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性等,二者联合检查能够促进切片质量的有效提升,进而促进疾病诊断准确率的提升,从而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对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㊂
参考文献:
[1]辜卫红,樊莉琳,项媛媛.联合应用p16㊁K i-67免疫组化
染色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诊断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5):1158-1160.
[2]翁丹枫.骨髓活检组织制片中改良脱钙液的应用及常见
问题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8,34(10): 1166-1168.
[3]翁丹枫,张声,李国平,等.改良E D T A脱钙液在骨髓活
检组织中染色效果观察[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8,34(4):461-463.
[4]田玉旺,朱红艳,李红霞,等.G S无醛固定液与甲醛固定
液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J].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3,20(6):363-365.
㊃经验交流㊃
P D C A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毛红霞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静配中心311100)
摘要:目的探究P D C A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㊂方法以随机数表分组法将我院静配中心就职的45名在职调配工作人员分成传统管理组(n=22)和P D C A循环模式组(n=23),对比和分析两组人员经过管理前后空气中沉降茵茵落平均数㊂结果 P D C A循环模式组经过管理后静配中心空气中沉降茵茵落平均数(30.14ʃ0.87)c f u/m3显著少于传统管理组经过管理后静配中心空气中沉降茵茵落平均数(70. 45ʃ1.23)c f u/m3(P<0.05)㊂结论 P D C A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减少静配中心空气中沉降茵茵落平均数,有利于静配中心感染管理工作的持续推进㊂
关键词:P D C A循环模式;静配中心;感染管理;管理效果
静配中心,即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中心,是医院在
开展日常管理期间为患者提供静脉输注混合药物配
制服务的重要场所,其工作人员所进行的药物配置工
作,不仅能够保证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同时对于医
院日常工作的持续推进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2]㊂但是静配中心在开展工作期间出现了感染方面的问
题,将会对药物配置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的阻碍[3-4]㊂为此将本院45名在静配中心就职的调配工作人员进行了感染管理方面的研究,现报道如下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选取本院静配中心就职的45名在职调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以随机数表分组法分成传统管理组(n=22名)和P D C A循环模式组(n=23名),传统管理组男5名,女17名,年龄30~41岁,平均(35.37ʃ5.36)岁㊂P D C A循环模式组男7名,女16名,年龄31~40岁,平均(40.08ʃ4.96)岁㊂两组工作人员的一般资料年龄㊁性别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
1.2方法传统管理组:静配中心的就职人员依照‘传染病防治法“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开展人员管理㊁物品管理㊁清洁消毒等多项管理工作㊂P D C A循环模式组,(1)计划:对静配中心中空气中沉降茵茵落平均数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记录,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空气中的沉降菌的根源予以探寻,找出产生沉降菌的主
要原因㊂在进行探寻期间,分别对静配中心的更衣室
内㊁洁净区以及窗内对角线等不同的位置开展细菌采
集的工作,并将收集的样本送至检测部门进行检查,
进而制定对静脉中心进行消毒的计划㊂(2)实施:进行感染控制小组的建立,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分
配组长和成员的人员,由组长负责定期检查感染情
况㊁制定并落实相关制度等工作,若期间存在着诸多
问题,则需要指导组员对问题进行定期总结并进行处
理㊂同时加强对调配工作人员培训,组织学习静配中
心相关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提高小组成员对感染相
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能够积极投入到相应的工作之
中㊂(3)检查:指导科室人员提高对自查工作的重视,根据相关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若存在无法独自解决的问题,则向小组进行汇报进行完善整改方案的制定,确保相关工作的不断完善㊂(4)处理:管理工作接近尾声,召集组员结合相关问题开展研讨会,以药物调配过程中护士随意跨越某个环节为例,需予以点名通报批评㊁暂停本年度职称晋级等惩罚措施,以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工作态度,有利于感染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持续提升㊂
1.3观察指标对比和分析两组在职调配工作人员管理前后静配中心空气中沉降茵茵落平均数㊂1.4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24.0软件处理,计量资
料以xʃ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
2结果
P D C A循环模式组经过管理后静配中心空气中沉降茵茵落平均数显著少于传统管理组(P<0.05),见表1㊂
表1管理前后静配中心空气中沉降茵茵落
平均数的比较(xʃs,c f u/m3)
组别n管理前管理后
P D C A循环模式组23105.41ʃ1.2330.14ʃ0.87传统管理组22105.37ʃ1.0570.45ʃ1.23 t0.12127.38
P0.910.00
3讨论
静配中心作为医院在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需要提高重视进行管理的部门,如果在开展管理工作期间所实施的管理措施缺乏管理方面的质量,就会导致感染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导致诸多群体事件的产生,给医院正常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同时对于医院内部的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有着严重的威胁㊂为此在当前我院静配中心对于高效管理措施的使用有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并且将P D C A循环模式运用到了实际的管理工作之中㊂P D C A循环模式以计划㊁实施㊁检查以及处理各个步骤开展全面性的感染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够在其中充分反应质量管理客观规律和运用反馈原理的系统工程方法,具有高效性和可靠性以及时效性的优势,对于静配中心空气中沉降茵茵落平均数的持续降低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感染问题的显著改善㊂
结合研究,本院静配中心实施P D C A循环管理模式开展管理工作之后,静配中心空气中沉降茵茵落平均数持续减少的数量显著多于使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小组(P<0.05)㊂以此表明,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实施P D C A循环管理模式,对于感染问题的有效解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㊂
综上所述,P D C A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减少静配中心空气中沉降茵茵落平均数,有利于静配中心感染管理工作的持续推进㊂参考文献:
[1]张晓霞,郑雪梅,魏玮,等.P D C A循环在我院静配中心感
染管理中的应用[J].西北药学杂志,2014,4(2):212-214.
[2]邓艳.P D C A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87-188. [3]伍媚,符瑞玲,刘群.浅析静配中心洁净管理应用价值
[J].继续医学教育,2015(8):115-116.
[4]叶其旺,沈宏伟,梁晓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加强医院感
染管理的方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0):87-88.
㊃经验交流㊃
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香琴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血透室3111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的效果㊂方法将8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㊂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19.51%的总发生率(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㊁躯体疼痛㊁精神健康及社会功能各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㊂结论对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㊂
关键词:细节护理干预;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症;生活质量
尿毒症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肾功能疾病,针对这一疾病,临床中常采取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血液透析主要通过将患者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透析器让血液同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混合,可通过透析器发挥超滤及吸附的作用,实现对血液中物质的交换,将血液代谢废物有效清除,改善血液状况,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㊂然而,长期血透治疗却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这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透析治疗期间还需做好患者的护理[2]㊂近年来,本院在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将细节护理干预应用到实际的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82例尿毒症并采取血透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㊂所有的患者满足尿毒症的相关诊断表现,患者也均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