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中的安全技术详细版
化工厂安全运行及管理(4篇)

化工厂安全运行及管理化工厂的安全运行和管理是关乎人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
化工厂的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化工厂的安全运行和管理是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化工厂的安全运行及管理。
1.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化工厂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各种安全规程和制度的生动体现。
化工厂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文化体系,并将之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体系中。
通过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演练和安全文化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化工厂应在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标准与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
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全面、细致地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同时,要加强对制度的执行力度,对不遵守制度的人员进行惩处,以起到警示作用。
3. 健全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化工厂应配备完善的安全监测设备,并将监测数据用于实时监控工艺过程和设备运行状态。
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制定合理的监测指标和预警标准。
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加强事故应急管理事故是难以预料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事故应急管理的实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影响。
化工厂应明确应急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要即时、实用,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启动,做到防患于未然。
此外,化工厂还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5. 规范危险化学品管理化工厂中大多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运输,因此,规范危险化学品管理是化工厂安全运行和管理的重中之重。
化工厂应做到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识、包装和运输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详细版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详细版一、引言化工企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建立健全的安全文化在化工企业中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安全理念的传达、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安全培训与教育、安全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等方面。
二、安全理念的传达1. 确立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化工企业应明确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
2. 安全理念的宣传:通过内部宣传、培训和会议等方式,向全体员工传达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3. 领导示范: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安全活动,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1. 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2. 安全规章制度:制定一系列明确的安全规章制度,包括生产作业规程、应急预案、安全操作规程等,确保员工按规定操作。
3. 风险评估与控制: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事故报告与处理:建立完善的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事故,总结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安全培训与教育1. 培训计划的制定:根据不同岗位和职责,制定全面的安全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培训形式的多样化: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如课堂培训、实地演练、在线学习等,提高培训效果和员工的参与度。
3. 安全教育的持续性: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五、安全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1. 绩效评估指标的制定: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事故率、事故处理及时率、安全培训合格率等。
2. 绩效评估的周期性:定期对各部门和个人的安全绩效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奖惩机制的建立:建立奖励和惩罚机制,对安全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安全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形成良好的安全激励机制。
化工生产检修安全技术范文

化工生产检修安全技术范文1、引言化工生产检修是确保化工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涉及到人员的安全。
在化工生产检修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完善安全设施,注重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并加强现场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以确保化工生产检修的安全性。
本文将对化工生产检修的安全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2、工艺流程安全控制在化工生产检修过程中,严格执行工艺流程安全控制是保证化工设备运行安全的关键。
首先,要明确工艺流程的步骤和要求,对每个步骤进行合理规划和详细说明。
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每个操作环节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执行操作规程时,要严禁随意变动或省略操作步骤,确保操作的连贯性和可行性。
3、安全设施完善安全设施的完善对于化工生产检修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化工生产检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安全风险,并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安全防护网、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识等。
此外,还要确保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损坏或失效的设施。
4、岗位培训和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化工生产检修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而这些人员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意识都是保证检修安全的基础。
因此,在进行化工生产检修时,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并能够正确使用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此外,还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和安全知识宣传,提高人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5、现场管理和风险控制化工生产检修是一个复杂的现场作业,对现场管理和风险控制要求较高。
首先,要做好现场环境的管理,保持现场的整洁和有序,确保操作人员的工作区域清晰可见,避免因杂乱而发生安全事故。
其次,要加强现场风险控制,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要随时监测现场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6、应急预案和安全演练化工生产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突发事件,如火灾、泄漏等,因此,制定应急预案和进行安全演练是必不可少的。
化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化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总则高处作业是指在化工生产中需要在高空进行作业的一项工作。
为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做好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人员要求1. 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合法操作证书的人员才能进行高处作业。
2.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高处作业的标准化操作程序,不得擅自改变、忽视或跳过任何一个环节。
3. 操作人员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滑鞋、防护眼镜和防坠落器具等。
4.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并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进行高处作业。
三、安全措施1. 事先评估风险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对特殊高度、特殊工艺和特殊地点的高处作业必须进行专门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安全防护设施(1) 高处作业场所必须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例如“高处作业禁止进入”、“注意坠落危险”等。
(2) 搭设安全的工作平台,如脚手架、高处作业平台等。
要确保平台结实、稳定,不得有松动、破损或锈蚀等缺陷。
(3) 设置防护栏杆,高度不得低于1.1米,并采用防坠设施,如安全网或安全带等。
3. 操作规范(1) 在进行高处作业前,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通过安全带将自己固定在扶手或其他固定设施上。
(2) 在上下高处作业平台时,必须使用规范化的登高工具,并且保持稳定,避免滑倒或失足。
(3) 操作过程中,不得喧哗、嬉闹或进行其他不必要的动作,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4) 高处作业场所不得堆放杂物或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
四、事故应急处理1. 操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及时报警,并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
2. 紧急情况下,操作人员应迅速撤离现场,确保自身安全,并保持通讯畅通以便接到救援指示。
五、操作人员培训与考核1. 所有参与高处作业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合法操作证书。
2. 定期进行高处作业的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化工生产安全常识

化工生产安全常识
《化工生产安全常识》
化工生产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涉及到许多危险化学品和工艺过程。
因此,对于从事化工生产的工作人员来说,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安全常识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是至关重要的。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品,一些化学品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必须了解每种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和安全操作方法,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其次,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在化工生产中,许多操作都需要根据严格的程序来进行,包括使用化学品、操作设备和应急处置等。
只有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另外,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化工生产中,可能会有一些化学品对人体有害,因此,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
此外,定期参加安全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安全培训,工作人员可以增强对安全常识的了解,学习最新的安全技能和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总的来说,化工生产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加强安全意
识,严格执行安全规程,使用好个人防护装备,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才能确保化工生产的安全进行。
化工分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化工分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保障化工分析工作人员的安全,规范化工分析过程中的操作行为,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化工分析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技术人员、操作工、化学工程师等。
二、操作规范1.实验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鞋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等。
2.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必须对实验仪器和试剂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完好无损。
3.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必须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可能存在的危险性,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化学品和试剂。
4.在进行化学试验时,必须使用正确的量杯、瓶塞和机械臂等装置,严禁直接用手接触试剂。
5.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实验台面整洁,避免杂物干扰操作。
6.在进行有毒化学品分析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内进行,并戴上合适的呼吸器具。
7.操作前必须熟悉实验室的应急处理流程和紧急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
8.禁止将化学品放置在易燃物品附近,禁止在操作过程中吸烟。
9.操作完成后,必须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将废弃物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置。
10.操作完成后,必须关闭实验室的电源和气源,并妥善存放好试剂和设备。
三、应急措施1.实验人员必须了解实验室的应急处理流程,包括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紧急排放毒气的装置和紧急报警系统等。
2.在实验室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拉响火警报警器,确定安全出口,用灭火器灭火或报告消防员。
3.在实验室发生泄漏或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止实验操作,拉拔电源插头,并报告相关工作人员。
4.在实验过程中,若发生人身受伤情况,必须立即停止实验操作,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工作人员。
5.遇到危险品泄漏时,必须尽快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进行处理,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6.实验室的应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必须保持畅通,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四、遵守的法律和规定在进行化工分析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国家法律和规定,包括《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八大作业安全规程--已排版.

襄樊市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资料汇编二〇〇八年四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一、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禁令1、生产厂区十四个不准2、操作工的六严格3、动火作业六大禁令4、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5、机动车辆七大禁令二、化工企业八大作业安全规程1、HG 23011-1999 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2、HG 23012-1999 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3、HG 23013-1999 厂区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程4、HG 23014-1999 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5、HG 23015-1999 厂区吊装作业安全规程6、HG 23016-1999 厂区断路作业安全规程7、HG 23017-1999 厂区动土作业安全规程8、HG 23018-1999 厂区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GB 8958-1988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2、GB12942-199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禁令1、生产厂区十四个不准一、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二、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三、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四、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五、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六、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七、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八、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九、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十、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十一、未办高处作业证,不系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十二、不准违规使用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
十三、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十四、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
2、操作工的六严格一、严格执行交接班制。
二、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三、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四、严格执行操作法(票。
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5篇)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引言: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化工生产过程中常涉及很多危险品和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在化工生产中,防火防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防火和防爆两个方面介绍化工生产的相关技术。
一、防火技术在化工生产中,防火技术是避免火灾事故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火技术:1. 安全管理合理的安全管理是预防火灾的基础。
化工生产企业应制定周密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利,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培训,确保所有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2. 阻燃技术阻燃技术是一种防止火灾蔓延的重要手段。
阻燃剂是一种能够抑制燃烧的物质,通过添加阻燃剂到可燃物质中,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燃烧性能,减少火灾蔓延的速度和程度。
3. 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火灾的发生。
常见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水喷淋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及时进行报警和灭火,有效避免火灾事故的扩大。
4. 隔离与分隔化工生产场所应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合理的隔离和分隔设计。
不同性质、危险性和易燃性的物质应分别存放,并设置防火隔离带或分隔区域来避免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
5. 通风系统通风是防止火灾扩大和排除有害气体的重要手段。
化工生产场所应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确保通风效果良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降低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二、防爆技术在化工生产中,防爆技术是避免爆炸事故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爆技术:1. 防爆设备和工具化工生产过程中应使用防爆设备和工具,例如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灯具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经过特殊设计,能够防止火花或静电等因素引发爆炸。
2. 空气净化系统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是爆炸的重要源头。
化工生产场所应设置空气净化系统,及时清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
定期检测和清理空气净化设备是防止爆炸事故的重要环节。
3. 防静电措施静电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爆炸源。
采取适当的静电消除措施,例如使用导电地板、设置导电设备和可导电空间等,能够有效防止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
化工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化工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1. 这是一份化工动火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化工动火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企业内的动火作业,包括设备检修、管线维护和设备清洗等作业。
2. 动火前的准备工作:2.1 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组织召开动火安全会议,明确动火区域,明确工作范围,并指派专人负责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2.2 动火区域必须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周围环境,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3 动火前必须对动火区域进行清理,确保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危险物品。
2.4 动火设备和工具必须检查完好,确保其正常运转。
3. 动火作业的安全控制措施:3.1 动火作业必须在专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并设立专门的工作站,限制非作业人员进入。
3.2 动火作业必须备足灭火器材,并明确动火作业区域的紧急撤离路线,并安排专人负责灭火和撤离的工作。
3.3 动火区域必须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如防火垫、防火布等,并根据作业需要进行防火隔离。
3.4 动火前必须将周围易燃易爆物品进行清理,并采取遮蔽措施,防止飞溅的火星造成事故。
3.5 动火现场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带等,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
4. 动火作业的操作步骤:4.1 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必须向作业区域内的人员进行警示,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隔离措施,确保安全。
4.2 动火前必须对作业对象进行检查,确保其没有泄漏、积存或其他安全隐患。
4.3 动火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对作业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4.4 动火作业完成后,必须进行现场扫尾工作,清理现场,并对作业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残留物。
5. 动火作业的安全预防措施:5.1 严禁在易燃易爆介质环境中进行动火作业。
5.2 严禁在封闭、密集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进行动火作业。
5.3 严禁动火人员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作业现场。
5.4 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进行动火作业。
化工界区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模版(2篇)

化工界区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化工界区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的化工界区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化工装备、化工管道和储罐等。
第三条本细则的实施单位为化工界区相关企事业单位。
相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细则的要求,合理安排和组织施工作业,并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
第二章施工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四条施工作业前,相关企事业单位应制定施工作业方案,并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条施工作业方案应当详细、清晰地说明施工作业的具体内容、方法、步骤、安全措施、责任人等,并经相关人员确认和签字。
第六条施工作业人员应当具有相关的岗位技能和安全操作培训证书,且持证上岗。
相关企事业单位应及时开展安全培训工作,确保施工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施工作业安全管理第七条施工作业期间,相关企事业单位应按照施工作业方案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并组织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分工协作,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第八条施工作业现场应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随时提醒施工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同时,施工现场应具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如安全防护网、防滑设施、紧急疏散通道等。
第九条施工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状态。
第十条施工作业中涉及有毒、可燃、易爆等危险物质的操作,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防护眼镜、戴安全帽等。
第四章施工作业事故应急处理第十一条施工作业期间,如发生事故,相关企事业单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控制措施,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第十二条施工作业现场发生事故后,应第一时间报告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十三条施工作业现场发生事故后,相关企事业单位应组织人员进行事故现场的清理和修复工作,并做好事故后的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
化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的注意事项模版(四篇)

化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的注意事项模版一、现场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化工企业现场工作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生产和员工的安全。
2. 原则:综合管理、预防为主、综合施策、持续改进。
二、现场安全管理的组织和职责1. 组织:设立安全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协调、组织和监督化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2. 职责: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落实责任到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三、现场安全管理措施1. 员工培训:定期进行员工安全培训,包括安全生产知识、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2. 安全设施:对化工企业现场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防爆设备、消防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3. 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标准,包括工作程序、操作规范、安全技术措施等,确保员工按照标准进行工作。
4. 灾害防范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灾害防范和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5. 健康检查:对化工企业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6. 安全生产检查: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强化现场管理。
7. 奖惩制度: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奖励安全工作出色的员工,惩罚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8. 管理体系认证:通过相关的管理体系认证,如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确保化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达到国际标准。
四、现场安全管理的风险管控1. 风险评估:对化工企业现场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性,为风险管控提供依据。
2. 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对化工企业现场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3. 风险控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人员防护措施,控制化工企业现场的风险。
4. 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确定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步骤和责任人,确保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事故。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安全操作精选全文

0
500
2500
1000
1500
2000
吉林某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
2005年11月13日,吉林某石化公司双苯厂 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 花江水污染事件。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 该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 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 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PSM对安全操作的要求
4.9.2 正常操作
4.9.2.5 企业应制定并有效执行交接班管理制度 , 交接内容至少包括异常工况、现场作业、需接续 的 工作以及其他需特别提醒事项。
山东东营某化学公司火灾事故-交接班相关
事故经过 2006年4月22日上午,山东东营某化学公司双氧水车间两名操作员向往常一样,在完成交 接
工艺操作过程中所有与安全相关的要求是否已经加入 到操作规程中?
(略)
备注
6.工艺/设备变更
序号 6.1 6.2 6.3
项目
装置/区域历次所发生的工艺设备变更是否集中清楚 记录(如清单)? 所有工艺/设备变更是否得到批准?
检查人
是 (N)
否 (N)
不适用 (N/A)
是否所有变更都按照程序作了PHA或危害识别分析?
2012山西省某化工厂苯胺泄漏事件-巡检相关
当班人员未按规程操作和检测,导致进料管道上存在质量问题的金属软管破裂,致使苯胺 泄漏到围堰内。
从30日13时45分苯胺开始泄漏,至31日8时15分停止送料,苯胺总泄漏时间为18.5个小时。 经调查测算,苯胺泄漏总量为319.87吨;流出厂区134.29吨,其中,流入浊漳河8.76吨。
化工企业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二篇)

化工企业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化工企业动火作业的安全,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企业进行动火作业的全过程,包括工厂内和工业外作业场所。
第三条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动火作业安全的基本要求,对动火作业的各类危险行为、操作方法和个人保护装备作了详细规定,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由专人负责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规程的内容应经熟悉其中的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并列入岗位操作规程,并相应落实到安全保障制度中。
第二章动火作业人员的基本要求第五条动火作业人员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 具备相关的动火作业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并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2. 了解和熟悉废弃物规范化管理和处理方法;3. 持证上岗,定期参加培训和安全技术交流会议;4. 遵守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严禁未经许可擅自进行动火作业;5. 在作业过程中,应时刻保持警觉,严禁酗酒或服用药物影响判断力和操作能力;6. 必须熟悉动火区周围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7. 必须按照规定的动火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第六条动火作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1. 动火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进行违反安全规定的动火作业,有权向安全管理部门反映并提出整改建议;2. 动火作业人员有义务遵守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3. 动火作业人员有义务定期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4. 动火作业人员有义务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作业,严禁擅自改变操作方法和顺序。
第三章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七条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确认动火作业区域的安全状态,检查是否有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存在;2. 确认动火区域的周围环境是否有易燃物品和易燃材料存放,必要时进行清理;3. 确认动火作业区域和周围环境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是否有漏电和泄漏现象;4. 准备必要的动火作业工具和设备,检查其完好性和有效性;5. 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安全配套措施的落实。
化工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化工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作业前准备工作1. 仔细检查作业区域是否存在明显安全隐患,包括但不限于脚手架稳固性、工具设备可靠性等;2. 检查作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关技能证书及经验要求,对于不熟悉的作业类型,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和考核;3. 下发工作许可证,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的内容、要求和安全风险,并经过审批程序;4. 检查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安全带、安全绳、防护帽等。
二、高处作业安全操作流程1. 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绳等;2. 检查工作区域的安全警示标志是否齐全,并确保作业人员理解其中含义;3. 在作业区域设置防护栏杆、警示绳等安全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4. 与作业人员进行沟通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并分工清晰;5. 现场负责人对工作区域进行进一步勘察,确保工作区域没有明显安全隐患;6.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确保高处作业的安全进行。
三、高处作业注意事项1. 在高处作业过程中,严禁进行玩耍、戏闹或者做出不必要的动作;2. 注意观察天气情况,如遇到恶劣的天气,需要暂停作业并撤离高处;3. 严禁高处作业人员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防止发生意外事故;4. 确保高处作业人员持续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5. 定期检查和维护高处作业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安全可靠性;6. 如发现高处作业安全事故或隐患,应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四、高处作业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 在发生高处作业安全事故时,首先要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及时进行救护;2. 立即采取措施隔离事故现场,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3. 报告上级并呼叫安全、消防及相关救援人员进行处置;4. 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五、高处作业安全记录要求1. 对每一次高处作业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作业人员名单、作业时间、作业地点、作业内容等;2. 记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处理结果;3. 定期进行高处作业安全记录的整理和汇总,以便总结经验和加强管理。
化工安全基本知识模版(四篇)

化工安全基本知识模版一、化工安全基本概念化工安全是指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保障人员、设备和环境免受事故损害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保护措施的总称。
化工安全的目标是预防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二、化工安全管理体系1.化工安全法规化学工业是一种特殊的工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化学品安全法规。
例如在中国,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2.危险评估与风险控制化工企业需要对所有可能出现危险的环节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常用的危险评估方法有HAZOP、风险矩阵等。
3.事故预防与应急管理化工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事故预防计划,并定期进行演练。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
4.安全培训与教育化工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与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增强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化工事故与事故原因1.常见的化工事故类型化学品泄露、火灾爆炸、毒气泄漏、储罐破裂等。
2.化工事故的原因化工事故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
常见的原因包括:操作不当、设备老化、设备故障、不当维护、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自然灾害等。
四、化工设备安全1.化工设备的选择与安装化工企业在选购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安全性能,并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装和调试。
2.设备维护与检修设备的正常维护和检修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
3.压力容器安全压力容器是化工企业常用的设备,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
企业应定期进行压力容器的检验和维修,确保其安全运行。
五、化学品的安全管理1.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化学品根据其危害性可以进行分类,并使用相应的标识符号进行标识。
2.化学品储存与运输化学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防火、防爆、防毒等措施,确保化学品的安全。
化工分析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化工分析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确保化工分析工安全技术操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分析实验室及相关工作领域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操作。
第三条化工分析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
第四条工作人员应按照本规程的要求执行化工分析工安全技术操作,严禁任何违章操作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
第五条化工分析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和企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安全培训和教育第六条新进工作人员应参加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本规程的相关内容和技术操作技能。
第七条化工分析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化工分析工作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
第八条化工分析实验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定期组织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急救技能。
第九条严禁未经培训和资质认证的人员进行危险化学品的操作与处理。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第十条化工分析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明确划分区域,每种危险化学品均应分类储存,避免混装混放。
第十一条危险化学品的标识应清晰可见,标签上应标明物质名称、危险性级别、标识符号等。
第十二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必须经过工艺安全评估,而后严格操作,切实做到控制风险。
第十三条在进行危险化学品操作时,应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呼吸防护装置等。
第十四条危险化学品的废弃物要进行分类存储和处理,严禁随意倾倒或混入其他垃圾中。
第十五条禁止将危险化学品携带到食堂、宿舍和其他与化工分析实验室无关的场所。
第四章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第十六条化工分析实验室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十七条使用仪器设备应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禁止随意更改参数。
第十八条实验室内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相关安全标准。
石油化工设计中安全标准、规范使用的要点范本(四篇)

石油化工设计中安全标准、规范使用的要点范本1. 概述安全标准和规范是石油化工设计过程中确保安全的重要工具。
遵循适用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可以降低事故风险,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2. 应用适用标准和规范选择适用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包括国际、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这些标准和规范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设计、建造和操作标准;- 人员安全和培训要求;- 设备和材料选择;- 火灾和爆炸防护;- 压力容器和管道设计和检查;- 环境和健康保护。
3. 跨行业标准的整合石油化工设计常涉及多个领域,例如工程、电气、机械和安全等。
在整合不同领域的标准时,确保这些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4. 了解风险评估工具了解和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如HAZOP、FMEA等。
这些工具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危险,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5. 确定适用设计要求根据安全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确保满足所有的安全要求。
这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点:- 确定适用的设计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速等;- 确定材料选择和兼容性;- 设计容器、管道和设备的尺寸和壁厚;- 确保紧急事故处理和安全应急设备的安排。
6. 考虑操作和维护安全在设计过程中,重视操作和维护的安全。
设计应包括以下要点:- 设备容易操作、检修和维护;- 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技术指导;- 强调人员的培训和操作规程。
7. 安全文档和标识设计阶段应编写安全文档和标识,确保它们易于理解并得到有效的传达。
8. 定期审核和更新安全标准和规范不断演变,因此,定期审查设计和操作是否符合现行标准和规范,并及时进行更新。
9. 海事化工设计特别规范在海事化工设计中,如涉及船舶运输和海上设施,还需要参考特别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这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 国际海事组织相关规则和指南;- 超大型化学品船设计规范;- 液化气船设计规范;- 海上石油平台安全设计规范等。
10. 设计人员的责任设计人员对遵守安全标准和规范负有重要的责任。
资料精细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资料精细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资料精细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为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风险,制定本操作规程。
2.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3.在进行工作前,操作人员应对所要使用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没有异常情况。
4.操作人员应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并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
5.在进行化学品管理和储存时,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并确保容器标识清晰,易于识别。
6.使用化学品时,应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操作,并遵守相应的安全规范,如使用安全量、避免混合使用、定期检查贮存条件等。
7.清洗设备和管道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戴上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等,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和管道清洁无污染。
8.在进行设备维护和修理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断电、拉闸、停机等,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并遵守相应的维护规范和操作规程。
9.在进行实验室工作时,应具备相应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技能,如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掌握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和使用方法等,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0.在进行危险品运输和贮存时,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危险品的安全贮存和运输,防止事故的发生。
12.在发生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根据紧急处理流程进行相应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扩大和损失的进一步加剧。
13.在结束工作后,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现场,将设备、工具、化学品等归位,并确保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14.操作人员应根据工作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及时修改和完善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和宣传,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15.在操作过程中,若发现不符合相关安全规定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16.所有操作人员都应遵守本操作规程,并接受规定的安全教育与培训,以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化工行业安全建议

化工行业安全建议化工行业是一个具有潜在危险的行业,因此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员工和公众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建议,旨在帮助化工企业提高安全意识和减少事故风险。
1. 培训和教育化工企业应该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包括应急处理、安全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员工需要充分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储存和处理要求,并了解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以及应对措施。
2. 安全设备和工具企业应该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工具,包括安全眼镜、手套、防护服等,以确保员工在操作化学品时的安全。
工具和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并随时准备就绪。
3. 危险废物处理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处理系统,确保废物的储存、运输和处理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废物必须按照正确的程序分类、储存和处理,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4. 管道和储罐维护管道和储罐是化工企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没有泄漏和腐蚀现象。
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以及应急措施,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5. 安全演习和模拟定期进行安全演习和模拟情景可以帮助员工熟悉应急处理程序,并提供实践经验。
通过模拟真实情况,员工可以学习如何迅速反应,减少事故发生时的损失,并能更好地掌握紧急情况下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6. 严格的操作规程化工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工作。
操作规程应详细描述各种操作过程,包括化学反应步骤、操作工艺参数和安全注意事项。
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程,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可控性。
7. 安全审查和监测定期进行安全审查和监测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企业可以邀请专业机构来进行安全评估,并通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生产环境中的安全状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可以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8. 整体安全文化除了具体的安全措施,化工企业还应树立整体安全文化。
这需要企业领导层树立榜样,强调安全意识,并积极倡导员工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五硫化二磷生产安全技术(三篇)

五硫化二磷生产安全技术工业晶是磷硫化合物的混合物,以五硫化二磷为主,其他还有三硫化四磷、七硫化四磷、五硫化四磷等。
熔点偏低,为265~280℃(纯品熔点为285~290℃)。
目前有几种合成方法,但原理相同。
现以最常用的方法为例。
反应式2P+5S→P2S5(黄磷)(硫黄)(五硫化二磷)五硫化二磷的工艺流程如下:原料熔融→反应管中反应→反应罐内反应→冷却→滚筒压片→包装(1)原料熔融将黄磷加热到60℃熔融,硫黄在另一容器中加热至140℃熔融。
①黄磷极易自燃。
熔融罐内应先充二氧化碳气体,以防自燃起火。
熔磷罐应加强维修,严防洞穿漏磷。
②熔磷罐上应设喷水管,一旦黄磷自燃可立即放水扑灭。
③硫黄是易燃固体,遇火极易燃烧,投料时应防止硫黄散落在熔融罐外,并严防明火。
(2)制五硫化二磷熔融的硫和磷分别用液下往复泵输入有保温设施的计量槽内,按比例经水蒸气夹层预热,流经反应管,进入已预热至150℃的反应罐中,在搅拌下充分反应生成五硫化二磷。
①硫、磷反应系统应先充二氧化碳气体保护。
②反应放热,温度可自行升到350~400℃,所以投料速度必须严格控制,以反应温度最高不超过350~400℃为准。
如发现过高,应减慢投料速度,否则黄磷大量气化外逸,将在尾气出口处遇空气自燃而冒火星。
投料还必须控制到使尾气不冒火星。
硫、磷必须按比例同时投入,如果在有大量黄磷存在的条件下加入硫黄,易因反应猛烈而爆炸。
如果先加硫黄、后下黄磷,也有爆炸危险。
③反应罐应预热至150℃,否则反应太慢或不反应,导致黄磷大量积聚,放料后遇空气即将引起燃烧。
搅拌要有效,不得中断,这样可使反应完全,防止黄磷积聚。
即使如此,反应罐上仍应装有防爆膜。
④五硫化二磷在高温下极易自燃起火,从反应罐放入中间槽冷却时,温度已超过300℃,必须通二氧化碳气体保护,以防自燃。
⑤黄磷计量罐有热水封住磷面,计量罐应有特殊设计,应使黄磷放到一定高度时与反应管内磷面平衡;操作时也要注意,保证放熔磷时水不进入反应管,以免五硫化二磷遇水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使体积猛增而发生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325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化工行业中的安全技术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化工行业中的安全技术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化工行业中的安全技术
指查明化工生产中的各种事故和职业性危害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以消除各种危害的原因或改善劳动条件。
化工生产处理的物质往往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强和有毒害物质多等特点,且生产装置趋向大型化,一旦发生事故,波及面很大,对国民经济及所在地区的人民安全,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和灾害。
故化工安全的意义十分重大,是化工生产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化工安全技术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①预防发生各类事故的技术。
例如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化学危险物
品的安全贮存和运输,压力容器和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检修,人身保护,事故的数理统计分析,以及安全系统工程等。
◆②预防职业性危害的技术。
例如防尘、防毒、采暖通风、采光照明、震动和噪声等的控制和治理,高温、高频、放射性等危害的防护,以及对工人作业环境的各种卫生监测技术。
◆③制订和不断完善各种化工安全技术的标准、规程和规范。
危险品的分类和贮存用途较广的化学危险品约有2000种,按主要特性划分10大类,即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自燃物品、遇水燃烧物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剧毒品和毒害品、腐蚀物品以及放射性同位素。
除腐蚀物品和放射性物品各有其特殊要求外,其他一般化学危险品的贮存也都有其
要求(表1化学危险品分类贮存原则)。
防火、防爆技术是化工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应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因素。
火灾和爆炸的基本概念对于处理易燃、易爆物质十分重要的概念是爆炸极限、燃烧危险度和爆炸危险度。
◆爆炸极限
当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明火或其他点火源时,就会发生爆炸。
此浓度范围,就是某物质的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最低浓度(通常用体积百分比表示)称作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爆炸上限。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
粉尘的爆炸极限是防止爆炸的原始数值,是防爆技术中的重要数据。
爆炸极限不是一个固定值,随温度、压力、惰性气体、容器情况等各种因素而变更。
其中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极限越大,即爆炸下限降低而爆炸上限增高。
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
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缩小;待压力降至某值时,其下限与上限重合,此时的压力称为爆炸临界压力;若压力在爆炸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会爆炸。
混合物中惰性气体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缩小;惰性气体的浓度提高到一定值,可使混合物不爆炸。
充装容器的管子直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小。
当管径(或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其火焰即不能通
过。
其他如火花的能量、受热表面的面积、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以及光的照射等,对爆炸极限均有影响。
◆燃烧危险度
从预防火灾的角度将易燃固体和易燃液体进行分级。
易燃固体一般以其燃点作为燃烧危险度的分级依据。
易燃液体则按其闪点(液体的蒸气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分为四级(表2液体燃烧危险度分级标准),第一、二级称为易燃液体,第三、四级称为可燃液体。
◆爆炸危险度
易燃气体、易燃蒸气和粉尘的爆炸浓度用下式来计算:爆炸危险度的数值(表3典型易燃气体的爆炸危险度)越大,则表示其危险性越大,反之则其危险性较小。
火灾危险性分类对于化工生产过程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在生产或贮存中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以便从开始设计时即作为重点考虑。
中国将化工生产和贮存的火灾危险性分别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甲类---使用或产生闪点<28℃的易燃液体;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在压力容器内超过自燃点的物质。
◆乙类---使用、贮存或生产中产生闪点为28~
60℃的易燃、可燃液体;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助燃气体和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生产、使用中排出浮游状态的可燃纤维或粉尘,并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贮存物质中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危险物品。
◆丙类---使用、贮存或生产中产生闪点≥60℃的可燃液体;可燃固体。
◆丁类---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和贮存。
◆戊类---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
甲类的危险性为最大,应重点采取措施。
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取决于可燃物的种类、性质及用量,生产装置区域及厂房空间的大小,生产装置的技术状况和先进程度,通风换气条件和设备,以及装置是否可能泄漏和操作是否可能出差错,等等。
通常采取的基本措施有:
◆严格控制点火能源。
主要是指明火(加热用火、维修用火等)、高热物及高温表面、电火花、静电火花、冲击和摩擦、绝热压缩、自然发热、化学反应热、光线和射线等。
◆防止造成危险性较大的物质形成燃烧爆炸的条件。
首先应尽量改进工艺,以危险性较小的物质取代之。
若不可能则采取适当措施,如采取惰性介质保护,密闭或加强通风以降低物质的浓度或在负压下操
作,等等。
◆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在安全限度以内操作,最好采用自动调节和控制。
提高自动控制与安全保险装置的能力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此外,限制火灾或爆炸后果的蔓延,在开始设计布局时就要考虑,既能预防事故灾害的扩大,又要便于运行管理。
例如,预防爆炸的破坏作用,厂房或装置应有防爆泄压设施,也可采用隔离或露天安装,以及远距离操纵等。
中国对石油化工厂的防火间距做出了规定
例如,化工厂与居住区、邻近工厂、交通线路等的防火间距规定:在工厂总平面布局上,工艺生产装置,全厂性重要辅助生产设施,以及机修、仪表与电器修理、汽车库、中心试验室等有明火或散发火花地
专业实施方案/ Professional implementation plan 文件编码:GD/FS-3254点,易燃与可燃液体贮罐等,都有防火间距规定;工艺生产装置内设备、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规定;以及化工厂建设场所及其他防火间距等共16项规定。
职业性危害的预防,主要是预防尘(矽)肺、职业中毒、灼伤、噪声、辐射等职业伤害。
中国对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作了规定
预防灼伤、噪声、辐射主要是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设置可靠的预防或防护设施。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