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名师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妇女高声谈笑
2.那么,船夫的技术如何呢?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 想一 想,哪些词句说明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操纵自如、挤过、穿过、 急转弯)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退”在这里起什么作用?(“两边 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退”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反衬小艇速度之快, 船夫驾驶技术高超。)
4.此时此刻,假如你坐在小艇上,你想对船夫说些什么?(你的 驾驶技术如此高超,平时一定不断练习吧,你太棒了。)
四、了解“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出示课件6】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 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 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 我们的眼睛忙极了, 不知看哪一处好。
1.“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一句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船夫 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是中心句,总领全段。下面几句话围绕中心句具 体叙述。)(板书:先总后分)
1.教师适当放慢速度范读,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读,一边想象 自己坐在小艇里的感受。
2.坐在这样奇特的小艇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1)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感觉很舒服,很有趣味。)
1舒服(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2新鲜(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
3兴奋(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
3.说说从这段话你了解到什么?(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 (板书:大街上的汽车)
三、了解小艇的样子和特点。
(一)【出示课件4】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 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 的水蛇。
1.默读这段话,找出直接描写小艇特点的词, 说说从句中体会到 什么?
2.自由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 准确的字音。
2.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上节课我们我们学习了生字词, 并跟随大作家马克8226;吐温一道欣赏了威尼斯美妙的水上风光。这 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大作家马克8226;吐温坐上威尼斯的小艇,去
4.指导朗读: 这样的小艇怎么会不惹人喜爱呢! 谁愿意读一读这 段话?指名读,评议,齐读。(引导学生读出对小艇的喜爱之情。)
5.谈话过渡:如果有这么一艘小艇就在我们面前, 你想不想体会 一下坐在里面的感觉呢?
(二)【出示课件5】
我们坐在船舱里, 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 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 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 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了解小艇的重要作用。【出示课件3】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河道纵横交叉, 小艇成了主要的 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1.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此处的“大街”指的是什么?(河道)“汽车”指的是什么? (小艇。)
4.谈话过渡:坐在这样奇特的小艇里感觉那样舒适、充满情趣, 其实这个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 那作者又是怎样具体地写出船夫的 “驾驶技术特别好”呢?
(三)教师小结:第二自然段运用了三个比喻句来写小艇的样子。 第一句写制作比较讲究,长、窄、深,联想到“有点像独木舟”;第 二句写小艇的形状,“像挂在天边的新月”;第三句写小艇的行动, “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轻快灵活。对小艇由静到动地描写生动、形 象,给人以深刻地印象。第三自然段讲了乘船游览舒适自在、情趣无 穷的快乐感受。
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 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
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5.课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出示课件8】 谁
坐
着
小
艇干什么说明什么
商人去做生意小艇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马克8226;吐温(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 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虽然其家财不多, 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 他曾被誉为: 文学史上的林肯。
6.谈话过渡:美国著名的大作家马克8226;吐温,也就是本文的 作者,他在游览威尼斯时, 进行了多次的观察。可他为什么在众多的 事物当中,选择了“小艇”来写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自 由地读一读他的文章,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读课文。)
感受水上乐园的情趣
3.大作家马克8226;吐温笔下的威尼斯的小艇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 想想威尼斯的风光到底美在哪里, 你是从哪 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画出有关句子, 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 感受。
4.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5.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 己的感受。
(2)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写小艇的形 状,“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能使我们想象它静止时的样子。用“新 月”比喻小艇,说明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
(3)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写小艇的行动, “仿 佛田沟里的水蛇”,能使我们想象它运动时的样子。用“一条蛇”比 喻小艇,说明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
5.教师小结:第四自然段中“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是中心句, 总领全段。下面几句话围绕中心句具体叙述:行船速度极快;来往船 只很多,船夫能操纵自如, 毫不手忙脚乱;在很挤很窄的地方总能平 稳地穿过,还能作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退”,则运用 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反衬小艇速度之快,船夫驾驶技术高超。当然, 船夫对小艇操纵自如, 除了和熟练有关, 和小艇奇特的样子也是分不 开的。
威尼斯是一座开门见水、以河为街的城市。城中河道纵横交错, 河道两岸排列着风格迥异的各式建筑。 威尼斯也是一座以船代车的城 市。河道中多种多样的船只穿梭于大小河道上, 构成了水城特有的风 景。
4.谈话导入:现在让我们去走走看看,领略一下异国风情。 (板 书课题:威尼斯小艇)学生齐读课题。
5.简介作者【出示课件5】
《威尼斯的小艇》名师公开课教学设计
18.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尼、艄”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 记字形;正确书写“尼、斯”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纵横交叉、 手忙脚乱、祷告、雇定”等词语。
2.学习课文, 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写作方法, 并以此 为依据理清课文层次。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 写作方法, 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 风情结合起来描 写的表达方法。
3.教师小结: 作者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方法, 对小艇由静到动地描 写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地印象。我们眼前就出现了小艇的样子、 造型,以及它行动起来的感觉。 今后我们写作的时候也应该像作者那 样做到仔细观察,也要学习这些描写的方法,抓住特点,合理想象,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使我们的文章也同样生动、形象。
4.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 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 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教学重点 了解写作方法,理清课文层写作方法, 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 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 艇的形态美。
选自朱自清的《威尼斯》,有改动
设计意图:
以名人笔下的威尼斯导入课文, 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受威尼斯的 美,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学生自由阅读,说说从这段话了解到什么。
3.简介威尼斯【出示课件4】
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水城, 位于亚得里亚海海滨的一个新 月形的泻湖中,四周为大海所环抱,只有西北角有一长堤与陆上相通。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6】: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 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 然后用合适的方法 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7】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默读课文, 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威尼斯的小艇 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6.指导朗读。
五、了解“小艇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1.课文一开始就说“威尼斯的小艇相当于大街上的汽车”。那么 都有哪些人在“大街”上乘坐“汽车”去做什么呢?
2.学生阅读课文相关的段落,在课文中圈画。
3.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7】。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小艇是威尼斯的交通工具,是全文的总起。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小艇的样子和坐在舱里舒服的感觉。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船夫驾驶小艇的熟练技术。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讲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
(板书: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 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威尼斯是“海中的城” ,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 是一群小岛, 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利亚海。 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 团花簇锦 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 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 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教学难点
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 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2、3】 威尼斯是一个别致地方。出了火车站,你立刻便会觉得;这里没 有汽车,要到那儿,不是搭小火轮,便是雇冈多拉。大运河穿过威尼 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冈多拉是一种摇橹的小船, 威尼斯所特有,它那儿都去。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 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那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
(2)说话练习:坐在小艇里可以⋯⋯可以⋯⋯还可以⋯⋯有说不完的情趣。
(例1:坐在小艇里,可以欣赏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可以望 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 可以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 有说不完的情趣 例2:手机可以用来接通电话,可以玩游戏,还可以敢看影视节目。
有说不完的情趣。)
3.指导朗读:是啊,人们坐在既美观独特,又舒服惬意的小艇里 游览威尼斯的风光是多么有趣味的一件事呀! 让我们一起捧起书再来 体会体会。
(1)小艇的特点:长、窄、深、翘、轻快灵活。
(2)交流体会:样子奇特,行动轻快灵活。
2.作者是怎样把小艇的特点写具体的呢? (作者观察很仔细, 运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得很生动很具体)(板书:比喻)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 舟。(第一句写制作比较讲究, 长、窄、深,联想到“有点像独木舟” 。 用“独木舟”比喻小艇,说明小艇‘又窄又深'的特点。)
四、图片展示,欣赏美景
【出示课件9】多媒体出示 “威尼斯风光图片” ,学生认真观察, 用感官来威尼斯美妙的水上风光。
设计意图: 欣赏威尼斯的风光图,感受威尼斯的美丽风光,为全文的学习, 主题的理解埋下了伏笔。
五、课堂总结,朗读感受【出示课件10】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大作家马克8226;吐温 一道欣赏了威尼斯美妙的水上风光, 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 动,就是想马上到威尼斯去看一看,去坐一坐威尼斯的小艇,去感受 水上乐园的情趣。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课文从作者美国作家马克8226;吐温的所见所感入 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 的构造特点, 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 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 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那么,船夫的技术如何呢?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 想一 想,哪些词句说明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操纵自如、挤过、穿过、 急转弯)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退”在这里起什么作用?(“两边 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退”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反衬小艇速度之快, 船夫驾驶技术高超。)
4.此时此刻,假如你坐在小艇上,你想对船夫说些什么?(你的 驾驶技术如此高超,平时一定不断练习吧,你太棒了。)
四、了解“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出示课件6】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 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 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 我们的眼睛忙极了, 不知看哪一处好。
1.“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一句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船夫 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是中心句,总领全段。下面几句话围绕中心句具 体叙述。)(板书:先总后分)
1.教师适当放慢速度范读,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读,一边想象 自己坐在小艇里的感受。
2.坐在这样奇特的小艇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1)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感觉很舒服,很有趣味。)
1舒服(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2新鲜(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
3兴奋(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
3.说说从这段话你了解到什么?(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 (板书:大街上的汽车)
三、了解小艇的样子和特点。
(一)【出示课件4】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 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 的水蛇。
1.默读这段话,找出直接描写小艇特点的词, 说说从句中体会到 什么?
2.自由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 准确的字音。
2.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上节课我们我们学习了生字词, 并跟随大作家马克8226;吐温一道欣赏了威尼斯美妙的水上风光。这 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大作家马克8226;吐温坐上威尼斯的小艇,去
4.指导朗读: 这样的小艇怎么会不惹人喜爱呢! 谁愿意读一读这 段话?指名读,评议,齐读。(引导学生读出对小艇的喜爱之情。)
5.谈话过渡:如果有这么一艘小艇就在我们面前, 你想不想体会 一下坐在里面的感觉呢?
(二)【出示课件5】
我们坐在船舱里, 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 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 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 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了解小艇的重要作用。【出示课件3】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河道纵横交叉, 小艇成了主要的 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1.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此处的“大街”指的是什么?(河道)“汽车”指的是什么? (小艇。)
4.谈话过渡:坐在这样奇特的小艇里感觉那样舒适、充满情趣, 其实这个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 那作者又是怎样具体地写出船夫的 “驾驶技术特别好”呢?
(三)教师小结:第二自然段运用了三个比喻句来写小艇的样子。 第一句写制作比较讲究,长、窄、深,联想到“有点像独木舟”;第 二句写小艇的形状,“像挂在天边的新月”;第三句写小艇的行动, “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轻快灵活。对小艇由静到动地描写生动、形 象,给人以深刻地印象。第三自然段讲了乘船游览舒适自在、情趣无 穷的快乐感受。
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 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
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5.课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出示课件8】 谁
坐
着
小
艇干什么说明什么
商人去做生意小艇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马克8226;吐温(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 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虽然其家财不多, 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 他曾被誉为: 文学史上的林肯。
6.谈话过渡:美国著名的大作家马克8226;吐温,也就是本文的 作者,他在游览威尼斯时, 进行了多次的观察。可他为什么在众多的 事物当中,选择了“小艇”来写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自 由地读一读他的文章,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读课文。)
感受水上乐园的情趣
3.大作家马克8226;吐温笔下的威尼斯的小艇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 想想威尼斯的风光到底美在哪里, 你是从哪 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画出有关句子, 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 感受。
4.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5.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 己的感受。
(2)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写小艇的形 状,“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能使我们想象它静止时的样子。用“新 月”比喻小艇,说明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
(3)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写小艇的行动, “仿 佛田沟里的水蛇”,能使我们想象它运动时的样子。用“一条蛇”比 喻小艇,说明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
5.教师小结:第四自然段中“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是中心句, 总领全段。下面几句话围绕中心句具体叙述:行船速度极快;来往船 只很多,船夫能操纵自如, 毫不手忙脚乱;在很挤很窄的地方总能平 稳地穿过,还能作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退”,则运用 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反衬小艇速度之快,船夫驾驶技术高超。当然, 船夫对小艇操纵自如, 除了和熟练有关, 和小艇奇特的样子也是分不 开的。
威尼斯是一座开门见水、以河为街的城市。城中河道纵横交错, 河道两岸排列着风格迥异的各式建筑。 威尼斯也是一座以船代车的城 市。河道中多种多样的船只穿梭于大小河道上, 构成了水城特有的风 景。
4.谈话导入:现在让我们去走走看看,领略一下异国风情。 (板 书课题:威尼斯小艇)学生齐读课题。
5.简介作者【出示课件5】
《威尼斯的小艇》名师公开课教学设计
18.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尼、艄”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 记字形;正确书写“尼、斯”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纵横交叉、 手忙脚乱、祷告、雇定”等词语。
2.学习课文, 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写作方法, 并以此 为依据理清课文层次。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 写作方法, 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 风情结合起来描 写的表达方法。
3.教师小结: 作者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方法, 对小艇由静到动地描 写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地印象。我们眼前就出现了小艇的样子、 造型,以及它行动起来的感觉。 今后我们写作的时候也应该像作者那 样做到仔细观察,也要学习这些描写的方法,抓住特点,合理想象,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使我们的文章也同样生动、形象。
4.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 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 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教学重点 了解写作方法,理清课文层写作方法, 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 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 艇的形态美。
选自朱自清的《威尼斯》,有改动
设计意图:
以名人笔下的威尼斯导入课文, 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受威尼斯的 美,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学生自由阅读,说说从这段话了解到什么。
3.简介威尼斯【出示课件4】
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水城, 位于亚得里亚海海滨的一个新 月形的泻湖中,四周为大海所环抱,只有西北角有一长堤与陆上相通。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6】: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 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 然后用合适的方法 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7】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默读课文, 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威尼斯的小艇 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6.指导朗读。
五、了解“小艇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1.课文一开始就说“威尼斯的小艇相当于大街上的汽车”。那么 都有哪些人在“大街”上乘坐“汽车”去做什么呢?
2.学生阅读课文相关的段落,在课文中圈画。
3.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7】。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小艇是威尼斯的交通工具,是全文的总起。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小艇的样子和坐在舱里舒服的感觉。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船夫驾驶小艇的熟练技术。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讲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
(板书: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 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威尼斯是“海中的城” ,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 是一群小岛, 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利亚海。 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 团花簇锦 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 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 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教学难点
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 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2、3】 威尼斯是一个别致地方。出了火车站,你立刻便会觉得;这里没 有汽车,要到那儿,不是搭小火轮,便是雇冈多拉。大运河穿过威尼 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冈多拉是一种摇橹的小船, 威尼斯所特有,它那儿都去。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 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那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
(2)说话练习:坐在小艇里可以⋯⋯可以⋯⋯还可以⋯⋯有说不完的情趣。
(例1:坐在小艇里,可以欣赏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可以望 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 可以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 有说不完的情趣 例2:手机可以用来接通电话,可以玩游戏,还可以敢看影视节目。
有说不完的情趣。)
3.指导朗读:是啊,人们坐在既美观独特,又舒服惬意的小艇里 游览威尼斯的风光是多么有趣味的一件事呀! 让我们一起捧起书再来 体会体会。
(1)小艇的特点:长、窄、深、翘、轻快灵活。
(2)交流体会:样子奇特,行动轻快灵活。
2.作者是怎样把小艇的特点写具体的呢? (作者观察很仔细, 运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得很生动很具体)(板书:比喻)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 舟。(第一句写制作比较讲究, 长、窄、深,联想到“有点像独木舟” 。 用“独木舟”比喻小艇,说明小艇‘又窄又深'的特点。)
四、图片展示,欣赏美景
【出示课件9】多媒体出示 “威尼斯风光图片” ,学生认真观察, 用感官来威尼斯美妙的水上风光。
设计意图: 欣赏威尼斯的风光图,感受威尼斯的美丽风光,为全文的学习, 主题的理解埋下了伏笔。
五、课堂总结,朗读感受【出示课件10】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大作家马克8226;吐温 一道欣赏了威尼斯美妙的水上风光, 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 动,就是想马上到威尼斯去看一看,去坐一坐威尼斯的小艇,去感受 水上乐园的情趣。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课文从作者美国作家马克8226;吐温的所见所感入 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 的构造特点, 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 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 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