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如今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才多样化要求和高职学生对自己个性化发展的期盼,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评价理念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

评价要以科学、导向、激励、可操作和实效性为原则,评价内容以“知识、技能和素质”为核心进行构建。

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

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发展评价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了对高职院校学生实施发展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评价;发展性评价
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职业教育改革成效如何,关键在于看高职学生是否真正得到了发展;而高职生能不能获得自由、充分、全面的发展,关键在于看能否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制度,使其真正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作为现代职业教育评价的最新理论,学生发展评价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

对高职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建立并增强自信心;明确选择和努力的方向,并鼓励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1 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1.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中心。

发展性学生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发展的结果或过程,而且更注重学生发展过程的理解和建构,使学生通过建设性学习得以发展和进步。

1.2 多元智能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强调“个人为中心”的评价模式,评价的核心是“全人观”,评价的标准应该“多元化”;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在不同的领域而已。

1.3 人文主义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文教育开始了现代的全面复兴。

人文主义对发展评价理论的重要启示:评价的主题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而不是机械的对象。

评价内容已从过去过分关注的学生的学业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内部需求与外部发展的统一。

1.4 后现代主义理论
后现代主义教育强调多元,尊重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差异。

后现代主义理论为发展
学生的评价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每个学习者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评估不仅应关注结果,还应关注发展的过程。

2 发展性评价的相关概念
2.1 评价与教育评价
“评价”一词被广泛用作对事物或人的品质、价值的评论和衡量。

教育评价本质上是
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辩证唯物论者认为,评价属于认识范畴。

人类的认识活动在本质上是反应、评价和创
造的统一。

所以,教育评价就是评价者在认知教育教学现象和规律性的基础上,对于教育
教学评价对象及属性给出价值上的判断,并提出改进性建议的评价过程。

2.2 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指个别学生学习过程的价值判断,根据某些课程目标的变化,通过对教育
实践的反馈来促进改革。

评价包括: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思想道德,评价身体素质,评估学生的态度,兴趣和人格心理特征。

学生评估是教育和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2.3 发展性学生评价
发展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贯彻“以
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的个体情况和需求,尊重和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
主体精神,促进每个学生最大可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为学生终身服务。

3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特点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基于学生学习过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质量的发展。

学生评价
的概念和评价体系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

3.1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以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要实施学生评价,首先需要有一个评估目标,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
学生达到所要求的目标,而不仅仅是进行检查和评比。

3.2 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过程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学生的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发展性学生评价,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现状,还考虑学生的过去,关注学生的未来。

通过收集和保存学生发展
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展示和分析这些材料,从而形成了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和变化的
认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发展的利弊提出意见和建议。

3.3 发展性学生评价更注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指测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爱好等各種特点。

发展性学生评价应建立“因材施评”的体系。

正确判断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其发展潜力,并为学生提出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建议。

3.4 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学生个体在评价中的作用
发展评价主张多元化评估。

教师不仅要客观地评价学生,还要帮助学生学习自我评价。

发展性评价倡导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自我调
节能力不断提高。

4 对高职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实践
4.1 发展性评价应以高职生的成长和发展为评价目标
发展性学生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是一种依据发展性目标,诊断过去和现在,
及时反馈和调整,促进高职生发展的形成性、过程性评价。

提倡和坚持在宽松的环境中促
进评价对象主动、积极地发展。

从而实现高职生的发展和增值性目标。

我班的许多高职生是社会认为的所谓高考“失败者”,如果以传统的奖罚式学生评价,只是面对学生的过去,而忽略了他们的将来,不利于高职生的发展。

例如:有位同学刚进校时比较自卑:学习成绩差,个头矮小,家境贫寒等。

辅导员作
为学生成长中的“引路人”,深知职校的学生就是靠技术吃饭。

我班虽学数控专业,但因
为学校焊工专业从未参加过全国的技能大赛,我于是动员同学们报名参加课后焊工学习,
经过层层淘汰,这位同学最后留在了集训队。

我常到集训地去看他操作,随时和指导老师
沟通,每天都鼓励他的点点进步,对他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让他感到同学们对他的期望
和看到自己前途的光明。

老师的鼓励和赞赏像兴奋剂,一个看起来充满自信,正全面发展
的学生开始成长起来了。

在全国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中,该同学代表学院参加比赛,取得
焊工组比赛四川赛区第一名的成绩,晋升为技师。

处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老师若看到的是“一半是满的”就可以激励学生的发展。

促进高职生现在表现与未来发展相融合,最终实现高职生成长为
成功的职业者和创业者的总目标。

4.2 发展性评价应该是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的策略和手段
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内容的多样化,不仅是高职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有综合职业
实践能力,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产生和发展。

也就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要
重视对高职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对高职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应以促进高职生终身发展为
出发点和归宿。

有些学生高考后非常无奈的进入了职业院校学习。

他们不喜理论知识,对技能学习也
不感兴趣。

作为班主任,遇到这种情况很头疼。

但与他们的多次谈心中我看到了他们渴望
进步的内心和期待别人认可的心理。

每天的早会和每周的班会,我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展
现自我的平台,对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行巨大的激励。

如我班有位同学,他写一手好字,喜
欢写一些小块诗文。

我于是让他记录每次班会的内容:“太棒了!字写得好而且能把老师
说的话条理清晰的总结出来,你真有写作的天赋……”,每次老师的鼓励和和同学的赞赏
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后来同学们选他为团支书,他更加主动认真去学习理论知识,毕业后转行做了一名自由撰稿人。

对高职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发
挥和发展他们的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们在发展中的兴趣和需求,帮助他们更加清晰
地认识自我,树立自尊和自信,以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基础上的科
学发展。

4.3 发展性评价是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学生评价是单一的评价,而发展性的学生评价则是自我评价,小组相互评价和
教师评价相结合。

发展评价强调学生自我评价,实施多方评价,就学生发展达成共识,形
成协同作用,共同关心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从学生进校起,我要求他们写周记,记录在学校发生的人和事,对自己一周的行为进
行评价。

记得有位同学在的日记里写道“今天天气热,我们几个打篮球,我觉得口渴,于
是和一位同学去买水,我买了水就走了,可是另一位同学却帮其他两个同学一起买了水。

我纠结了很久,我这样做的对不对呢?我觉得自己不会为人处世,都是同寝室的同学,更
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记得某同学写到:“今天周末是小明的生日,作为班干部,
我向老师保证会约束他们不喝酒的,可是一高兴就犯规了,小明啤酒喝多了些,有些醉了。

老师您没批评我,只是说:‘你们已到了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年龄了,相信你以后会引以为
戒的’。

我觉得很惭愧,我保证以后会说到做到,做一个有责任心和守信的人。


高职生参加到评价活动中来,实际上是他们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过程,
也有助于他们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改正。

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后小组内学生互评,组与组互评。

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与
分享。

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尽量做到“评为不评,不评为评,评为再评”,教师评价是为
了找出学生在活动中亮点。

4.4 发展性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
发展性评价方式很多:“即时评估”,“績效评估”,“行动评估”,“观察评估”,“存档评估”等。

在高职学生日常评价实践中,对课后作业,考试,学习表现档案等各方
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让他们在面对真正的学习任务和问题时能
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体验过程,需要鼓励、支持和促进。

在日常教学中,如
果同学回答问题正确或发表不同的见解,针对高职生的即时性表现,我会采取积极的即时
性评价,让他们感受到肯定和欣赏,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继续进步的渴望;但在某些特
殊情况下,对理解比较慢的学生,需要充分运用延迟性评价,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当
他能达到理解的程度时,再给予评价;对于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不要轻易否定,尽可能
的包容学生不正确的回答,以保护高职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留有学生继续
思考和回味的空间,发现和肯定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可以使所有学生都有成功感。

在班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我采用了即时评估和档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每个高职生
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风格。

教师立即
评估职业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即他们具有激励性,包容性,促进性和延迟性。

学生对
生活和学习会越来越积极,乐观。

同时在学生进校时,我对每个学生做了一份简单的档案:姓名,身份证号码,院系专业,学业成绩(过程表现,成果表现),教师评价等。

通过每
期的档案我们可以看到高职生从进校时的迷茫、彷徨、失落,慢慢开始发生变化:学生的
主体意识开始加强,综合素质开始提高,开始关注自己的人格品质、特征和自己的发展潜能。

发展性评价帮助高职生谋求未来的发展,促进他们主动,积极地发展,以提高自己的
人生价值。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高职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重要评
价体系。

它能满足高职生主张弘扬个性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高职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进
步的过程,“以评价促改,以评促发展”。

所以,对高职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具有十分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金一鸣.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钟桂英等.发展性高职教育教学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4]史晓燕.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5]Linda Campbell著,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6]杨宝山,孙福万.21世纪课程目标:向后现代教育过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4):32-33.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