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 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 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著《昌 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传颂的优 秀散文。韩愈的诗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 雄伟、光怪陆离。韩愈写诗的方法,是“以文
为诗”。
唐宪宗元和十四(819)年正月,当 时韩愈担任刑部侍郎。唐宪宗要“迎佛骨入 大内”,韩愈上《论佛骨表》劝谏,结果触 怒了唐宪宗,几乎被定为死罪,后经他人说 情,才改为被贬为潮州刺史。
烟波江上使模泰岭家书慈在《左霆望蓝美景侄就湘》中则说
66
?
9
O
3、 用借景持肴蜍露锝灰对国家 刚 感和对前途惆怅的诗句
是:
?
o
理解型默写
4、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表明自己效忠朝 廷的态度和决心的句子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5、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 雪拥蓝关马不前
”两句,借景抒情,并做 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景的炭姜疏除弊到时,静将强能檬然特人
为国家利益而甘愿献身的句子是:
云横秦岭家何在
O
雪拥蓝关马不前
6、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来寓前途坎 料的句子:
o
谢谢!
28
■
“横”状广度,“拥”状高度,生 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被贬谪途中大雪阴路、 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 人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5、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
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表达 了作者凄楚的激愤之情。
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
进一步深化
扣题
语极凄切,却不衰飒 ——纪昀
语极凄切: 朝奏夕贬
欲为圣 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赏析:
颔联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 正确的, 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 愤慨,真有胆气。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 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 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赏析:
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韩愈在一首 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 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 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如何。韩愈为上表付出 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和愤怒。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二二三拍 凄切、悲愤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选自《韩昌黎诗系年 集释》卷十一。 左迁: 贬官。 蓝关: 即蓝天关,在今陕西蓝田东南。 湘: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 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理丞。韩湘此时 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
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念家人,亦伤国事。
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艰危,因
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
失落之悲。
严峻冷酷的气氛
(渲染) 一前路艰辛
孤苦渺小的个人
Hale Waihona Puke (对比) 一英雄失路4、诗歌中“横”与“拥”字用得较有意境, 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参考: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 味浓郁,感情真切, 对比鲜明。抒发了作者因 直书“除弊事”,忠而获罪和非罪而远谪的经 历,表达了内心的抑郁、愤慨以及前途未卜的 感伤。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
比较韩诗与柳诗,理解“昌黎《蓝关 》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音
99
在赴潮州途中路经蓝田关(在今陕西 省),韩愈给送行的侄孙韩湘写下这首七言律
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zhāo chóng
cháo
一 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wèi
bì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rǔ
zhàng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把握节奏
听音频,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1.朗读并背诵本诗。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理解诗歌内容。
3.理解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凄切而不衰飒”的特点。 4.体会诗歌中所蕴藏的感情。
韩愈 (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 河阳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 后人称之为韩昌黎,谥“文”,故又称“韩文 公”。
路八千
衰朽残年
家何在
马不前
好收吾骨瘴江边
却不衰飒: 景-云拥雪横
境界雄浑气势磅礴 情-慷慨激昂刚直不阿
左
示案
侄孙蓝
湘关
首联: 直言进谏,获罪被贬。 颔 联 :忠心国事,抑郁难平。 忠而获罪的愤慨 颈联: 忧国思亲,悲壮怨愤。> 为国除弊的决心
(借景抒情)眷恋朝廷的心情 尾联: 话别侄孙,交代后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 朝 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
朝奏:早晨上奏。
九重天:皇帝的宫殿,这里指皇帝。
诗意: 一篇《论佛骨表》早晨上奏给皇帝,
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
欲为圣 明除弊 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圣明:指皇帝。
弊事:有害的事,指迎奉佛骨的事。
;
学科国情备生公程
竹
不 , 在
专题0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原 心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1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以治国平天下
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学成文武艺、货与 帝王家,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但宦海有不 测风云,忠而被贬,贤而遭迁不乏其人。贬 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 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líng yǔ,监狱)之 祸。屈原、白居易、刘禹锡等,均曾有过这 样辛酸凄惨的经历,韩愈也未能逃脱。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看看他的人生境遇吧。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贴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理解型默写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 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O
2、 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
1、开头两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蕴含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
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 “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 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 透露 出作者忠而遭贬的愤怨,也含蓄地表现了他刚 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
2、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参考:
“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 征意义。“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 “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 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 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赏析:
作者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 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 以“好收吾骨”作结。在章法上,又照应第 二联,故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 “ 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
肯:岂肯、哪能。
诗意: 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
情,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拥:阻塞。
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 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 山高马不前。”
诗意:
云彩横出于秦岭,我的家在哪里 ?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往前走。
肯将衰朽惜残年。 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诗人形象: 老而弥坚 刚正不阿
3、请分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运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参考:
这两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诗人忠而获罪,远贬
潮阳, 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
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应有意:应该有所打算。 瘴江边:指岭南。潮州在岭南,古时说岭 南多瘴气。
诗意:
知道你远道赶来送我是有深厚的情意, 做好准备到南方的瘴气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赏析:
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 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 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 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 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论佛骨表》)的 精神,则虽遭获严谴亦无怨悔。
为诗”。
唐宪宗元和十四(819)年正月,当 时韩愈担任刑部侍郎。唐宪宗要“迎佛骨入 大内”,韩愈上《论佛骨表》劝谏,结果触 怒了唐宪宗,几乎被定为死罪,后经他人说 情,才改为被贬为潮州刺史。
烟波江上使模泰岭家书慈在《左霆望蓝美景侄就湘》中则说
66
?
9
O
3、 用借景持肴蜍露锝灰对国家 刚 感和对前途惆怅的诗句
是:
?
o
理解型默写
4、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表明自己效忠朝 廷的态度和决心的句子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5、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 雪拥蓝关马不前
”两句,借景抒情,并做 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景的炭姜疏除弊到时,静将强能檬然特人
为国家利益而甘愿献身的句子是:
云横秦岭家何在
O
雪拥蓝关马不前
6、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来寓前途坎 料的句子:
o
谢谢!
28
■
“横”状广度,“拥”状高度,生 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被贬谪途中大雪阴路、 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 人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5、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
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表达 了作者凄楚的激愤之情。
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
进一步深化
扣题
语极凄切,却不衰飒 ——纪昀
语极凄切: 朝奏夕贬
欲为圣 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赏析:
颔联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 正确的, 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 愤慨,真有胆气。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 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 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赏析:
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韩愈在一首 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 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 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如何。韩愈为上表付出 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和愤怒。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二二三拍 凄切、悲愤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选自《韩昌黎诗系年 集释》卷十一。 左迁: 贬官。 蓝关: 即蓝天关,在今陕西蓝田东南。 湘: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 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理丞。韩湘此时 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
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念家人,亦伤国事。
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艰危,因
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
失落之悲。
严峻冷酷的气氛
(渲染) 一前路艰辛
孤苦渺小的个人
Hale Waihona Puke (对比) 一英雄失路4、诗歌中“横”与“拥”字用得较有意境, 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参考: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 味浓郁,感情真切, 对比鲜明。抒发了作者因 直书“除弊事”,忠而获罪和非罪而远谪的经 历,表达了内心的抑郁、愤慨以及前途未卜的 感伤。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
比较韩诗与柳诗,理解“昌黎《蓝关 》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音
99
在赴潮州途中路经蓝田关(在今陕西 省),韩愈给送行的侄孙韩湘写下这首七言律
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zhāo chóng
cháo
一 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wèi
bì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rǔ
zhàng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把握节奏
听音频,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1.朗读并背诵本诗。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理解诗歌内容。
3.理解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凄切而不衰飒”的特点。 4.体会诗歌中所蕴藏的感情。
韩愈 (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 河阳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 后人称之为韩昌黎,谥“文”,故又称“韩文 公”。
路八千
衰朽残年
家何在
马不前
好收吾骨瘴江边
却不衰飒: 景-云拥雪横
境界雄浑气势磅礴 情-慷慨激昂刚直不阿
左
示案
侄孙蓝
湘关
首联: 直言进谏,获罪被贬。 颔 联 :忠心国事,抑郁难平。 忠而获罪的愤慨 颈联: 忧国思亲,悲壮怨愤。> 为国除弊的决心
(借景抒情)眷恋朝廷的心情 尾联: 话别侄孙,交代后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 朝 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
朝奏:早晨上奏。
九重天:皇帝的宫殿,这里指皇帝。
诗意: 一篇《论佛骨表》早晨上奏给皇帝,
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
欲为圣 明除弊 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圣明:指皇帝。
弊事:有害的事,指迎奉佛骨的事。
;
学科国情备生公程
竹
不 , 在
专题0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原 心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1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以治国平天下
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学成文武艺、货与 帝王家,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但宦海有不 测风云,忠而被贬,贤而遭迁不乏其人。贬 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 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líng yǔ,监狱)之 祸。屈原、白居易、刘禹锡等,均曾有过这 样辛酸凄惨的经历,韩愈也未能逃脱。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看看他的人生境遇吧。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贴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理解型默写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 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O
2、 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
1、开头两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蕴含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
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 “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 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 透露 出作者忠而遭贬的愤怨,也含蓄地表现了他刚 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
2、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参考:
“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 征意义。“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 “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 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 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赏析:
作者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 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 以“好收吾骨”作结。在章法上,又照应第 二联,故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 “ 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
肯:岂肯、哪能。
诗意: 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
情,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拥:阻塞。
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 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 山高马不前。”
诗意:
云彩横出于秦岭,我的家在哪里 ?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往前走。
肯将衰朽惜残年。 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诗人形象: 老而弥坚 刚正不阿
3、请分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运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参考:
这两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诗人忠而获罪,远贬
潮阳, 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
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应有意:应该有所打算。 瘴江边:指岭南。潮州在岭南,古时说岭 南多瘴气。
诗意:
知道你远道赶来送我是有深厚的情意, 做好准备到南方的瘴气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赏析:
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 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 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 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 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论佛骨表》)的 精神,则虽遭获严谴亦无怨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