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概要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概要
三、十大全球生态危机
空气污染
酸雨蔓延
被称为“空中恶魔”的酸雨目前已成为一种 范围广泛、跨越国界的大气污染现象。
酸雨不仅在非洲肆虐,羞辱司芬克司,还在美 洲兴风作浪,使美国的自由之神像和其他文物 蒙上黑斑。为了修复被酸雨破坏的文物,美国 每年大约要花去50亿美元。现在酸雨正转向 肆虐美国人口稠密地区和自然保护区,把美 国人搞得惶煌不可终日,哀叹道:“整个西部 宝贵的水资源、林业资源、11个国家森林公 园和数百万亩的自然正处在酸雨的淫威之下。 酸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中的工业污染 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氧化物是酸雨 之源。这些酸性氧化物和云中的水作用,就 演变为酸雨降落地面,“撒下人间都是怨”。 酸性氧化物则是在煤和石油燃烧、金属冶炼 中形成的。由于大气流动没有国界,此地污染 空气物质排放可能使彼地的无辜者受害。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 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 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 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 的生态系统和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 值的现象。 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向水体排放未 经过妥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 的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雨水冲刷, 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 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其中第一 项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第一章环境生态学概论
4.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1)更加往宏观的方向发展:个体生态学、种群生 态学、生态系统、生物圈、全球生态学(能量和物 质的流动无国界)。
(2)广泛应用系统理论(系统生态学):建立系统 的仿真模型,仿真生态系统的行为和各种管理措施。 应用最优化原理来控制和管理生态系统。
(3)与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的结合:生态经 济学。
生态意识、生态艺术、生态运动、生态伦理。 多样化的世界才是稳定的、可持续的、美好的!
课程概要
第一章 环境生态学概论
第一节 环境生态学有关概念
一、生态学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二、环境与环境问题 三、环境生态学的概念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基础
一、与生态学相关学科 二、生态学等级单元 三、生态平衡 四、环境的自净作用
(20世纪60年代至今) 生态学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 ,深入到自然科学和 社会(人文)科学中,形成各自的分支学科。渗入到 人类社会各种活动甚至思维和意识中。
形成的主要学派
①北欧学派:以注重群落结构分析为特点。 代表人物: G. E . Du Rietz ②法瑞学派:注重群落生态外貌,强调特征种的作用。 代表人物是 J.Braum-Blanquet ③英美学派:以动态和数量生态为特点。代表人物是 Clements和Tansley ④前苏联学派:植物(群落)与地学结合。代表人物: B.H.Cykayeb
陶渊明甚至把世俗生活比做牢笼,认为回归自然 生活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生态学的形成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科学探索活动再 度兴起,崇尚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一些生态学的 理论开始形成,生态学达到一呼即出的境地。生态 学来源于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英语 biology就兼有“生物学”与“生态学”的两个含义。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4 地球——我们的家园
A.每天让家长开汽车接送
B.每天乘公交车上下学
C.我们年纪小,保护地球与我无关 D.骑电车上下学
6.宇航员在宇宙空间看到的地球的主要颜色是( A )。
A.蓝色
B.绿色
C.黄色
D.红色
7.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 )。
A.矿产资源 B.水能
C.生物能 D.风能
8.下列对火星环境的描述不当的是( B )。
,随意破坏默默奉献的地球,就必然会
受到 大自然的惩罚 。
4.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
可持续发展
,世界各国通过签订
协定、制定法律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我国把 环境保
护 列为基本国策。
5.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
义务
,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天更蓝、
山更绿、水更清。
6.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
A.早期的火星与地球十分相似 B.火星表面的温度能达到27℃,所以火星适宜人类居住 C.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推断火星的自转轴是倾斜的,角度几乎与地 球自转轴倾斜的角度相同 D.火星上只有极少量的氧气和水
9.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C )。
A.浙江乌镇“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 B.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C.东北林海地区“消耗资源,发展经济” D.中国哈尼族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 10.下列选项中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B )。
共同体
。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危及人类
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8.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创新,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
赋予人类的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 循环经济 ,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内容概要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内容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单项因素的评价和整体环境的综合评价。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高和综合。
无论哪一种评价,实质上都是对一定环境因素的系统分析和这种分析基础上的系统总结。
具体地讲,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
1.自然环境因素是环境质量现状的生态学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气象、土壤、动植物区系成分、群落结构、人口、经济等。
2.理化因素包括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理化指标、土壤结构状况、固体废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及理化指标。
3.生态因素是环境质量形状的生态学评价的主要因素,包括生态系统中第一性生产力的结构(森林覆盖率、群落结构)和生产力高低(光合能力)、第二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以及生物形态、生态系统中能量分配、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率、人口密度、资源利用、疾病发生率或死亡率等有机因素;生态系统中的无机成分,如水土流失、陡坡垦殖率、泥石流、滑坡、岩崩、旱灾、洪灾等也是重要的生态因素。
4.社会因素也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状况等。
如果是单项因素的评价,则是把上述因素的某一项或几项进行分析和评价。
我国多以大气、水体、土壤和噪声几个因素进行重点评价。
整体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应把影响因素都包括进去,但因受资料数据来源的限制,有些内容不易在短时间内就能收集到,因此,综合评价只是相对的。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
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由三个因素 决定:人口数量,人均消费量和该消 费量的资源密集度.测量每个因素的 发展趋势并理解其含义,将有助于中 国 探 索 实 现 其 发 展 目 标 的 创 新 方 式, 确保子孙后代仍能拥有繁荣发展所需 的自然资源. 本报告的分析表明,目前中国的 人均生态足迹是 1.6"全球公顷" ,也 就是说,平均每人需要 1.6 公顷具有 生物生产力的土地,来满足其生活方 式的需要.这个数字低于 2.2"全球公 顷"的全球平均生态足迹水平,但仍 然反映出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事实 上中国已经消耗的资源,超过了其自 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
图 2.3:生态足迹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 年)
美国 20% 其他国家 31%
5 4 3
3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IGSNRR)
4
5
环 球 足 迹 网 络(Global Footprint Network)
曹淑艳 /Cao Shuyan4
前言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新世纪全人类 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而环境的不断恶 化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 展.如何做到在保护环境中实现经济 社会的更好发展,已成为我国乃至全 球发展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世界范围内,生态足迹已被广 泛用来衡量人类对大自然的需求.人 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在过去四十年里 持续增加,现在已经超过了地球所能 持续供给的能力,而且还在不断地超 量消耗.了解人类和中国的生态足迹, 并努力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迹,已成 为全面统筹做好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 前提和重要指南.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 的需求严格控制在大自然可以再生的 能力范围之内,这就是生物承载力的 概念.中国生态足迹报告详细阐述了 中国的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的关系, 以及为改善二者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建议,这些方法与建议为我们在衡量 与改善中国环境现状,实现可持续发 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未来的二十年将是中国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实现可持续发 展,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重 要指标就是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及 其对资源可再生能力提高的平衡.为 此,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 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合作,邀请中外专 家就中国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希望研 究报告能发挥其应有的参考作用.
2024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在2024年上半年,我国政府工作在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同时,继续聚焦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
本报告将对上半年的政府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和措施。
经济发展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平稳,整体经济增长态势良好。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了 6.5%,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发展协调性较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下半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稳定在2024年上半年,社会稳定局面总体良好。
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民生保障工作持续加强。
下半年,政府将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安宁稳定。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发展的基础。
上半年,政府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下半年,将继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质量。
下半年工作重点和措施1.继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发展。
2.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市场准入力度。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4.加强食品安全和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5.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升社会治理体系效能。
结语2024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总结显示出我国政府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积极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半年,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现新突破。
以上为2024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概要内容,希望全国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国情概要
2.2 百姓的菜篮子与粮食安全
菜篮子是CPI的晴雨表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出? 粮食危机警钟长鸣
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出?
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 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 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按照这个比例,平均吃 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洗虾份、瘦肉精、三聚青胺奶粉、农药残留、海 南的毒缸豆、毛发酱油、苏丹红辣酱、、石蜡火 锅底料、沈阳黑豆芽、湖北宜昌“毒生姜”、牛 肉膏、染色馒头、福尔马林血旺、“健美猪”、 皮革奶粉、塑化剂……
3.1 政治好了,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 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 的。” ——邓小平 没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成果就会失去。
——温家宝(2010年8月在深圳考察工作时讲话)
今天中国所谓的问题,从道德滑坡到发展道路其实都与 政治相关,其求解在于能否还权于民,用法治保护每个 中国人平等自由的权利。
第一章 人口环境基础篇
一、“人口多、底子薄”——我国人口、国土 资源状况及形势 “人口多”:人口数量、构成及问题 “底子薄”:国土、矿产等自然资源状况 能源利用“三高一低” 二、环境环保与绿色崛起
1.1 我国人口、国土资源状况及形势
“中国人口多、底子 薄、发展不平衡,依 然是一个发展中国 家。” ——温家宝
问题思考?
究竟谁希望房价上涨?谁希望房价下跌? 民众的利益矛盾如何协调?暴力解决?行政干预? 司法审判? 房地产业何去何从?
趋势预测…
(1)高房价下的三忧:一忧民生:高房价影响 居民生活,内需不振! 二忧发展:高房价导 致产业发展失衡,可持续发展之本堪忧! 三 忧风险:高房价使银行金融风险陡然加大! (2)房价下跌后的三虑:一虑老业主的损失, 引起社会矛盾,导致社会不稳定!二虑地方政 府可用财力捉襟见肘;三虑银行的资产质量影 响甚大,金融体系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
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养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汞 00 5~ .3 gk 。其 中 , 渔 业 水 质 标 准 .0 0 20m / g 超
的 比例 分 别 为 5 9 、 3 7 、 0 0 、 5 5 、 .% 4 .% 5. % 4. %
1 .% 积 分 别 占 监 测 总 面 积 的
2 海 洋 重 要 渔 业 水域 叶绿 素 a平 均 含 量 3个
收稿 日期 :0 80 -1 20 -12 ;修 回 日期 :08 2 1 20- - 00 基金 项 目 : 国家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项 目( 0 6 A 1 0 ) 20 B C B 3 1 作者简 介: 沈新强( 9 1 ) 男 , 15 一 , 研究员 , 主要从事海洋渔业生态与环境研究 。Ema :er @p bi .t.e.n - i s l ms u l2 s n te c a
水域生 态环境质量 的诊 断与评 估技 术、 渔业污染生态学和环境安全评价技 术、 洁养殖 与退 化水域生态 系统 清
修复技术 、 渔业生 态环境质量 管理技 术等主要研 究方向开展的重 点研 究 内容。 关键词 : 渔业生态环境 ; 养护 ; 现状 ; 望 展
自2 0世 纪 8 0年 代 以来 , 随着 全 球 经济 的迅
污染 的双 重 压力 而 不 断 衰 退 。河 口、 近岸 水 域 的 鱼类 产卵场 、 饵场 的生 态环 境 质量不 断 恶化 , 索 因 水华 、 潮 频发 导 致 产 卵 场 、 赤 索饵 场消 失 、 小 或 缩 外移 。浅海 、 滩涂 、 湖泊 的增养 殖 水域 环境 质量 持 续 劣 化 , 域 污染 事 故 不 断 , 水 养殖 生 物 病 害频 发 。 我 国水 环境 污染 和生 态环 境退 化 已经成 为 制约渔 业 可持 续发 展 的主要 问题 。面对 日益 突 出的环 境 问题 , 学 制订 渔业 生态环 境 养护对 策 , 科 确定 研究
环境污染的现状
环境污染的现状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有害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威胁。
下面将从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三个方面对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深入讨论。
首先,空气污染是目前最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大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已经超过了环境所能承载的极限。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肺部疾病、心脏病等健康问题的增加。
此外,空气污染还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其次,水污染也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城市污水等直接或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质恶化。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直接威胁。
污染水源会导致水中有毒物质的积累,从而引发腹泻、痢疾等水传染病。
此外,水污染还导致水生生物的减少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最后,土壤污染是环境污染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工业废弃物的倾倒、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矿产开采等活动都导致了土壤的污染。
土壤污染不仅威胁到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还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部分有毒物质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的现状非常严峻。
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是当前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管、推广清洁能源、采用环保技术和加强环境教育等。
只有全球各国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幸福。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概要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概要汇报人:日期:contents•我国海洋环境现状•海洋环境污染来源与影响目录•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措施与成效•未来展望与挑战应对01我国海洋环境现状我国近海海域,尤其是沿海城市附近的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石油制品、营养盐等。
污染状况部分海域由于营养盐过量导致富营养化现象,引发赤潮等生态灾害。
富营养化由于二氧化碳排放和吸收不平衡,导致海水酸碱度下降,对海洋生物造成威胁。
酸碱度变化海水质量现状由于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原因,部分海域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
生物多样性下降濒危物种增多生态链失衡一些经济价值高或生态地位重要的海洋生物,如中华鲟、白海豚等,已列入濒危物种名录。
部分海域由于捕捞过度,导致食物链失衡,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030201海洋生物资源现状•海岸侵蚀:部分海岸带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导致海岸侵蚀现象严重,影响沿海居民的生产生活。
•海岛生态破坏:部分海岛由于旅游开发、军事活动等原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
•滨海湿地丧失:滨海湿地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围垦、养殖等活动,滨海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功能退化。
•综上所述,我国海洋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亟待加强保护和治理。
在未来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中,应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确保我国海洋环境的健康与稳定。
海岸带与海岛环境现状02海洋环境污染来源与影响石油泄漏海上石油开采、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泄漏事故,会造成海面油膜,影响海洋生物的呼吸和繁殖。
化工废水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直接排放到海洋中将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死亡。
重金属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重金属,如铅、汞等,这些重金属会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进而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农药,会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漏等方式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农药流失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尿液等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导致海洋富营养化和藻类大量繁殖,进而引发赤潮等生态灾害。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摘要]:环境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进入工业化以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题。
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必须有正确的经济理论指导。
虽然理论上我们可以证明政府管制、排污税和排污权交易具有相同的效率,但在实际中运用效果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说明三者假设条件在现实生活中的满足程度不同,为此理论上必须加以解释。
论文以信息获取难度不同带来的交易成本不同为尺度,利用先进的理论工具如博弈论来比较并解释三种治理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治理结果的优劣。
总的来说,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新的环境治理手段,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有效减轻环境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具有明显的成本效率优势。
排污权交易在西方许多国家已经实践,并取得巨大的成功。
但我国目前的国情与排污权交易体系的要求尚有很大距离,因此还不宜广泛推广这种环境治理手段,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作用还不能弱化。
环境污染和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结合实例对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 [关键词]:环境污染;经济学分析;治理建议一、概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社会性的问题。
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
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二、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环境不仅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原材料,提供人类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存场所,为人类精神生活、社会福利提供物质资源。
所以它是一种稀缺性物品。
同时,环境还是污染物的受纳体。
环境本身具有消解污染物的自净能力。
[3]但是,环境的这种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
当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极限时,环境质量就会急剧下降,损害人类健康。
环境对人类的有用性,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教案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课件
• 人群健康状况:项目传输某种污染物或拟排污染 物毒性较大时进行
(二)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大气污染源分类(掌握) • 大气污染源(排放源):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
装置(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排放大气污染物 的建筑构造) • 污染源分类及相关概念:P37-38
10
按产生者的属性: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按几何形状:点源、线源、面源和体源 按运动特性:固定源和移动源 按几何高度:高架源、中架源和低架源 按排放时间长短:连续源、瞬时源和持续有限时
19
• 风频:吹某一风向的风的次数占总的观测统计次数
的百分比,称为该风向的风频
• 主导风向: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作为区域的 主导风向,其风频应有明显的优势,否则可称该区 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 风玫瑰图:16个风向的风频联连而成的图(例如, 利用多年地面气象统计资料绘制的风玫瑰图,见 P42-43)
0.000907sin 20 0.002697cos30 0.001480sin 30 ]180/
0 360 dn / 365
dn:一年中日期序数,0,1,2,…,364
24
• 定性划分:夜间一般为D、E和F类;阴天或大风 时(风速>6m/s),一般为D;A类一般出现在白 天、晴天和风速<2m/S的情况下;F类一般出现在 夜间、晴天和风速<3m/s的情况下
22
• P-T法确定大气稳定度的方法(P45) 稳 定 度 分 级 : 将 稳 定 度 分 为 A ( 强 不 稳 定 ) 、 B
(不稳定)、C(弱不稳定)、D(中性)、E(较 稳定)和F(稳定)六类 考虑因子:地面风速(U10)、太阳高度角、云量 具体做法:首先由太阳高度角和云量确定太阳辐射 等级(P45表3-3),然后与地面风速结合确定大气 稳定度等级(见表P46表3-4)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概要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概要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域,海洋资源丰富多样。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海洋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保护海洋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海洋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通过河流、大气等途径进入海洋,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的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不仅会影响海洋水质,还可能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进而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农业面源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入海洋,引发赤潮等生态灾害。
此外,石油泄漏事故时有发生,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其次是过度捕捞。
长期以来,由于捕捞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捕捞强度的持续增加,许多海洋生物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
一些重要的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海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同时,非法捕捞、破坏性捕捞方式的存在,如使用绝户网等,进一步加剧了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
再者是海洋生态破坏。
围海造地、填海工程等人类活动改变了海岸线和海洋的自然形态,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导致红树林、珊瑚礁等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受损,降低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防浪护岸、净化水质等。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在法律法规方面,不断完善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制定并实施了《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原则和责任,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同时,加强执法监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
在监测与管理方面,建立了覆盖全国海域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对海洋水质、海洋生态、污染物排放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跟踪。
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分析,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同时,加强对海洋工程、海洋倾废等活动的管理,严格审批制度,确保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内容概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系列政策推动作用下,我国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社会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不断增强,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成为必然,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进程加速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成为必然。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清清洁能源发电量达2.5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占全国总发电量比例为30.26%;市场清洁能源消费量达13.9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51%;此外,产业细分领域天然气、风电及光电市场生产情况分别达2178亿立方米、6867.2亿千瓦时、2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4%、12.3%、14.3%。
国内清洁能源消费需求加速增长、能源生产技术进步及设备生产力水平的显著增强,持续推动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市场。
关键词:清洁能源产业产销情况、天然气市场供需、风力发电市场现状、光伏发电行业发展一、市场消费需求加速增长,推动国内清洁能源生产能力提升据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我国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能源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低,国内能源生产总量仅有0.2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原油及天然气产量分别为0.3亿吨、12.0万吨、0.1亿立方米,全国发电量更是仅有43.0亿千瓦时,行业市场能源供求关系紧张,且存在严重的能源结构性问题。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2022年,我国生产总值增长至1210207.2亿元,市场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伴随着国内能源生产科学技术进步及设备生产力水平的显著增强,全国能源生产总量达53.92亿吨标准煤,国内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系列政策推动作用下,我国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社会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不断增强,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成为必然,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进程加速推进,持续为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驱动力。
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生产量为11.4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21%,较2015年复合增长7.28%,占国内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6.9%;全国清洁能源发电量达2.31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82%,占全国总发电量28.43%。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杨颖【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年(卷),期】2016(000)006【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生态环境关注度的不断加强,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要将生态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才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通过分析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对策。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societ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which makes th 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become the restriction factor for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we have to coordinat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 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that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promote our country's ecological civilizati on construc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roblems in national key ecological function zone and puts forward some e 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by combing the practice.【总页数】2页(P60-61)【作者】杨颖【作者单位】锡林郭勒盟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内蒙古 02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相关文献】1.我国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山东蒙阴生态功能区为例[J], 赵振芳;刘涛2.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J], 李琳3.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J], 杨颖;4.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性分析 [J], 赵卫; 刘海江; 肖颖; 孙聪; 栾兆擎5.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J], 强小娟;樊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粉煤灰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现状及建议
我国粉煤灰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现状及建议
李琴;徐舒;顾闫悦;郭敏;杨岳斌;和雄伟;赵路佳;王宗爽
【期刊名称】《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年(卷),期】2023(13)1
【摘要】对我国粉煤灰管理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文件及有关标准进行了梳理,结果显示,现行生态环境标准中尚无专门针对粉煤灰的污染环境防治技术标准,粉煤灰的环境管理中适用的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相关标准,且标准数量较少,覆盖面不全。
粉煤灰在产生、收集、运输环节还缺乏污染环境防治技术标准,也缺乏针对粉煤灰各综合利用方式的污染环境防治技术标准,不利于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控。
目前,粉煤灰生态环境标准体系需要在全过程管理环节以及促进综合利用、污染防治、风险防控、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总页数】9页(P438-446)
【作者】李琴;徐舒;顾闫悦;郭敏;杨岳斌;和雄伟;赵路佳;王宗爽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1
【相关文献】
1.建立我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的初步构想
2.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体系现状及发展研究
3.完善我国环境标准样品体系建设的国际对比与建议
4.我国湖泊水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及其发展建议
5.我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发展与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
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
刘国华;傅伯杰;陈利顶;郭旭东
【期刊名称】《生态学报》
【年(卷),期】2000(020)001
【摘要】生态退化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不仅使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而且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因此,生态退化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本文对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即: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
各个类型的现状、特征及分布.为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
复和重建提供基础资料.
【总页数】7页(P13-19)
【作者】刘国华;傅伯杰;陈利顶;郭旭东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
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
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146;Q149
【相关文献】
1.中国金矿床主要工业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J], 邵晓东;李景春
2.中国地震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与分布特征 [J], 钱海涛;张力方;修立伟;吕悦军
3.全球铁矿床主要成因类型特征与重要分布区带研究 [J], 赵宏军;周尚国;黄费新;姚春彦;杨言辰;陈秀法;何学洲;张新元;张潮;王靓靓;陈玉明;陈喜峰;卢民杰
4.深圳市森林土壤主要类型有机碳分布特征 [J],
5.拉萨市区周边自然土壤主要养分空间变化特征与植被类型分布关系研究 [J], 次仁; 邹珊; 赵茜茜; 戚琪; 何惜雨; 索朗曲珍; 孙永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 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 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 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 的生态系统和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 值的现象。 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向水体排放未 经过妥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 的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雨水冲刷, 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 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其中第一 项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水资源安全问题
我国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 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 水平的1/4。我国可利用水资源为 8000-9000亿立方米,现在一年的 用水总量达到5600亿立方米,预计 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将达到 8000亿立方米,接近我国可用水资 源的极限。 现有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河流 污染由局部发展到整体,由城市发 展到乡村,由地表发展到地下,我 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七大水系有 1/3以上河段达不到饮用水标准。我 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已经向国人敲响 了警钟。
臭氧层破坏 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直接引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幼体鱼类以及整个 水生食物链的破坏。可见,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对水生生态系统有较大的影响。 臭氧层被破坏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减弱,将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紫外辐 射增强将使患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人增加,还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促使皮肤 老化和病变。 臭氧层破坏对植物产生难以确定的影响,如植物的叶片变小,植物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 的损害。紫外线的增强还会使城市内的烟雾加剧,使橡胶、塑料等有机材料加速老化, 使油漆褪色等,在高温和阳光充足的热带地区,这种破坏作用更为严重。
生态环境安全有加速恶化的趋势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有加速恶化的趋势。例如: 近年来人人皆知的沙尘暴,海洋赤潮暴发,土地沙化等等。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种种表现,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生态环 境安全正在加速恶化。
二、我国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严重后果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问 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破坏加剧,对国民经 济建设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有关研究结果表明: 1986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 济损失共计人民币831.4亿元;1994年造成 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则共计人民币4201.6 亿元,接近同年全国GDP的10%;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究其原因也是由于生 态环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的, 这次洪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人民币2642 亿元。 上述损失只是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 损失和部分间接经济损失,没有包括基因、 物种消失等许多无法计算的潜在经济损失, 而潜在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该经济损 失通常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3倍,甚至上10 倍。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 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 升。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是 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 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 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 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 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 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 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 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 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 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海洋污染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社会生产力和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不同 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的污染给人类的生存 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 也叫“沙漠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 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 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 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 退化。 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 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 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 力的土地的消失。
固体污染
物种多样性减少
森林锐减 曾几何时,地球上森林满布,水草肥美。就拿 我国的 黄土高原来说,那时的水是清的,地是 肥的,森林茂密,风光秀丽。西周时期,黄土 高原的森林面积达32万平方千米(4.8亿亩),覆 盖率约为53%。到了秦朝至南北朝时期,森林 覆盖率也还超过了40%。公元13世纪,成吉思 汗路过黄土高原,他极力称赞黄土高原景色如 画,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 境,对森林乱砍滥伐,加上战争和自然灾害的 影响,到了解放前夕,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 只有5%了。
环境安全问题
我国目前向环境排放的各种废物数量远远超过环境的 承载能力。据统计1999年全国338个主要城市中,只 有 33.1 %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余 66.9%的城市均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 还有137个城市低于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 我国平均每天产生城市垃圾 l.5 万吨,每年要吞噬掉 25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来处理这些垃圾。另外还有一 些难解、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引发环境危害,因此,我国的环境安全问题十分严峻。
国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 本条件。国土资源的多少和优劣是决定一个 国家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人口众 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尤其重要。 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 据测算,按目前的砍伐速度,我国可采林将在 短短 7 年内被砍完,我国草地面积正在逐年 减少,草地质量也在明显下降,并且还在以 每年 2 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我国湿地资 源占世界湿地面积10%,但已有40%的湿地 受到中度和严重威胁。其他生态系统也退化 严重,造成生态功能下降,生态平衡失调, 已对国土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我国 国土资源安全问题非常严重。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伴随着工业、农业等高效快速地发 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由于工业有害物质排放,资源过度开发,农业化肥及除虫药剂大量 使用,生活废弃物及垃圾的污染等,使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 失衡,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一、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面对我国13亿人口压力,加上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 求经济数量的增加,做过许多 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造成了 巨大的生态破坏。当前,我国 生态环境问题在国土资源安全、 水资源安全、环境资源安全等 几个方面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 出。
国土资源安全问题三、十大全球源自态危机空气污染酸雨蔓延
被称为“空中恶魔”的酸雨目前已成为一种 范围广泛、跨越国界的大气污染现象。
酸雨不仅在非洲肆虐,羞辱司芬克司,还在美 洲兴风作浪,使美国的自由之神像和其他文物 蒙上黑斑。为了修复被酸雨破坏的文物,美国 每年大约要花去50亿美元。现在酸雨正转向 肆虐美国人口稠密地区和自然保护区,把美 国人搞得惶煌不可终日,哀叹道:“整个西部 宝贵的水资源、林业资源、11个国家森林公 园和数百万亩的自然正处在酸雨的淫威之下。 酸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中的工业污染 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氧化物是酸雨 之源。这些酸性氧化物和云中的水作用,就 演变为酸雨降落地面,“撒下人间都是怨”。 酸性氧化物则是在煤和石油燃烧、金属冶炼 中形成的。由于大气流动没有国界,此地污染 空气物质排放可能使彼地的无辜者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