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通识课)课后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周分封建国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

统一有赖于先民的不断努力而缓慢演变。

《尧典》可能写作与西周中后期,主要讲尧时期发大洪水、大禹治水以及天文历法活动。书中讲的“敬授民时”,代表着农耕文明的发达,代表着农耕文化的需求。先人

对太阳神崇拜是对时令的追求。《汉书》中讲帝王的事情是“承天之序”,帝王要对

上天负责。陶寺遗址的发现救活了《尧典》,它用来测节气的到来,非常准确,并且

世界最早。里面的陶器华贵,优雅,表明贫富分化并未对立。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是初步的凝聚,是不稳定的,靠自身的文明来吸附。远古时期环太平洋地区文化具有相似性。相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是组成民族的三要素。精神上的文化建

构和族群凝聚要靠某种介质、精神表现方式实现。最早权利来自神职人员。从夏代到

西周之前的历史就是族群代兴的历史,弱小的族群向强大的进贡、服凑。 4.夏启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开始出现镇压,族群代

兴激高到极端。中华民族统一化民族在周家分封建国以后,进行了新的大合,并由此

开始.西周分封制对民族团和有决定性意义,周武王公伐商中途周公建议在洛阳建精神首都。认为洛阳离天最近,要做天的主人,周公辅佐文王促进分封制的形成。分封制:以亲族血缘关系为标准,分邦建国。一个民族性格是在关键时期造就的。灭国不灭香

火---一种很蛮昧的宗教观念导致很人道的政治现实。周先人贫穷、无阶级分化、文化低,所以让殷商后代向礼,给他们服务;说明“胜利的只有文明”。分封制对原始血

缘关系、居住、生活是一次重大改造。古代百姓与官方交流的主要事件:交税和打官司。儒家对君民关系的两种比喻:一,君民是大脑、心脏和四肢的关系;二,君民舟

和水的关系。中国周代所说的“和”:盐梅和羹:把不同元素放到一起达到一种平衡,即:中庸之道。古代“乡饮酒礼”,说明人情味浓,个体与集体有机结合,典礼当中

所有人各尽其职,都要受到尊重和照顾。分封建国实际上是人群的一种拆解和结合。

血缘关系被人为拉长后极其明显的效果就是开始作为一种军事力量去弹压地区反叛倾向。分封制需要和王朝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长期生存。分封制本身就是针对异族林立

的社会现实,它本身就有同化异族的潜在功能。

文化多元发生的时候,需要融合成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这需要漫长的时间需要很多

的工作,所以这个统一化的文明进程,实际上都是区域性文化的发展,它们如何走向

一种统一化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有赖于先民的不断地这种努力才能完成

这个过程。

民众的历史品格

文化取决于大多数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分封制度下“国人”就是城里人,随着人数增多,土地兼并严重,最终爆发战争。君民是舟与水的比喻证明了国人地位的沦落。

政府征求国人意见有三种途径:国家有危难,迁都,立国君。此时国人很有发言权,力量很强大。但当民众普遍太穷困时容易被野心家利用,需要确立民众的真正的政治

品格。历史是培养出来的,不是宣传、启蒙来的。自强不息、兼容并包。《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这种精神,增强了中

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赋予中国文化以创造力和持久性。无数仁人志士,在身处

逆境之际,总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顾一己生命安危,奋起抗争,鞠躬尽瘁,

表现出一种刚健有为的人格力量。历史上华夏民族人口众多、文化先进,中国文化不

仅善于在内部融合吸收各族文化的精华,而且也能接受外来文化,如印度佛教文化、

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以及欧洲文化等。正是这种兼容并蓄的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

的内聚力得以加强、中国文化的传承得以久远。

以人为本、崇尚道德。以人为本的思想表现在价值观上便是对道德的崇尚。中国文化基本上是反功利主义的,古代君子大多能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致力人格完善。他们

对道德完善的追求,往往超过对生活改善的兴趣。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惟一的平等观念,就是人人在道德面前平等。儒家鼓励民众,忍受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以换取道

德上平等的箴言。

和而不同、中行无咎。中国文化还具有贵“和”尚“中”的意蕴。“和”是把众多矛

盾的事物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中”是在“和”的基础上所达到

的居中不偏、兼容两端的境界,做事有分寸就不会引起相反的效果。事物的发展都有

一个量的限度,达不到这个限度,事物就不能处于最佳状态;但是超过这个限度,事

物就发生质变,朝反面转化了。所以,只有“中”才是保险安全之道。这种思想使得

中国人做事不走极端,求大同存小异,自觉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保持安定团结

的局面。

老子与中国各朝官僚文化

古代的社会矛盾是如何提高人们道德水准。教化论是一种君民同体主义,用道德标准衡量,发源于小邦国的政治现实,根源来自西周礼乐文明。上天赋予人独有的东西就

是人性。活在因果律中,哲学上来讲人没有自由。老子的主要思想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他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

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

转化。而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道”可以理解为人们循着它行走以

便到达某一目的地的“道路”,是“运行之所遵循的规矩”,引申为人们行为处事所

遵循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处事方法,系统的组织范式、运行的程序规则,以及各

种存在物的运动规律等。

专制主义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一方面使中华民族在心理文化上普遍认同整体利益和集体原则,因而成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得以产生的源泉;

另方面也培植和强化了国人迷信权利、服从权威的官本位心态。

修齐治平的政治学说。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其作用是以伦理修养来沟通政治关系和家族关系,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强调从个人修身开始,由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到家

庭伦理关系的协调,最终到天下国家秩序的稳定它以个人的道德实践为基础,以实行

道德为核心,从小到大,由近及远。

宗法制和“家天下”形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在组织结构方面,“家国同构”,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这种模式,形成了忠孝两全的政治伦

理和传统,宣扬孝悌为“忠”之本,忠是孝的极致。当然这种学说也形成了中国古代

重道德、轻法律的局面,往往以德代法,以人治代替法治,从而影响了法律的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