加健康,减少小孩成为施暴者或者被施暴者的可能。
如果小孩和你说在学校被人欺负了,或者说话欲言又止时,不要主观的认为就是小孩错了,或者很不当回事的忽略,久而久之,小孩会什么都不愿意和你说,影片中,易遥几次和妈妈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妈妈都无视,甚至谩骂殴打,从此她再也不说了,一方面承受着妈妈的冷漠,一方面又被学校的同学欺凌,最终崩溃,选择自杀。
庆幸的是她被顾森西救起,顾森西也成为易遥黑暗人生中的一束光,如果多点像顾森西一样敢于站出来对校园暴力说不的人,就不会有后续一系列的悲剧。
后来易遥妈妈知道女儿得病的过程,她狠狠的打了自己一耳光,(个
人非常喜欢邬君梅的表演),那一巴掌,我用了一张纸巾擦,因为懂得一个妈妈当时的无助和自责。
最后校园欺凌受害者的采访,能看得出,事隔多年,他们的眼神中依然会有恐惧和胆怯,这是会伴随他们终身的,一种不可逆的伤害,校园是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地方,就应该回归它本该有的面貌,很不错的一部电影,值得一看,愿所有青春,都被温柔对待。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8
我们有温暖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学校教育、一群不管多么社会还是很善良的同学,我们是多么幸运啊。
或许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思考,不是校园霸凌本身,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
校园暴力?校园霸凌?是的,道法课上和新闻播报上不少见。
可是,有多少人像之前的我一样,看完听完觉得,哇这好可怕,可是这离我好远啊,我永远都不可能碰到这种事情,然后就匆匆让自己的思绪转到其他事情上去了?
直到我看了这部影片。
《悲伤逆流成河》近期热映,大众点评评分高达9.1片末,妈妈问我,如果你遇到了校园暴力,你会怎么办?我说,我不会遇到。
是的,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上着好学校,我们绝大多数人永远都不会遇到。
但我们很有必要思考一下这里面反映出来的问题。
让我们把目光暂时从施暴者和受害人身上移开,看看他们周围的那群人。
易遥最后跳河前有一段长长的自白,是全片中最让人泪目的地方。
她说:“你们都是凶手,动没动过手都一样!”
看别人动手,看大家都排挤,自己也跟着——我自己什么都没有做,我不用负责,这不是我的错。
很多人这样想。
他们,这些旁观者,这些同流合污的人,这些没有帮助受害者的人,需要负责吗?
我们确实应该对熟视无睹的人充满气愤,但试问:假如你们班所有人合伙欺负一个同学,你会跟他亲近、为他打抱不平吗?路边发生校园暴力事件,你会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警吗?当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是“会”而迟疑时,我发现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
而我们应该做出一些改变。
我不想过多地说社会冷漠人心险恶,我只想从法律和道德来看这件事情。
理论上客观上讲,只要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见到校园欺凌要上前解救或者报警是公民必须做到的义务,只要是没有施暴的人就不需要负责。
但从感性上讲,从道德层面上看,我们应该帮助受害者,我们有责任为他们维护权益。
又一次,法律和道德的冲突。
“于欢辱母案”,于欢因为自己的母亲被侮辱而持刀伤人,法律上是判故意伤害罪的罪犯,道德上是保护母亲的孝子;
“江歌案”中看到自己男友杀害闺蜜江歌的刘鑫没有出手相救而是躲在屋内,她没有触犯法律,但她受到了强烈的舆论攻击和道德谴责;江歌母亲想联系刘鑫却遭其抗拒,刘鑫还说出活该之类的话,江歌妈妈翻出刘鑫家庭住址等隐私发布网上,法律层面属于人身攻击,但得到了网友一片支持;
……
法律和道德在某些情况下不可能两全,但正义感是法律和道德共同维护的。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9
在《悲伤逆流成河》这部影片中,易遥是一个被校园暴力包围的女生。
仅仅因为妇科疾病这样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便成为众矢之的,众人眼里的异类个体。
流言飞语、侮辱谩骂、恐吓威胁,将易遥本该美好的青春一步步地侵蚀吞噬。
还好,她的青春还有一个顾森西,让她黑暗的生活有了些许阳光和暖意。
“我是金牛座,金牛座的守护星是金星,从金星上看太阳就是从西边出来的”,正如顾西森所说的,他教会了易遥反抗,给了易遥重新出发的勇气。
“反击吧,少女”!阳光散射进来,易遥重新追梦。
易遥是不幸的。
阴暗无光的家庭环境、饱受谩骂的成长过程以及无助惶恐的校园生活。
但她又是遭受校园暴力群体中较为幸运的一部分人――她拥有顾森西的温暖,妈妈无言的爱以及那颗勇敢向光的心。
正如电影里易遥对齐铭说的那样。
“你生活在光亮里,就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光亮的”,没有经历过校园霸凌的人或许根本无法想象施暴者的残忍可怕以及旁观者的冷漠助推给受害者带来的身心凌虐。
放眼现实,发生在某职业学院的校园欺凌事件,女学生朱某伙同另外四名女生在学校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两名女学生,期间还脱了一名被欺凌女同学的衣服予以羞辱,并用手机拍摄了视频,在自己的微信群内进行了传播。
经鉴定两名被害人均构成轻微伤,其中一名被害人精神抑郁,导致其无法正常生活、学习。
那些被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令人触目惊心,不知道在这个世界那些不知名的角角落落里,还有多少被这样的阴霾笼罩着的心灵儿!
在你不知情甚至认为校园霸凌只是个特别案例的时候,或许正有人躲在被窝里偷偷的哭泣,很多遭受欺辱的人不愿提及,那是对黑色记忆的恐惧、怯缩,是只想尽快忘掉这段过去,不愿回忆的苦痛。
成长过程中受到的伤害该如何应对是一生的功课,很多人或许终其一生都不能走出阴影,甚至人生轨迹就因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