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推进我县旅游事业大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推进我县旅游事业大发展
——对城步旅游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长安营乡戴竞乐
我县地处湘西南边陲,东西障雪峰山脉之险,北通三湘四水佳域,南与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桂林接壤,素有“南楚极边”“苗疆要区”之称。

由于地理位臵、地质构造、气候条件的影响,加之多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优势突出。

近几年来,全县上下团结一心、求真务实、群策群力,旅游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一致好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等众多领导和许多著名学者都曾到城步专程考察,对城步旅游资源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湖南省旅游业“十五”规划》中,城步被列为重点培育的四十个旅游县之一。

那么,我县在这个发展的关键时期,该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呢?近期,笔者围绕这一主题,对我县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我县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县是旅游资源大县,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丰富,现已初步形成南山、两江峡谷、白云湖、白云洞、县城沿河风光带、十万古田、沙角洞银杉自然保护区等六大主体功能区。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发展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臵,大力加强旅游景区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旅游宣传促销,致力打造“天下城步、美丽苗乡、绿色南山”旅游品牌,全县旅游产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旅游产业发展的蓝图基本绘就。

早在1993年,我县就提出“旅游活县”的发展战略,十五期间,县委九届二次会议确定了“竹业旅游强支柱”的发展思路,明确把旅游产业定位为我县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2007年,县委又进一步确定了“旅游活县、旅游强县、旅游富县”三步走战略,旅游产业发展开始提速。

重点抓好规划建设,先后与中山大学、湖南林业科技大学合作,编制了《城步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则》、《南山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白云湖景区总体规划及建设性详规》、《两江峡谷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等9个旅游发展规划,初步描绘了全县旅游发展宏伟蓝图,为旅游产业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旅游发展的氛围日渐浓厚。

近年来,为在全县上下形成加快旅游发展的共识,营造浓郁的旅游大发展氛围,我县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会议动员。

在每年的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人大政协两会等全县性的会议上,做到逢会必谈旅游,通过反复的动员,使全县上下统一并深化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认识;第二是媒体宣传。

充分利用并吸引来自中央七套和十套、湖南卫视、邵阳综合频道及公共频道等多家权威媒体机构,对我县的美丽风光及民俗旅游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第三是专家讲学。

邀请宋恒明等一批国内知名学者到城步讲学,宣讲旅游发展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关系,不断更新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旅游发展的观念和思路;第四是出台政策。

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赴旅游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充分听取全县各级各部门的意见,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为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是旅游发展的条件得到改善。

便捷的交通是旅游发展中至关重
要的条件。

近年来,我县抓住国家实施“通乡油路”工程的良好机遇,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道路建设,先后完成两江公路建设、“南汀”油路建设,全线拉通邵怀高速子项目竹城公路,开工建设南山至通道油路改造工程、丹口至长安营油路改造工程。

抓住自治县成立50周年大庆契机,投入4.5亿元,全面完成45项城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县儒林广场、县行政中心、城南河堤风光带,完成儒林大酒店、县公安大楼改造,完成县城主街道穿衣戴帽工程改造。

同时,加大旅游营销投入。

鼓励景区景点加大投入,南山景区自筹500万元用于景区道路、公厕、宾馆建设改造,白云洞自筹资金20余万元打造洞府乐园等,并积极争取上级投入,紧紧抓住省发改委在桃林村扶贫的契机,争取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打造千年苗寨——桃林,初步建好奇山寨1.8km游道。

四是旅游宣传促销富有成效。

近年来,随着邵怀高速及其子项目竹城公路全线拉通,我县融入了以邵阳市区为中心的“两小时经济圈”和以省会长沙为中心的“四小时经济圈”,出行条件十分便捷,外出促销条件基本成熟。

立足南山品牌,走出山门强势促销,取得较好效果。

2007年连接桂林,通过一系列活动,成功融入大桂林旅游圈。

在此基础上,2008年更高起点更大气魄走向长株潭,与市旅游局联手,成功地在省会长沙开展大促销,通过媒体在湘桂大地全方位展现城步形象,并辐射中部六省,开展“南方第一草原——南山风摄影大赛”。

2009年,组织了全省摄影大赛,并将大赛获奖作品在湖南大剧院展览。

组织主流媒体采风宣传等,大大提升城步南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功开辟桂林、长株潭、衡阳、岳阳等旅游市场,我县旅游人气日渐高涨。

2007年度,全县共接待游客5.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0万元,
其中南山接待游客3.52万人次,门票收入49.1万元,白云洞景区接待游客2.1万人次,门票收入32.4万元,分别比上年度翻番。

今年至8月底,主要景区南山游客人数及门票收入均已超过去年全年,且仍呈现强劲增长势头。

五是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通过采取商务、文化、农业、旅游、民宗等为主的部门联动办旅游,初步建设了农家乐示范村,苗文化展示村,土特产品展览销售中心,规范和提升休闲娱乐场所品味与质量;通过以儒林大酒店为主等涉旅企业岗位大练兵,初步明确与外界接轨和星级服务标准,大大提升了全县涉旅企业接待服务水平;通过以南山景区为主的主要景区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初步系统确立起景区景点服务接待体系;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方式引进旅行社,初步构架起我县旅游地接系统;通过组织桂林、长沙、衡阳旅行社集体采线、座谈指导,不断改进和提高旅游各方面的服务水平。

尽管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成果已初显端倪,但其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游客总量不多且消费偏低,旅游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拉动力仍不够强劲。

我县作为全省40个重点旅游县之一,游客总量和旅游收入远远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与周边旅游资源条件相类似的兄弟县市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如新宁县与龙胜县2007年的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为53万、83万和1亿元、2.43亿元,我县去年仅达到他们的11%、7%和15.8%、6%。

导致该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首先表现在交通建设滞后,我县除竹城公路外,仍没有其它高等级公路,交通滞约因素十分明显;二是景区深度开发滞后,景区景点的开发基本上还是初级水平,没有
形成旅游的新亮点,有特色的旅游项目较少,降低了景区自身的吸引力,以至没有形成游客二次、三次到更多次消费,游客消费偏低;三是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从宾馆建设、餐饮住宿服务、导游服务到受理游客救助的医疗、保险,甚至车辆加油、维修等,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四是政策措施滞后。

近两年才出台了系统的旅游开发政策和配套措施,旅游招商困难重重,直接影响到景区景点的深度开发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五是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滞后。

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苗族文化资源是我县发展旅游的优势,但从当前看,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力度不够,融入旅游的产品开发很少。

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明确我县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从我县目前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笔者以为应该确立今后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为:按照“开发高起点,管理上水平,建设有特色”的产业发展要求和“旅游品牌高档次,景点建设高标准,旅游宣传高规格,旅游服务高品位”的旅游工作方针,以建设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环保的、休闲的旅游产业为方向,全力打造“青山、绿水、民俗、生态”旅游品牌,加快推进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转变,力争到2015年,接待游客达到150万人次,直接收入达到5亿元,旅游间接收入达到10亿元,把旅游产业真正培育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基本措施
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个方
面共同努力,全方位打造,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

一是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

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着力打造环长株潭,自驾车旅游圈,环桂林旅游圈,两广自驾车旅游圈,加快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力度,加快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

目前要重点抓好南山风景区茅坪湖、大坪、蒙古包、老山界的景区及白云景区建设,深度开发南山和奇山寨两个核心的景区,按照国家直至世界地质公司的标准高起点、高标准地加快其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深度开发白云湖、玉女溪、狮子山、桃林千年古苗寨等景点,着手做好奇山寨“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努力把两江峡谷至南山沿线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精品区。

重点抓好奇山寨游道、索道,玉女溪游道,老山界游道和老山界停车场,白云湖停车场的建设,全面规划清溪杨家将文化,改造或修建杨家将文化村,打造杨家将文化艺术之乡;把桃林村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景点文化、明星名人文化和苗族民居建筑为一体的千年苗寨;重点将大寨村建成为集侗族风情与休闲避署于一体的旅游村庄;着力规划好县城民族旅游村、民族文化馆、民族文化宫等各种苗族建筑的建设和沿河旅游休闲度假公园,启动并建好城南主题项目。

2、深度开发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立足我县资源优势,根据不同层次、年龄、需求的旅游消费者,深度开发旅游产品,逐步完善我县旅游产品体系。

一是以南山为主逐步开发高端旅游产品。

目前,南山开发高端旅游产品的
条件已基本成熟,国家体育总局已批准确认南山为国家生态体育训练基地,且省内不少实力单位有意在南山建设厅堂馆所,这无疑给南山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抓住这些机遇,逐步加快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康体健身等高端旅游产品开发。

二是以乡村游为主加快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步伐。

重点打造以桃林、大寨为代表示范点的乡村游、农家乐,在其间增加民俗风情展演、山歌对唱、渔民撒网捕鱼、歌舞表演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参与性项目,将其地方特有的刺绣、油茶、乐器、河鱼、虫茶、银饰品等地方特产进行包装和打造,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三是大力开发其他旅游产品商店。

到目前为止,我县仅开辟了一家旅游商品专卖店。

今后,要通过策划、开发、设计,生产一系列具有城步特色的旅游商品,并逐步在各重点景区设点销售,促进旅游购物快速发展。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旅游开发机制。

一是完善旅游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力争三年内完成城贝公路、南通公路、茅黄公路等主要旅游的升级改造。

同时,积极申报建设南山直升机场项目,开辟空中旅游走廊,大大提高我县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和便捷性。

二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力争在三五年内,通过招商引资和社会筹资,在完成儒林大酒店通过3星级,南山宾馆通过2星级评定基础上,在县城和主要景区景点新建4星级宾馆1家、3星级宾馆2家,使我县宾馆接待床位达2000张以上,南山景区宾馆接待床位达600张以上。

同时,在符合规划前提下,鼓励居民在景区景点周边建设特色民居客栈。

在县城建好游客集散中心,方便游客服务。

积极筹措资金,尽快完成白云湖码头、玉女溪、南山黑山岭、桃林、大寨等景区景点停车
场、卫生间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加大引进旅行社等旅游中介服务机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我县旅游地接乏力,导游服务奇缺的被动局面。

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尽快成立旅游车队,划定旅游线路营运。

三是完善和提升旅游信息网络。

通过旅游部门及游客集散中心,把各主要景区景点、涉旅服务企业连接起来,从网上推介旅游产品,发布旅游信息,推动网上出游预订,让游客自由选择旅游方式和旅游目的地,促进自助游、自驾游的加快发展。

四是优化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强化旅行社和导游员管理,规范导游讲解和团队运作,引导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依法规范经营。

建立健全旅游投诉网络体系,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管理旅游市场水平。

4、加强区域合作、加大旅游招商力度。

目前,我们还停留在政府主导旅游的阶段,市场运作的机制不健全,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力度,努力提升旅游业的竞争能力。

一是创新旅游主体的经营机制。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采取股份制改造、出售、拍卖、租赁、承包、引进合作伙伴等方式,实现产权多元化。

以景区景点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稳妥选择县内一些景区景点进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逐步推进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

二是培育壮大旅游龙头企业。

按照“科学布局、扶优做强”原则,引导儒林大酒店、南山旅游公司、白云旅游公司深化内部改革,通过政策支持、行政支持,扶持它们做大做强。

三是积极引进各类旅游市场主体。

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大投资商、旅行商和著名游旅饭店集团,广泛吸纳他们的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参与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推广先进
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

5、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旅游活力。

一是坚持把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和发挥文化的旅游功能,要抓住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契机,加强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建设,积极完善以图画展示为主的滨江文化长廊和以活动为主的儒林文化广场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

二是充分挖掘旅游业的文化内涵,着力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尤其是深度开发南山旅游产品时,要充分联系其时代背景,注入时代精神,在向游客展示旖旎风光的同时,充分领略长征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创业者的壮阔诗篇。

开发桃林、大寨民族村落,融民族文化习俗、民族体育活动于其中,整理弘扬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民俗、民间节庆、民间艺术、民族歌舞、宗教文化特色,领略其建筑、服饰、婚嫁、手工艺品、饮食、歌舞等,让游客在寄情山水、回归自然的同时,更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留下深刻印象。

三是创新旅游和文化相结合的方式。

县内各主要景区景点要进一步拓展思路,围绕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艺术方式,创作一首名歌,创办一台喜闻乐见的晚会,编排一组雅共赏的经典节目,在县城改造建设好民族歌舞表演的固定场馆,让游客能方便的观赏到我县民族特色文艺节目,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休闲式旅游业。

鼓励单体发展油茶馆、歌舞厅、酒吧、茶艺、康体等休闲娱乐业,逐步形成苗侗风格鲜明的城步文化旅游品牌,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体验民俗风情,追求健康、享受休闲。

6、加强旅游宣传,大力开拓旅游市场。

旅游业是典型的“眼球经济”和“形象产业”。

宣传和促销就是培育市场、拓展市场。

一是构建
全方位促销网络,加强整体促销和联合促销,把旅游宣传与经贸、会展、科普、文化、招商等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到电视、网络、宾馆、商场、广告等各个环节、细节中去。

形成旅游宣传促销的立体格局。

二是创新旅游促销方式。

通过各种节庆活动宣传促销旅游,如通过自治县大小庆活动,通过山歌节等民俗节庆和各级举办的旅游节活动宣传促销。

支持和鼓励企业举办节庆活动,以节庆搭台,旅游唱戏,各有所获。

三是加大区域旅游合作,捆绑促销。

随着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与周边龙胜、通道、新宁、武冈、绥宁等地联系,资源互补,联合促销,实现我县旅游线路与省内外精品线路对接,织成网,连成片,形成互惠共赢的发展格局。

四是循序渐进,稳步开发市场。

加强对客源地市场及影响出游因素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我们要开发的一、二、三、四级市场,不断增强宣传促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客流量稳定快速增长。

回顾我县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坚持规划引领是实现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创新体制,不断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是增强旅游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是实现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基础;积极主动加强区域合作、加大旅游招商力度是拓宽旅游发展空间、实现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落实政策扶持,努力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旅游工作格局,是保障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坚持实施人才战略,是开创我县旅游工作新局面的必要因素。

因此,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求真务实,立足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抢抓机遇,推进我县旅游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