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承包模式是怎样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程承包模式是怎样的
建筑⼯程⼀般是通过承包的⽅式进⾏施⼯的,如果是⼀些政府的⼯程项⽬⼀般是通过招标的⽅式确定施⼯⽅,⼯程在招标结束后,由发包⽅与施⼯⽅签订合同。

⼯程承包的模式有很多,那么建筑⼯程承包模式是怎样的?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建筑⼯程承包模式
建筑⼯程承包是指承包单位(勘察、设计、施⼯、安装单位)通过⼀定的⽅式取得⼯程项⽬建设合同的活动。

(1)承包单位的资质管理。

承包建筑⼯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程。

禁⽌建筑施⼯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登记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其他建筑施⼯企业的名义承揽⼯程。

禁⽌建筑施⼯企业以任何⽅式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使⽤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程。

(2)联合承包。

⼤型建筑⼯程或结构复杂的建筑⼯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

共同承包的各⽅对承包合同的履⾏承担连带责任。

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单位实⾏联合共同承包的,应当按照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程。

(3)⼯程分包。

建筑⼯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程中的部分⼯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已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

禁⽌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程再分包。

禁⽌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程转包给他⼈,或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

⼆、建设⼯程内部承包纠纷的注意事项
1、施⼯企业要从源头上加强对内部承包⼈(项⽬经理)的引进和选择,建⽴合法有效的劳动关系。

内部承包⼈(项⽬经理)是施⼯企业内部重要的⼈⼒资源,对整个⼯程建设起到⾄关重要的作⽤,施⼯企业应从⼈品、信誉、经济实⼒、施⼯能⼒和经营能⼒等⽅⾯进⾏严格审查,确保内部承包⼈符合法律法规和⼯程项⽬需要的资质条件。

⽽且,施⼯企业要与内部承包⼈签订劳动合同,⽀付⼯资,办理社保缴纳,建⽴合法的劳动法律关系。

2、完善内部承包合同的内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明确双⽅权利义务。

司法实践中,我们常见的内部承包合同往往只是简单概括地约定了⼀些通⽤条款,⼀遇到实际具体问题,合同条款基本⽆法适⽤。

鉴于此,建议内部承包合同要明确约定诸如⼯程价款的结算条件、违约责任、承包的最终责任划分、中途接管的法律后果、提供担保等问题。

3、施⼯企业要加强对内部承包⼈的资质管理,对⼯程项⽬在管理、技术等⽅⾯给予⽀撑。

在实⾏内部承包的管理过程中,切忌“⼀脚踹”,施⼯企业不能撒⼿不管,⽽是要加强对⼯程项⽬的质量、安全、进度的监督,完善对项⽬资⾦的管理,这样才能确保⼯程项⽬保质保量有序推进。

三、⼯程款纠纷应该如何规避解决
1、发包⽅拖⽋⼯程款违约纠纷
这种违约纠纷的特点是,⼯程款是可以确定的,故这种纠纷法律⽐较简单。

这类纠纷形成的主要原因发包⽅没有任何正当理由违约拖⽋,主要表现为的发包⽅⽆⼒⽀付⼯程款;发包⽅有⽀付能⼒⽆故拖⽋⼯程款。

解决对策:充分利⽤承包⼈的优先受偿权。

根据《最⾼⼈民法院关于建设⼯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6号】规定:⼈民法院在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和办理执⾏案件中,应当依照《民法典》第⼋百零七条的规定,认定建筑⼯程的承包⼈的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

2、关于总包、分包问题引起的⼯程款纠纷
这种纠纷法律关系较为复杂。

这种纠纷主要表现为承包⽅分包在程序上有瑕疵,发包⽅事后不予承认分包合同的合法性,从⽽引起的纠纷。

解决对策,利⽤实际施⼯⼈的诉权。

上述就是⼩编对“建筑⼯程承包模式”问题进⾏的解答,建筑⼯程承包是指承包单位通过⼀定的⽅式取得⼯程项⽬建设合同的活动,建筑⼯程承包模式包括承包单位的资质管理、)联合承包、⼯程分包等。

如果读者需要法律⽅⾯的帮助,欢迎到店铺进⾏法律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