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教育学》试题(网友回忆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教育学》试题(网友回忆版)
[单选题]1.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实践活(江南博哥)动称为()
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察教育的概念。

关于教育的概念有很多解释,题干中的概念出自《教育学基础》(十二所高校联合编写)。

[单选题]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单选题]3.孟母三迁反映了()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孟母三迁的故事主要强调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因此故事反映环境对人的影响。

[单选题]4.教育制度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定时代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反映了教育制度的()
A.客观性
B.规范性
C.历史性
D.强制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察教育制度的特点,ABCD都属于教育制度的特点。

A客观性是指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

教育制度的制定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一些主观愿望和特殊的价值需求,但是,人们并不是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某种教育制度的制定或废止,有它的客观基础,是有规律可循的。

而这
个客观基础和规律性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B规范性是指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是有其一定的规范性的。

这种规范性主要表现为人学条件即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日益标准化。

C历史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需要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教育制度。

D强制性是指教育制度作为教育系统活动的规范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

[单选题]5.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功能是教育的基本、核心功能。

A.社会
B.个体
C.政治
D.经济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

社会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

[单选题]6.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A.国家教育规范
B.学校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家教育体制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与主体。

[单选题]7.从课程论的视角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设置属于()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校本课程
D.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一般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水平、课堂规则与程序、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

这词最早由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在1966提出的。

隐性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如座位安
排、图书角布置)。

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

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舆论、风气、仪式、制度等。

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主要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团体文化等。

[单选题]8.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要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并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这种要求属于教育目的层级中的()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各学科的课程目标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

题干中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里第一学段(1~3年级)的目标要求。

教学目标一般是一节课的三维目标。

[单选题]9.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察教学过程的本质,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有很多说法,但是我们目前比较认可的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观点,他认为教学过程是-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等。

[单选题]10.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B.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
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ABCD都是教学的任务,但是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单选题]11.根据范例教学理论,强调教学内容应选择一个]学科最基本的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结构等,这反映了教学内容的()
A.公平性
B.基本性
C.基础性
D.范例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瓦根舍因等人认为在选择教学内容要考虑三个特性:(1)基本性,强调教学内容应选择一门学科最基本的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反映学科的基本结构。

(2)基础性,指教学要从学生基础出发,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的发展水平。

(3)范例性,是指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经过精选的,能起范例作用的,有助于学生迁移和应用。

[单选题]12.()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A.教育经验
B.教育现象
C.教育规律
D.教育方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考察教育规律的概念。

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的特点。

[单选题]13.“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直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大有大成,小有小成”由朱熹“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而来,强调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人的情况实行不同的培养方式和方法,以达到每个人均成材的目的。

[单选题]14.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自学辅导法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考察谈话法的概念,谈话法也叫问答法,重在强调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注意与讨论法相区别,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单选题]15.以评价对象自身的情况作为参照标准,对其在不同时期的进步程度
进行评选,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总结性评价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按评价采用的标准分类,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既不是在被评价群体之内确立基准(相对评价),也不是在群体之外确立基准(绝对评价),而是对被评价的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他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单选题]16.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作用。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决定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察德育的作用。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是相互联系的,但又相对独立,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和动力保证。

(2)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能力基础。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单选题]17.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成绩是《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
A.工作热情
B.工作态度
C.工作质量
D.动机强度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单选题]18.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
B.广延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考察教师劳动的特点,ABCD都属于。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因材施教。

第二,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第三,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单选题]19.西周“六艺”教育以()为中心。

A.礼乐
B.射御
C.书数
D.礼书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西周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乐:属于综合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射:射技教育;御:以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书:书写教育;数: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单选题]20.《学记》设计的教学进程,达到大成需要()
A.五年
B.七年
C.九年
D.十一年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学记》提出:比年(每年)入学,中年(隔一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坚强的意志)而不反,谓之大成。

小成需要七年,大成需要九年。

[单选题]21.我国最早向外国派遣公派留学生是在()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

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1872年8月11日,“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继续遴选30名少年渡洋深造,4年共派出120名,是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单选题]22.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A.晓庄学院
B.育才学校
C.山海工学团
D.自然科学园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1930年4月,晓庄师范被查封,陶行知逃往日本。

1931年回国开展教育普及工作,在上海创办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主编《儿童科学丛书》等。

1932年,创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训练、生产训练、民权训练、生育训练等,还开展小先生运动。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创办了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

[单选题]23.在实践德行中,强调动机和效果统一、知与行统一、主观与客观统一的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亚里士多德谈论得较多的美德一词,不仅指道德,也含有长处、特点、效能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将美德分为两类:理性美德和伦理美德。

在实践德行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合乎德行的行为,本身具有某种品质还不行,只有当行为者在行时也处于某种心灵状态,才能说它们是公正的节制的。

[单选题]2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昆体良是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

他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其代表作《论演说家的教育》(也称《雄辩术原理》),也被誉为世界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单选题]25.使美国各州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形成现代教育体制的是()
A.公立学校运动
B.《毛雷尔拨地法》
C.美国的独立
D.学术大学的创建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十七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公立学校运动,从1852年一部义务教育法颁布到1919年,美国各州全部通过了义务教育法,普及
义务教育,现代教育体制终于形成。

[单选题]26.主张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福禄贝尔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从而第一次系统论证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单选题]27.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指的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对象
C.教育方法
D.教育内容与对象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事务交给一切人”,包含两个含义:(1)教育内容泛智化,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应当是周全的,要“学会一切现世与来生所必需的事项”。

(2)教育对象普及化,他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贵人设立,穷人、贱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

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们敞开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

[单选题]28.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
A.普通教育学
B.教育漫话
C.林哈德与葛笃德
D.大教学论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A是赫尔巴特的代表作;B是洛克的代表作;D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

[单选题]29.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是现代第一本教育专著。

A.普通教育学
B.新教育大纲
C.教育学
D.论演说家的教育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B是杨贤江的代表作;C是凯洛夫的代表作;D是昆体良的代表作。

[单选题]30.教育即生活是()的教育观点。

A.赫尔巴特
B.杜威
C.马卡连柯
D.柏拉图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杜威论述教育的本质,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单选题]31.定量分析的前提不包括()
A.数据资料客观性
B.数据资料完整性
C.数据资料有效性
D.数据资料准确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定量分析的前提包括数据资料的客观性、数据资料的完整性、数据资料的有效性三方面。

D属于干扰选项。

[单选题]32.根据评价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教学评价可以分为相对评价和()
A.诊断性评价
B.治疗性评价
C.绝对评价
D.总结性评价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按评价采用的标准分类,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按评价功能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单选题]33.()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A.教育目的
B.教育规律
C.教育内容
D.教育任务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察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单选题]34.所谓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遵循“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规律,因此我们要及时复习。

对于及时复习的时间的具体规定。

B项所述时间过于模糊,D项所述时间过于宽泛,故排除。

A项侧重于在学习结束后的这个时间点进行。

C项侧重于在大面积遗忘开始前的这个时间段进行。

根据莫雷《教育心理学》中的描述,“塌方式”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现的大量决堤。

在此比喻大面积的遗忘现象。

因此更加倾向于及时复习是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进行。

[单选题]35.食物引发的动物唾液分泌反应在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中指的是()。

A.条件反应
B.操作反应
C.无条件反应
D.中性反应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食物属于无条件刺激,食物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无条件反应。

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铃声由中性刺激变成条件刺激,由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应。

[单选题]36.儿童具备了逆向性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这属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以上)。

题于中提出的思维可逆属于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