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多媒体实用课件:文化生活1 文化与社会 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精讲
1.侧重点法理解文化的特点
角度 文化的
产生
文化与 个人
理解
侧重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 的产物
文化是非自然的
①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逐步 培养出来的;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 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个人文化素养的 形成
文化的呈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动态), 文化的存在和传
互 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
影 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
响 展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相 互 交 融
科技角度: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 作用越来越重要
劳动者角度: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 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 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失分误区
失分点一
剖析矫正
夸大文化的作用
示例1 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2013·江苏卷,21) 示例2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015·江苏卷,18) 示例3 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2015·天津卷,10)
剖析矫正
提醒: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和体现,文化对 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但是文化的作用始终是第二位的,任何时候都不能 把文化的地位作用夸大为基础地位、决定性作用。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解析 文化创意建起“青蛙 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 好的经济效益,说明文化对经 济发展具有促进的一面,A符合 题意;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 基础,因此B观点错误;材料未 涉及文化创意增强人的精神力 量、古典文化提升人的需求层 次,排除C、D;故答案选A。
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离解不析开一定悬的棺岩物画质中载的体场景都来源于
人类的实践,故②正确;通过悬棺岩
A画.我们①可②以B了.解①古代③西C南.地②区的④文D化.,③④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
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
载体,④正确;①错误,文化是否接
近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其古老还是现代无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对接高考 考向1
考向2
考向3
失分误区 时效热点
对接高考
考向1:文化的内涵、特点与形式
真题引路
(2013·天津卷,4)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 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 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 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 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B )
对点训练
2.(2015·天津卷,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 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 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 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 )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对点训练
(2013·海南卷,16)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 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 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C家惊叹 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
提醒: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点训练
(2016·江苏卷,19)“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 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
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B )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考点精讲
2.三个“离不开”和四个“不是……而是……”。
(1)三个“离不开”:文化离不开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离不开实践活动 ,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要通过物质载体体现出来。 (2)四个“不是……而是……”:文化不是人类的全部活动及其产品,而是相对于经济 、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 养出来的;文化的实质不是物质现象,而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不是仅指向意识形 态范畴,而是包括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两部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解.析文化本是题经考济点:的文派化生与物政治、经济的关系。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本题的关键词“文化产业”,关键句“金融、 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 动”,这充分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正确答案是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说 法错误;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不是经 济的派生物,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表述 错误;先进的文化才能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D 排除。
答案:(1)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3)弘扬创新精 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 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考精讲
多角度把握文化的社会作用
(1)概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 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考向3: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综合国力
真题引路
1.(2015·课标Ⅱ卷,20)2015年1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 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 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D )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 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 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精讲
4.正确把握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1)文化历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核心是经济实力,但是 ,经济的发展从来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经济在根本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面貌 ,文化反过来又会深刻影响经济的发展。 (2)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其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国家的 支柱性产业。 (3)国际政治斗争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竞争和冲突反映出来。 (4)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解析 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 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表明了韩国民众对中国发展的关 注,也表明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 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③ ④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两 国文化的交流,①不符合题意; 一个国家或民族认同的应该是本
考点精讲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相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解析 客家人种植的乌龙茶, 因英国女王品尝而得“东方美 人”之名,经冰水浸泡,香气 馥郁,色若琥珀,这体现了人 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 与材料无关。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解析 本题考点:文化的作用,文化是 一种精神力量。“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 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 利更为巩固”,很明显莎士比亚代表的 是“文化”,“征服全世界”说明文化 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正确答案是B; 题意并没有涉及文化的交流和传播,A不 选;C说法错误,优秀文化促进了社会向 前发展;D与题意无关。
矫正训练
冰雪是北国的精灵和冬天的使者。围绕着冰雪资源的开发,冰雪旅游、冰雪艺术、
冰雪体育、冰雪科技等一系列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带来了冰雪消费热。可见( A )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真题引路
解析 知识限定为文化的作用。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界定创新精神属于先进文化,
同时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其次,要明确文化的作用体现在对社 会发展和个人的影响上,且先进文化对二者起促进作用,据此即可组织答案。
真题引路
关,关键是能否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追求;
同一文化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文化价
值,故③错误。
考向2:文化的社会作用
真题引路
(2017·课标Ⅱ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 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 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 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 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 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 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 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 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等
强调的是彼此制 约、相互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
相互 交融
力”“劳动者素 质”“文化产 业”“文化生产力”
强调彼此渗透、 相互融合
等
图示法
考点精讲
3.正确理解文化的反作用
(1)文化是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发 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 (2)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能与经济 、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 (3)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表现为不同性质的文化有不同的作用。先进的、健康 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文化可能超前于 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或者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文化实质 (精神力量)
―社―会→
实践
物质力量
―影―响→
社会
考点精讲
(2)表现
角度
影响
作用对 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 象 家的历史中
不同性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 质 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不同民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 族 展道路
国内角度:随着民主和法 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 的文化素养
生产力角度:伴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
国际角度:世界范围内反 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 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
考点精讲
2.三种方法快速判断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标志词法
侧重点法
相互 影响
“决定”“反作 用”“基础”“重 大影响”“促进”
考点精讲
提醒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但当前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 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注意不能把文化的影响作用夸大为 决定性作用。
对点训练
1.(2016·江苏卷,20)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年5月12日, 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 立,金融A、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 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
现形式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静态)
播
考点精讲
提醒 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应该注意四点:第一,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
文化,如商品交易等。第二,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 第三,纯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第四,文 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