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梁家墩中心学校学案模板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主备人:毛振华参备教师:王丽
使用时间: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重点:
比较《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课前尝试】(课前完成)
1.背景:
(1)根本原因:日本后走上资本
主义道路,就把作为基本国策侵,并提
出对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2)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
日本借机大举派兵入朝。
2.时间:年至年
3.经过:
(1)黄海大战:年9月,致远舰管
带沉着应战,最后壮烈牺牲。
(2)威海卫之战:日本夹击山东威海卫,
全军覆没。
4.结果:中国战败,年4月慈禧太后任
命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签订了
《条约》。
《马关条约》
1.内容
2.影响
『通过预习提出问题与困惑』(课前完成)
【课堂探究】
1、《马关条约》签定后,帝国主义国家是如何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的?
2、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⑴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⑵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一例。
⑶根据材料,请你谈谈对19世纪末中国人民“反入侵”斗争的感想和看法。
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有搭天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诗歌应该写于何时?
(2)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史实?
(3)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台湾人民和清朝统治者对该历史事件的发生持什么样的态度?
(4)今天重温这一历史有何现实意义?
『课后检测』(课堂完成)
一、选择题
1..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甲午年指的是()
A.1840年
B.1860年
C.1894年
D.1895年
2.光绪诗句“此目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指的是()A.林则徐 B.李鸿章 C.邓世昌 D.曾国藩
3.条约签订后,在谈及台湾问题时,伊藤博文要求一个月交割,李鸿章要求宽限两个月,并说:“贵国何急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道:“尚未下咽,饥甚”。
把台湾割走的条约是()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4.《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B.赔偿日本巨额军费
C.增开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5.《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分布规律是()
A.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B.由沿海向内地推进
C.已进入到中国西北地区
D.占据了中国最富庶的地区
6.在山东威海的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讲解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 )
①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
②林则徐率兵抵抗英军
③致远号直冲敌舰,二百余名将士为国捐躯④清政府同日本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在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①俄国②法国③英国④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
A.割取领土的面积大
B.索取赔款数额很大
C.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越来越少
D.获取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9.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武器落后
B.许多将领贪生怕死
C.清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D.日本突然袭击
10.《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最为严重的是()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增辟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割辽东半岛
【作业设计】
1(:必做题):《填充图册》;预习第4课学案稿。
2(选做题):搜集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资料进行组内交流。
自我学习评价等级为:A ()B () C ()D ()
组长检查评价等级为:A ()B () C ()D ()
老师验收评价等级为:A ()B ()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