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秋思教案

合集下载

《秋思》优秀教案

《秋思》优秀教案

《秋思》优秀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设计理念: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

本课教学设计着力体现“两重”:重诵读品悟,重内化积淀。

即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情景描述、对比阅读等策略丰盈诗歌意象,立足“诗言”,理解诗意,体悟诗境,从而触摸诗句背后的内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演讲: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教学意图]:不仅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和已有的知识,更引出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生自由描述)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

[教学意图]:渲染秋天凄涼的氛围。

2、张籍,唐代诗人。

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

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

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

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

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

再读课题。

二.初读知意。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学生反复练读)[教学意图]:明确读诗要求,引出本堂课的中心问题。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指名朗读)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生自由回答)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生观察后回答,师指导书写)[教学意图]:扫清读诗障碍,识记生字。

五年级语文上册《秋思》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秋思》教案、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欣赏秋天美景的同时,学会珍惜美好时光。
2.培养学生尊敬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牵挂,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4.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了解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通过分析、品味,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4.利用课文内容,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诗句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朗读比赛、诗词背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秋思》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合作学习,提升能力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设计小组讨论话题,如:“诗人在《秋思》中是如何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对课文的理解。
4.实践活动,巩固知识
6.课后拓展,提升素养
-推荐与《秋思》相关的古诗词,让学生课后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秋游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秋天的美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古诗导入新课,如《山居秋暝》。通过对比两首诗歌,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3.教师要及时检查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2.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词,对本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5 古诗三首 :秋思》 优质课教案_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5 古诗三首 :秋思》 优质课教案_0

秋风起意渐浓——五年级上册古诗《秋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3、感受古诗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自主积累思乡的诗词。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

2、学生准备:搜集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并多读几遍。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诗句引入,见秋生情。

〗师出示与秋有关的诗句: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读了这些诗句,你发现了什么?(生:每句诗里都有“秋”字)(师板书:秋)一、读“秋”想画面。

板书“秋”字生读;读着“秋”字,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想到了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幻灯片出示诗歌),看看通过《秋思》又能读出一个怎样的张籍。

二、听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读古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感,韵律感。

2、展示读。

指名读古诗,评价是否读出了节奏和韵律。

3、师生合作复沓读。

4、古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我们现在说的白话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把这首古诗翻译成白话?(指名说说意思)5、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真厉害知道这么多。

师:是啊,作者看见秋风刮起就想家了。

出示课件: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可是秋风看得见吗?生:看不见。

师:那作者为什么说看见秋风了?他是在骗我们吗?那他到底看见了什么?生:是叶子飘落、草黄了、大雁往南飞……师:是的,张籍看到了此景,他想起了家乡。

《秋思》教案

《秋思》教案

《秋思》教案秋思教案篇一: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音乐的手段,播放钢琴曲《秋思》,营造秋天的氛围。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你们对秋天有什么印象? 秋天有哪些特点?”通过展示有关秋天的图片或幻灯片,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思考和回忆,为学习《秋思》做铺垫。

篇二:课文阅读理解教师将《秋思》课文逐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句子的结构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可以提问学生:“诗人是如何描写秋天的?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感受?”通过课文的解读,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情感共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

篇三:课文分析1. 了解诗人杜牧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牧的生平、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2. 诗歌结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秋思》的结构,包括诗歌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讨论。

3. 诗歌意象解读教师逐一解读诗中的意象,如“洛阳城里见秋风”、“青草池塘处处蛙”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篇四:诗歌欣赏与赏析教师播放《秋思》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并配合课文中的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可以自己感受诗歌的语调和表达方式,进一步分析诗歌的情感、意境和意义。

篇五:创设情境,写作练习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你是诗人,请你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你会怎么写?”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创作元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赏析和分享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写作能力。

篇六:诗歌展示与评价教师可以邀请学生逐一展示自己的秋天诗作,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评论。

通过展示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篇七:课堂小结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所获得的收获,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欣赏和研究诗歌,培养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秋思》的教案

《秋思》的教案

《秋思》的教案《秋思》的教案《秋思》的教案1教学目的:1.让学生对元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秋的意境及诗画相通原理.3.让学生感受美感知美.重点:1.元曲四大家.2.小令的主题意境.3.诗画相通原理.难点:1.课文意境把握.2.游子心情的感受.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比较教学一�p导入:同学们好!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作一个小小的练习--造句。

请从黑板上的词语中任选三个造句,要求造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现在开始练习,时间2分钟。

流水老树人家枯藤小桥昏鸦例句:一只昏鸦趴在缠有枯藤的老树上。

二�p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天静沙.秋思》,展开你们联想的翅膀欣赏课文,注意体会文中所描写的景物,要进入意境之中。

请同学在欣赏课文的时候把刚才造的句子同课文的1.2句进行比较,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是在写些什么?写得怎么样?请同学回答。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为了进一步的了解读者,感知课文的美,下面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分析。

三�p破题:[越调]是曲调,是给给全文定一个调,就像现代音乐中的E调F调等。

我国古代以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为七声记录音乐,相当于1234567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构成一种调式,以宫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为调统称宫调“天静沙.秋思”中“天静沙”是曲牌名。

同宋词中的词牌名一样,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乐谱。

“秋思”是题目,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歌曲名。

这样题目就有乐调.乐谱.歌曲名就是一首完整的曲子,就可以歌唱了。

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理,大部分人认为秋天具有萧凉.肃杀之感,往往与悲.与愁相联系。

屈原弟子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第一个道出秋的蕴含,宋玉被称为“悲秋之祖”。

课文以秋思为题刚好揭示出文章的主旨:悲秋。

通过一幅副秋郊夕阳图,准确而凄婉的刻画出游子漂泊�p孤寂的心境。

一个思道出对家乡�p亲人的思念之情。

题目紧扣主题,是对课文的高度概括。

《秋思》教案

《秋思》教案

《秋思》教案秋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秋思》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秋思》的寓意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安排1.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忆五年级上学期所学的中国古诗词,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一些诗歌的名称。

2.新课呈现(15分钟)向学生介绍杜牧和他的作品《秋思》。

通过简要分享杜牧的生平和他在唐朝的地位,引起学生对于这首诗的兴趣。

3.阅读并分析诗歌(20分钟)让学生阅读《秋思》这首诗,并对其进行分析。

学生可以先自行阅读诗歌,然后向全班分享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讨论与分享(15分钟)引导学生对于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进行讨论。

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歌中的景物和作者的情感。

5.诗歌朗读(10分钟)让学生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对《秋思》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组织学生逐句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6.写作练习(20分钟)请学生根据对《秋思》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与秋天相关的作文。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诗歌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7.总结反思(5分钟)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a.你对于《秋思》这首诗有什么更深的理解?b.你在这节课中学到了哪些诗歌鉴赏的技巧?c.下次你还愿意学习和欣赏古代诗歌吗?为什么?四、教学延伸1.邀请学生选择其他古代诗歌进行学习和鉴赏。

2.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展示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参与和表达情况。

2.评价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资源准备1.《秋思》的诗歌教材。

2.课堂展示用的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对于《秋思》这首古代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

学生们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仅理解了诗歌中的意境,还培养了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还可以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秋思》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秋思》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秋思》教学设计《秋思》教学设计《秋思》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浓浓的乡情”。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2.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物表达出来;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情感积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背景音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同学们,关于思乡的古诗,咱们学过很多。

因为乡愁,王安石曾经感慨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生: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为乡愁,王维曾经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那么,乡愁在张籍眼中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在诗中感受他的思乡之情。

板书:秋思唐张籍齐读两遍课题二、读诗使人灵秀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至少读两遍)2.谁能给大伙儿读读这首诗,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读得怎么样?(3位,教师评价,并适时讲解“重”这个多音字)3.几位同学说得不错,读得也很流利,字正腔圆,很有节奏感。

培根曾说过:读诗使人灵秀。

我们古人也很喜欢吟诵古诗词,不过他们在读诗词的时候是要讲究一定规律的,一般来说,诗歌中的平声字读得悠长一些,仄声字读得稍短一些。

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配乐师生共同合作两遍)三、悟诗情,入诗境1、同学们读得真棒!古诗就应该这样读,读出节奏,还要读出韵味儿。

可单单会读还不够,还要理解诗意。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诗意,然后与同桌交流。

(生生合作)2. 你读懂了什么?两个学生回答。

通读整首诗歌以后,你读出了张籍笔下一个怎样的秋天?(生答凄凉、悲伤……)“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刘禹锡眼中,秋天胜过春天,为什么在张籍的眼中却是如此悲凉呢?请同学们一起看看这段文字。

秋思教学设计优秀5篇

秋思教学设计优秀5篇

秋思教学设计优秀5篇《秋思》教案篇一情景创设,引入乡愁一曲相思,就是王安石笔下的那一轮明月引诵《泊船瓜洲》;一曲相思,就是李白笔下的那三千丈的秋思引诵《秋浦歌》一曲相思一曲情,曲曲相思愁煞人,,在张籍的笔下,乡思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自读自悟,体会情感1)学生读四遍以下的诗,要求,前两遍读准字音,后两遍读出韵味。

2)检查朗读,交流体会情感。

对话文本,入情入境1)悟见之萧瑟。

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心旷神怡;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寂寥肃杀。

)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感受萧瑟冷清之氛围。

)对比: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

引读(厚重悲凉的背景音乐):1.秋风之中,萧杀之气,怎不让客居他乡的游子倍生思念之情洛阳城里见秋风;2.秋风之中,木叶凋落,远居他乡的游子啊,多想回到故乡洛阳城里见秋风2)想意之万重。

想象意的内涵1.远在他乡,惟有家书以慰藉思乡之情。

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简介:张籍出身寒微。

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

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

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2.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还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生写(背景音乐《流泪》)3.生在音乐中诵读。

结语: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引读):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啊,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情感朗读前两句诗。

3)品开之内涵1.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2.亲爱的孩子,在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体会内容复杂的情感复恐匆匆说不尽)引读:落红遍地,你秋思满腹,打开了信封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会写些什么呢?(添上一笔,补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动。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秋思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秋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秋思》,使学生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亲人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培养学生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

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的美好情感。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秋天的景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秋思》的学习。

2.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书写。

3.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4. 理解课文: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5. 情景体验:学生分组讨论,设想自己身处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

6. 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

7. 作业布置: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为改进今后的教学提供依据。

七、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秋思》。

2.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

八、课堂评价: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朗读、小组讨论的参与等方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九、教学拓展: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描写秋天的文学作品,如古诗词、散文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5篇《秋思》的优秀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秋思》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词,能有感情地吟诵诗句。

2、通过借助注释、反复诵读、查阅资料等方法,感知诗句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诗句。

2、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课前准备:1、制作《秋思》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拓展的古诗:《归信吟》、《天净沙秋思》、《秋风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诵读入境1、以学过的思乡诗句引出新课。

板题,读题。

2、理解课题。

二、初读诗句,读懂诗意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生字洛、多音字重。

2、再读古诗,要求读顺。

3、三读古诗,要求读出诗的节奏。

4、引导学生回顾读懂诗意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懂诗意。

三、展开想象,读通诗心(一)品析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抓住见秋风,通过移情体验,穿插诗人简介,理解诗人眼里的秋景。

2、抓住意万重,通过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那份沉甸甸的思念之情。

(二)品析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创设情境,感悟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

2、从《归信吟》一诗中更深层次地体会又开封包含的深切思乡情。

四、整体感受,领悟诗情1、配乐读,读出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2、以王安石对张籍《秋思》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情感。

3、创设情境,背诵诗句。

五、拓展延伸,丰富积累1、以《天净沙秋思》、《秋风引》丰富学生的积累,激发探究思乡诗句的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上《秋思》语文教学设计课后反思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秋思》语文教学设计课后反思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秋思》语文教学设计课后反思教案《秋思》教学设计1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诗句的意思。

2、揣测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秋风起,黄叶黄,乡思深,愁满怀。

“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已经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

本课优秀教案着力体现“两重”:重诵读品悟,重内化积淀。

即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

情景写话、对比阅读等战略丰盈诗歌意象,立足“诗言”,理解诗意,体悟诗境,从而触摸诗句背后的内蕴。

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一、情景导入1、出示“秋”的演变的过程:甲骨文、小篆、隶书,推荐学生读《汉字字源学》。

2、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那么,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秋思》。

3、指导读题: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

4、理解题意。

二、初读知意1、自由读诗:依照平时读课文的要求把诗读正确、通顺,注意停顿。

2、检查正音:特别注意读准“意万重(ch__243;ng)”。

3、齐读:读出古诗的节奏。

4、再读一读:试着联系注释等方法,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

过渡: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

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三、入境悟情1、乡愁生于秋风里:⑴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⑵探究“见”字:①秋风看不见,或许那是一个早晨,也或许那是一个黄昏,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生叙述(大都叙述的是看到的景),师提醒,除了看见景外,还会看到什么?②小朋友们,诗人伫立在瑟瑟秋风里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是什么?③相机阅读诗人所写的局部关于家乡、亲人的诗句:夜月红柑树,求凤白藕花。

《秋思》教案

《秋思》教案

《秋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感悟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 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古诗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 感受诗歌的意境,通过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以秋天的景色或与思乡相关的话题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初读古诗: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秋思》,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诗意:通过注释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4. 诗歌赏析:分析诗歌的意境、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秋风”“家书”等,探讨它们在表达思乡情感上的作用。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乡经历或相关故事。

6. 背诵与默写: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并进行适当的默写练习。

7. 总结:回顾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强调思乡之情的普遍性和珍贵性。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五、教学资源
教材、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或音乐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和延伸,如让学生仿写古诗、绘制与诗歌相关的图画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创造力。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和表达能力。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秋思》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秋思》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秋思》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以“读”为主线,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感情。

2.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意蕴,领会作者情感。

3.以“思乡”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今诗人的思乡情。

4.通过主习题拓展,积攒诗句提升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读出条理,读出感情。

2.以“思”为主导,品味诗句蕴藏着的情感。

教学流程规范:课前谈话师:听说同学们积攒了不少古诗,今天教师想来考考你们。

出示月夜图。

看着这轮明月,你想到了李白的什么诗?《静夜思》一轮明月勾起了李白浓浓的思乡愁绪。

这种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称为“思乡诗”。

(板书:思乡)思乡诗是古诗中一个很重要的习题材,教师搜集了几组有关思乡的诗句,一起读一读。

(齐读)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特别出名的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

请同学们看教师写下标题。

(板书:秋思)一、初读设疑,切入“思”情1.读诗习题。

师:请读诗习题。

(生读)师:读得很正确,满怀愁绪地读一读。

(再读)师:标题也能读出味道来。

2.书写指导。

师:诗人张籍的“籍”笔划较多,我们一起观察一下。

要把这个字写正确写漂亮,需要注意什么呢?(学生交流)师:这个字上下构造,书写时构造要紧凑,竹字头写扁些,下面要写得丰满。

让我们在田字格中写下最漂亮的“籍”字。

3.解诗习题。

字写分明是第一,写漂亮是一种水平。

我发现不少同学是水平很高了。

现在把笔放下,让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诗习题——秋思。

你们读懂标题了吗?(“思”是怀念家乡;“秋”是秋天或者秋景抑或是秋风。

)身在异乡的游子总是满怀怀念愁绪。

4.初读设疑。

同学们发现了,诗习题传递出一份浓浓的怀念情愫。

那张籍是如何在这首诗中埋下怀念的种子呢?请拿出课文,自由朗诵《秋思》。

注意,仔认真细地读上两遍。

读诗之前,教师有个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要求:吐字清晰,字音正确,读通句子。

(请一位学生读。

)明白要求了吗?好,自由读《秋思》,开始。

《秋思》教案教学设计

《秋思》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秋思》教案教学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秋思》。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词,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2)体会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诗歌主题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知传情,培养学生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秋思》的课件、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2)让学生预习诗歌,掌握生字词。

2. 课堂导入:(1)利用图片、音乐等素材,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

(2)简介诗人张籍及其作品《秋思》。

3. 诗歌学习:(1)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解析生字词,翻译诗歌内容。

(3)分析诗歌主题和表现手法。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的情感。

(2)讨论:你有过思念家乡、亲人的经历吗?分享你的感受。

5.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鼓励学生背诵诗歌,提高语文素养。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7. 课后作业:(1)熟读、背诵《秋思》。

(2)写一篇关于秋天的小作文。

(3)调查家人、朋友的家乡,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秋思教学设计3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秋思教学设计3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秋思教学设计3篇篇一:五年级上册语文秋思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优美。

2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1、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今天,我们切合时宜地来学习一首和秋季有关的诗——《秋思》。

2、板书:秋思。

齐读。

3、释题:说说你对“秋思”的理解,再带着你体会到的感情读题。

4、质疑:对了这一诗题,你又有什么想要问的吗?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评读。

3、反复朗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互动交流。

1、默读,思考:你从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会出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2、互动交流:3、带着自己的体会,感情朗读。

4、指名读。

1、回忆诗中描述的日常生活片断,反复朗读。

2、背诵古诗。

3、师总结:《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1、搜集其他写“秋天”、“思乡”的诗词、佳句。

2、给家人写一封信,传达你对家人的浓浓亲情。

篇二:五年级上册语文秋思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以“读”为主线,通过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感情四个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理解作者的思乡情。

2、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意蕴,体会作者情感。

3、以“思乡”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人的思乡情,今人的思乡情。

2. 教学重点/难点
以“读”为主线,读出层次,读出效果。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宋代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春风又吹绿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乡愁是那皎皎的明月光,那在唐代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籍写的《秋思》。

(板书课题,齐读)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所以思要读得长一些。

(生再读一遍诗题)
二、初读古诗,读懂诗意。

师: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师:我看同学们都会读了,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起来读,谁愿意当一个最勇敢的孩子。

师: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

还有谁也想来试一试。

生读。

真棒!老师听出他读出了古诗特有的节奏。

(讲解字音)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

师:同学们,老师读得怎么样?(分析师生读法不同,再练读。


师:读得真好,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我读题,你们读诗句。

(学生读)
师:对,就是这样读,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同学们,静静读读,边读边看插图,能不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生:这首诗写了作者在洛阳城里看见了秋风,就想给家人写封信,他想要写的东西太多了,把信交给捎信人的时候,又把信拆开添上几句话。

师:说得真好,谁再来说一说。

师:是呀,这首诗主要叙述了一件事,是什么事呢?谁能用三个字概括?
生: 寄家书。

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师:读一首诗,就是了解一位诗人,读懂他的心。

让我们一起走进张籍的内心吧,当时正在洛阳为官的张籍是见到什么让他思绪满怀?
生:秋风
师:哪句诗告诉我们。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点击课件出示诗句)
师: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秋风无影无踪,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
师:从这句诗中,你能想像到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洛阳城里见到一副怎样的景象?
生:他看到洛阳城飘飞的落叶……
师:那么,当时的洛阳城是怎么样的呢?请看资料:
在唐代,洛阳商业非常繁荣,盛况空前。

由于洛阳交通便利,是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又是水陆交通的枢纽。

外国商人经广州、扬州,抵达洛阳,然后去长安。

被称为唐朝的第二大首都——东都。

师:从这段资料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当时的洛阳城很繁华……
师:然而这一切繁华的景象,诗人却视而不见,见到的,只有冷冷的秋风,南归的大雁,飘零的树叶。

此情此景,诗人不禁吟道———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秋在我们的眼中是喜悦的,为什么在张籍的眼中是如此的凄凉呢?请大家读下面的文字。

出示资料:张籍祖籍吴郡(现江苏苏州),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客居洛阳为官,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

师:你从这段文字中明白了什么?
生:他在外地做官,远离家乡。

师:洛阳到苏州有870多公里,在当时,交通不便,这算是遥
远的路程了。

生:他10岁离家,游历做官也许很多年没有回家了。

师:是啊,许多年,那瑟瑟的秋风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诗人
难以回乡,愁肠百转,他纵有千言万语又该如何倾述,此时,他最想
见到的是什么呢?
生:家乡的亲人,家乡的景色,家乡的一切……
师:但这些他现在见得到吗?
生:见不到。

师:诗人见不到家乡的美景,见不到亲人的欢笑,见到的只有
这冷冷的秋风。

多媒体出示填空练习:望着在瑟瑟的秋风中飘落的
树叶,诗人想:你们能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化作养料来滋润树根,我却();仰望秋风中展翅
南飞的群雁,诗人想;
()……
师:秋风瑟瑟,诗人难以回乡,不免引起了对家乡、对亲人的
思念,在那个年代,只能写封信回家,写给亲人的信就叫——生:
家书。

师:而这一封家书,要到达亲人的手上,少则几个月、半年,
有的甚至要几年,因此,古人特别看重这一封家书,诗圣杜甫就曾
经这样写道(出示句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家书的重要,比万两黄金还贵重。

师:正是因为家书的意义非凡,诗人才会——生:欲作家书意
万重
师:意万重就是——
生:想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师:是呀,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年迈的父母、翘首遥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心里,同学们,
假如你就是张籍,此时你会想起家乡的什么人,什么地方,会说些
什么呢?拿起笔,写一写(课件出示:1、芳草凄凄的古道旁,白
发苍苍的父母,在翘首远望……2、杨柳依依的断桥边,泪眼汪汪的
幼子,在踮脚远眺……3、夜深人静的小院里,形单影孤的妻子,在
望月嗟叹……)
1、我想对年迈的父母说……
2、我想对劳累的妻子说……
3、我想对幼小的儿女说……
4、我想对我的兄弟姐妹说……
5、我想起了家门口的小树林……
6、我想起了小时候读书的屋子……
7、我想……
师:我看同学们都写得差不多了,来哪个小张籍愿意把你的思
念读给大家听。

(师生互动交流,生读完写句再读诗。


师:是啊,张籍想对家人说的话有千言,有万语。

他一会儿奋笔疾书,一会儿愁容满面,写写停停,真是——生:欲作家书意万重
师:信总算写完了,我们来看看张籍寄信的画面。

(课件出示诗句)
同学们张籍寄信时,他心情如何?你能从诗中找出这个字吗?
“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担心什么?当捎信的人马上就要出发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师:可临行为什么又开封?“开封”是什么意思?“又开封”呢?
生:“开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开。

“又开封”就是把信合上又打开,又合上又打开……
师:诗人把信打开几次?
生:一次,两次,三次……
张籍呀张籍你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你从这“又开封”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把你的理解带进你的读中(读后两句)
师:一个小小的开字,一个平常而又细微的动作,却饱含了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我们从这平淡之处可见作者构思的艰辛,这也是本诗的独特之处。

四、配乐诵读,深化情感。

师:是呀,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愁呢!请读《秋思》
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
那他还带走了什么?
生:带走了作者的心……
师:魂去也,空一身哪!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
秋风。

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
乐响起)生读诗;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张籍身在洛阳,心在故乡。

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请读《秋思》。

秋风乍起,思乡涌起,写不完的思念,说不尽的乡愁,此刻,你是否把张籍那悠长而又浓
郁的秋思学深深地记在心中呢?背《秋思》。

五、拓展升华,总结全诗。

师:同学们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而已。

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
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里。

(课件出示)师生配合读。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唐.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唐.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唐.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清.袁枚
师:多么动人的诗篇,多么真挚的感情,他们表现了一个共同的心声——
思乡情。

同学们,当你们长大后,当你们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之时,
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最不能割舍、最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秋思》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们的心,让我们再一次吟咏这首传世之作吧!
课后习题
背诵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