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公园景观设计说明自用。
唐山南湖风景区设计理念

唐山南湖风景区设计理念
唐山南湖风景区是一座集自然美景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在设计南湖风景区时,我们始终秉持着“融合自然与人文、传承历史与创新未来”的理念,努力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教育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首先,我们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尊重自然规律。
南湖风景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湖泊、山川、植被等自然元素,力求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
我们采用了生态友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致力于打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区。
其次,我们注重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俗风情。
南湖风景区位于唐山市,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在景区设计中,我们注重挖掘和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力求通过景观、建筑、雕塑等形式,让游客感受到唐山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悠久历史。
同时,我们也积极引入当地的民俗文化元素,举办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和民俗表演,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地方风情。
最后,我们注重创新发展,提升游客体验。
在南湖风景区的设计中,我们不仅注重自然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和提升游客体验。
我们引入了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了智慧景区,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同时,我们还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出了一系列与南湖风景区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为游客带来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
总之,唐山南湖风景区的设计理念是融合自然与人文、传承历史与创新未来。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打造一个既具有自然美景,又融合了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为广大游客带来更丰富、更美好的旅游体验。
临海市南湖风景区规划设计

二、
1.
南湖风景区是以开挖南湖水面为中心,以规划大田港河道为轴线,汇聚山水风光和多个开放水面空间的多功能综合性山水风景区。上述南湖风景区性质包括下列五个方面的内涵。
“开挖南湖水面为中心”—南湖水面的开挖是南湖风景区形成和存在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巨大的水面空间(106公顷)不仅为临海新城市中心区提供了富于特色的自然开放空间,而且彻底改善了临海的整体城市形象,在南湖地区,南湖成为凝聚景观视线和各项功能的首要因素。
狭义的南湖景区是以规划开挖南湖为中心,北至南湖大道、西至灵江、南至大岗山脚下、西至大寨河的公共绿化景区建设范围,是一个以湖面为中心的城市公园功能区范围。
该次项目的规划区范围是介于上述二者的中观概念,在水面-滨湖景区的公共绿化功能区的基础上,向东北、东和南延伸,涵盖了大岗山及其北侧山坳,以及大田港-邵家渡港交汇处周边生态绿地,使南湖风景区成为汇聚山水风光和休闲度假功能、多层次、多角度、多功能的综合性风景区。规划区范围北至南湖大道、西至灵江、南至大岗山沿南湖主要山体、东至万安寺东侧山梁,共计1044.4公顷。
邵家渡港—邵家渡港发源自牛头山水库,自东向西注入灵江,与大田港交汇后改称大田港,规划区范围内的大田港(即少家渡港)现状水量充足,水岸自然绿化环境较好,有着良好的亲水性,现状河道水面宽度约40米,河道蜿蜒曲折,为新开挖湖面提供了依据。
洋头河—洋头河在规划区范围内只有较短的一段,长越210米。
大寨河—大寨河进入规划区范围后流经曹家和新桥头两座村子后注入大田港,长约1380米,现状仍保持田园自然的河道景色。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不影响后人对资源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的发展形式,在南湖风景区规划设计中该原则体现在:·景区建设、城市开发与环境资源保护并重;·景区建设、城市开发应促进环境资源的优化和再生;·科学合理的分期开发建设,特别是以市政设施为主的风景区支撑体系的先行建设;·为后续建设保留空间环境和市政支撑的可能性。
浅谈南湖公园景观环境优化设计

浅谈南湖公园景观环境优化设计作者:褚良姝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第11期摘要:城市公园是提供市民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载体,具有休憩、娱乐、教育等功能,优质的景观生态设计环境以及完善的设施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论文主要研究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设计,探讨南湖公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南湖公园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设施老化、功能布局落后等问题越发凸显,本结合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实际运用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提出南湖公园景观优化设计研究。
关键词:南湖公园;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19-02一、长春市南湖公园现状南湖公园位于吉林省的省会长春市,公园始建于1935年,史称黄龙公园,年至今已有75年的历史。
公园位于长春市区南部,占地面积238公顷,其中水面96公顷,约占公园总面积的1/3(见图1—1),从空中俯瞰南湖公园,东西窄,南北长,南湖公园的位置正好处于工农广场,南湖广场和新民广场所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中间(见图1—2)。
是提供给市民休闲交流的公共空间,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还起到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作用。
南湖公园的现今树种104种,树木总量14.3万株,树木都已成形,湖西的森林区已出具规模,园内商业服务网点、游乐设施服务休闲项目等配套设施。
二、南湖公园景观环境调查分析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环境形象,从主题形象与景观环境两方面来分析。
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主题营造应结合长春市文脉地域特点进行景观设计,公园景观主题应该突破了传统公园的固有模式,体现多元化设计风格以及生态、文脉、人性、等各设计要素。
景观环境形象是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也就是狭义景观设计。
对于公园景观环境形象,可以从总体形象与各个景观要素两方面来讨论。
三、南湖公园景观层次划分公园的景观有从整体到局部的递进层次,可以将其简单概括为“大园区”一“分类园区”一“小园区”,的景观层次。
浅谈沧州市南湖公园绿化景观设计特色

浅 总 谈 朔 南 湖 公 绿 分 甬道 化中央 以鹅 景卵 观 占地 面 沧 积 2 8 . 4万 m2 , 周市 围是密集 的 景 点 的步石 、木 栈园 道等 ,并在部
驿不绝 ,年接待游客 2 6 0 余万人,是市 民们休 闲 、娱乐 的好 去处 。
2 公 园设 计指 导思 想
约 4m,二 级 游路 宽 2m 左 右 ,三 级 道 路为 连 接各
设有 专属 的健 身 广场 区 ,两 处广 场 共放 置健 身器 材
前 完成 了翼 墙 、护坡 等 建设 ,并对 北 门 广场 区与 东扩 区域 进行 了建 设 。
3 主要设 计特 色
4 0余 套 。为 满 足 不 同年 龄 游 客 的需 求 ,还 设 立 的 围棋 、象 棋棋 盘等 设施 ,供 市 民们休 闲娱 乐 。
的 合 理 配 置 , 形 成 错 落 有 致 的 自然 景
接 了市 区解 放 中 路到 新华 中路 段 内雨 季疏 水 排洪 的
功能 ,是 目前 最大 的 自然 水域 ,南湖 公 园也是 因此 得名。 .
4 . 5 湖 心 岛 。湖 心 岛面 积 5 7 0 0 m ,共 种 植 香 花 槐 、垂 柳 、 白蜡 、火炬 等乔 木 1 3个 品种 ,香花 槐 、 火 炬 片林数 量 已达 到上 万株 ,紫荆 、丁香木 槿 等花 灌 木 8个 品种 1 0 0 0余 株 。沙 地 柏 、 小龙 柏 色 块 1 2 0 0 0余株 ,草坪 3 0 0 0多 m2 ,是 公 园最美 的一道
4 . 4 水 域 。南湖 公 园 的水域 面积 有 1 5万 m: ,它 承
目前 公 园共 有 油 松 、雪 松 、法 桐 、 栾树 、复叶 槭 、合欢 、美 国海 棠等 大 小 乔木 品种 2 9种 ,丁 香 、珍珠 梅 、连 翘 、 红瑞 木 、雪 果 、锦带 、石 楠 等灌 木 品种 2 4种 。通过 创 造 丰 富 多变 的 空 间环 境 , 动静 结合 ,来满足 不 同游 人对 空 间的 多 样 需求 。绿 化上 主要 通过 乔 、灌 、地被
蒙自南湖公园景点介绍

蒙自南湖公园景点介绍
蒙自南湖公园是蒙自市最大的城市公园,位于市区的南端,占地
面积约60公顷。
公园依山傍水,湖泊与翠竹相映成趣,景色优美,环
境清幽。
散步在公园内,可以享受自然的美丽和宁静的氛围。
公园的主要景观有南湖、南山、园林景观、文化广场、儿童乐园、运动员健康体检中心等。
其中,南湖是公园的标志性景观,是一个人
工湖泊,湖畔修建了休闲娱乐设施、景观石桥等。
南山是公园的主峰,山势陡峭,景色秀美。
园林景观主要包括翠竹、花坛、盆景等,在景
观的设计和装饰上,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
文化广场是公园中一个文化活动的场所,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学习
和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和文化展览的地方。
儿童
乐园是一个专门为儿童提供的娱乐场所,有各种游戏设施、游乐设施
和玩具,让孩子们尽情玩耍。
运动员健康体检中心是公园内一项特殊服务,为运动员提供专业
的医疗体检服务。
总体来说,蒙自南湖公园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气勃勃的城市公园,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感受自然之美,了解蒙自和云南省的文化
历史。
黑山县南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设计

黑山县南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设计摘要:这里曾经是黑山最活跃的城市空间,黑山人对她有强烈的归属感,虽然配套硬件已经老化、水质污染严重,但是却拥有着极高的凝聚力和优质的景观生态基底,仍然是城市生活中极为重要的情感空间,饱含着几代人的集体成长记忆!通过生态重建、交通链接、文化注入、空间激活等设计内容,提升了公园的景观品质,成为黑山新的精神地标。
关键词:生态修复尾水处理场地记忆城市活力1项目背景黑山县隶属辽宁省锦州市,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故里,是抗日义勇军的始发地,是国歌创作背景地,是东北二人转的发祥地。
所有的文化依托于黑山的山川形胜,地理位置的独特性。
黑山南湖公园1958年始建,1984年第一次修葺,1996年第二次修葺,2003年改造,南湖公园是承载黑山历史生活的记忆之湖,是黑山人生活回忆的重要场所。
2现状综述2.1现状问题黑山南湖公园是辽西地区典型老旧公园,迄今已有近20年未进行过更新,出现了整体面貌衰退、生态环境退化、交通组织不便、设施落后陈旧、商业行为侵蚀等,快速生长的城市与缓慢等待的公园带来了场地的诸多问题,我们希望消除这种距离,让它不仅是一个蕴育我们童年的公园,也是陪伴我们终老的公园。
2.2城市精神“黑山阻击战”让人们认识了黑山,但不知如此,黑山山川秀美、底蕴丰厚,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太极文化深植于黑山的精神内核之中。
“团结、创新、务实、争先”为黑山精神打下了时代的烙印。
3核心要义在新的时代,作为黑山水绿文化展示的一张新名片。
公园的景观资源应该得到重新解读,让能够唤起共鸣的植物其核心价值得以升华,形成生活与自然的交融空间,留下城市原点的时间线索。
从三个角度去审视它。
第一:有着六十年传承的传统公园,“老城最重要的开放空间”在城市新格局的定位是什么?目前南湖公园城市东侧一隅,未来城市向南北向拓展,依托黑山老城、庞河开发区与大虎山镇,形成带状形态,南湖市“两湖一河”的核心结构性绿地,将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
浅析长春南湖公园景观植物配置

浅析长春南湖公园景观植物配置一、主要景观区域的植物配置1. 湖畔景观南湖公园以湖为主要景观,湖岸边的植物配置自然尤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湖畔植物多以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为主。
如荷花、芦苇、香蒲、花菖蒲等均是常见的湖畔植物。
在南湖公园的湖畔区域,这些植物的种植非常丰富,从春季到秋季,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湖畔景观植物盛开。
尤其是夏季时,湖畔花卉的盛开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构成了一道靓丽的湖畔画卷。
2. 林间小径南湖公园内的山丘地势较多,形成了许多林木茂密的小径。
这些小径上的植物配置一般以乔木和灌木为主。
多种乔木如柳树、槐树、榉树等都可以在林间小径上见到。
还有各种各样的灌木,如玫瑰、丁香、花楸等,它们的花香和树影营造了一种清幽宜人的环境氛围。
在这样的小径上散步,感受大自然的清新和静谧,让人心情愉悦。
3. 草坪花园南湖公园内有不少草坪花园区域,这些区域一般栽植了各种观赏性花卉。
春季,有鲜花盛开,如郁金香、马蹄莲、玫瑰等;夏季,则是各类花卉争相绽放:百合、荷兰菊、勿忘我等;秋季时,则是各色菊花的盛开,各类草本植物的生长。
这些草坪花园的植物配置使得南湖公园的景观更加多样化,不同季节的花卉交替盛开,为游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二、植物配置的特点1. 依托环境特色在南湖公园植物配置中,植物种植以依托环境特色为主要考虑因素。
根据湖畔、林间、草坪等不同的环境特点,选取相应的植物进行配置,使得每一处景观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
比如湖畔的水生植物,一般选择能适应水域生长的植物,以确保其生长的健康和有序。
而林间的乔木、灌木选择则更加注重植物的原生态特点,提倡种植当地常见的树木和灌木,以保持公园自然的生态环境特色。
2. 注重季节性变化南湖公园的植物配置还注重季节性变化,选取了各类具有四季特色的花卉和树木。
在春季,公园内的植物主要以桃花、樱花、杜鹃等为主,色彩绚丽。
而夏季则以百合、荷兰菊、丁香等为主,给人清凉的感觉。
秋季时,则以菊花、桂花、栾树等植物为主,展现出秋季的色彩。
唐山南湖公园湿地生态景观植物配置与美化设计

2008年3月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国际遴选委员会经过讨论认为:“唐山南部采煤沉降区生态治理工程”可作为具有借鉴、推广价值的采煤废弃地生态治理案例进行展示。
2010年10月24至31日,该案例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报告厅展出,成为在报告厅展出的国内外30多个案例中最具特色的案例,受到包括学者、政府官员在内的广大观众的密切关注,获得了世博会组委会、执行委员会颁发的荣誉纪念证书(图1)。
唐山创造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多个第一,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先河。
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在经历了“财富快速积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历程之后,开始感受到资源锐减、环境污染、生态脆弱等制约城市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
唐山南湖公园,曾是一片煤田,通过一个多世纪的开采,留下了28平方公里的采沉地,唐山大地震更加重了采沉地的破坏。
治理前,这里垃圾成山、污水横溢、蚊蝇成群、灰飞蔽日,是人们避之不及的场所。
面对这块城市“伤疤”,通过反复论证、科学规划,唐山市对南湖进行了浩大的环境改造工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的奇迹。
(图2)截至2009年底,采煤沉陷地生态治理工程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和联合国人居署“HBA ·中国范例卓越贡献最佳奖”。
这些荣誉彰显了唐山南湖作为采沉地治理的样板和示范作用。
随着28平方公里的采沉地成为以湿地为主的“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研究湿地景观植物选择及美化设计,形成独特的城市湿地园林景观效果,有着特殊的意义。
(图3)1湿地景观植物的选择从2005年开始,在南湖范围内先后引进及选择了包括针叶树、阔叶树、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在内的54科112种植物,把南湖公园作为试验区,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选择适宜的景观植物品种。
唐山南湖公园湿地生态景观植物配置与美化设计Landscape Design and Plant Configuration of Nanhu Park Wetland袁栋Yuan Dong(唐山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唐山063000)(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Tangshan,Tangshan 063000)摘要:“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以下简称南湖公园)作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已获得多项国内外大奖,2008年“唐山南湖采煤沉陷地生态治理工程”入选上海世博会参展案例,该案例在采煤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方面具有典型的借鉴、推广价值,基于对南湖公园全面详实地调查,从湿地生态景观植物配置与美化设计角度探讨其成功经验。
南湖公园概念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南湖水上公园概念性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班级:环艺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南湖幸福湾公园概念景观规划设计方案1。
预设目标主题的策划1.1确定主题的根据规划为南湖设计了"一环”和”十二景"。
”一环”即环湖绿道。
沿南湖岸线建设环湖绿道,总长21.8公里,宽4-6米,市民可环湖绿色行走.绿道分地面式绿道和栈桥式绿道两种.对临湖已建小区段,建栈桥式绿道,栈桥段长5.3公里。
"十二景”是:建设碧波港、烟翠绿岛、廊桥遗梦、荷塘月色、渔人傲、水上乐园、杉树林、农耕年华、先农坛、读经堂、长虹卧波、生态长廊。
上位规划确定将南湖幸福湾公园定义为“水上乐园”。
所以现在的公园概念规划也将幸福湾公园定为“水上乐园”。
1.2主题的定义滨水公园是临近水体区域而建,专为居民提供观赏、休闲、游憩、文化交流的公共绿地。
滨水公园的生态环境对城区布局、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怡人的生活、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作用。
1.3选取主题的价值判断①塑造水域空间的开放性城市滨水公园为城市居民与游客提供了亲水环境,是城市的公共游览场所,对于滨水空间的设计应本着开放性原则。
②增强水域景观的可达性与亲水性滨水公园设计的重要目的在于服务于城市公众的日常游憩休闲活动,可达性差及尺度的失衡造成了某些公共空间公众的参与性低。
在滨水公园的设计中应当重视和增强水域景观的可达性于亲水性,促进市民与自然之间的良好交流.③打造交通活动的连续性良好的交通连续性是市民和游客在公园进行游憩休闲活动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保证了游赏者可以欣赏到变化丰富的滨水景观,另一方面也使得居民们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相对隔离的状态,增进了市民之间的交往活动。
④彰显水域景观的文化性城市滨水区域对于城市的特色具有重要的展示和传承作用。
对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重视传统区域文化的独特作用,将当代文化与传统本土文化相结合,能够勾起人们对于本地文化的怀念与自豪,使得人们在游赏过程中视觉体验与精神追求的双重追求。
高唐县南湖公园规划设计分析

高唐县南湖公园规划设计分析摘要:随着开放式城市公园的热兴,高唐县南湖公园顺应这一趋势,定义规划目标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场地历史、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和科普需求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
它的开放性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
主要包括:空间的开放、功能设施的共享、价值取向的一致等。
关键词:开放式;高唐南湖公园;园林设计1.设计条件分析1.1区位分析南湖公园位于高唐县古城区。
高唐,春秋为齐国西境之一邑,迄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属中华民族黄河文化发祥地之一。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东汉时期的鲁相乙瑛、三国时期的魏相国华歆、唐贞观年间的著名学者吕才、清末高唐书画“八大才子”,现代的国画大师李苦禅、孙大石也都诞生在这里。
是“人人爱书画,户户好丹青”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1.2 场地分析南湖公园南接时风路,东临管道街,北靠鼓楼路,被三条城市主干道环抱,交通非常便利。
南湖公园的北面,东北面,西面是居住区,东南面是商业区,南面是县政府。
高唐博物馆位于北面居住区,紧邻南湖公园。
鼓楼路之北现有北湖公园,北湖公园周边建有孙大石美术馆、柴府花园、古城牌坊、玉带桥、李苦禅艺术馆等人文历史景点。
场地东西宽874米,南北长655米,占地约57公顷。
2.设计理念2.1 规划目标开放性是今后城市公园的发展主流方向,高唐县南湖公园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归位城市空间,进入市民生活。
本规划将南湖公园定性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场地历史、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和科普需求的综合性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2.2规划构思用水来联系已有的北湖公园,并贯通这个城市,湖的角上再连一条河,延伸到城市很远的地方,形成一种连结;高唐土质偏盐碱,土壤水盐运动规律是关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盐随水上,盐随水下”,地势高的地方经过雨水长时间的沥透,盐碱含量会逐渐降下来,从而适合更多的植物生长;以自然山水为骨干,“水以山秀,山借水清”,且形成比较完整的小生态环境。
浅谈南湖公园景观环境优化设计

更高层次 的运用 , 为发端 、 分 延伸 、 主体 、 收合 四个循序渐进的
阶段 。
( ) 园 系统 优 化 设 计 五 公
以从总体形象与各个景观要素两方 面来讨论 。
三、 南湖 公 园景 观 层 次 划 分
公 园的景观有从 整体到局部的递进层次 ,可 以将其简单
概 括为 “ 园 区 ” “ 类 园 区 ” “ 园 区 ” 的景 观层 次 。 先 大 一 分 一 小 , 首 它具 有 作 为 “ 园 ” 整体 主题 景 观 “ 园 区” 如 全 园 作 为 “ 公 的 大 , 一
图 1 2南 湖公 园平 面 图 — 图 1 2南湖公 园 鸟瞰 图 —
实 际场 地 与 周 边 环 境 意象 的整 合 来 营 造 的 。 这 里 , 边 环境 在 周
二 、 湖 公 园 景 观环 境 调 查 分 析 南
意象包括 了“ 水体 ”“ 、树林 ” “ 、小品” 等等。
( ) 四 景观 设 计 重 组 优 化
关键词 : 南湖 公 园 ; 观 设 计 景
中图 分 类 号 :5 文献 标 识 码 : J9 A
文 章 编 号 :0 5 5 1 ( 0 0)2 0 1 一 2 10 — 3 22 1 2— 19 O
一
、
长 春 市 南 湖 公 园 现状
园区” 拆分为一个个 “ 园区”景观层次在整体大主题设定 的 小 ,
原路 的轴线上 ,加 以长春市 的文脉特征广场节 点景观设计来
综合体现 。
( ) 区过 度 空 间 三 景
公 园 中景 区过 渡 空 间是 指 从 进 出空 间 到 主 题 景 观 空 间边 缘 的 空 间 区域 及 主 题 景 观 空 间 内各 个 主 题 活 动 区域 之 间 的过 渡联 系 区域 。 渡 空 间是 主 题 场景 的酝 酿 过 渡 区 域 , 是 游人 过 也 的休 息 松 弛 区域 。 湖 公 园 中 景 观过 渡 空 间 的表 达 , 以 设计 南 是
南湖景观规划

2014年7月10日,生命科学系暑假社会实践小分队进行了对小南湖的实际调研。
通过应用我们从课本上学到的一些园林知识,并认真分析,我们调查到的园林景观布局方面有以下方面:植物的种植方法和造景手法,建筑的布局,一些功能分区的分布及作用。
南湖公园的景观设计,遵循当今世界都市主义景观的美化、人文、休闲为一体发展趋势,湿地特点,集绿化一体,建设经典风景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
植物景观设计南湖植物景观设计原则遵循生态保护与恢复原则,和谐自然,协调发展,适地适树,强调地方特色,以乡土树种和适应性树种为主导,适当引种观赏树种,体现植物观赏特性,体现植物意境美。
在植物群落主体结构上要形成乔木- 花灌木- 花卉,草坪- 湿生植物- 水生植物,复合层次结构,营造多样化的湿地植物环境,考虑植物的栽植密度,充分利用乔木、灌木、常绿树、落叶树不同的遮挡效果,应用障景、漏景、框景、夹景等园林手法,实现步移景异、增加游园情趣的效果,灌木组成色彩、季相变化丰富的底层植物。
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地被植物能发挥增加覆盖率、保持水土等生态作用,还可以利用地被植物的观赏特性形成具有自然野趣、色彩艳丽、花团锦簇的独特景观,使整个绿地空间更加丰满与充实。
根据园内不同区域的功能及性质、光照强度、湿度和土壤理化特性、地被植物自身特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因地制宜、以功能优先季色相变化、配置合理”为原则,采用了栽植草坪、应时花卉、宿根花卉、保留野生植物等多种地被植物配置方案。
创造开敞空间的大面积景观地被大面积的景观地被作为植物景观的基底,背景大量栽植乔灌木,形成群落、着力突出开敞、简洁、明快、疏朗的景观氛围,林下地被南湖绿地内栽植了大量高大乔木,生长茂盛,郁闭度高,在其下层,受光照影响选择耐荫植物,覆盖林下裸露的土壤,增加植物层次,取得良好景观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单位叶面积的生态效果。
疏林下栽植花期长的较耐荫地被如二月兰、蛇莓、花、叶并茂,形成良好的群体效果孤赏树下配置色彩较为艳丽的地被如丰花月季、金叶女贞,可更好地衬托其优美的姿态,矮生灌木地被矮生灌木种类繁多、形态色彩各异、季相变化丰富,成为造丰富园林景观的主要植物材料,根据丰园过程中增加林地层次、灌木自身的特点,组成各种优美的图案,大大丰富了南湖地区的色彩和景观。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自贡市南湖公园为例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自贡市南湖公园为例作者:韩镇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8期滨水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和风景,对城市的发展布局及城市景观的特点有着重要影响[1]。
在公园景观规划中滨水区景观设计作为基础性建设,主要承载着公共绿地、生态效应、美学效应等多种功能。
通过把滨水区景观有机地融入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中,使尊重自然和人的活动达到和谐统一,营造出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文化休闲环境,重塑滨水活力廊道。
1 项目概况南湖公园位于四川省自贡市高新区南湖生态城,占地30.85 hm2,其中水域面积达15.67 hm2。
西邻丹桂大街南延线,南隔汇南路与南湖综合体毗邻,东临通达街南延线,与南湖体育中心、商业综合体、商业步行街共同构成新区休闲健身、商业娱乐服务组团,对提升城市品质起到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2 南湖公园景观规划理念与定位2.1 规划思路南湖公园建设之前的场地原是一个树木杂草丛生的废旧水库。
随着自贡市高新区的发展规划,在原场地筹建公园的基础上,通过最少的工程手段,对场地原植被景观进行恢复性保留,在原有坑塘、高地基础上进行修复和平整,形成塘、岛、林等,并配以园林景观和人文建筑,将自然生态、地域文化、传统脉络、公园脉络、现代生活及都市特点融为一体,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景点[2]。
整个公园在规划设计上以自然、生态为设计理念,遵循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设计手法,以营造城市生态屏障和调节气候为目的,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凸显“有山有水”场地特点,使公园具有多功能的滨水景观特性,以满足市民娱乐休闲、城市生态保育的需要。
2.2 设计定位有着“天然氧吧”之称的南湖公园,是自贡市高新区最大的“城市绿肺”,是市民体验“宜居、生态”新城的魅力之处,是品质最好、生态效应最好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南湖公园的建设与该区域的整体规划相协调,整个规划方案在营造功能完善、和谐统一的都市场所外,还体现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地方特色、文化植入”的原则,主要表现在:从城市空间尺度出发,对总体发展环境和需求进行研判,将南湖公园纳入高新区发展规划布局中;以公园景观与城市空间、滨水区域、人的需求在生态、景观、功能的相互协调为原则;强调景观与城市的互动性,注重弹性设计。
唐山南湖风景区设计理念

唐山南湖风景区设计理念唐山南湖风景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在设计南湖风景区时,我们始终秉持着“生态、文化、健康、便捷”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健康、宜居的旅游胜地。
首先,我们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南湖风景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通过植树造林、湖泊清淤、湿地保护等措施,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态优美、空气清新的旅游环境。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生态园林,让游客可以在自然中尽情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其次,我们注重传承和弘扬文化历史。
南湖风景区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我们在景区内设置了历史文化展示区和文物保护区,展示了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我们注重健康和休闲生活方式。
南湖风景区拥有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如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儿童游乐区等,让游客可以尽情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健康养生、生态农业等项目,提供健康餐饮和休闲娱乐服务,让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放松身心,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我们注重便捷和舒适的旅游体验。
南湖风景区配备了完善的游客服务设施,如停车场、卫生间、餐饮区等,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同时,我们还注重提升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确保游客可以安全、舒心地游览南湖风景区。
总之,南湖风景区的设计理念是以生态、文化、健康、便捷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健康、宜居的旅游胜地。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景区设施和服务,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让他们在南湖风景区留下美好的回忆。
南湖公园景观设计说明自用。

南湖公园景观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南湖公园规划为全市性综合公园,位于敦化市中心城区南部,处于敦化市城市最重要的北山——六顶山景观轴上的中心位置,也是这一轴线上最重要的景观节点。
南湖公园建设项目拟占地面积为40.2万平方米,其中天然水面面积5万平方米,西侧半截河为其水源,规划水面面积为8.25万平方米。
本设计主旨在于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优势,将周围景观与滨水景观相结合,营造一个休闲生态的公园。
自然既是环境给予人的感受,也是引发创意的基础。
项目的开发将为地段未来的发展提供标志性的景观风貌。
使之成为新城区市民的健身、活动的新热点。
同时也是为未来整个地产项目的开发创造无形的财产,在生态、人文、健康的基础之上提供品牌的提升,形成独树一帜的公园风貌。
二、设计原则2.1.生态性原则;2.2.地域性原则;2.3.简约性原则;2.4.重点与一般原则;2.5. 时代性原则。
三、景观设计总体设想本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风貌为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适宜景观的设置和各类生长于气候冷湿,性耐寒冷,喜阴、喜湿、喜肥、怕旱、怕水淹、怕高温,对土壤适应范围较广特性的灌水,乔木,地被种植。
造园设景因而显得顺理成章。
——音乐之声,自然之乐当现代的都市人厌倦了都市忙碌的生活,森林似的建筑,浑浊的空气、嘈杂的噪音和长期紧张的工作节奏所带来的严重心理压力,一切促使一个向往自然、亲和的休闲环境的空间迅速形成。
人们希望远离喧嚣,贴近自然,返璞归真,从不断城市化的居住环境中逃离出来,去山林中游憩、去大海边度假,享受纯洁的水、空气和优美的风景。
该项目设计主题为音乐之声,自然之乐。
以建筑为凝固的音乐,与景观空间的音乐共同谱写一曲动听和谐的交响乐。
道路系统既考虑功能性的要求,亦注重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路”的道路系统基本以两套系统构筑:“曲路”和“直路”。
厦门南湖公园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华侨大学厦门南湖公园园林景观设计分析绿地景观系统课程论文授课学期 2014 学年至 2015 学年第 2 学期学院__________建筑学院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城市规划__________小组成员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任课教师_________ _________交稿日期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厦门南湖公园园林景观设计分析摘要:南湖公园位于滨海城市厦门新市区中心、风光秀丽的员当湖畔, 是厦门解放后新建首座市级综合性公园。
该园的绿地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因地制宜, 借远山近水, 仿自然真趣, 窝情意于景物, 表现南亚热带风光与时代气息。
本文就公园整体景观布局及植物造景特色对公园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字:南湖公园;景观设计;自然山水;植物造景正文南湖公园建于1990年,1995年开放。
位于厦门本岛中部, 新市区的中心, 因地处筼筜湖之南而得名。
公园面积公顷, 东、南两面界于城市主次干道, 道路外均为居住区,西面止于城市排洪道, 与花圃相邻,北面接筼筜湖, 融公园于一体。
原沿湖滩地植有以木麻黄为主的防护林, 公园确址后一直较好保留, 面积约公顷。
南湖公园有“筼筜渔火”、“坐石临流”、“筼筜春晓”和“曲水荷香”四景。
“筼筜渔火”原为厦门八大景之一,昔日港内万点渔火,像天上繁星,假设隐假设现,闪烁不定,构成“筼筜渔火”胜景。
“坐石临流”景点,游人入园穿石钻洞,越水跳涧,似假设真正大海岸边的风景。
“筼筜春晓”,指在湖畔的亭子里望湖赏景。
“曲水荷图1 南湖公园全景香”乃是水道弯弯曲曲而得名。
公园基址距火车站仅一公里, 方便市民与游客的交通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湖公园景观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南湖公园规划为全市性综合公园,位于敦化市中心城区南部,处于敦化市城市最重要的北山——六顶山景观轴上的中心位置,也是这一轴线上最重要的景观节点。
南湖公园建设项目拟占地面积为40.2万平方米,其中天然水面面积5万平方米,西侧半截河为其水源,规划水面面积为8.25万平方米。
本设计主旨在于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优势,将周围景观与滨水景观相结合,营造一个休闲生态的公园。
自然既是环境给予人的感受,也是引发创意的基础。
项目的开发将为地段未来的发展提供标志性的景观风貌。
使之成为新城区市民的健身、活动的新热点。
同时也是为未来整个地产项目的开发创造无形的财产,在生态、人文、健康的基础之上提供品牌的提升,形成独树一帜的公园风貌。
二、设计原则2.1.生态性原则;2.2.地域性原则;2.3.简约性原则;2.4.重点与一般原则;2.5. 时代性原则。
三、景观设计总体构想3.1景观位置的地貌气候本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风貌为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适宜景观的设置和各类生长于气候冷湿,性耐寒冷,喜阴、喜湿、喜肥、怕旱、怕水淹、怕高温,对土壤适应范围较广特性的灌水,乔木,地被种植。
造园设景因而显得顺理成章。
3.2景观主题——音乐之声,自然之乐当现代的都市人厌倦了都市忙碌的生活,森林似的建筑,浑浊的空气、嘈杂的噪音和长期紧张的工作节奏所带来的严重心理压力,一切促使一个向往自然、亲和的休闲环境的空间迅速形成。
人们希望远离喧嚣,贴近自然,返璞归真,从不断城市化的居住环境中逃离出来,去山林中游憩、去大海边度假,享受纯净的水、空气和优美的风景。
该项目设计主题为音乐之声,自然之乐。
以建筑为凝固的音乐,与景观空间的音乐共同谱写一曲动听和谐的交响乐。
3.3景观道路设计系统道路系统既考虑功能性的要求,亦注重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路”的道路系统基本以两套系统构筑:“曲路”和“直路”。
曲路延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做法,萦绕迂回,曲径通幽,令人不禁浮想联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直路系统是采用带有西方景观设计的思想,结构严谨的设计手法来完成的。
3.4空间设计及引导沿院内笔直的大道徐行,绿树环绕,繁花盛景。
在音乐文化广场简洁的植物,小品的搭配给人以平静的感受;转过水景,空间收缩,相对集中的绿化呈半围合之势,区域功能私密性强,廊架,景石,喷泉隐于其中吸引人们寻幽探胜。
四、景观要点阐述4.1入口途经入口广场,会议厅的北门展现于眼前,两翼绿树成荫、淙淙流水将城市的喧嚣留驻与大院之外;渡过重重绿荫,眼前豁然开朗,入口处的铺装景观与绿化结合构成肃穆,严谨的氛围,将会议厅与景观整体氛围相融合,让自然与建筑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点出了在本案设计中“音乐之声,自然之乐”的设计主题。
4.2静思人在什么场景能思考?见流水而思源,登高山而望远,进庙堂而思佛追古。
碎石铺成的小径,景石或散点或成组的摆放,半掩半露;银中杨、各种花灌木弥漫开的是带有本土风情的气味,主广场的小型喷泉,池壁由浅至深的马赛克处理可把本身浅薄的清水变化成蓝色渐变的梦幻意境,耳闻徐徐跌落而出哗哗的水声,溶于景内,鸟语花香,“念往昔繁华竟退,叹门外楼头,患恨相绪”。
人在不断反省的过程中成长,水令人致远,石令人思古。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通过有意的设计,将人与自然交流的精神境界合并,从而达到“天、地、人”合一。
4.3文化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
文化是一种精神、是灵魂,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根基的。
其地域不仅风光秀丽,而且人杰地灵,众多的本土文化施展才华的同时,也演绎着一段又一段的佳话。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蕴育了众多的典故,本设计充分利用地方的历史氛围,将之与现代生活理念相结合,引古博今,让历史长河徜徉在古朴的大地上塑造新的家园。
4.4脉络众所悉知,人体通过气功修炼至一定程度,便会出现真气循人体内一定的路径轨道运行的现象,功修界便把此真气循行的路径、轨道称作“气脉”,此“气脉”是气功态下的产物。
同理,理顺一个环境地块的“路脉”体系,也是需要好好探索、溶通,“修炼”一番的。
反之“路脉气流”如果不畅通,不显现,则为杂乱无章的状态。
在平面脉络的规划上,以直线与曲线交替变化,穿插交切,争取干线小径的融合贯通及理性,让各条路脉“顺”起来。
在立面垂直空间的处理上强调空间之间相互交错与流动,增加了整个设计的通透性。
构造出一个大气、舒展、蜿蜒的立面空间。
具体言之:“园中,人怎么走,是设计师设计的。
人怎么看,是设计师在路上安排的。
人到哪里玩,什么时候玩,怎么玩,是设计师用路来确定。
设计师可以让人在路上急行、慢游,又可以给游人惊喜和盼望。
路的设计,能把握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动态。
脚下走的路,牵动着人的心这就是园林造路的艺术,一件整体的作品。
”五、生态陆地景观系统生态陆地景观系统就是要设计一个自然的陆地景观植被群落,其外貌决定于群落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层片构造。
温带,四季分明,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为表现植物季相提供了有利条件,故在植物配置上充分利用本地植物资源,展现丰富多彩的四季景观。
避免一季开花,一季萧瑟,偏枯偏荣的现象,尽量使春色早临,秋色晚去。
在配置手法上,春、夏之花,秋之叶、果,冬之枝、干都是很好的素材,或以春华抑或以秋实为主,组织得好可以体现本地鲜明的季相特点,使景观设计空间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从早春到深秋,景观的颜色由浅到深,但总的色相为绿色,在这个颜色的底色上,植物配置的色彩与季相,对草坪空间的景观与艺术效果的影响相当显著。
景观设计中的色彩需要组织,要掌握好补色对比、冷色对比、中和色,近似色补色对比的应用,造成的不同景观和意境,如在光照较好的草坪上种植色彩艳丽的花木和花卉,能取得明快的对比效果。
树木的色彩体现在叶、花、果、干四个部位,设计时应最先考虑叶色的安排。
除少数色叶树外,大多数树木的叶色都呈绿色,但随树种、四季时间的不同而有深、浅、浓、淡之分。
据了解,很多落叶树的叶片在阳光透射下会形成光彩闪烁的效果,叶背呈现出嫩黄色显得轻快活泼。
落叶树的冬态也可持续较长时间。
常绿树叶片浓密厚重,冬天其色彩过于醒目也会造成重点分散而影响整体布局。
草坪上配置的植物宜选择花、果艳丽,花期(果期)较长的树种,草花或其它地被植物及石块等,组成一些色彩艳丽、灵活多样的花丛、花境、模纹及小景。
在草坪的边缘或中心,可以疏密相间,曲折有致地配置。
在这类植物配置中,草花的栽植要根据草坪的空间形态、地形特点灵活掌握。
另外要随季节及时更换品种,保证花开不断。
六、四维景观设计绿色总与环境相互伴随,江南的早春最是风景,我想也正是在于一个绿字。
然而绿色之营造应考虑其四维特点,即时空之变化。
时间上应考虑当地的气候状况。
使得绿色(花草树木)有春之绚烂、秋之金黄、顺应天时,景色随四季而变;或可侧重一面,突出一季。
空间上须注意的是:墙面的绿化,包括墙面和围墙的垂直绿化,使绿色有空间上的变化,其效果远大于单一的同面积的平地;色叶或常绿以及乔木和灌木等空间布局,使之有高低起伏,远近不同,并要与建筑物轮廓相协调;还应强调的一点是“黄土不见天”的理念,即不要留出哪怕一小块裸地,其往往影响到整个绿色的总体效果,于细微处才能体现大智。
七、绿化种植设计7.1绿化种植设计原则7.1.1适地适树原则;7.1.2.植物速生与慢生结合原则;7.1.3突出特色原则;7.1.4经济性原则。
7.2草坪为基调的配置本案设计除道路、广场、花坛、色块及建筑外,其余地面均以草坪整体覆盖,使之富有生气,草坪设置是整体植物配置的基调和主体。
7.3园路绿地的植物配置园路绿地的植物配置,有观赏性和遮阴两种功能,根据园路的主、次及走向,酌情采用适宜的配置方式。
选择樟子松、白桦、金叶榆、银中杨等作为主要树种种植,用以遮挡东、西两侧太阳辐射及为道旁座椅上的路人提供遮荫。
同时相应形成高大的绿色竖向背景,间接起到丰富景区植被林冠的作用。
整个植物配置以观赏为主,灵活配置,创造丰富的游览景观。
如采用樟子松、金叶榆、稠李、紫叶李等作为“障景木”或观赏树,与疏密相间的榆叶梅、连翘、锦带花、紫丁香等花灌木及绣线菊、水蜡等植物相搭配,产生错落有致、参差多变、层次丰富的组团式植物结构。
形成步移景异、一步一景式的观赏植物群落,弥补园区面积较大,景观容量大的缺陷。
7.4主、次广场相邻绿地的植物配置主、次广场的植物配置以简洁、大方、明快为主,采用水蜡、红瑞木、金叶女贞等组成大体量的直线形或弧形模纹,烘托入口氛围,加金叶榆为主要景观特色,形成整洁、舒展、通透的景观效果。
7.5半封闭景区植物配置景区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是游客主要的休息、交流的户外空间,也是园区植物配置的重点。
采用生态式种植,即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自然界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优化组合:用樟子松、银中杨、白桦等高大乔木作为景观树,为建筑物遮荫,同时为人们创造休憩条件。
采用低矮落叶灌木和常绿植物,如紫丁香、榆叶梅、连翘、绣线菊等丛植或群植,加以修剪造型,组成不同层次、形态相异并具观赏性的植物景观,在被建筑物遮挡的背阴处,配置玉簪、牵牛花、鸢尾、万寿菊等观色花卉等,再配以适量规模的五色草作为衬托,形成花团锦簇,异彩竞秀的植物景观,格局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观效果。
7.6四季花卉本案花卉以五色草为主体,配以适量的宿根品种,如月季、玉簪、鸢尾等。
为保证主要景观地带的气氛效果,花卉主要配置在广场、建筑等人流相对集中的地带。
由于季节特点,花卉的应用应尽量考虑与低矮植物材料金叶女贞、红瑞木、杜鹃等组成的模纹合理搭配,以丰富观赏层次及弥补季相的缺陷,使数量有限的花卉既满足了观赏的需要又兼具隔音、减尘的作用。
色彩缤纷,严谨自然,充分发挥花卉对景观的烘托作用。
八、结语愿人们放弃已经形成的自我毁灭的习惯,而将人与自然潜在的和谐表现出来。
世界是丰富的,为了满足人类的希望仅仅需要我们通过理解、尊重自然。
人是唯一具有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意识的生物。
他必须成为生物界的管理员。
要做到这一点,设计必须结合自然。
本案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达成最为理想化、更为人情化的互动关系。
让我们营造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的、生态的、和谐的桃花源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