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园林风格简介分析
中国历史上的园林艺术唐宋时期的庭院与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
中国历史上的园林艺术唐宋时期的庭院与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中国历史上的园林艺术:唐宋时期的庭院与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园林艺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人们对自然追求和表达的体现,还是中华文化和审美理念的真实写照。
唐宋时期的庭院和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两个重要时期,它们分别展示了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一、唐宋时期的庭院1. 背景与特点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的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的庭院以山水景观为主题,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它们通常由山、水、建筑和植物等元素构成,形式上注重规模宏大和布局奇特。
2. 数据与例证据历史记载,唐代的庭院有众多精品。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大明宫,它是当时皇帝的行宫,庭院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壮观。
另外,还有池塘、假山和花园等特色构件,为唐代庭院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3. 影响与意义唐宋时期的庭院对后世影响深远。
它们的设计理念和建筑形式为后来的园林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庭院的建筑风格和园林布局在日本等邻国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1. 背景与特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又一个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园林主要体现在私家园林上。
明代私家园林注重原生态的再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到了清代,私家园林更加注重绘画和建筑的结合,追求自然山水的完美再现。
2. 数据与例证明代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包括苏州的拙政园,以及扬州的瘦西湖等。
这些园林以布局精巧和植物景观的精美而著名。
而到了清代,景德镇的圆明园和苏州的留园则成为了代表作品,它们集中体现了清代私家园林的特点和风格。
3. 影响与意义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对于中国园林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们的建筑风格和园林布局不仅成为了后来的园林设计的重要参考,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私家园林的营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得以充分表达。
总结中国历史上的园林艺术在不同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两宋时期的园林
宋词、宋画中,相当多的一部分以园林为题材。
7、园林创作
唐代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传统于南宋时大体完成向写意 的转化
文人画的画理介入造园艺术,景题、匾联的运用,体现了 园林的诗画情趣,也深化了园林意境的涵蕴
“写意山水园”的塑造,到宋代才得以最终完成
外城的规划采取新的市坊规划制度,着重于城市经济性 的分区结构
平南 面宋 图临
安 城
临安城紧邻西湖风景区,是一座风景城 市
苏轼与“苏堤”、湖中三塔
著名的“西湖十景” 南宋时就已形成
苏轼写下了千古传唱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 轼 像
四、宋代的皇家园林
按景色不同分为四个景区(东区:观赏名花;西区:山 水风景;南区:文娱活动;北区:各式亭榭) ,四个 景区中央为人工开凿的大水池
园内大假山“飞来峰”摹仿西湖灵隐的飞来峰 当年宫内一些特质石峰有的保存下来
如:“青莲朵”石
“青莲朵”石
原在南宋杭州德寿宫,名芙蓉石。乾隆第一次南巡时,发现 此石,十分喜爱,以衣袖拂拭。杭州知府心领其意,随遣送 京城。此年置于圆明园中,赐名“青莲朵”。1914年后移入 中山公园。
重视石的鉴赏品玩,出版多种《石谱》
5、文人园林
文人地位提高,与士大夫合流的情况发展
以琴棋书画、品茶、文玩鉴赏、花鱼鉴赏为主要内容的 文人精神生活与园林关系紧密,园林为其提供理想的活 动场所
6、诗画与园林
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互相渗透的密切关系完全确 立
二、成熟期1园林总体特征概述
(4)金明池 以略近方形的大水池为主体的皇家园林
宋代园林的风格
宋代园林的风格
宋代园林的风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 精致雅致:宋代园林追求简洁、精致、雅致的风格,注重空间的布局和比例的协调。
园林中常见的元素有曲水流觞、碧水丛花、假山叠翠等,用来营造出幽静、宁静的氛围。
2. 人文意蕴:宋代园林注重将人文意蕴融入园林设计中。
园林中常以文人雅士的居所为主题,或以名句诗词为园林命名,营造出一种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
3. 重视自然景观:宋代园林注重树木植被的布局和运用,常以假山、水景、花草等自然元素为主要特色。
通过营造折衷的自然景观,使人们能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妙与宁静。
4. 强调视觉效果:宋代园林在视觉效果上追求意境和情调的表达。
通过运用特定的建筑和景观元素,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色和景致,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5. 注重空间布局:宋代园林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功能性。
园林的布局一般以中轴对称的方式进行,注重空间的开合和过渡。
同时,在空间布局中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空间更加和谐、舒适。
总之,宋代园林的风格以精致雅致、注重人文意蕴、重视自然景观、强调视觉效果和空间布局为主要特点,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与人文的追求和欣赏。
宋朝的园林艺术
宋朝的园林艺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而且园林艺术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亮点。
宋朝的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和富有哲理的设计,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
一、宋朝园林的意义和特点宋朝园林艺术与其它时期的园林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它追求“以景取胜”,强调舒畅自然、富有情趣和思想深度。
宋朝园林将诗词、绘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宋朝园林追求的是一种“神韵”,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更是一种对生活和人文的思考。
二、宋朝园林的代表作1. 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
它以其精湛的细节雕刻和精心设计的布局著称。
拙政园的景点主要分为东西两园,东园以水景为主,水池、假山和桥梁错落有致;而西园则以林木和花草为主,绿树成荫,花香四溢。
整个园林布局温婉雅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2. 庐山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山水名胜之一,也是宋代重要的园林艺术代表。
庐山的自然景观以山峦、溪流和湖泊为主,而园林的建筑则众多且多样。
主要有一些古塔、亭台楼阁、假山和水池等。
在这些建筑中,既有高大挺拔的古塔,也有造型独特的假山,形式多样且富有意境。
三、宋朝园林的设计理念宋朝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身心的舒畅和和谐。
它强调景色的变化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园林中的建筑和景物布局都体现了宋代人对禅意和自然美的追求,给人以心旷神怡、禅意清明的感觉。
宋朝园林的设计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宋朝园林的影响宋朝园林的影响不仅在建筑艺术领域以及后世的园林设计上得到了体现,还在文化和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宋朝园林通过其独特的美学观念和意境,影响了后世的文人雅士,成为他们灵感和创作的重要来源。
宋朝园林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并对整个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宋朝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和富有哲理的设计,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
宋朝的建筑艺术
宋朝的建筑艺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不仅在文学、绘画和哲学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在建筑艺术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宋朝的建筑艺术以其精致细腻、充满内涵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宋朝建筑艺术的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特点1.注重以人为本宋代的建筑注重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求和感受。
建筑师们在设计建筑时考虑到人们的实际居住需求,充分考虑空间的布局和功能的合理性。
建筑内部常常设有庭院和花园,提供了休憩和娱乐的场所,让人们感受到和谐与宁静。
2.注重细节和装饰宋代的建筑讲究细节和装饰,追求对称和平衡。
建筑师们常常使用雕刻和绘画等技术,将建筑装饰得精美绝伦。
在建筑的门窗、屋檐、墙壁等部分都能看到精细的雕刻和绘画,给人一种典雅而华丽的感觉。
此外,建筑材料的选用也非常讲究,常使用优质的木材、石料等,使建筑更加坚固和美观。
3.融入自然宋代的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充分利用自然的景观和元素。
建筑师们常常选择建筑在山水之间,或者利用山石和流水来美化建筑的外部环境。
通过这种方式,建筑与自然形成了和谐的统一,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二、代表作品1.大观楼大观楼是北宋时期的一座著名建筑,位于今天的江苏扬州市境内。
它是当时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楼阁建筑之一。
大观楼以其卓越的建筑技艺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于世。
2.潘王庙潘王庙位于浙江湖州市,是一座以纪念文学家潘安为主题的建筑群。
潘王庙以其精湛的建筑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著名,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3.钓鱼台钓鱼台位于北京市境内,是一座以皇家钓鱼为主题的建筑。
它是宋代皇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园林景观和精致的建筑装饰而闻名。
三、对后世的影响宋朝的建筑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追求细节和装饰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宋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优雅风格也成为了后世建筑师们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完整word版)宋代园林风格简介分析
简述宋代园林的风格特色摘要:南宋和北宋(公元960—1271年)是中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期的第一个阶段。
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把园林推向了成熟的境地,同时也促成了造园的繁荣局面,意境的创造在宋代文人园林中普遍收到重视,善于借助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获致意外之诣,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简远、疏朗、雅致、天然的文人园林风格特征对三大类型园林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相互渗透,互相融合,形成了中国山水园林的独特艺术风格,从而影响了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领域。
关键词写意化文人园林山水园林简远疏朗1.总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到宋代已经达到了发育成熟的境地。
是我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属于写意山水园林范畴。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无论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两宋都占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文化方面则尤为突出。
从中唐到北宋,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
首先,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道、释三大思潮,都处在一种蜕变之中。
儒学转化成为新儒学—理学;佛教衍生出完全汉化的禅宗;道教从民间的道教分化出向老庄、佛禅靠拢的士大夫道教。
从两宋开始,文化的发展也像宗教政治制度及其哲学体系一样,都在一种向内封闭的境界中实现着从总体到细节的不断的自我完善。
文化艺术已由面上的外向拓展转向于纵深的内在开掘,向精微细腻的方向迈进。
正如著名史学家、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
”园林作为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在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亦“造极于赵宋之世”进入完全成熟的时期,并流传海外。
韩国和日本在两宋期间大量吸收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造园理论、绘画、茶道、艺术等方面的精华,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造园文化和艺术风格。
2.形成的原因两宋时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的发展和内容均趋于定型,造园的技术和艺术达到了历年的最高水平,形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高潮阶段。
究其原因主要有:1、经济的高度繁荣。
南宋私家园林分析——以西湖“四大
2023年第02期现代园艺南宋私家园林分析———以西湖“四大名庄”为例叶子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00)摘要:南宋时期,随着封建政权逐渐倾向于南方,带有江南环境特色及个人特色的私家园林开始出现建设高峰,并在江浙一带盛行。
郭庄、刘庄、蒋庄、汪庄“四大名庄”便是其中典型代表。
分析了南宋园林的产生背景和兴盛的条件,并从总体概括、具体建设、植物搭配3个方面,对郭庄、刘庄、蒋庄、汪庄的具体建设和植物搭配进行分析,以期助力“四大名庄”的保护及传承。
关键词:私家园林;“四大名庄”;保护和传承1南宋园林产生的背景在我国古代园林中,南宋园林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皇室、贵族、文人墨客普遍精通书法、绘画,在文化和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经常参与园林设计。
清华大学周维权教授[1]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一书中,将宋代时期的园林特色归纳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宋代园林的繁荣反映了当时社会与经济的繁荣发展,而宋代园林独特价值的形成得益于北宋“衣冠南渡”带来的文化与杭州特有的西湖山水环境、人文传统,从而孕育出杭州本土造园传统。
将某一地区设成“圃”,栽种花卉、药材、果蔬;筑山仍以土山为主体;建筑意象的丰富性和结构的松散性;建筑名称可指出其风景特征,并带有某种意境内涵。
在杭州地区造园活动中,至今可见“南宋造园”的踪迹。
2南宋园林兴盛的条件“文人园林”是我国传统园林的一个重要课题,南宋士大夫园林的繁荣是当时文人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兴盛包括3个条件:其一,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是由士大夫引领。
宋代“重文轻武”,皇帝喜读书,到了南宋,“文化优势”已成为“疆域狭窄”的重要补充。
其二,江南地区独特的环境及气候特点。
区域山水交错,宜人的环境及充沛的降雨,为园林的兴盛提供了重要的地理及气候条件。
其三,南宋是文化大整合的重要阶段。
除了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交融,此时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逐渐趋于统一,“文人园林”成为园林的主要形态。
宋朝的建筑风格与特色
宋朝的建筑风格与特色宋朝(960年至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建筑风格与特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宋朝建筑以其独特的特点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宋朝建筑风格与特色,包括宋朝建筑的整体特点、建筑材料、建筑形式和装饰艺术。
一、整体特点宋朝建筑注重平衡、和谐、秩序,追求优雅与舒适。
与唐朝和隋朝的建筑风格相比,宋朝的建筑更注重细节和装饰,并充满了温馨和人文情怀。
宋朝建筑的风格也表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即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建筑材料宋朝建筑的材料主要有木材、砖和瓦。
木材是主要的结构材料,包括大量使用的檩条、梁、柱子等。
砖和瓦则用于建造墙体和屋顶。
宋朝的砖瓦工艺非常精湛,制作出的砖和瓦非常坚固和美观。
三、建筑形式宋朝建筑形式主要包括宫殿、庙宇、园林和民居。
1. 宫殿宋朝的宫殿建筑以京城开封的宫殿为代表,如大观殿、咸宁门等。
这些宫殿结构严谨,平面呈现出严谨的对称布局,注重宫廷仪式和礼节。
宫殿建筑也充分体现了宋朝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的特点,比如斗栱、彩绘、雕刻等,这些装饰元素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性。
2. 庙宇宋朝的庙宇建筑充满了宗教和信仰的氛围。
庙宇建筑通常采用重檐歇山顶的形式,主体建筑平面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庙宇建筑在结构上更加注重层次感,通过巧妙设计的屋面和层次布局来展现建筑的美感。
3. 园林宋朝的园林建筑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其特点是注重自然景观的体现,尤其是水景的运用。
宋代的园林大多数采用了退思园的形式,通过岩石、水池、假山等元素来打造景观,与自然融为一体。
4. 民居宋朝的民居一般采用四合院的形式,建筑风格简洁典雅。
民居的平面布局注重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通常包含一庭三景的布局,即一个天井和三个景观。
四、装饰艺术宋朝建筑的装饰艺术十分精湛,突出了传统中国建筑的特点。
宋代的建筑装饰主要有彩绘、雕刻、饰花等。
彩绘通常用于宫殿和庙宇的柱子、梁和墙壁上,以富丽堂皇的色彩来表现建筑的华丽。
宋代园林的风格
宋代园林的风格
宋代园林风格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稳重大气:宋代园林注重历史内涵和文化沉淀,建筑物多采用砖木结构,形式端庄稳重。
园林的布局追求规矩有序,景观之间的关系和谐统一。
2. 以水为主题:水是宋代园林的重要元素之一,常以湖泊、池塘、溪流等形式出现。
水与建筑物、绿植相结合,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
水景通常以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方式展现出来。
3. 园林小景:宋代园林注重创造小尺度的景观,强调的是细微之处的美感。
如小桥流水、假山水石、花木繁茂等,形成了独特而精致的园林景观。
4. 强调自然质朴:宋代园林在建筑和布局上追求自然而又质朴的风格。
建筑物往往融入自然环境,不刻意夸张。
石、木材和花卉的搭配更多地借鉴自然的原始风貌。
5. 重视文化内涵:宋代园林注重文化内涵的塑造和展示。
很多园林以文学作品、历史人物等为主题,通过布景和装饰元素,将文化氛围渗透到园林中。
总体而言,宋代园林风格追求庄重稳健、自然质朴、文化内涵的结合,使园林体现出优雅高贵的气质,对后世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宋代古典园林简略
对 自然 美 的鉴 赏能 力 , 而掀 起 了继 两晋 南北 朝 之后 的又 一 从
园。 玉壶 园 , 湖东 岸 的聚 景 园 , 南岸 的屏 山园 、 园 , 中小 湖 南 湖 孤 山上 的延 祥 园 、 琼华 园 , 山的梅 冈园 、 北 桐木 园等处 。这 些 御苑“ 瞰西湖, 俯 高挹 两 峰 ; 馆 台榭 , 歌 贮舞 ; 亭 藏 四时之 境 不 同, 而乐亦 无 穷矣 ” 其 余 的分 布在 城南 郊钱 塘 江畔 和东郊 的 。 风景 地 带 , 如玉 津 园和 富景 园等 。 临安 的私 家 园林 建设 , 南宋 时 达到 了空 前 的规 模 。临安 作 为南 宋 的“ 行宫 ” 既 是 当 时的 政治 、 济 、 化 中心 , 有 , 经 文 又 美 丽 的湖 山胜 景 。这些 都 为 民间 造 园提供 了优越 的 条件 , 因 而 自绍 兴 十一 年南 宋 与金 人 达成 和议 , 形成 相 对稳 定 的偏 安
东京 的佛寺 、 观 很 多 , 院园林 大 多 在 节 日或一 定 时 道 寺 期 内向市 民开放 , 任人 游览 。寺 观 的公 共活 动 除宗教 法会 和 庙 会 之外 , 园 活动 也 是 一项 主 要 内容 , 游 因而这 些 园林 多 少 具 有城市 公共 园林 的 职能 。当时寺 观游 园活 动不仅 吸 引成千
样 , 为 大 内御苑 和行 宫御 苑 。 内御苑 只有 1 , 均 大 处 即宫 城
的苑林 区—— 后苑 。 宫 御苑 很多 , 寿宫 和樱 桃 园在外 城 , 行 德 大 部 分 则 分 布在 风 景 优 美 的地 段 , 大 的 如 : 北 岸 的集 芳 较 湖
宋式园林美学
宋式园林美学
宋式园林美学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种重要流派,主要出现在中国的北宋(960年至1127年)和南宋(1127年至1279年)时期。
这一时期的园林建筑以江南地区为主,因此也称为江南园林。
宋式园林美学包含了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和理念:
1.自然融合:宋式园林强调模仿自然,创造出与周围自然环境融
为一体的景观。
这包括山、水、植被、建筑等元素的巧妙结合,
使园林呈现出和谐的整体。
2.小巧精致:与后来的元、明、清时期的大型宫殿园林不同,宋
式园林更注重小巧而精致的设计。
这种小巧精致的特点使得园
林更加亲近、私密,适合品味、沉思和休憩。
3.水景设计:水在宋式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经常被用来模拟江
河、湖泊、小溪和池塘。
水景不仅提供视觉上的愉悦,还有助
于调节气温,使园林更加宜人。
4.山石布局:山石被用来模拟自然山水,它们的布局和选择都非
常讲究,以塑造出各种自然景观,如峡谷、山洞和溪流。
5.意境抒怀:宋式园林强调意境抒怀,通过景点的安排和诗意的
命名,传达作者的情感和主题,使游客能够沉浸在文学和艺术
的氛围中。
6.建筑风格:园林中的建筑风格通常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建筑元素,
如亭台楼阁、走廊、桥梁、曲径通幽、回廊、池塘和假山等。
7.四季景观:宋式园林注重四季景观的变化,使每个季节都有其
独特的美丽,从春天的花朵盛开到秋天的红叶落尽。
宋式园林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通过园林艺术来表达情感、寓意和哲理。
这一美学理念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并被后来的园林建筑继承和发展。
宋韵建筑特色介绍
宋韵建筑特色介绍
宋韵建筑是指中国宋代时期(公元960年至1279年)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宋代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建筑风格和特色受到了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理念。
以下是宋韵建筑的主要特色介绍:
木构建筑:宋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榫卯和斗拱等传统工艺,使建筑结构稳固耐久。
宋代建筑的屋顶多采用歇山、硬山、坡山等形式,屋檐翘起,线条流畅,具有独特的美感。
匠人工艺:宋代建筑注重工匠技艺和工艺美学,匠人们擅长雕刻、绘画、砖雕、木雕等艺术技术,使建筑装饰富丽精致,线条流畅,结构简洁,充满了艺术气息。
宫廷建筑:宋代宫廷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多为多层建筑,以亭台楼阁、回廊环绕,富有气势和庄严感。
宋代宫殿建筑注重层次感和比例美,建筑结构严谨,装饰繁复。
园林建筑:宋代是中国园林建筑的鼎盛时期,著名的宋代园林有西湖、池阳江、扬州瘦西湖等,园林以山水、亭台、花木、水池等元素为主,营造出幽静、优美的环境,具有浓厚的文人雅趣。
寺庙建筑:宋代的寺庙建筑规模宏大,多为多层建筑,寺庙门楼高耸,殿堂宏伟,屋檐翘起,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典寺庙风格,融合了佛教的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
民居建筑:宋代民居建筑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多采用青砖黛瓦,屋顶多为硬山式,内部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多为院落式建筑,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综上所述,宋韵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和文明,对后世的建筑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论述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并简要举例说明。
论述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并简要举例说明。
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四个方面。
著名的有艮岳、苏州的沧浪亭等。
例子:沧浪亭由北宋文人苏舜钦所建,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叫。
是宋代文人园林的代表之作,是江南现存历史悠久的私家园林之一。
沧浪亭清幽古朴,布局风格独具特色。
沧浪亭的园内园外融为一体,布局以山为中心,水作为外景绕园而过。
山上建有沧浪古亭,碑石亭等建筑小品环山设置。
亭的点缀作用。
在园林中,亭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
人们通
过亭来观察、欣赏园中的美景。
园中,亭的动态和静态观赏将分散的景点整合,亭引导游人观赏,将景色展现在游客眼前。
亭是园中最佳观景的地方,沧浪古亭位于假山东面的最高处。
古亭使卷棚歇山屋项,平面形式为方形,单檐屋角起翘。
古亭为石质,色彩素雅。
古亭四周通透,因位于园中最高处,又有较强的私密感。
古亭结构典雅古朴,与周边景色和谐。
亭的构图作用。
宋代文人园林的山石水池都是对自然的摹写。
在沧浪亭的园林构图中,古亭占据制高点,是园林的中心。
沧浪古亭建在高处,与园中的建筑、植物构成优美天际线。
登上假山,进入亭中,园中景色都可以望见。
宋代园林发展史
宋代园林发展史
宋代园林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宋代园林在继承了前代园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宋代,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园林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园林设计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追求山水意境和诗情画意的表达。
在宋代城市中,公共园林和私家园林都很常见。
公共园林是城市居民共享的休闲场所,而私家园林则是私人住宅的附属空间,用于宴请宾客、品茶论道等。
这个时期的园林设计风格多样,有山有水,注重植物的配置和景观的营造。
同时,园林中也融入了诗、书、画等艺术元素,使得园林不仅是休憩之地,更是文化艺术的载体。
此外,宋代园林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在园林设计中,注重保护自然生态,避免过度的人工干预,使得园林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总的来说,宋代园林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它既继承了前代园林的特点,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个时期的园林设计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追求山水意境和诗情画意的表达,为后世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家国情怀影响下的宋代文人园林特征分析
156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2.16的风格。
当时园林建设甚多,绮丽豪华与清纯优雅共存,其中文人园林风格占造园主流,并影响到其他园林甚至皇家园林。
1文人园林的概念文人园林不仅包括文人经营或拥有的园林,也泛指受到文人情趣、文人精神浸润的一种园林[2]。
文人园林这种风格最早起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世流园林,经唐朝的兴盛,到了宋代,文人执政,文人的情趣爱好浸润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园林被附上文人色彩,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出现了文人园林。
这时的文人园林简约、自然而且高雅。
2影响文人园林的家国情怀文人园林形成的深层次因素是传统文化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的影响。
中国“士”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基础。
《大学》有言:“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两宋时期,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状态,却频繁受到外族的侵扰。
内忧外患的环境,使宋代文人拥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3]。
在文人的忧国忧民、对国土的眷恋等深层次因素的影响下,文人园林呈现出乡土性、崇尚自然、简约实用并蕴含高雅的文化等特征。
3蕴含家国情怀的文人园林特征3.1眷恋乡土,师法自然的景观3.1.1乡土格局乡土景观是当地人在生活中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物,在历史岁月中留下浓厚的人文精神,也是士人的一种情感归宿。
南北朝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中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丘迟用这种乡土景观感动陈伯,陈伯最终归降。
中国山川秀丽,山水众多,其中山地(包括高原、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2/3,多河湖。
摘要 宋代文人地位高,普遍受人尊敬。
他们自幼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受其影响热爱祖国,眷恋国土,有着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在这种思想意识的影响下,经由他们主持营建的,或者受其影响修建的园林呈现出简约、朴素、乡土化和高雅的特征,被称为“文人园林”,并成为一种造园主流。
宋朝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
宋朝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其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宋代的建筑注重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美丽的风格。
同时,宋代园林设计也有着别样的魅力,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一、宋代建筑艺术1. 多样的建筑形式宋代的建筑类型非常丰富多样。
除了宫殿、庙宇、寺庙等宗教建筑外,还有民居、楼阁、桥梁等多种形式的建筑。
这些建筑既满足了实际使用需求,又注重了美学和艺术表达。
2. 注重平衡和谐宋代建筑追求平衡和谐的设计理念。
建筑的整体布局、各个构件的分布以及色彩的运用都注重平衡感。
同时,建筑结构的稳固性也得到充分考虑,这使得宋代的建筑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3. 简约而不简单宋代建筑以简约为美的理念,建筑结构和装饰都尽量避免过度华丽的设计。
这种简约风格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受,也展示了宋代人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
二、宋代园林设计1. 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宋代园林设计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园林中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营造出宜人、宁静的氛围。
园林空间的布局和景观元素的选择都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敬仰和追求。
2. 以意境为重点宋代园林设计强调意境的塑造。
设计师通过组织山水、栽植植物以及构建建筑等手段,创造出具有特定情境和情感的场所,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3. 以细节彰显精致宋代园林设计中,注重细节处理,通过精心的工艺和装饰,增加了园林的精致感。
例如,利用石头的形状、花纹来表现意境,采用特殊的树木修剪手法来营造独特的造型等等,都展示了设计师对细节的追求和处理。
结语:宋朝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理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宋代的建筑注重实用性和美学相结合,强调平衡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园林设计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核心,通过创造意境和注重细节的方式,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宋代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不仅代表着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也对后世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宋代园林的特点
宋代园林的特点宋代的园林可分为四大类别,供帝王休息享乐的皇家园林与宗室外戚、高官富商所拥有的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陵寝园林。
那么你知道宋代园林的特点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宋代园林的特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宋代园林的特点南宋园林以艮岳为代表的写意山水园,因地制宜地建造在城市之中,称为城市园林,这是唐、宋时期园林的一种类型。
这一时期园林艺术的另一种类型是在自然胜区,以原来自然风景为基础,加以人工规划、布置,创造出各种意境的自然风景园。
此种园林又受文人画家的影响,也具有写意园林艺术的特色。
所不同的是,建于城市中的写意山水国往往都是人工为主,兼有写意的艺术特色,显得更完美。
而自然风景园则以原来的自然风景为基本条件,经人为加工组织。
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西湖及近郊一带??画家更以西湖为题吟诗作画。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照珠……”,“水光澈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苏东坡这些描写西湖的名诗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他们写园,也参加造园,这都直接促进了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
加上民间流行的许多传说故事,西湖的丰姿倩影使人们一见倾心。
在山水秀丽,绿荫丛中,到处隐现着数不清的楼台亭榭和岚影波光、丰姿绰约,确实使人有“古今难画亦难诗”的园林艺术好景。
最富诗情画意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景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双峰插云、三潭印月等闻名中外的景点,从南宋流传至今,在七百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使西湖形成具有诗情画意,自然山水园林美的传统风格。
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原是南宋聚景园。
南宋高宗、孝宗曾在西湖景区内造御花园多处,而以聚景园最为宏丽。
传说和记载中,该园是会芳、瀛春、瑶萍、寒碧等亭台轩榭楼阁组成,这里循湖岸行,铺岸如茵,泉池碧澄,小桥流水,更有那时时传来清脆悦耳的莺啼,这莺啼点出了静中闻声的绝好意境。
宋代的建筑特点
宋代的建筑特点宋代的建筑特点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而且在建筑领域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下面将从宋代建筑的整体特点、宫殿建筑、庙宇建筑、园林建筑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宋代建筑的整体特点1. 建筑风格多样化宋代的建筑风格非常多样化,既有继承唐代和五代时期传统风格的宏伟壮丽之作,也有吸收了南方地区民居和庙宇建筑风格的精美小巧之作。
2. 建筑结构简洁明了宋代建筑结构简洁明了,注重对称美感。
大量使用榫卯结构,使得建筑更加坚固耐用。
同时,在斗拱和悬挂柱等方面也有很大创新。
3. 建材选用讲究宋代选用优质木材和石料作为主要材料,并注重材料的质地和纹理。
同时,还广泛使用了琉璃瓦、彩色陶瓦等装饰材料,使建筑更加美观。
二、宫殿建筑1. 建筑规模宏大宋代的宫殿建筑规模非常宏大,尤其是南宋时期的宫殿更是达到了顶峰。
例如南宋的汴京皇城就占地面积达到了11平方公里之多。
2. 建筑结构精细宋代的宫殿建筑结构非常精细,注重对称美感。
同时,在梁柱、斗拱和悬挂柱等方面也有很大创新。
例如南宋时期的开封府署就采用了“斗拱悬挂”结构,使得建筑更加稳固。
3. 装饰华丽宋代的宫殿装饰非常华丽,尤其是南宋时期更是达到了巅峰。
例如南宋时期的汴京皇城就使用了大量彩色陶瓦和琉璃瓦进行装饰,使得整个建筑群更加华丽壮观。
三、庙宇建筑1. 规模适中宋代的庙宇建筑规模适中,注重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同时,庙宇建筑也更加注重功能性,例如南宋时期的灵隐寺就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了“禅定”和“禅悟”的理念。
2. 建筑结构精细宋代的庙宇建筑结构非常精细,注重对称美感。
同时,在斗拱和悬挂柱等方面也有很大创新。
例如南宋时期的净慈寺就采用了“斗拱悬挂”结构,使得建筑更加稳固。
3. 色彩丰富宋代的庙宇建筑色彩非常丰富,大量使用了彩色陶瓦和琉璃瓦进行装饰。
同时,在壁画、雕刻等方面也有很大创新,例如南宋时期的灵隐寺就以其精美的壁画和雕刻而闻名。
宋代造园总结
宋代造园总结一、引言宋代是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高峰时期,其园林艺术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构筑,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宋代园林被誉为“天人合一”的代表,影响了后世园林设计和建造的发展。
本文将对宋代造园的特点和特色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宋代造园的特点1. 自然主义宋代造园注重追求自然主义,充分尊重自然景观,以造园手法恢复和强化自然景物的美感。
宋代园林常以自然山水为基本构件,如山岳、湖泊、溪流等,力求在布局和景观上与自然融为一体。
2. 艺术造型宋代园林注重艺术造型,通过独特的设计手法,使园林景观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
例如,利用曲径通幽的布局方式,增加游览者的探索与惊喜感;运用大小形状各异的假山和石头来营造山水的层次和韵味。
3. 文人雅趣宋代园林融入了文人雅趣,常以文人墨客的诗词和画作作为园林的装饰和点缀。
园林常设有亭台楼阁,供人休憩品茗,赏景作诗。
这种雅趣的融入使宋代园林更具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4. 人工雕琢宋代园林对于植被和景观的安排,注重人工雕琢的手法。
通过修剪树木、布置花草和整理园路,使园林景观更加美观和有序。
这种精细的人工雕琢,使得宋代园林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5. 日常功能宋代园林不仅在美化环境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常用于实现日常功能,如供应水源、灌溉农田等。
这种综合功能的融入,使宋代园林成为人与自然相依的生活场所,弥补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鸿沟。
三、宋代造园的代表作品1. 名园斯园斯园位于今天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是宋代非常有代表性的园林之一。
斯园以自然山水为基本构件,通过精心布局和人工雕琢,呈现出山水相映的美景。
斯园还融入了文人雅趣,常有文人墨客在旁边作诗吟唱,增添了文化氛围。
2. 斯园斯园位于今天江苏省苏州市,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斯园以假山为主要景观,通过独特的设计手法,使得假山和水景相得益彰,给人以清新的视觉享受。
斯园还融入了艺术造型和自然主义,使得整个园林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气质。
3. 忧园忧园位于今天江苏省扬州市,是扬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宋代园林的风格特色摘要:南宋和北宋(公元960—1271年)是中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期的第一个阶段。
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把园林推向了成熟的境地,同时也促成了造园的繁荣局面,意境的创造在宋代文人园林中普遍收到重视,善于借助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获致意外之诣,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简远、疏朗、雅致、天然的文人园林风格特征对三大类型园林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相互渗透,互相融合,形成了中国山水园林的独特艺术风格,从而影响了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领域。
关键词写意化文人园林山水园林简远疏朗1.总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到宋代已经达到了发育成熟的境地。
是我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属于写意山水园林范畴。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无论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两宋都占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文化方面则尤为突出。
从中唐到北宋,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
首先,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道、释三大思潮,都处在一种蜕变之中。
儒学转化成为新儒学—理学;佛教衍生出完全汉化的禅宗;道教从民间的道教分化出向老庄、佛禅靠拢的士大夫道教。
从两宋开始,文化的发展也像宗教政治制度及其哲学体系一样,都在一种向内封闭的境界中实现着从总体到细节的不断的自我完善。
文化艺术已由面上的外向拓展转向于纵深的内在开掘,向精微细腻的方向迈进。
正如著名史学家、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
”园林作为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在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亦“造极于赵宋之世”进入完全成熟的时期,并流传海外。
韩国和日本在两宋期间大量吸收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造园理论、绘画、茶道、艺术等方面的精华,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造园文化和艺术风格。
2.形成的原因两宋时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的发展和内容均趋于定型,造园的技术和艺术达到了历年的最高水平,形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高潮阶段。
究其原因主要有:1、经济的高度繁荣。
地主小农经济发达,像东京、临安这样的封建都城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漕运、陆运方便,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空前繁荣,资本经济开始发展。
传统的坊里制已经名存实亡,转而形成繁华的商业大街,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就是汴梁虹桥繁华的大街景象[2],为园林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经济发达与国势羸弱的矛盾状况,形成了宫廷和社会生活的浮荡、奢靡的繁华。
在这种氛围下,上至帝王,下至平民,大兴土木、广营园林。
2、科学技术的进步。
宋代的科学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四大发明、数学、天文等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瞩目成就。
建筑技术方面,以李明仲的《营造法式》和喻皓的《木经》成为官方和民间对但是发达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另外,在园林的观赏树木和花卉的栽培技术方面有所提高,园艺技术发达,出现了嫁接和引种驯化的方式,各种花卉栽培的方法和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浮现。
3、文人占社会的主流地位。
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的社会地位举足轻重。
许多大官僚同时也是知名于世的文学家、画家和书法家,由于特殊的身份地位和文化修养,刺激了文人士大夫的造园兴趣,他们有的直接参与园林的规划设计,有些著写“园记”描述,促成了“文人园林”的兴盛。
和隋唐园林风格相比,两宋园林规模缩小,规划设计趋于清新、精致、细腻。
另外,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中,除了传统的琴棋书画等艺术活动外,品茶、古玩鉴赏和花卉观赏也开始盛行。
而进行这些活动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场所,那就是园林。
4、诗词、绘画艺术造诣达到顶峰。
在宋代,画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
上至皇帝、下至群臣、百姓,大力宏扬绘画之风,在画坛上呈现为人物、山水、花鸟鼎足三分的兴盛局面,山水画尤其受到社会的重视而达到最高水平,以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方法表现士大夫心目中的理想境界,阐述了“对景造意,造意而后自然写意,写意自然不取琢饰”。
两宋的山水画都十分讲究以各种建筑物来点缀自然风景,画面构图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人文景观的分量,表明了自然风景与人文相结合的倾向。
从南宋到北宋,园林景色和园林生活越来越多地成为画家们所倾注心力的题材。
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互相渗透的密切关系,到宋代已经完全确立。
2.1 皇家园林宋代的皇家园林集中在东京和临安两地,其规模和气势不如隋唐,但规划设计的精细程度则过之,更多地接近于私家园林。
以“寿山艮岳”为例,由宋徽宗赵佶亲自参与,具体主持修建工程的宦官梁师成“博雅忠荩,思精志巧,多才可属”。
造园之前经过周详的的规划设计,制成图纸。
徽宗举全国之力,经营此园,供“放怀适情,游心赏玩”。
建筑物均为游赏性的,没有朝会、仪典或居住的建筑。
建筑中的山体从北、东、南三面包围着水体,图1 艮岳平面设想图万岁山是先筑土、后加上石料堆叠而成的土石山,从园的西北角引来景龙江之水,河道入园后扩为一个小型水池名为“曲江”,池中筑岛,岛上建蓬莱堂,水分两股注入园中最大的水池雁池,最后从东南口流出园外,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
这座人工山水园的园林景观十分丰富,有以建筑点缀为主的,有以山、水、花木而成景的。
艮岳的造园成就是多方面的,在筑山方面,运用象征的手法摹拟杭州凤凰山,南面的寿山居于山系的宾位,隔着水体与万岁山遥相呼应。
宾主分明、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水系,既把天然山岳作典型化概括,有体现了山水画“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的构图规律和画理。
在置石方面,选用太湖石、灵璧石等上等石料特置或叠石为山,反映了当时相当高的艺术水平[3]。
在理水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几乎包罗了全部的天然水体,是自然界山水成景的最理想的地貌的概括,形成了“山脉之通按其水径,水道之达理其山形状”的画理。
在植物配置上,运用了乔木、灌木、果树、水生植物、药用植物等品种,尤其对梅花的应用和欣赏赞美达到了顶峰[4]。
还在园中放养了大量的鸟兽,增加了园中的物种多样性,丰富了园林景观。
在建筑方面,其布局除少数满足特殊的功能需求,绝大部分均从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其“点景”“观景”的作用。
总而言之,艮岳称得上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它把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各地的山水风景加以高度概括、提炼、典型化而缩移摹写。
2.2私家园林到宋代,文人的私家庭园占士流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影响着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以平江城沧浪亭为例,由被贬官员苏舜钦在旧址上重新修葺而成。
踱步沧浪亭,未进园门便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水融为一体。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
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图2 沧浪亭树苍苍,垒叠湖石。
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园林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富于情趣。
大体上讲,可以把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大致概括为简远、舒朗、雅致、自然四个方面,是对文人艺术趣味在园林中的集中体现,促成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又一次重大升华。
2.3寺庙园林宋代禅宗文化的兴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至广。
佛教禅宗与大自然山水风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禅宗寺院大多建置在山水风景优美的地方,禅僧于山水风景之美也具备很高的鉴赏品味,经常用山水花木等大自然景物和景象来比拟禅境,启发悟性。
以灵隐寺为例,是寺观建设、园林建设、和山水风景开发相结合的典范,以优美的外围园林化环境倍受文人青睐。
寺最奇胜,门景尤好。
由飞来峰至冷泉亭一带,涧水溜玉,画壁流青,是山之极胜处。
寺院一般都拥有田地、山林,成为寺院地主,享有减免赋税和徭役的特权,有的还经营第三产业。
随着禅宗与文人士大夫在思想上的沟通,一方面在文人士大夫之间盛行禅悦之风,另一方面,禅宗僧侣也日益文人化。
许多禅僧都擅长书画、以文会友,文人园林的趣味也就会更广泛地渗透到佛寺的造园活动中,从而使佛寺园林由世俗化而更进一步地“文人化”。
寺观园林由世俗化进而达到文人化的境地,它们与私家园林之间的差异,除了尚保留着一点烘托佛国、仙界的功能之外,基本上已完全消失了。
另外,寺观园林选择风景优美的基址,建筑布局则结合于山水林木的布局地貌而创为园林化的环境。
2.4 对国外的影响赵宋时期与高丽交流频繁。
高丽从中国引入宋代的文字、艺术、法律、政治经济制度、佛教等方面对高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宋代是中国建筑的成熟时期,留下了《营造法则》,中国的建筑艺术,从宋代流入日本、韩国,对日本、韩国的建筑风格影响深远。
高丽受到中国宋朝建筑倾向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丽在初期发展了一种使用在柱顶有曲线撑臂的隅撑的建筑风格,其代表性建筑有庆尚北道安东的凤停寺极乐殿、浮石寺无量寿殿;忠清南道礼山修德寺大雄殿;江原道江陵客舍的大门[5]等。
镰仓和室町时代,宋代禅宗和绘画的传入对寺院枯山水庭园产生深刻影响[6],日本著名东大寺佛殿的宋代建筑模式,与广东潮州开元寺天王殿一模一样,证明当时的宋代建筑风格已为海外多学习。
3.结论在三大园林类型中,私家的造园活动最为突出,士流园林全面地“文人化”,文人园林作为一种风格几乎涵盖了私家造园活动,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成熟境地的一个重要标志。
皇家园林也受到了文人园林的影响,园林的规模和造园的气派有所减弱,取而代之的是细腻、简约。
叠石、置石均显示其高超技艺,理水已能够缩移摹拟自然界全部的水体形象,与石山、土石山、土山的经营相配合构成园林的主体。
园林建筑已经具备后世所见的几乎全部形象,作为造园要素之一,对于园林的成景起着重要作用。
在建筑细部、小品、室内家具陈设等方面造诣很高。
宋人的诗词和绘画多以园林为题材,文人画的画理介入造园艺术,使园林呈现“画化”的趋势。
景题、匾联的运用更加形象地体现了园林的诗画情趣,深化了园林意境的含蕴,真正完成了写意山水园林的塑造。
参考文献:[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郭风平,方建斌.中外园林史[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3]江俊浩.南宋园林及其文化遗产价值探讨[D].广西城镇建设,2011(3):62-66.[4]荣斌.一代咏梅成正声[J].东岳论丛,2003(1):113-117.[5]高履泰.中国建筑文化对韩国古建筑的影响[J].古建园林技术,1983:39-44.[6]陈薇.中国私家园林对日本、欧洲造园的影响及比较[J].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05(4):27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