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考点65 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65 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两个国家。
南北政府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和冲突。
(2)经过
①爆发:1950年6月。
②扩展:美国操纵“联合国军”直接干涉朝鲜战争。
③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
④结束:1953年7月,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2.越南战争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开展抗法战争。
②美国扶植傀儡政权,越南分裂局面正式形成。
(2)经过
①爆发:1961—1964年“特种战争”。
②发展:1965年,美国将侵越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
(3)结果:越南取得胜利,美国从越南撤军。
3.中东战争
(1)原因: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2)含义:1948—1982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5次战争,统称为中东战争。
(3)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
(4)艰难的和平之路
①1991年10月,阿以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和谈。
②1993年,巴以双方签署了《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原则宣言》。
③1994年约旦和以色列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④2000年9月,以色列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流血冲突,巴以和平进程陷入僵局。
4.印巴战争
(1)根源:1947年6月,英国的蒙巴顿方案将印度按宗教信仰分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
(2)原因
①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
②美苏向印巴出售武器的推动。
(3)导火线: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
(4)过程
①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印巴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所有权,进行了第一次印巴战争。
但这次战争没能够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
②1965年,印巴双方围绕克什米尔问题进行了第二次印巴战争,但引起双方争执的核心问题——克什米尔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③1971年,印巴围绕着东巴基斯坦问题进行了第三次印巴战争,但时至今日,克什米尔问题仍扑朔迷离。
5.两伊战争
(1)原因:各种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宗教的矛盾的交织。
(2)经过: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1988年。
(3)影响:两伊战争造成了两伊经济的全面倒退,造成了中东的分裂,为美苏等大国插手海湾地区创造了条件。
6.海湾战争
(1)背景
①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石油、领土和债务等方面的争端。
②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并吞并科威特。
③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对伊拉克实施全面制裁。
(2)经过
①1991年1月,多国部队实施“沙漠风暴”行动,使伊拉克遭受沉重打击。
②1991年2月,多国部队发动“沙漠军刀”地面攻势,迫使伊拉克接受安理会决议,战争基本结束。
(3)特点
①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也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
②整个战争中多国部队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规模大,节奏快,双方伤亡人数悬殊。
③电子战、信息战诞生。
拓展升华
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1)原因
①从历史上看,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民族、宗教矛盾或领土、边界纠纷。
其中有一些矛盾和纠纷,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有意制造而形成的历史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崩溃,新兴的独立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种种矛盾和纠纷开始表面化、尖锐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②从现实情况看,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也是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频频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2)教训
①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
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
②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
③国与国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的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二、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①政治上,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强制推行西方的政治模式与价值观,竭力鼓吹“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以干涉和颠覆发展中国家。
②经济上,通过制裁与封锁等手段逼迫对手让步。
③军事上,避开联合国的授权,使用武力对其他主权国家进行威胁或攻击。
④思想文化上,通过“和平演变”方式对别国进行大力渗透。
(2)恐怖主义: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恐怖主义已上升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3)传统的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成为影响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隐患。
2.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1)缓和地区冲突:联合国通过调查、调解、斡旋、派遣维和部队以及实行经济与外交制裁等多种手段,有效缓解和制止了许多国际冲突。
(2)各方普遍重视:进入新世纪后,联合国的作用得到各方普遍重视。
只有通过各国共同参与和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挑战。
(3)2000年9月,联合国通过了《千年首脑会议宣言》。
3.建立新秩序的斗争
(1)20世纪70年代
①发展中国家于1973年明确提出“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目标,并围绕着改善南北关系、缓和南北矛盾与发达国家展开了一系列对话和谈判。
②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但发达国家力求保持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致使南北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2)冷战结束后的斗争
①南北关系发生了新变化,但发展中国家仍受到不利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困
扰,南北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出现了“数字鸿沟”。
②在新世纪,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中国一直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原则。
考向一
局部战争
1.[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
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
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
殊的“信息传递”》等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
答案:(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拓展升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热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两国没有直接发生战争,但在亚洲,美国控制能力较低,苏联的势力也不能直接控制,于是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利益,在冷战中出现了“热战”。
局部“热战”是冷战格局在某一具体地区的集中体现,地区上的矛盾被双方所利用,导致局部战争发生。
美国对华“扶蒋反共”失败后,对东亚、东南亚特别戒备。
(2)直接原因
①在朝鲜,美国一直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眼中钉,希望能有机会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量。
朝鲜内战一爆发,美国政府出于“冷战”意识,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于是立即做出反应。
②在越南,美国担心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量的普遍增长,故在法国撤出越南后,立即开始向越南渗透。
考向二
和平与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
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
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
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
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
答案:(1)原因: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
(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
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拓展升华
制约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不利因素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新殖民主义的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
③两极格局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处于形成阶段,世界局势出现许多不稳定因素。
④种族歧视、恐怖组织、极端组织和邪教组织;毒品泛滥;法西斯极右势力沉渣泛起;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领土纠纷;能源危机;局部战争不断等。
(2)有利因素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二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发展。
②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③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第三世界联合,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⑤中国经济崛起,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