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总体特点:1、内容结构: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整体体例:一、时、分、秒(3课时)秒的认识…………………………………………………………………………………1课时时间的计算………………………………………………………………………………1课时练习一……………………………………………………………………………………1课时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测量(6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千米的认识………………………………………………………………………………2课时吨的认识…………………………………………………………………………………2课时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加法……………………………………………………………………………………2课时减法……………………………………………………………………………………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倍的认识(3课时)倍的认识…………………………………………………………………………………1课时解决问题…………………………………………………………………………………2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口算乘法………………………………………………………………………………1课时笔算乘法………………………………………………………………………………8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数字编码…………………………………………………………………………………1课时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四边形……………………………………………………………………………………1课时周长………………………………………………………………………………………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3、做一做,单元练习的基本特点:教材注意在习题中安排提出数学问题的要求和训练(练习三第13题、练习八第8题、练习二十三第2、3、5题等)。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三位数加三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以及加、减法的验算、估算。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的延伸,因此培养好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1.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1.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可采用尝试、讨论等形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计算往往是与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中应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出计算,并通过计算去解决实际问题。

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或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习计算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材均安排了“先估计一下”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认识估算的作用,加强估算,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适时地运用这些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和合作,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

本单元先出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

先出口算,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

同时,由于笔算乘法,如12×3,在计算时要算2×3和10×3,这就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

因此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算的基础。

此外,乘法估算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所以先出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研究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但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的问题。

在进位中,先出不连续进位的,再出连续进位的,两种情况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单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在研究新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中的米和厘米,以及质量单位中的千克和克,并掌握了一些测量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常接触到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以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比如在超市购物时看到的食品包装袋上标注的重量单位。

然而,学生对于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以及质量单位吨的接触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丰富经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和质量概念。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和质量概念是本单元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

让学生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以及1吨的质量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估测在生活中用得很多,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

本单元的研究不仅是学生今后研究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实际测量的过程,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并建立相应的长度和质量概念。

学生应该了解常用长度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并能够恰当地选择单位。

数学思考:学生应该能够估计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并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

问题解决: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和质量概念。

学生应该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根据物体的特点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择长度或质量单位。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测量的好惯。

教学重点:学生应该了解毫米、分米和千米与米、厘米的进率及换算,以及吨和千克的进率及换算。

教学难点:学生应该初步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吨的质量观念,并应用毫米、分米和千米来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以及应用吨来正确表示物体的质量。

教学方法:1.注重创设教学情境。

2.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确保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

3.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除法、分数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内容。

其中,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和四边形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除法和分数的初步认识。

万以内的加减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是进一步研究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研究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

有余数除法是表内除法研究的继续,也是研究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

本册教材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并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研究小数和进一步研究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

同时,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研究可能性。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___'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life experience。

___ activities with real-life backgrounds。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课稿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课稿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要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运算的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可能会对进位、退位等概念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演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经历乘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乘法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进位、退位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在计算过程中正确进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演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游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乘法运算的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与演示: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运算的过程。

3.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小组合作: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理解;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理解;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即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第一单元:测量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点、质量观点。

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因为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协助学生理解。

主要特点有: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协助学生建立长度观点和质量观点。

2.重视估测意识和水平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点和1吨的质量观点。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水平。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点,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点,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点和质量观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协助学生建立长度观点、质量观点。

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点、质量观点。

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因为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协助学生理解。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

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

(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
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3、引入新课
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 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 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
用竖式计算。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
算。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三、单元教学难点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 算。
四、单元教学内容
1、加法3课时
2、 减法3课时
3、 加减法的验算2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加法
第1课时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八1、3题 教学目标: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 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让学生 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1)提问:
三年级数学教案
(2)板书:271 + 122
(3)探索算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 点难度,引导学生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4、通过结合情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体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5、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
欲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思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一、知识结构图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确定从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千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万以内数加减进位算、退位算3、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4、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5、认识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6、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分数的含义和产生的过程,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7、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不同。

(二)教学难点:1、万以内笔算中的进位与退位。

2、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

3、多位数乘一位数,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

4、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5、认识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6、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规律。

三、解读教材,深研教材,改进教法,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长足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2、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3、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千以内数的两、三位数加减法。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5、初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6、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7、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一)课标解读1.核心素养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数感、量感)、运算能力、数据观念、推理能力、模型意识。

2.学段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能进行较复杂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二)教材分析1.本单元在小学数学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会笔算两三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笔算除法打基础。

2.内容编排:本单元先出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

先出口算,是由于同学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连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简洁接受。

同时,笔算乘法也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

因此在教学笔算乘法是需要有口算的基础。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教材在帮忙同学懂得笔算算理的基础上,实行各个突破的方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支配:(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忙同学懂得笔算的算理。

(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

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

在进位中,先出不连续进位的,再出连续进位的,两种情形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主要表达在两方面: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同学提出乘法运算问题,使同学体会到乘法运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包蕴在许多现实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

二是将乘法运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同学体会数学学问与现实生活的亲热联系。

3.纵向联系:人教版教材“整数乘法”的内容编排分为四个阶段(如下表)。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二阶段,既是笔算乘法的开始,它以表内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为基础,又为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甚至三位数乘三位数作铺垫,在整数乘法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单元教学目标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加强估算,加法和减法都是先估算在准确计算。

表达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

例如:加减法的法那么归纳不在给出先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探讨得出。

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实力进展计算。

1、让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展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实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展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4、通过结合情境、小组合作沟通等方法体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5、从实际问题启程,激发学生的学习踊跃性,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造就学生酷爱数学的踊跃思想。

二、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会进展加减法的验算。

三、单元教学难点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四、单元教学内容1、加法........ 3课时2、减法........3课时3、加减法的验算.......2课时4、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加法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八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验探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1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拟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那么,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4、造就学生独立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能应用加法法那么精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面各题。

71+45 24+43 35+4752+20 32+59 53+282、笔算430+260 570+380提问:笔算时要留意什么?3、引入新课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一样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依据这个规律起先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集合》教材解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集合》教材解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集合》教材解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集合》教材解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第一次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的教学。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虽然学生在计数和计算的研究中,已经接触过集合思想,但学生在低年级接触的集合思想更多是一一对应的思想,对于两个集合间的运算,尤其是交集的体会并不多。

学生在早期研究数学时就已经开始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

如:分类的思想与方法,再如:一年级时接触过这样题:“有一列小朋友,从前数明明排第5,从后数明明排第3,这一列有几人?”对于“重复的人数要减去”,学生是有经验的,能够列式解答。

集合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研究数学的基础。

这一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在今后的研究经常运用到维恩图表示关系,如:三角形的分类、各种四边形关系等。

都是让学生在体会运用上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研究奠定基础。

编排特点1.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感悟集合头脑在数学中,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被称为维恩图。

这种表示方法直观、形象,尤其对于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例如,涉及三个以上的集合的并、交的问题)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因此,教科书注重借助维恩图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表示集合及其运算,帮助学生理解集合的知识,并让学生掌握画维恩图的方法。

在通过例题介绍了用XXX示集合及其运算的方法后,接下来的练中,不断让学生应用XXX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利用XXX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集合概念及其关系。

例如,在维恩图中填出每个集合的元素,体会集合元素的特性(练二十三第2题、第3题);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两个集合的交集(练二十三第3题);借助维恩图体会集合的包含关系(练二十三第6题)等。

2.重视学生的已有根蒂根基,自立探索与有意义的承受研究有机结合虽然学生在计数和计算的研究中,已经接触过集合思想,但学生在低年级接触的集合思想更多是一一对应的思想,对于两个集合间的运算,尤其是交集的体会并不多。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剖析一.教材的总体特色:1.内容构造: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熟习.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插了四边形一单元,熟习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实时光单位分.秒.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进修可能性.经由过程对四周实际生涯中有关事例的感触感染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懂得实际生涯中消失着不肯定现象,知道事宜产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摸索生涯中的数学的兴致,造就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才能.在分解与实践方面,本册教材安插了“数学广角”的教授教养内容,持续引诱学生经由过程不雅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略的分列数和组合数,造就学生不雅察.操纵及归纳推理的才能.依据学生所进修的数学常识和生涯经验,安插了一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经由过程小组合作的探讨活动或有实际布景的活动,应用所学常识解决问题,领会摸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触感染用数学的愉悦,造就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才能.2.整体编制:一.时.分.秒(3课时)秒的熟习…………………………………………………………………………………1课时时光的盘算………………………………………………………………………………1课时演习一……………………………………………………………………………………1课时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整顿和温习………………………………………………………………………………1课时三.测量(6课时)毫米.分米的熟习………………………………………………………………………2课时千米的熟习………………………………………………………………………………2课时吨的熟习…………………………………………………………………………………2课时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加法……………………………………………………………………………………2课时减法……………………………………………………………………………………3课时整顿和温习………………………………………………………………………………1课时五.倍的熟习(3课时)倍的熟习…………………………………………………………………………………1课时解决问题…………………………………………………………………………………2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口算乘法………………………………………………………………………………1课时笔算乘法………………………………………………………………………………8课时整顿和温习………………………………………………………………………………1课时数字编码…………………………………………………………………………………1课时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四边形……………………………………………………………………………………1课时周长………………………………………………………………………………………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八.分数的初步熟习(4课时)分数的初步熟习…………………………………………………………………………2课时分数的简略盘算…………………………………………………………………………1课时分数的简略应用…………………………………………………………………………1课时九.数学广角—聚集(1课时)十.总温习(4课时)3.做一做,单元演习的根本特色:教材留意在习题中安插提出数学问题的要乞降练习(演习三第13题.演习八第8题.演习二十三第2.3.5题等).笔算乘法部分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持续进位)”的例题分离放到了“做一做”中(削减了例题),目标是让学生经由过程迁徙类推来解决这些盘算问题.如许的编排使得这部分的盘算教授教养既天然合理.逻辑性强,又留给学生自立摸索和迁徙类推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进修才能和的形成,思维才能的成长.演习的设计不但表现了学生的自立进修并且表现了常识的迁徙.4.整顿与温习,总温习:这一部分的设计不但对单元和本册教材的所学常识作了总结,并且在总结中有晋升.5.数学文化:教材还重视表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用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硕学生对数学成长的整体熟习,造就学生摸索数学.进修数学的兴致与愿望.例如,介绍了分数暗示法的成长.这些内容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重的兴致,鼓励他们扩充常识面和进一步摸索研讨,并且对学生的情绪.立场.价值不雅的形成与成长也有潜移默化的感化.二.教材内容的整体介绍这册教材对于教授教养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试验教材的编写思惟.编写原则等为指点,力图使教材的构造相符教导学.心理学的道理和儿童的年纪特点,表现了前几册试验教材同样的作风与特色.所以本册试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硕.存眷学生的经验与体验.表现常识的形成进程.勉励算法多样化.转变学生的进修方法,表现凋谢性的教授教养办法等特色.同时,因为教授教养内容的不合,本试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显著的特色.1.改良笔算教授教养的编排,表现盘算教授教养改造的理念,看重造就学生的数感.盘算是帮忙人们解决问题的对象,是小学生进修数学须要控制的基本常识和根本技巧.本册试验教材的教授教养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盘算的教授教养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授教养内容.当前的责任教导数学课程改造中,笔算是被减弱的内容,不但“下降了笔算的庞杂性和闇练程度”,《尺度》中还提出:倡导算法多样化.防止程式化地论述“算理”等改造理念.本册试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授教养内容时,留意表现《尺度》盘算教授教养改造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次序.例题的安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纳了新的措施.2.量与计量的教授教养接洽生涯实际,看重学生的感触感染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类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涯和临盆的须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光,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应的内容又是异常实际的,与人们的生涯.临盆有着十分亲密的接洽.所以,这部分常识的教授教养,应使学生在进修进程中体验.感触感染.懂得这些概念的寄义,初步成长起长度.质量和时光的不雅念,熟习数学与生涯的亲密接洽,进步应用这些常识解决问题的才能.是以,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试验教材留意设计丰硕的.实际的.具有摸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布景下感触感染和体验有关的常识,阅历摸索和发明的进程.起首,让学生经由过程具体的.实际的活动进行感触感染,获得体验.例如,感触感染1千米的长度,不但让学生在黉舍操场先量出100米不雅察,再推想出10个100米有多远,还请求教师带着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旅程,亲自体验1千米有多远.其次,接洽生涯实际,让学生获得有关量与计量常识应用的感性经验.例如,经由过程“生涯中的数学”让学生懂得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光单位在实际生涯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这些常识的懂得,慢慢成长起长度.质量和时光的不雅念.3.空间与图形的教授教养,强调实际操纵与自立摸索,加强估测意识和才能的造就.在本册试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授教养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毫米.分米和千米的熟习),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懂得.掌控.描写实际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识,成长学生的空间不雅念都有侧重要的感化.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留意让学生经由过程实际操纵获得丰硕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经由过程自立摸索获得对常识的懂得.例如,毫米.分米的引出是树立在学生自立摸索测量物品长度的办法基本上,四边形的特色与分类也是学生自立摸索活动的成果.几何形象直不雅的摸索活动不但为成长学生的创新意识供给了更有利的前提,并且为成长学生的空间不雅念奠基了很好的基本.这部分内容安插另一个与以往不合的特色,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才能的造就.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在实际生涯中的应用也十分普遍,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遇经常比精确测量更多.依据《尺度》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授教养目标,在第一学段要肄业生“能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是以,无论在“测量”一章照样在“四边形”一章,试验教材都安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练习.例如,毫米.分米的熟习中,先让学生估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各大约有多长,再进行测量.在响应的演习中也安插了“先估量,再测量.”的标题(第24页第5题),让学生在积极介入和互相评论辩论中进修估测的办法,演习估测长度,为成长学生的空间不雅念创造前提,成长学生的实践才能.4.供给丰硕的实际进修素材,表现常识的形成进程.数学教授教养要让学生阅历常识的形成进程,这是《尺度》中建议的重要改造理念之一.所谓“阅历”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是以,要“阅历”就必须有一个实际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习的情境中,接洽本身身边具体的事物,经由过程不雅察.操纵.解决问题等丰硕的活动,感触感染数学常识的寄义,熟习数学与生涯的亲密接洽.本册试验教材留意表现这一理念,不但应用丰硕多彩的呈现情势,为学生供给实际的.有味的进修素材,同时留意所设计的教授教养活动能使学生阅历常识的形成进程.5.慢慢成长学生分解应用常识的才能,重视情绪.立场.价值不雅的造就.本册试验教材在造就学生解决问题才能.实践才能,以及情绪.立场.价值不雅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测验测验.(1)留意成长学生分解应用常识的才能.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留意联合各部分教授教养内容,供给给用所学常识解决问题的例题或演习,造就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跟着学生生涯经验与数学常识.数学才能的增长与进步,试验教材留意慢慢成长学生分解应用常识的才能,进而成长学生的实践才能.这一点凸起表示在“数字编码”的设计上.展示了学生在摸索的进程中,应用各类已学的数学常识.采纳各类计谋解决问题.这些分解应用常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不但使学生对所学常识慢慢融合贯通,更重要的是对于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实践才能都能起到促进感化.(2)供给丰硕的造就情绪.立场.价值不雅的素材.教材留意供给丰硕的造就情绪.立场.价值不雅方面的素材.例如,联合教授教养和习题渗入渗出环保教导的内容.第36页的主题图以及后面的例题,应用图片和统计表,介绍了我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对学生进行呵护野活泼物的教导.(3)反应学生的生涯内容,进步数学教科书的趣味性.教材中设计了很多学生爱好的游戏,反应了该年纪段儿童的兴致快活爱好.例如,第35页第8题小动物一路过桥;第40页第9题走哪条路比来,第90页“分月饼”等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拉近了教科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觉得亲热,爱好浏览教科书,从而也可激发学生进修数学的兴致.三.教材内容的具体介绍:1.数与代数: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口算1.主题图(1)主题图呈现了六个年级同窗预备乘车去不雅赏“世博会”的情境.图中给出了每个年级两个班的人数,为引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供给实际布景.(2)主题图中蕴含着大量数据,不但为学生进修新课内容供给了自立进修的空间,还为巩固演习已学的口算供给了前提.2.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1)例1(1),教授教养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经由过程小精灵的问话,明白请求用口算盘算,并提示撒手让学生自立摸索.呈现学生的两种不合的口算思绪,并增长了暗示盘算进程的思绪图.展示若何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转化成若干道持续的.已经控制的.比较轻易的口算,渗入渗出转化思惟.勉励学生交换不合的口算办法,领会算法的多样性,反思本身的算法.(2)例1(2),教授教养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只呈现了一种口算思绪,再由小精灵的问题提示学生中可能有不合的口算办法,表现算法的多样化.3.例2(两位数减两位数)(1)例2(1)教授教养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口算,凸起了一种口算思绪:把减数看作是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组合,先减去整十数.再减去一位数.(2)例2(2)教授教养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口算,没有给出具体办法,让学生自立摸索.经由过程小精灵的话提示,教授教养时要让学生交换不合的口算思绪,表现算法多样化,反思本身的算法.“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一方面造就学生提出问题息争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临所提出问题的解答可实时巩固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二)笔算1.例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例3,教授教养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包含进位和退位的情形.(2)两个小题,都呈现口算和笔算两种办法,表现算法多样化.两个小题给出的口算办法,都提示学生可以将几百几十看作几十几个十,转化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来进行口算.两个小题都经由过程小精灵启示性的问题,提示学生笔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应留意的问题.(3)“做一做”,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盘算办法,安插了不进位和不退位的情形,让学生自立解决.(三)解决问题1.例4(用估算解决问题)(1)创设到上海科技馆看巨幕片子的情境,供给“巨幕影院的座位数”,引出“六个年级学生同时看片子能不克不及坐下”的实际问题,教授教养用估算解决.(2)未进修过“221+239”的精确盘算,可恰当防止先精确盘算,再为估算而估算的现象,更好地领会什么情境下须要估算.(3)在“剖析与解答”环节,给出了应用往小估的计谋得出中央数,其实不竭调剂估算办法,最后依据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进程.教材安插先将两个数据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百数,相加的成果等于中央数.用中央数与座位数比较,不克不及断定总人数与座位数的关系.再进一步将两个数据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相加得出中央数.用中央数与座位数比较,得出中央数大于座位数,那么总人数也必定大于座位数,坐不下.经由过程如许的安插,让学生领会须要依据数据的情形选择恰当的单位,才干解决问题.(4)“回想与反思”让学生反思本身的估算办法,懂得用估算解决实际的问题时,有时须要对估算办法进行调剂.(5)在解决问题时,因为数据的原因学生可能用口算求出精确的成果,教师也应赐与肯定.在交换中,让学生领会估算的优势.(6)在例题的情境下,进一步提出“假如两个观光团分离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观光团同时看巨幕片子坐得下吗?” 让学生应用往大估的计谋找到中央数,再依据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整顿和温习(1)教材让学生经由过程评论辩论和交换,比较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盘算与两位数加.减法盘算的异同,进一步梳理盘算办法,为教授教养三位数加减法作预备.同时,沟通所学常识之间的接洽,让学生领会将新知转化为旧知的进修办法.个中,第 1.2两题是对本单元所学盘算内容的一个根本检测.第3题,温惯用估算解决问题.(2)留意引诱学生懂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盘算之间的关系,沟通新旧常识之间的接洽,进一步进步学生对新知的懂得和控制程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加法1.主题图(1)主题图借助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情形,为进修盘算供给实际布景,同时渗入渗出情形和动物呵护的教导.(2)起首呈现了四张湿地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湿地和湿地动物的存眷.接着呈现了中国湿地三种类群的动物种类统计表,为后面盘算教授教养供给数据支撑.2.例1(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1)经由过程“想一想”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局“雷同数位对齐”,个中蕴含的算理是雷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2)经由过程小精灵提问“从哪一位加起?”提示要留意盘算的次序.3.例2(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1)271+31是十位上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271+903,是百位上相加满十向千位进1.(2)经由过程小精灵和学生的提问“如何写”“怎么办”,强调对算理的懂得.雷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超出了9,在这一级计数单位无法暗示,须要高一级计数单位的个数响应增长.(3)以小组评论辩论的方法梳理笔算三位数加法的轨则.目标是让学生阅历盘算办法的形成进程,明白笔算加法须要遵守的一般步折衷要点.留意:在积聚盘算经验的基本上,明白算理,归纳总结盘算办法.4.例3(三位数加三位数,持续进位)(1)例3,在学生已经控制了一次进位加法的基本上,解决持续进位的问题,同时教授教养验算.(2)经由过程“求某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活泼物的种数”,引出持续进位加法的实际问题.(3)表现算法多样化.借助298这一数据的特别性,呈现两种算法,一是列竖式盘算,另一种是简算,把298看作300,进行口算.(4)经由过程小精灵提出:算得对不合错误呢?揭示验算的须要性.呈现交换加数的地位再盘算一遍进行验算的办法.通干预干与题“你是如何验算的”,提示可能还有其他验算的办法,如应用本来的竖式,从下往上加,看得数与盘算出的答案是否相等,进行验算(5)经由过程小精灵提示学生要养成实时验算的意识和习惯.教授教养中,要存眷学生盘算中消失的错误.看重验算,让学生育成自发验算的习惯.(二)减法1.主题图用学生感兴致的话题从统计表的数据中引出减法盘算的教授教养内容.与加法的编排类似,与试验教材比拟,在教授教养持续退位减法前面增长了不退位减法的例题,减缓了坡度.以起到温习巩固.承上启下的感化.2.例1(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1)经由过程小精灵提问,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局“雷同数位对齐”,个中蕴含的算理是雷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减,可联合口算办法,让学生说一说算理.(2)提问“从哪一位减起?”提示要留意盘算的次序.在二年级上册进修“100以内加减法(二)”时,学生已经领会了从个位减起的须要性.但对于此题,因为不消失进位,学生从高位减起也是可以的.3.例2(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次退位)(1)教材在症结处提出问题“十位如何算”,启示学生思虑,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完成重点部分的盘算,引诱他们“拾级而上”.(2)可撒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想边算,得出精确成果后让学生说一说如许算的道理.(3)小组评论辩论,总结加法盘算轨则.留意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盘算轨则进行比较,明白除了数位若干不合以外,办法是一样的.在积聚大量盘算经验的基本上,让学生阅历盘算办法的形成进程,领会数学办法的抽象性和归纳分解性.4.例3(被减数十位是0的持续退位减)(1)症结的问题由小精灵提出:“个位不敷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2)呈现“不完全的竖式”,目标是让学生完成重点部分的盘算,引诱学生“拾级而上”.(3)直接提出“如何验算”的问题,呈现两种验算的办法:一是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一是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学生在后续的盘算中只要选择一种进行验算即可.(三)解决问题1.例4(1)例4侧重于解决问题计谋的教授教养,让学生领会见对不合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合的盘算计谋.如收银员收钱须要精确地盘算出成果,而小红的爸爸要预备若干钱,只要有个大致的估量成果就可以了.(2)在“剖析与解答”环节,经由过程两逻辑学生的评论辩论,给出懂得决两个问题的思绪.教材的用意是提示教师,让学生环绕两个问题睁开充分的评论辩论,在评论辩论的基本上慢慢了了两个问题的异同点,得出响应的盘算计谋.须要留意的是:消失了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假如数据再大一些,就会消失“满二十向前一位进2”的情形.(3)“回想与反思”的落脚点不是仅仅存眷做对了没有,而是请求初步领会到精算和估算各自实用的问题场景,懂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卖力剖析具体情形,灵巧选择解决的计谋.第五单元倍的熟习1.例1(倍的寄义)(1)教材供给了一个“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境,以激发学生进修的兴致.(2)经由过程比较胡萝卜(2根)和红萝卜(6根)的数目,依据3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寄义.这里把红萝卜每2根圈起来,清晰地表现了两种萝卜数目之间的关系.(3)经由过程“圈一圈”,让学生在着手操纵中比较白萝卜与胡萝卜数目之间的关系,由旧常识“几个几”转化为新常识“倍”的寄义.2.例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1)为学生应用倍的常识.加深对倍概念的懂得创造机遇.(2)“剖析与解答”环节,供给“画示意图”“列除法算式”解答两种办法,表现解决问题办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明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同时意识到绘图计谋是帮忙弄清题意.解决问题的重要手腕.(3)“回想与反思”环节,把所求成果当作已知前提进行磨练,对磨练办法进行指点,同时造就学生形成磨练的良勤进修习惯. 3.例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若干”的问题)(1)“剖析与解答”环节,让学生进修画线段图暗示数目关系,懂得题意的办法,使学生明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若干”的问题用乘法盘算.(2)“回想与反思”环节,经由过程呈现学生自动思虑解答成果是否精确的情形,造就学生反思的习惯.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一)口算乘法1.主题图(1)主题图展示了游乐土的情境,旨在从学生熟习和感兴致的生涯情境中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致,为本单元的盘算教授教养供给实际布景.(2)主题图中供给了5个游乐项目标价格表,为口算乘法息争决问题的教授教养供给了数据支撑.并经由过程小精灵的话提示,让学生经由过程对主题图的多角度不雅察,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3)主题图中蕴含了丰硕的信息,目标是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有效的数学信息,依据数学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造就学生发明问题.剖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才能.2.例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1)在解决若何盘算20×3的进程中,教材呈现了用加法和用乘法盘算的两种办法,表现算法多样化.(2)借助小棒图,帮忙学生直不雅懂得算理:3个20是60.经由过程对2个十乘3得6个十的思虑,引诱学生将整十数乘一位数转化成表内乘法,帮忙学生慢慢控制想“二三得六”,算20×3=60的盘算办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周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周长》
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 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 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 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三、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实践作业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周长》,这是一节概念、测量与 计算相结合研究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它是在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 的。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 作、认识周长的含义。再根据给定的图形去量一 量、算一算、总结计算周长的方法,并掌握长方 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同时也为以后学习 其它平面图形的周长打下了基础。
B A
2、一个牧羊人要靠一面墙围成一个正方形羊 圈,请你帮着牧羊人算一算他该用多少米篱笆?
6米
3、
假如牧羊人要靠一面墙围一个长8米、宽 6米的长方形羊圈,你能帮他用最少的篱笆围 成这样的羊圈吗?
量一量 填一填
姓名 头围 胸围 腰围
6厘米
方法一:6 + 4 + 6 + 4 =2 0(厘米) 方法二:6 × 2 + 4 × 2 = 2 0 (厘米)
方法三:( 6 + 4 ) × 2 = 2 0 (厘米)
3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 方法一:3+3+3+3=12(厘米) 方法二:3×4=12 (厘米)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图A与图B的周长相等吗?为什么?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平面图形的 周长。
教学难点: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探索并发现1时=60分,1分=60秒,学会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把先前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后续学习之中,又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新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3.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4.经历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5.经历老师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

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秒。

2.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难点:时间的计算。

教学指导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
着的东西。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

为此,教学时,应加强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以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知识,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单元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三、单元学习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单元学习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四、课时安排:3课时.1、秒的认识…………1课时2、时间单位的换算…1课时3、时间的计算……1课时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共安排了4个例题.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学习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鱼计算起就铺垫作用.二、单元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三、单元学习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四、单元学习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五、课时安排:6课时.第三单元测量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单元内容结构如下: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学习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二、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三、学习措施1.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采用演示主题图如,公路及路标、动物过桥图等、组织学生的测量活动如,量课本、书桌等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互动提供条件.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认识并理解测量的有关知识,同时形成适合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该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之上.如,学习例1毫米的认识,教材安排了学生用尺子测量课本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宽、厚不能用整厘米表示,从而引出“毫米”,感受毫米产生的意义,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明白厘米与毫米的关系.3.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应该作为检验本单元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1吨的质量观念时,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外,同时还要多举一些当地学生熟悉的例子加以对比.比如,医疗保险卡、电话磁卡、储蓄卡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从一沓纸或作业本中量出1毫米,数一数有几张.让学生用作业本摞出1分米的高度,数一数有多少本,等等.对于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感受,可将实际感受与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结合起来,比如,可以量出100米,通过走一走感受100米的长度,让学生想像出10个100米就是1千米.四、课时安排:7课时.1、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2、千米的认识……………3课时3、吨的认识……2课时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加减法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部分.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二、学习目标: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三、学习重难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都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单元知识构成:1信息窗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的二次进位和二次退位,即一般加减计算.2信息窗2: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和加法中的连续进位,即整数加减法中的重点和难点.3信息窗3:解决比多和比少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解决位数不同的计算问题.四、课时安排:9课时1、加法…………3课时2、减法…………4课时3、整理和复习…2课时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由于“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中首先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什么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倍”的概念.第二,通过反复用学具操作,在学生脑海里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为得出用乘法计算作铺垫.这个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去经历,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去探索,在亲身的感受中明白道理.二、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活动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2.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概括、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及抽象概括能力;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三、学习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四、学习难点:“倍”的概念的建立.五、课时安排:4课时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分为两大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先安排口算,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在学习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算的基础.此外,乘法估算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所以先安排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二个板块是笔算乘法.它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也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但笔算乘法与以前教的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这个难点.二、单元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三、单元学习措施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四、课时安排:12课时.1、口算乘法…………2课时2、笔算乘法…………9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周长计算,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结合学习内容,教材还安排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有以下特点: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计算.这样的安排,有利于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主动地学习和探索.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教材引导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探索和交流一般平面图形周长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对于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二、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三、重点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四、课时安排:6课时.1、四边形…………1课时2、周长…………5课时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1、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这两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进一步巩固了分数的意义,同时又为以后分数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具体学习内容安排如下表:2、分数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最后安排了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二、单元学习目标一基础性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二发展性目标:1.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2.使学生在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三、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难点:对分数含义的理解;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以及对“1”的理解.四、学习措施由于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本单元采用直观的教具和现代学习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感性的材料.采用直观演示法,情景学习法,启发诱导法为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学习时,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或者创设一些更加适合儿童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有关分数的知识.五、课时安排:8课时.1、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2、分数的简单计算………2课时3、分数的简单应用………2课时。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这两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进一步巩固了分数的意义,同时又为以后分数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分数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

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

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

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最后安排了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

三、单元教学目标:(一)基础性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二)发展性目标:1.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在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五、教学难点:难点:对分数含义的理解;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以及对“1”的理解。

六、单元教学措施:由于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本单元采用直观的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感性的材料。

采用直观演示法,情景教学法,启发诱导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第一单元:测量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

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

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
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

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
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

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

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

教学时,要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

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上的题材,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情境。

2.放手让学生探索,自己完成计算任务。

要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解决计算问题。

但有一点也要注意,如果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的话,还可以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虽然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算理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教学时还是要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

第三单元:四边形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

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几何知识。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建议
1.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素材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课堂拓展到生活空间中去,并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空间与图形的素材。

例如,可以看看教室里有哪些四边形。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几何知识的学习要借助于直观的观察、操作等手段,如平行四边形,要通过观察、画一画、围一围、剪一剪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

对于一般图形的周长的探索,有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长度观念的建立,首先是脑中要有某个长度的表象,而这个表象的建立要借助大量的观察和测量等过程来逐步建立。

3.把握好教学要求。

在这儿只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至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后还要进一步学习。

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也只是会计算即可,不要求用公式来表示。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二年级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关键是让学生用规范的格式进行竖式计算,为以后除数是几位数的除法作好准备。

在编排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3、体现弹性要求。

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作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主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

四、教学建议
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虽然除法竖式在这儿是第一次出现,但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要让他们自己探索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

教学时,也可以对表内乘除法进行适当的复习。

第五单元:时、分、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建议
和以前教学时间概念一样。

1.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

如可以拿一个实际的钟观察一下,秒针转动和分针转动的关系,数数1分有多长,等等。

3.要加强对于一段时间的体验,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