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田注水井调剖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
![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8d476d34431b90d6d85c794.png)
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及对策目前,低渗透油田储量在我国油田储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近年,低渗透油田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天然气产量快速发展和原油产量稳定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出现一些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不但影响了油田的安全生产,而且影响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1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影响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技术方面的影响。
1.1油层孔喉的影响影响低渗透油层开采根本原因是储层孔喉细小和比表面积大。
低渗透油层平均孔隙直径为26~43μm;油层孔喉细小,半径中值只有0. 1~2. 0μm;比表面积相对较大,在2~20 m2/g之间;三者之间直接形成了渗透率低。
1.2渗流规律的影响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规律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特点,是不遵循达西定律的。
低渗透油田主要表现非达西型渗流特征:表面分子力和贾敏效应作用强烈、孔喉细小、比表面积和原油边界层厚度大。
渗流直线段的延长线与压力梯度轴的交点即为启动压力梯度,是不通过坐标原点而与压力梯度轴相交,由于渗透率越低,所以启动压力梯度越大。
1.3弹性能量的影响低渗透油田弹性能量除少数异常高压油田外,一般的油田弹性阶段采收率只有1% ~2%。
弹性能量小主要是由于一般底、边水都不活跃,储层渗流阻力大、连通性差引起的。
在消耗天然能量方式开采条件下,弹性能量压力和产量下降快,是由于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油田产量急剧递减,使生产和管理都非常被动。
1.4见注水效果的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见注水效果尤为重要。
在井距280 m左右的条件下,注水效果需注水半年至一年时间才见效,见效后油井产量、压力相对稳定,但上升现象很不明显。
有部分油田的注水井因注不进水转为间歇注水或被迫关井停注,从而影响开发效果。
低渗透油层采油指数相当于高、中渗透油层的几十分之一,只有1~2t/(MPaod)。
低渗透油井见注水效果程度差,停止吸水是由于泵压与井口压力达到平衡时出现的。
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及改善措施探析
![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及改善措施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87d32c0508763230121217.png)
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及改善措施探析站在全世界的角度上来看,我国是物产资源比较丰厚的国家,特别是在油气这方面资源上其蕴藏量相对来说比较丰富。
如果能够将这些油气进行有效的利用,同时将那些渗透的油藏全都进行开发,这样不但能够解决我国社会资源紧缺的问题,还能够让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但是由于受到各个方面上的因素影响,我国在对低渗透油藏进行开放时其效果不是很理想,注水开发也没能够在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本篇文章对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标签: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改善措施1 在低渗透油藏中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经过有关低渗透油藏开发部门的不断研究发现,在低渗透油藏中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地质因素以及开发因素,其中的地质因素其实就是对低渗透油藏在开发时的因素,主要包括了孔隙结构、夹层频率以及砂体内部结构等地质因素,而在开发因素中主要是指贾敏、压敏和渗流特性。
1.1 地质上的因素地质上的因素其实也可以成为自然因素,这种影响因素不仅仅是外在因素,同样也是难以解决以及改变的因素,对于地质上的因素,有关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尽量的去控制,避免在对低渗透油藏进行开发时由于地质因素导致的不良影响。
在地质因素当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孔隙结构这方面上的因素,这是由于孔隙的半径尺寸、连通情况以及几何形态都会为低渗透油藏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在吸附滞留层当中的液体,其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停滞的状态,要想将液体转变成流动的状态,就必须认为的干预,同时还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够进行有关的工作,在对梯度施加压力时,只有压力梯度在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才可以让储存的液体进行流动。
此外,据有关实验显示,压力梯度同样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储层孔厚和孔径范围,当影响梯度压力的各种因素逐渐减小时,就会使梯度压力逐渐的增大,但是在注水效果上就会变得很差。
低渗透油田中油井注水优化调整研究
![低渗透油田中油井注水优化调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16175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7.png)
低渗透油田中油井注水优化调整研究在低渗透油田中,注水作为一种常见的增产方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油藏特性的复杂性和注水方案的不合理性,油井注水效果不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因此,对低渗透油田中油井注水的优化调整研究尤为关键。
一、背景介绍低渗透油田的特点是油藏岩石孔隙度低、渗透率较弱。
因此,油井注水的目的是提高岩石孔隙度和改善油藏渗透性,以便更好地采收原油。
然而,由于油藏的复杂性,注水操作往往面临很多挑战,如水沟现象、渗透率不一致等问题。
因此,对油井注水的优化调整研究能够有效提高采油效果,减少资源浪费。
二、注水优化调整研究的目的注水优化调整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低渗透油田中注水井的运营参数进行优化,提高注水效率,减少损失,实现油田稳产增产。
同时,该研究还旨在通过合理调整注水方案,降低注水产生的副作用,如孔隙度下降、储层压力增加等。
三、关键研究内容1. 注水井位置确定:在低渗透油田中,注水井的位置对注水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地震勘探、岩心分析等手段,确定注水井的最佳位置,以保证注水效果的最大化。
2. 注水井参数优化:注水井的运营参数包括注水压力、注水量、注水周期等。
通过模拟分析和实地调整,优化这些参数,提高注水效率。
3. 注水水质管理:低渗透油田中,注入水的水质对注水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选择注水水源,同时采取适当的水质处理措施,以保证注水效果的最佳化。
4. 注水方案调整:根据注水井的实际情况,结合地质特征,合理调整注水方案。
可以通过提前停止或调整注水周期、调整注水井数目等方式实现。
5. 油井注水效果评价:通过采集油井数据,运用数学模型和物理模拟,评估油井注水效果。
对不同注水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为注水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1. 数值模拟和流体力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流体力学模型,研究油井注水的流动规律和渗透性变化。
分析注水操作的影响因素,为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影响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影响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44fa3d9da38376baf1fae40.png)
影响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南翼山油田为典型的低渗透油藏,经过近10年多的水驱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也存在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油井受效时间长、压力和产量变化不敏感等问题。
针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水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存在问题影响因素技术措施一、油田概况南翼山油田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行政隶属青海省海西州茫崖镇。
区域构造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属于西部坳陷区茫崖凹陷南翼山背斜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
含油层段为新近系上新统的上、下油砂山组,是一种在缺乏陆源物供应、具有温暖清澈的浅湖咸水环境下形成的湖相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混积沉积,岩性主要为深色的泥岩类、灰岩类夹少量砂岩、粉砂岩及白云岩。
储层发育原生粒间孔、次生溶蚀孔,残余粒间孔、晶间孔和微裂缝。
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4.6%,平均渗透率为2.98mD,储层排驱压力、饱和中值压力低,孔喉半径小,储层渗流性能差,属于中高孔—低渗透储层[1]。
二、油田水驱开发存在问题南翼山油田于2002年开始进行注水开发,采用280m×280m的反九点法注采井网,辖区内采油井58口,注水井30口,注采井数比为1:2.8。
取得一定注水效果的同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矛盾也日益突出[2]。
1.采用消耗方式开发,产量递减快,压力下降快油田原始地层压力为17.2Mpa,天然能量不充足,渗流阻力大,采用自然枯竭方式开发,产量递减快,地层压力下降快。
在依靠天然能量开采阶段,产油量的年递减率为40%,地层压力下降幅度很大,每采出1%地质储量,地层压力下降4.2MPa。
2.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而且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层间、层内矛盾日益加剧,甚至发展到注不进水的地步。
由于注采井距偏大、油层吸水能力低,注水井的能量(压力)难以传递、扩散出去,致使注水井井底附近产生蹩压,注水压力升高。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1c5a11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e.png)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低渗透油藏开发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的工程,其开发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质、物理、化学和工程四个方面分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
地质因素1.储层砂体:低渗透油藏常常是由细粒度沉积物(如页岩)和少量的高渗透率砂岩组成的,砂体的厚度、连续性和孔隙度对于油藏有效厚度和渗透率的影响非常大。
2.构造和断层:构造和断层是地质应力的表现,其影响储层的物理性质,油、水分布和运移规律。
构造和断层的特征、排列方式和空间分布直接影响到油藏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物理因素1.孔隙度和渗透率:低渗透油藏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通常很低,因此在开发时,需要采用一系列增渗措施来提高渗透率和产量。
2.粘度和密度:油的粘度和密度对于油藏的开发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高粘度和高密度的油会影响采油率和注水效果,需要采用增渗技术来解决问题。
化学因素1.油的组成:低渗透油藏中的原油组成复杂,其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化学成分。
这些成分会影响油的流动性和处理技术,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精细的化学分析和处理。
2.水质和矿物质:地下水的矿化度和溶液型态对于油藏的开发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过高的水矿化度和过多的矿物质会导致孔隙和裂缝的堵塞,降低油藏的产量。
工程因素1.采收工艺和设备: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需要采用一系列先进的工艺和设备。
例如,增强油藏压力、注水、压裂等工艺能够提高油藏的渗透率,而井控、油藏连通性监测和数据采集装置则有效地提高了采收率。
2.经济和政策环境:开发低渗透油藏需要巨大的投资,同时需要满足政策和环境的要求。
因此,政策和经济环境的稳定和可预期性,对于开发低渗透油藏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主要因素分析
![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主要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e3a42d376baf1ffc4fad40.png)
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主要因素分析摘要:低渗透油藏大多采用注水开发,低渗油藏受储层物性及渗透率的限制,注入水推进速度相对较慢,含水上升慢,在同等井距的情况下的,采取压裂改造扩大易流区半径,增大注水流线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夹角,合理注采比等措施将有效改善和提高低渗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
本文以牛庄油田NW68块沙三中低渗油藏注水开发为例,选取典型注水井组,对影响其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
关键词:低渗透注水影响因素低渗透油藏因储层视渗透率变化产生的易流区半径大小,最大主应力方向与注水主流线方向夹角及水井单井累计注采比均会对其对应油井的受效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使对应受效油井表现出不同的动态变化特点。
一、NW68块注水效果实例分析1.区块地质及开发现状NW68块位于牛庄洼陷南缘,为一个被断层复杂化了的东高西低的单斜构造,沉积类型主要为深水湖相浊积扇沉积,石油地质储量485×104t。
该块沙三中孔隙度平均为17.96%,渗透率最平均为7.0×10-3μm2,泥质含量10.2%,原始含油饱和度58.3%。
地面原油密度0.88g/cm3,地面原油粘度20MPa.s,地下原油粘度 4.3MPa.s,原始地层压力43MPa.s,饱和压力10.1MPa.s,目前地层压力25.6MPa.s,为典型的低渗透岩性油藏。
2.注水效果及影响因素实例分析对应已受效油井7口,其中4口井获得明显增油效果,2口井获得一定的稳产效果,1口井因高含水改层,7口井注水受效前日产液52.4t,日产油39.7t,含水24.2%,受效后日产液85.1t,日产油57.5t,含水32.4%,日增油17.8t,18个月累计增油3560t。
2.1易流区半径大小对注水效果的影响T68-40井2006年2月份投产,初期日产液5.1t,日产油4.6t,含水8%,2007年9月份转注距离该井235米对应水井T68-35转注,日注水量30m3,该井未见到明显注水效果。
影响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影响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504457c01f69e3143329414.png)
影响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南翼山油田为典型的低渗透油藏,经过近10年多的水驱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也存在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油井受效时间长、压力和产量变化不敏感等问题。
针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水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存在问题影响因素技术措施一、油田概况南翼山油田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行政隶属青海省海西州茫崖镇。
区域构造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属于西部坳陷区茫崖凹陷南翼山背斜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
含油层段为新近系上新统的上、下油砂山组,是一种在缺乏陆源物供应、具有温暖清澈的浅湖咸水环境下形成的湖相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混积沉积,岩性主要为深色的泥岩类、灰岩类夹少量砂岩、粉砂岩及白云岩。
储层发育原生粒间孔、次生溶蚀孔,残余粒间孔、晶间孔和微裂缝。
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4.6%,平均渗透率为2.98md,储层排驱压力、饱和中值压力低,孔喉半径小,储层渗流性能差,属于中高孔—低渗透储层[1]。
二、油田水驱开发存在问题南翼山油田于2002年开始进行注水开发,采用280m×280m的反九点法注采井网,辖区内采油井58口,注水井30口,注采井数比为1:2.8。
取得一定注水效果的同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矛盾也日益突出[2]。
1.采用消耗方式开发,产量递减快,压力下降快油田原始地层压力为17.2mpa,天然能量不充足,渗流阻力大,采用自然枯竭方式开发,产量递减快,地层压力下降快。
在依靠天然能量开采阶段,产油量的年递减率为40%,地层压力下降幅度很大,每采出1%地质储量,地层压力下降4.2mpa。
2.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而且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层间、层内矛盾日益加剧,甚至发展到注不进水的地步。
由于注采井距偏大、油层吸水能力低,注水井的能量(压力)难以传递、扩散出去,致使注水井井底附近产生蹩压,注水压力升高。
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及改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bb017c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e.png)
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及改善措施摘要:全球的石油资源都面临的短缺的现象,因此油藏开采效率的提高是目前研究人员面临的重大难题,低渗透油藏因为储量十分丰富,在最近的几年中得到了有关学者的高度重视,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水驱开发潜力、效果、人为控制等三方面。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因素;改善措施引言随着中国油田勘探和开发作业的不断进行,低渗透油田的数量不断增加,低渗透油田具有渗透率相对较低、单井产量相对较少的特征,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度相对较大,但是由于中国对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对低渗透油田进行开发成为了不得不进行的一项工作,因此,如何对低渗透油田进行有效的开发并提高低渗透油田的产量成为了研究的重点问题。
1低渗透油田含义低渗透油田指的就是油层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油田,其在中国的分布十分广泛,据权威数据统计,过去几年当中中国新发现的油气田有超过半数都是低渗透油藏,并且中国能源储量普查结果显示,低渗透油田的产能规模已经超过了中国油气田总产能的3/4,中国尚未被开发的低渗油田遍布全国各个地区,这就意味着,若是能够合理对其进行开采,就能获得大量油气资源,增加产能,解决中国能源紧张的问题,为居民提供更多能源,并进一步促进中国工业水平的提升。
2注水开发油层注水工艺是指在油田开发的过程中,随着开采量的增加,油层压力逐渐降低,而为了保证油层有足够的压力,技术人员通过专业设备向油层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对底层油田能量进行补充,保证油田能够继续顺利出油,实现低渗透油层资源的最大化开采,避免因为油层压力不足导致资源浪费。
在低渗透油层的开采过程中,随着开采量的不断提高,相应的油层压力也会逐渐下降,当压力下降到某一临界值后,油田会不再出油,出现脱油现象,造成原油产量大幅度下降,油田开采效率急剧降低,大量能够被开采的原油只能遗弃在地表层中,长此以往,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对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产生非常严重的制约作用。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ba657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a.png)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低渗透油藏指的是油藏孔渗性较低的油藏,其渗透率一般小于1mD。
由于渗透率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难度较大,开采效果也常常不理想。
研究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对于有效开发低渗透油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质条件、油藏特征、原油性质和开发技术等方面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浅析。
地质条件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低渗透油藏的储集岩石通常为砂岩或碳酸盐岩,其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
地质构造是决定油藏形态和油气运移的关键因素,不同的地质构造会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构造斜坡的油藏往往存在水体倾倒、产能脉冲等问题,开发难度较大。
储层含油饱和度、构造裂缝和天然裂缝发育程度等地质因素也会影响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油藏特征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低渗透油藏的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度低,孔隙连通性差,导致原油流动困难。
低渗透油藏的岩石强度高,岩石力学参数较大,使得岩石破裂和孔隙扩展困难,对开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油藏物性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渗透率分布、油藏压力、剪切应力等,以及油藏物性随时间和地域的变化,也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
原油性质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原油的粘度是其流动性的关键参数,低渗透油藏中的原油粘度通常较高,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加大注水量或采用其他措施来改善原油的流动性。
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杂质等也会对原油的流动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开发技术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常用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包括水驱、聚合物驱、CO2驱和常规采油等。
不同的开采技术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效果。
对于渗透率较低的低渗透油藏,通常采用水驱或聚合物驱等方法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对于孔隙度较小、渗透率分布不均的低渗透油藏,则需要采用水平井、酸化压裂等技术来改善油藏渗透性。
开采压力、注采比、井网布置等开发参数的选择也会对开发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特低渗透油田注水井储层伤害因素分析
![特低渗透油田注水井储层伤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e8af0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7.png)
1451 研究区概况M 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面积约4000k m 2,控制地质储1.5×106t ,含油面4.4×102km 2,该区域储层弱水敏,有利于注水开发,长8储层含少量伊利石和水敏矿物伊/蒙混层,敏感性分析表现为弱水敏,有利于注水开发。
采用注水开发,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长8储层无水期驱油效率25.8%左右,最终期驱油效率44.7%,注水开发提高采收率潜力较大。
长8油层厚度平均9.5m,前期采用五点井网注水水驱效果差,递减大[1-2]。
2 注水井储层的伤害特点2.1 岩石堵塞注水井周围的岩石颗粒、粘土或沉积物等可能进入储层中,堵塞孔隙或通道,影响水的注入和流动。
2.2 水质变化注入水的成分和性质可能与储层内原有水的成分不同,引起化学反应或沉淀,导致储层孔隙变小或堵塞。
2.3 水力剪切破坏高压注入水可能对储层造成水力剪切破坏,导致储层孔隙崩溃、裂缝扩展或岩石变形。
3 注入水与储层岩石的配伍性研究3.1 注入水水质分析油田很多注水井经过长期注水作业,近井地带储层敏感性矿物(主要为粘土矿物)在长期注水过程中由于冲刷作用或之前的酸化溶蚀作用已经剩余很少,近井地带流动水也主要是注入水,地层水已经被驱替到深部储层。
因此造成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外来注入水所致。
对油田注水井水质以及堵塞物样品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分析储层伤害,为酸化酸液优选提供依据[3-5]。
3.2 固相堵塞物综合分析研究区的回注水型为NaCl型,总矿化度较高,钙镁离子占据一定含量,为典型的的高盐污水,钙镁离子与NaHCO 3型地层水作用会产生碳酸盐垢。
注入水中的乳化油和游离油进入地层也会产生有机垢形成“死油”造成伤害。
油田注水井,注水水质分析表明该油田固相堵塞物主要是特低渗透油田注水井储层伤害因素分析杨宏拓 白璞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65摘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步提高,对油、气的需求不断增加,常规油藏开采已进入中后期,低渗透油藏的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对未来石油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48de8e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d.png)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小于1毫达西),导致原油在地层中难以流动和产出的油藏。
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其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为对这些因素进行浅析。
地层特征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低渗透油藏通常具有高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的特点,其中孔隙度反映了储集岩的孔隙空间大小,而渗透率则反映了孔隙间的连通性和岩石渗流能力。
如果孔隙度较高、连通性好、渗透率较大的低渗透油藏,往往更易于产出油藏中的原油。
岩石物性参数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岩石物性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压力等,这些参数对原油的流动性和流动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
渗透率较低的低渗透油藏,需通过施工增渗措施(如水力压裂)来提高渗透率,从而增加原油产量。
油藏开发方式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常见的油藏开发方式包括自然驱动、水驱、气驱、辅助压裂等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油藏类型和开发效果。
对于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和辅助压裂是常用的增产措施,通过增加裂缝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提高原油的流动性和产量。
油藏开发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也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产生影响。
随着油藏开采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被应用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中,例如水平井、多级压裂、地震勘探等。
这些技术手段和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增加产量。
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而且开发周期较长,回报周期也相对较长。
经济因素的考量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油价环境下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更具有经济效益,而低油价环境下的开发则可能难以获得满意的收益。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层特征、岩石物性参数、油藏开发方式、技术手段和设备、经济因素等。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合理的开发策略和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63d177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0.png)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油藏特征、开发工艺和技术、油
藏管理等。
低渗透油藏的特征对开发效果有很大影响。
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低,储量分布不均匀,孔隙结构复杂,导致油藏对流和展开性差。
低渗透油藏中的原油黏度大,地层温度高,使
得原油流动性差,采油困难。
低渗透油藏的特征决定了该类油藏的开发难度和开发效果。
开发工艺和技术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也很大。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主要采用压裂、水驱、气驱等增产技术,通过改善油藏的渗透性和流动性来提高采收率。
压裂是最常
用的增产技术之一,通过注入高压液体使岩石裂缝扩展,增加流通路径,改善储层渗透性。
水驱和气驱则通过注入水或气体来增加油藏的压力,推动原油向井口流动。
还可以采用
CO2驱、聚合物驱等技术来增加原油的流动性。
开发工艺和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对提高低渗
透油藏的采收率和开发效果有重要影响。
油藏管理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油藏管理包括注水、注气、注聚
合物等措施,旨在维护油藏的压力和温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合理的油藏管理可以延缓
油藏压力下降速度,提高采收率。
油藏管理还包括合理的井网布置、注采关系的调整、拟
定合理的开发方案等。
通过科学的油藏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油藏资源,提高低渗透
油藏的开发效果。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受到油藏特征、开发工艺和技术、油藏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开发策略和措施,才能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和开
发效果。
(完整word版)低渗透油田注水井调剖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完整word版)低渗透油田注水井调剖效果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3f6c1351e79b89680226d1.png)
低渗透油田注水井调剖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平面上单向突进和剖面上的尖峰状吸水现象普遍存在,注水井调剖可以调整地层渗透性差异,控制注水窜流、提高水驱波及系数。
本文通过对该油田近几年水井调剖取得的成果,对注水井调剖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方面分析。
分析认为,在详细研究油藏特征和单井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调剖体系、合理的堵剂用量和段塞结构能扩大水井的调剖效果;重复调剖效果是逐次递减的,如何减缓重复调剖效果的递减是下一步工作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油藏特性;调剖体系;施工参数;重复调剖;影响因素一、引言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原始地层存在的天然裂缝、溶洞以及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人为诱导裂缝对低渗透储层的油藏动态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以及长期注水开发引起的地层出砂、胶结物的大量流失、胶结结构遭到破坏,使地层出现高渗透层、大孔道,导致注入水平面上单向突进和剖面上的尖峰状吸水现象普遍存在。
由此造成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低,注水沿着主砂体带方向、能量较低部位突进,造成主向部分油井水淹,含水上升速度快,而侧向油井注水不见效的后果。
注水井调剖是油田开发中的一项主要控水稳油技术。
针对某油田的实际情况,2010年以来不断加大注水井调剖力度,共实施注水井调剖70井次,取得较好效果。
二、油藏特性对调剖效果的影响油藏类型直接决定调剖体系的组成和调剖的技术思路;油层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改变调剖体系的性能来影响调剖效果,其中油藏温度、地层水矿化度是影响调剖体系性能的两大因素。
2.1油藏类型该油田属低渗透裂缝性发育丰富油藏,该类油藏和渗透性油藏有很大的不同,调剖难度相对较大,堵剂体系既要做到对大裂缝进行有效封堵,又不至于对微裂缝堵死,同时还要使堵剂在地层运移过程中既能有效控制油水流度比,又能起到一定的驱油作用。
对这样的油藏进行调剖,应依据“堵”、“调”结合的原则,选用深部复合调堵体系,并通过体系优化、段塞优化和参数优化实现理想的调剖效果。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893b95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7.png)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低渗透油藏是指地下储层的渗透率在1×10^-3mD以下的油气藏,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重要资源。
由于低渗透油藏的地质条件复杂,油藏开发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对于指导和优化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首先是储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低渗透油藏的储层渗透率较低,使得油气开采难度增加。
其次是储层构造,低渗透油藏常常伴随着复杂的储层构造,构造对于原油的运移和富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有储层中地层流体的性质,如粘度、饱和度等,这些地质条件都会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产生影响。
2. 成本投入成本投入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低渗透油藏的复杂地质条件和采油技术要求高,使得其开发成本较高。
如何合理控制成本,提高开采效率,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可持续开发至关重要。
降低成本投入、提高开采效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3. 注水技术注水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
由于低渗透油藏的地层渗透率较低,油水比较大,单纯依靠自然产能难以达到预期的开采效果。
通过注水技术,可以提高储层的有效渗透率,促进原油的流动,从而提高采收率。
合理的注水技术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4. 压裂技术5. 采油工艺6.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低渗透油藏的开采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对于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合理控制环境污染,降低环境影响,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地质条件、成本投入、注水技术、压裂技术、采油工艺和环境因素是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以提高开发效果,实现可持续开发。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影响因素分析与措施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影响因素分析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de5fcb076eeaeaad1f3307e.png)
255目前,国际大型油田都进入了开采后期,我国也不例外,例如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从另一方面分析,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都不断增加,各国都在加快对新能源的研究,例如可燃冰,但是在新能源达不到量产之前,石油仍是最可靠、最清洁的能源,因此必须想办法开采难度较大的油田,低渗透油藏就是一个新方向。
低渗透油藏数量很多,地下原油含量丰富,但是开采工作难以进行,开采难度极大。
国内外专家对低渗透油藏的开采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仍然无法实现克服所有困难达到量产的要求[1]。
通过注水的方式进行低渗透油藏开发是一个新的开发方向,但是注水开采方式虽然较为成熟,但是影响因素较多,如果无法克服所有影响因素,就无法实现安全、可靠的开采目标。
本文首先对影响注水开采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类,将其分为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两个大类,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五种改善措施,希望能为我国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提供相关建议,促进石油领域的发展。
1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影响因素分析在对低渗透油藏开发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大类,分别是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
1.1 地质因素①孔隙因素。
孔隙因素主要是指地层中孔隙的直径、形状以及连通性能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孔隙因素影响的是地层渗透率,从而间接影响低渗透油藏的开采。
通过研究发现,孔隙的直径越小、形状越复杂、连通性越差,则开发难度越大[2]。
②砂体结构因素。
一般情况下,砂体结构是最容易忽略的影响因素,但是砂体结构却会对油藏开发产生直接影响。
砂体结构主要是指砂体的物性,例如粘附性,研究表明:当砂体的粘附性越强,则开发难度越大。
③夹层因素。
对地层夹层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夹层并不是平行的,很多夹层呈现出斜交的形状,例如在三角洲地带,这种形状的夹层有利于中高渗透油藏的开发,但是会增加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难度,这主要是因为低渗透油藏本身渗透性能就比较差,复杂的夹层不但不会增加渗透性能,还会对渗透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从而增加开采难度。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bc7207bdc281e53a5802ffc1.png)
3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影响因素3.1 孔隙特征的影响目前针对于低渗透油田进行注水开发过程当中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其中孔隙特征对于低渗透油田开发造成影响,对于低渗透储层当中孔喉半径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是在2.48μm以上,同时孔道半径需要在0.06~1μm之间。
3.2 附加渗流阻力在细小的孔道之中主要压力达到启动压力,液体则会参与流动,如果孔洞减小,附加渗流阻力会相应的增加。
相反,孔洞变大,则相应的阻力变小。
二者之间是一种反比例的关系。
另外。
非线性段,每个点切线以及压力轴当中,不同孔隙以及孔径会附加渗流的阻力,同时渗流的阻力还是会由于压力梯度增加逐步增加。
另外,随着压力逐渐增加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空隙参与到流动阻力当中,渗流能力大幅度增加,3.3 渗透率变化的影响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当中,如果注水井附近存在着一定程度地层压力,由于压力大幅度增加附近压力会降低,另外压力梯度比较大,采油井和注水井之间存在着较远的距离,压力比较小,同时储存层渗透能力会大幅度增强,如果将临界压力作为一种界线,地层当中压力超过临界压力之外,半径范围以内流体流动性相对比较强。
在这个半径范围之内也被称之为易流动半径。
反之,注水井和油井相对而言距离越远,渗透率相对越少,流动能力会大幅度的减弱。
4 注水开发技术对策4.1 注水和采油同步进行针对目前低渗透油田的特点进行分析,大部分的地渗透油田都不存在较大天然能量,同时低渗透油田之中导压性能比较差,因此,相关人员在实际采油的过程之中应当使用注水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具有诸多的优点,一方面能够促使地层压力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这样的方式还可以避免渗透率过大而导致损失。
4.2 早期分层注水目前,针对于低渗透油田进行开发过程之中应当在早期采取注水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含水量上升速度得到充分控制,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油层动用水平,进而能够明显促使低渗透油田实际开采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
其中,减缓含水速度主要方式包括下列几种类型:第一,应当针对于新投注井以及注采调转井采取科学合理注水方式,一般来讲针对于新投注井0 引言在目前低渗透油田开发的过程当中还依然存在着诸多方面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到油田开发的效果和水平。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分析及相关影响因素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分析及相关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4f8bcb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5.png)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分析及相关影响因素摘要:低渗透油田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的油田,开发这类油田常常需要采用注水技术来增加油层压力,改善油藏物理性质,从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注水开发在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已成为提高油田产能、保持油田稳定生产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注水开发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生产特征和影响因素也十分复杂。
因此,研究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深入理解油田注水开发机理,优化注水开发方案,提高油田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和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探讨。
希望能够为提高低渗漏油田的产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生产特征;影响因素;技术对策在对低渗漏油田进行开发作业过程中,低渗漏油田的渗透率比较低并且单井产量较少,导致了低渗漏油田存在较大的开发难度。
然而,受到市场能源需求不断提升的要求,加强对低渗漏油田的开发势在必行。
因此,就当前的油田开采而言,如何加强提升对低渗漏油田的开发效率,提高油田产量,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进行低渗漏油田开发过程中,注水开发是较为常用且较为成熟的开发方式,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技术方案操作失误,将会对低渗漏油田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在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生产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影响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技术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生产特征分析(一)非达西流特征在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时,非达西流的基本特征较为明显,以及会在油田内部出现一定的压力差。
若是压差相对较低,油田中的流体流动性较差。
唯有使得压差到达某一临界值才能使得油田内部产生较好的流动性。
即便如此,流动的过程也仅仅是保持在某一区域范围当中。
所以,若是进行过度的注水开发,则会导致地层渗透率快速下降。
(二)方向性特征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水流表现出方向性特征,同时地层的内部有着许多细小裂缝,导致注水开发出现水淹的现象。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8b21de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c.png)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摘要:21世纪,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为了增加能源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相关部门将目光转向低渗透油田,并试图通过提高开采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油田采收率。
低渗透油田的埋藏地点和周围地质环境、岩石特性等都与普通油田不尽相同,开采的难度较大,本文立足于生产实际,分析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与影响因素。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生产特征1低渗透油田开发的生产特征在一般的情况下,低渗透油井的含水饱和率较高,残油中的含水饱和率往往偏低。
在两相相互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区域范围的限制,两相的融合度较低,对油井的开发效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在低渗透油井中,经常会出现水段塞和油段塞相互排列的情况,如果存在毛管力,流动阻力也会偏高,会对油和水的流动状态产生非常大的阻碍作用。
随着注水开采的不断进行,地层中的油会不断流出,地层中的压力就会下降,受到上覆层压力的影响,岩石骨架中的孔隙体积会形成拱结构,岩石颗粒之间的胶状颗粒就容易出现塑性变形,但岩石结构的强度会上升,不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
和孔隙结构出现的现象相反,喉道的结构为反拱形,在岩石压力的作用下,胶状结构也会出现变形的情况,这会导致岩石颗粒之间逐渐疏松。
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胶状结构的变形也就越大,部分喉道甚至会出现闭合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了油井的渗透率,使油田的开发效率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为了保证油井的产量,我们会采用井底流压降低的方法,但其流压也不能过低,否则会对地层压力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油层的敏感性受到影响。
因此,在进行低渗透油井注水开采的过程中,应该对井底流压进行控制,在早期注水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一定的压力,避免压力过大造成敏感性损伤。
2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技术特征分析2.1超前注水技术在正式开采之前,实施超前注水,也就是用压力泵向地层中大量注水,能够提升地层压力,促使其形成压力驱替机制,提高油藏内部的压力条件,使得原油在超大压力的驱使下通过岩石和土层的孔隙,在固定的区域集中,能够更方便地进行开采,并大幅提高油井出油率。
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c112d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0.png)
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摘要:针对低渗透油田开发问题,本次研究结合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首先对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影响开发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国内外对策,为推动我国低渗透油田开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研究表明:在低渗透油田开发的过程中,受到自身性质中喉孔直径相对较小、流体不满足达西定律以及油井注水开发效果较为缓慢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度相对较大,我国主要是从确定合理的井距、合理的注水压力、引入气驱技术以及引入压裂激发技术等四方面入手,采取合理的措施,全面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影响因素;自身性质;对策0前言我国的部分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该种类型的油田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该种类型油田进行开发的难度相对较大,同时,我国常见的开发技术在应用于该种类型油田的过程中,其原油的开采效率非常低,这会对我国石油产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1]。
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部分油田进入到开发后期阶段,为了保障全国的原油产量,需要对我国范围内的低渗透油田进行合理的开发,使得该种类型油田的产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该种类型油田的开发问题,本次研究首先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对国内外的开发技术进行调研研究,为推动该种类型油田开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对于低渗透油田而言,主要是受到自身性质的影响,使得该种类型油田的开发难度相对较大,开发过程中的产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影响其开发效果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六个方面:①低渗透油田中油层之内的喉孔直径相对较小,使得油层之中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大,这是地层之中渗透率相对较低的重要原因,也是开发难度相对较大的主要原因;②低渗透油田中流体并不满足达西定律,具有非常明显的非达西定律的特征,流体在流动的过程中,虽然流动直线会不断的延长,但是延长线并不经过坐标原点,延长线会与压力的梯度线相交叉,该交点位置即为流体的启动压力,由于地层之中的渗透率相对较低,所以原油的启动压力相对较大[2];③地层之中的弹性能量相对较低,如果使用地层之中的天然能量对其进行开发,则压力的下降速度相对较快,这使得原油开发的产量迅速降低;④采用注水开发的效果较为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地层之中的渗透率相对较低,流体流动的阻力相对较大,注水过程中的能量在注水井的周围被大量的消耗,一般情况下,在注水作业一年以后,才能发挥注水的效果;⑤沿着裂缝的方向,地层内非常容易出现水淹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注水井的吸水性相对较强,在注水井工作几天甚至几小时以后,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水淹现象;⑥地层中的应力会发挥非常明显的作用,地层应力的大小以及方向会对地层内裂缝的形成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层应力这一项影响因素。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21e2d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b.png)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发布时间:2021-09-08T08:09:24.115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8月上15期作者:朱红璋李冰刘刚[导读] 低渗透油田在开发过程中主要采用注水开发生产,相关施工单位需要利用注水法来提高开采的效率。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朱红璋李冰刘刚陕西西安 718600摘要:低渗透油田在开发过程中主要采用注水开发生产,相关施工单位需要利用注水法来提高开采的效率。
低枕头油田基本特征是采油量与压力的问题,在不断地注水作用下会导致压力逐渐升高,但油井的供应量却出现明显不足的现象,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油量下降,这也会大大影响采油速度。
基于此,本文我们将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生产特征;影响因素低渗透油田与普通油田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基于自身在开采过程中的特殊性,导致低渗透油条的开采率较低,而为了进一步提升低渗透油田的开采产量,通常会对低渗透油田进行注水增压作业,但这种生产工艺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低渗透油田的储油层渗透率较低,这就是生产企业在开采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成本,较低的开采率严重影响到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
一、低渗透油井简介现在我国在油气开发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低渗透油田。
按照目前相关表明,新发现的油田基本都是低渗透油田,现有的低渗透油田总量可以占到整个油田产能规模的半数以上。
目前低渗透油田已经成为重点开发的主要项目,其主要原因是低渗透的油田在我国多半以上的地区中存在。
如何提高低渗透油田的产量便是目前开采工作的一大问题。
在开采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措施,对低渗透油田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后给出开发意见,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困难都解决不了的,以往成功的经验都需要我们学习,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采率,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渗透油田注水井调剖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平面上单向突进和剖面上的尖峰状吸水现象普遍存在,注水井调剖可以调整地层渗透性差异,控制注水窜流、提高水驱波及系数。
本文通过对该油田近几年水井调剖取得的成果,对注水井调剖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方面分析。
分析认为,在详细研究油藏特征和单井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调剖体系、合理的堵剂用量和段塞结构能扩大水井的调剖效果;重复调剖效果是逐次递减的,如何减缓重复调剖效果的递减是下一步工作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油藏特性;调剖体系;施工参数;重复调剖;影响因素一、引言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原始地层存在的天然裂缝、溶洞以及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人为诱导裂缝对低渗透储层的油藏动态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以及长期注水开发引起的地层出砂、胶结物的大量流失、胶结结构遭到破坏,使地层出现高渗透层、大孔道,导致注入水平面上单向突进和剖面上的尖峰状吸水现象普遍存在。
由此造成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低,注水沿着主砂体带方向、能量较低部位突进,造成主向部分油井水淹,含水上升速度快,而侧向油井注水不见效的后果。
注水井调剖是油田开发中的一项主要控水稳油技术。
针对某油田的实际情况,2010年以来不断加大注水井调剖力度,共实施注水井调剖70井次,取得较好效果。
二、油藏特性对调剖效果的影响油藏类型直接决定调剖体系的组成和调剖的技术思路;油层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改变调剖体系的性能来影响调剖效果,其中油藏温度、地层水矿化度是影响调剖体系性能的两大因素。
2.1油藏类型该油田属低渗透裂缝性发育丰富油藏,该类油藏和渗透性油藏有很大的不同,调剖难度相对较大,堵剂体系既要做到对大裂缝进行有效封堵,又不至于对微裂缝堵死,同时还要使堵剂在地层运移过程中既能有效控制油水流度比,又能起到一定的驱油作用。
对这样的油藏进行调剖,应依据“堵”、“调”结合的原则,选用深部复合调堵体系,并通过体系优化、段塞优化和参数优化实现理想的调剖效果。
2.2油藏温度聚合物在深部调剖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除自身具有驱油功能外还有两方面用途:(1)与其他化学剂交联形成强度更高的堵剂;(2)与颗粒性堵剂同注,起到携带作用。
聚交体系是油藏调剖的主体段塞,其在油藏中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调剖的效果,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至关重要。
温度是影响聚交体系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将厂家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得出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1%的交联体系成胶时间和胶体强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1和图2。
由图1可知,温度对体系的成胶时间有很大影响,温度越高成胶时间越短。
体系在50℃左右时成胶时间发生突变,由40℃到60℃成胶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
该油田主力层油藏温度在70℃以上,注入聚交体系成胶时间短。
为了使聚交体系能够顺利推向油藏深部,要适当延长聚交体系成胶时间。
图1 温度对交联体系成胶时间的影响图2 温度对交联体系强度的影响由图2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交联体系强度随温度提高而增加;当温度超过某一值时,交联体系强度开始快速下降。
这说明交联体系成胶需要适宜的温度,但体系强度在较高温度时稳定性变差。
该油田主力层油藏温度不利于交联体系的稳定性。
2.3地层水矿化度不同矿化度的水(或者是采出水、地表水)对聚合物的粘度是有很大影响的,更影响其交联,特别是地层水中存在的Ca2+、Mg2+、Fe3+高价阳离子对聚交体系的影响是破坏性的。
本人曾在实验室做过耐温抗盐聚合物凝胶体系在相同温度下,体系强度和成胶时间随矿化度的变化关系。
实验选用三种聚合物质量浓度的交联体系,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矿化度对交联体系性能的影响由图3可以看出,聚交体系的成胶强度随着矿化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且降幅较大;体系的浓度越高强度越大。
该油田主力油藏地层水矿化度在27000mg/L左右,注入的交联体系能保持有效的强度。
图4矿化度对凝胶性能的影响由图4可以看出,聚交体系的成胶时间随矿化度的变化不大,成胶时间有所延长;聚合物的浓度越高,聚交体系的成胶时间越短。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延长成胶时间使堵剂推向油层深部,宜采用低浓度注入。
三、调剖体系对调剖效果的影响3.1调剖体系组成通过历年调剖效果分析,深部调剖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1)地下交联聚合物成胶条件受地层影响大,地下交联不完全;(2)地面预交联凝胶颗粒膨胀速度快,油藏高温高盐条件下易脱水,进入地层微小孔隙困难,在地层中以分散相存在易被注入水向前推进;(3)对中低渗油藏,在封堵裂缝或大孔道后由于启动低渗透层的注水压力较高,注水困难;(4)对于大孔道和裂缝油藏,由于堵剂自身的缺陷,堵剂进入深部并形成堵塞的难度加大。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注水井深部调剖宜采用深部复合调堵体系,即地下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水驱流向改变剂、地层预处理技术、地层后处理技术。
该体系既克服了地下交联聚合物成胶条件受地层影响大,地下交联不完全的缺点,又克服了预交联凝胶颗粒进入地层微小孔隙困难,在地层中以分散相存在易被注入水向前推进的缺点,能够在封堵大孔道或裂缝的同时,对低渗透弱吸水层进行解堵,提高并改善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
3.2堵剂用量不同调剖井理想的堵剂用量是不同的,调剖剂用量需要依靠单井的生产特征、调剖半径、调剖层厚度等数据进行估算,才能取得较好的调剖效果。
3.2.1堵剂用量计算方法根据历年的调剖情况和单井的生产特征,选择合理的调剖半径,深部调剖的合理半径为注采井距的1/3~2/3。
然后根据注采井距的大小、注水井的位置、调剖剂的强度、历史措施的效果等对调剖半径进行修正。
为确保取得好的调剖效果,修正后的调剖半径应在1/4注采井距以上。
然后依据吸水剖面资料确定主要吸水层段及其厚度,依据注采井的静、动态对应关系,考虑各调剖井调剖层段在平面上的各向异性和吸水强度的差异,计算调剖剂量。
φβπ⨯⨯⨯⨯⨯=h Nr V n 42 式中:V -调剖剂量,m 3;r -调剖半径,m ;n β-调剖面积系数;N -调剖方向数,1~4;h -调剖厚度,m ;φ-调剖层段的孔隙度,%。
由于油藏的渗透率低,调剖剂的不可入孔隙体积较大,在设计计算时应考虑调剖剂的不可入孔隙体积。
再结合历年的调驱情况,考虑增油量和经济效益对调剖剂量进行修正。
特别地,对裂缝(剖面尖峰),根据裂缝体积计算。
λφ⋅⋅=f V V式中:V —处理量,m 3;f V —裂缝体积,m 3;φ—裂缝孔隙度,%;λ—系数。
其中系数λ由体系强度和裂缝孔隙度与地层孔隙度的相对大小来确定。
体系强度越大,λ越小;裂缝孔隙度与地层孔隙度的比率越大,λ越大。
裂缝的高度根据吸水剖面的尖峰对应的地层厚度来确定。
3.2.2堵剂用量对调剖效果的影响依据该油田2012年调剖数据,选用调剖体系和施工参数相近的调剖井,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堵剂用量对调剖井组的累积增油量影响关系不明显,这主要受井组可挖潜潜力的影响。
但堵剂用量对调剖有效期的影响有一定的规律性,即随着堵剂量的减少,调剖有效期减小。
但在考虑施工条件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堵剂用量并不是越大越好。
3.2.3堵剂用量影响调剖效果机理分析采用理想模型对堵剂用量影响调剖效果机理进行分析。
由于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及地层粘土的重新分散和转移,在高渗带(或大孔道、裂缝)与低渗带之间形成一个过渡带,即中渗带。
下面就调剖后注入水在地层中的走向来分析调剖效果。
(1)堵剂量不足的情况注水井调剖剂用量小将产生两种后果:①注入水对堵剂产生绕流(见图5),但绕流面积小,波及体积小,对低渗透层甚至不波及。
此外注入水对堵剂绕流流线密度大,对堵剂冲刷能力强,导致调剖有效期较短,调剖效果差。
②注入水对堵剂产生突破(见图6),直接导致化堵失效。
图5 注入水绕流示意图 图6 注入水突破示意图 (2)堵剂量充足的情况图7堵剂量充足调剖后注入水走向示意图注水井调剖剂用量充足能够有效的封堵高渗层(或大孔道、裂缝),调驱中低渗透层(见图7),增大注入水绕流面积,扩大中低渗透层的波及体积,特别地增强对低渗层的挖潜能力,取得较好的调剖效果。
3.3段塞结构油藏剖面吸水状况、调剖体系特征及施工参数决定段塞体积大小、段塞强度及段塞的组合方式。
对裂缝性油藏应采用较强的堵剂体系进行封堵,消除剖面上的尖峰;对高渗透层采用中等强度的堵剂体系进行深部调剖,调整渗透率级差,抑制注入水推进速度;对中高渗透率层段,注入调剖体系或聚合物溶液,建立适当的阻力,为低渗透层段吸水留下足够的压力空间,提高驱油效率与波及体积。
一般调剖剂分为调、驱、堵和封口四个段塞:(1)调剖段塞,强胶体系,段塞体积相对较小,段塞用量占全井总调剖剂用量的5%。
成胶时间较短,成胶后强度较高,进入高渗透层段并在近井地带建立一定阻力,减少调剖剂用量,提高效益。
(2)调驱段塞,弱胶体系,段塞用量占全井总调剖剂用量的60%~80%。
成胶时间较长,成胶后有一定强度,调驱剂较多地进入中高渗透层段,并在地层中深部成胶。
(3)调堵段塞,强胶体系,段塞用量占全井总调剖剂用量的10%~20%。
成胶时间较短,成胶后强度高,确保调剖剂只进入中、高渗透层段并在近井地带成胶,为后续注水建立足够的阻力,有效保护已进入中、深部的调剖剂。
(4)封口段塞,快速成胶体系,段塞用量占全井总调剖剂用量的5%。
成胶时间短,成胶后强度高,抗冲刷能力强,确保调剖剂只进入高渗透层段并在近井地带成胶。
在堵剂类型确定的情况下,段塞的强度由堵剂的浓度决定,在一定范围内,堵剂的浓度越高,强度就越大(见图8)。
调驱段塞弱胶体系在总调剖剂量中所占比例在70%左右,因此可以得出,注水井深部调剖主要使用低浓度堵剂,这与“低浓度”化堵理念是相吻合的。
图8 主剂浓度对堵剂强度的影响(厂家资料提供)四、施工参数对调剖效果的影响注入压力和注入排量是调剖施工的两个重要参数。
这两个参数的选用是否合理将明显影响调剖的效果。
4.1注入压力和注入排量的选用原则根据注水井的日配注量、注水系统压力与注水井注水压力的差值高低与中、低渗透层位的启动压力,确定各段塞的注入压力。
然后以压力定排量原则,确定注入排量的大小。
调剖的注入压力和排量控制条件:(1)注入压力上升空间较大(3MPa 以上):强度较大的段塞施工排量保持在2m 3/h 左右;强度较小的段塞排量可以大一些,控制在2.5~3m 3/h 。
(2)注入压力上升空间较小(3MPa 以下):强度较大的段塞施工排量控制在1.5m 3/h 左右;强度较小的段塞排量控制在2~2.5m 3/h 。
总之,要综合考虑日注水量、调剖剂的强度、调剖剂注入方式、段塞的注入压力、段塞的目的层段等因素,以压力缓慢提升为原则来确定段塞的注入排量。
强度较大的调剖剂应以低压低排量施工,以压力定排量,防止其进入非目的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