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第六节《安全用电》电子教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13.6安全用电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安全用电》教材分析:《安全用电》是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第十三章第六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中所谈到的对人体的安全电压、触电事故的发生需要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
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是让学生“学会生存”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触电的原因及试电笔使用方法。
2.掌握触电的几种方式及安全用电的原则。
3.明确触电后的急救原则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安全用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增强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试电笔使用方法。
2.掌握触电的几种方式及安全用电的原则。
【教学难点】1.试电笔使用方法。
2.掌握触电的几种方式及安全用电的原则。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测电笔、卡口灯、螺丝口灯、安全用电宣传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家庭电路组成按顺序说有哪些?2.家庭用电的火线与零线的电压是多少?与地线呢?3.总闸刀的安装要注意哪些情况?二、激发学习动机: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
但是生活中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常识,并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6安全用电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13.6 安全用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安全电压的意义2.学会使用测电笔3.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守运用安全用电原则.过程与方法1.用对话的形式讲述“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介绍了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家庭用电安全的有关事项.2.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生活中能自觉地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去做.对话形式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家用电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学习和宣传安全用电的知识,既是物理教学的需要,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课.情感、态度与目标通过学习,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对安全用电原则的掌握和并能实际应用.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资料、测电笔教学过程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 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三、几种触电类型.(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作.(2)高压触电.高压带电体不但不能接触,而且不能靠近.高压触电有两种:①电弧触电:人与高压带电体距离到一定值时,高压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导致触电.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时,在距高压线不同距离的点之间存在电压.人的两脚间存在足够大的电压时,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触电的危险比220伏电压的触电更危险,所以看到“高压危险”的标志时,一定不能靠近它.室外天线必须远离高压线,不能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捉蜻蜓、爬电杆等等.四、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1.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迅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C.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D.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通过讨论要学生明确:处理触电事故的原则是尽快使触电人脱离电源,而避免在处理事故时,不使其他人再触电,所以A.B两项是绝对错误的.2.如因电线短路而失火,能否立即用水去灭火?为什么?要学生明确:不能,因水可导电,会加重灾情.必须迅速切断电源,用砂土、灭火器扑灭火焰.五、安全用电原则电器设备安装要符合技术要求.不接触高于36V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电器设备中的绝缘体.课堂小结1、触电事故及其危害2、测电笔构造使用方法3、触电的类型4、安全用电的原则板书设计第六节安全用电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三、几种触电类型.(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2)高压触电.四、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五、安全用电原则作业布置探究活动【课题】调查生活中防止触电的办法【组织形式】个人、学习小组【活动方式】1. 制定子课题.自己家里的用电器怎样防止触电?钳子、螺丝刀等工具采取怎样防止触电得措施?电工防止触电是如何工作的.工业上、生活中有哪些防止触电的用具.2. 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资料.3. 小组讨论、总结、交流.教学反思在课堂上我们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渗透,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不是只注重于一些结论性的知识,留出空白让学生多活动、多思考,尽可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同步达成。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13.6安全用电教案设计

当堂训练
当堂检测(作业)
课本87页 1.2题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
这部分内容浅显易懂,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学旳形式,在分组讨论旳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旳自学能力.教学中可以用大量旳有关视频辅助教学.
.
方法指导:学生先带着问题阅读,独立思考,然后把不懂旳问题在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点评提升.
学生自学
教师巡回督导,提醒自学不认真旳学生,同时低声辅导学习努力但程度较差旳学生树立他们旳学习信心.
自学检测
1.对人体安全电压:___家庭电路电压:__动力电路电压:__高压输电电压:__2家庭电路中旳触电事故都是人体____并与__造成旳.3.测电笔构造:_作用:_使用:4.触电种类____,__5.对于安全用电必须做到“四不”_、_、_、.
物理初三北师大版13.6安全用电教案
课题
13.6安全用电
个性化
修改
教学目标
①知道安全电压.
②知道测电笔旳构造,学习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旳火线和零线.
③知道安全用电旳常识.
教学重点
关
课件,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板题出标
安全用电
①知道安全电压.
②知道测电笔旳构造,学习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旳火线和零线.
③知道安全用电旳常识
指导自学
自学范围:P84-P87
自学方法:边阅读边思考
自学时间:8分钟
检测要求:学生互评
自学问题:1.对人体安全电压:___家庭电路电压:__动力电路电压:__高压输电电压:__2家庭电路中旳触电事故都是人体____并与__造成旳.3.测电笔构造:_作用:_使用:4.触电种类____,__5.对于安全用电必须做到“四不”_、_、_、.
九年级物理 13.6《安全用电》教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 13.6《安全用电》教案北师大
版
型:讲授课教具:测电笔、家庭电路示教板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电压
2、了解安全用电原则重点:安全用电原则难点:理解安全用电原则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照明电压,动力电压值是多少?
2、家庭电路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
1、安全电压①触电---指电流通过人体达到一定量时引起的伤害事故电流超过30毫安时,就会使人感到剧痛,甚至神经麻庳,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
电流达到100mA,只要很短的时间就会使人心跳停止,电流越强,从触电到死亡的时间越短。
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取决于外加电压和人体本身的电阻,不同的人,人体的电阻不一定相同。
②安全电压:36伏以下,在潮湿环境中,安全电压应在24伏甚至12伏以下。
③低压电:220V照明电压,380V动力电压
2、触电事故的发生一般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而造成的。
图13-20①、单相触电:电流火线人体大地②、双线触电:火线人体零线③、高压电弧触电④、跨步电压触电
3、安全用电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在家庭用电中,需要特别警惕本来不应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本来绝缘的物体由于绝缘破损而导了电,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课堂小结:安全用电的原则等。
练习:
练习册P57
1
4、5、6、7作业:课本P107
1、2、3教学反思:
1。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第六节 安全用电教案3 (新版)北师大版

《安全用电》教学目标: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常识。
教学重点:1、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2、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常识。
教学难点: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常识。
新课讲授:(一)、新课导入现在已经进入了电气社会,电能在各个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随之用电时产生的危险也大大增强,所以了解和学习有关安全用电及急救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这一次课我们就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1、安全电流和电压刚刚提到如果用电不慎就会造成触电事故,参看教材P129-130页安全电流和电压,并思考5个问题。
(1)问: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能说说触电是怎么回事吗?(2)问:是不是有电流通过人体就一定会造成触电事故?(3)问:通过看图表你能得出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规律?电流对人体的危害还会跟哪些因素有关系?(4)问:既然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触电事故的后果,那么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受什么决定?(5)问:电压值是多少才安全?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不高于36伏的电压就一定安全吗?当空气特别潮湿,或身体不适,安全电压还要小24伏甚至12伏。
知道了什么是触电,也知道了安全电压,触电都有哪些形式?2、触电事故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以家庭电路为例说说怎样做就会触电?为什么在家庭电路中触到火线就会触电?再来归纳得出结论:家庭电路中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除了上述两种低压触电的形式,还有没有其他的触电方式?这一方面同学们还不很了解,看下面的画面。
出示课件画面,讲解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强调指出:为了安全用电,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看到高压勿近的标志时,千万不要靠近。
知道了什么是触电和触电的四种形式后,你都懂得了哪些安全用电的常识。
3、安全用电的常识对安全用电常识中几个图片反映的情景加以分析。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第六节安全用电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第六节安全用电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家庭电路、物质导电性的基础上,来学习安全用电常识的。
学生已经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的电压、火线和大地之间有220V 的电压;了解了人体和大地也是导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本节内容以人为本,从如何保护人类在使用电的时候不触电的角度来学习安全用电常识。
本节课的设计线索为:以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为主线,将安全用电常识串起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人不触电。
人触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流超过了人体能安全接受的范围。
而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压和电阻。
关于电压,我们围绕安全电压、家庭电路的电压、高压等讨论,使学生理解“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的安全用电原则。
关于电阻,我们围绕绝缘性能的好坏讨论,遵循“不破坏绝缘”的原则,使学生牢记“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最后学习试电笔的使用、家庭电路中灯泡及其开关的接入、三相插座。
另外,由于家庭电路中有许多电路不能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流的大小,而有些相关的知识学生还没有学习,因此,安全用电的知识大多只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让学生恪守安全用电的一些规则即可。
在设计上,本节课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在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资料的查阅和搜集整理,通过展板、录制微课等方式展示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安全电压。
从人体触电的电流基础上结合人体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来了解安全电压的规定。
2.了解人体触电的常见四种情况:低压双线触电、低压单线触电、高压电弧触电、高压跨步触电。
3.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了解人体触电后的抢救措施。
体会物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相互印证与发展。
4.了解试电笔的构造,会用试电笔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与零线。
5.了解家庭电路中开关的位置、螺口灯泡的接入安装法、三孔插座的地线,从人体安全的角度,了解以上知识,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初三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案:13.6安全用电 教案

安全用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安全电压的意义2.学会使用测电笔3.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守运用安全用电原则.过程与方法1.用对话的形式讲述“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介绍了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家庭用电安全的有关事项.2.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生活中能自觉地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去做.对话形式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家用电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学习和宣传安全用电的知识,既是物理教学的需要,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课.情感、态度与目标通过学习,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对安全用电原则的掌握和并能实际应用.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资料、测电笔教学过程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三、几种触电类型.(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作.(2)高压触电.高压带电体不但不能接触,而且不能靠近.高压触电有两种:①电弧触电:人与高压带电体距离到一定值时,高压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导致触电.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时,在距高压线不同距离的点之间存在电压.人的两脚间存在足够大的电压时,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触电的危险比220伏电压的触电更危险,所以看到“高压危险”的标志时,一定不能靠近它.室外天线必须远离高压线,不能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捉蜻蜓、爬电杆等等.四、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1.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迅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C.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D.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通过讨论要学生明确:处理触电事故的原则是尽快使触电人脱离电源,而避免在处理事故时,不使其他人再触电,所以A.B两项是绝对错误的.2.如因电线短路而失火,能否立即用水去灭火?为什么?要学生明确:不能,因水可导电,会加重灾情.必须迅速切断电源,用砂土、灭火器扑灭火焰.五、安全用电原则电器设备安装要符合技术要求.不接触高于36V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电器设备中的绝缘体.课堂小结1.触电事故及其危害2.测电笔构造使用方法1.触电的类型2.安全用电的原则板书设计安全用电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三、几种触电类型.(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2)高压触电.四、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五、安全用电原则作业布置探究活动课题调查生活中防止触电的办法组织形式个人、学习小组活动方式1. 制定子课题.自己家里的用电器怎样防止触电?钳子、螺丝刀等工具采取怎样防止触电得措施?电工防止触电是如何工作的.工业上、生活中有哪些防止触电的用具.2. 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资料.3. 小组讨论、总结、交流.教学反思在课堂上我们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渗透,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不是只注重于一些结论性的知识,留出空白让学生多活动、多思考,尽可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同步达成.本节课是一堂老师启发讲解与学生自主思考相结合的常态课、务实的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的课堂现状.当然,在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上还要增强一点,即老师的讲与导还可隐退一点,把质疑、出错、反思的机会留给学生多一些,教学中应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学生的本能,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潜能.。
初三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案:13.6安全用电 教案

安全用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安全电压的意义2.学会使用测电笔3.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守运用安全用电原则.过程与方法1.用对话的形式讲述“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介绍了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家庭用电安全的有关事项.2.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生活中能自觉地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去做.对话形式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家用电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学习和宣传安全用电的知识,既是物理教学的需要,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课.情感、态度与目标通过学习,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对安全用电原则的掌握和并能实际应用.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资料、测电笔教学过程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三、几种触电类型.(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作.(2)高压触电.高压带电体不但不能接触,而且不能靠近.高压触电有两种:①电弧触电:人与高压带电体距离到一定值时,高压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导致触电.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时,在距高压线不同距离的点之间存在电压.人的两脚间存在足够大的电压时,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触电的危险比220伏电压的触电更危险,所以看到“高压危险”的标志时,一定不能靠近它.室外天线必须远离高压线,不能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捉蜻蜓、爬电杆等等.四、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1.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迅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C.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D.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通过讨论要学生明确:处理触电事故的原则是尽快使触电人脱离电源,而避免在处理事故时,不使其他人再触电,所以A.B两项是绝对错误的.2.如因电线短路而失火,能否立即用水去灭火?为什么?要学生明确:不能,因水可导电,会加重灾情.必须迅速切断电源,用砂土、灭火器扑灭火焰.五、安全用电原则电器设备安装要符合技术要求.不接触高于36V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电器设备中的绝缘体.课堂小结1.触电事故及其危害2.测电笔构造使用方法1.触电的类型2.安全用电的原则板书设计安全用电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三、几种触电类型.(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2)高压触电.四、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五、安全用电原则作业布置探究活动课题调查生活中防止触电的办法组织形式个人、学习小组活动方式1. 制定子课题.自己家里的用电器怎样防止触电?钳子、螺丝刀等工具采取怎样防止触电得措施?电工防止触电是如何工作的.工业上、生活中有哪些防止触电的用具.2. 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资料.3. 小组讨论、总结、交流.教学反思在课堂上我们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渗透,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不是只注重于一些结论性的知识,留出空白让学生多活动、多思考,尽可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同步达成.本节课是一堂老师启发讲解与学生自主思考相结合的常态课、务实的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的课堂现状.当然,在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上还要增强一点,即老师的讲与导还可隐退一点,把质疑、出错、反思的机会留给学生多一些,教学中应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学生的本能,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潜能.磁场[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师:好!我们先做一个拼图游戏.这有两幅拼图,请同学在黑板上拼出来.(两名学生分别拼出司南、指南针)师:同学们认识拼图上的物体吗?它们有什么用途呢?生:是司南、指南针.它们能指示方向、指南北方向.师:是的.(指着讲桌上的大磁针)看前面的磁针,静止时指的方向就是南北.师:同学们再看,这两幅拼图在黑板上为什么不掉下来?(边调整拼图位置边说)来回移动也不会掉下来?生:拼图后面有磁铁.磁铁有磁性,能吸引黑板.师:有吗?(拿下来一块拼图,让学生们看到后面)真有.根磁性有关的现象属于磁现象.今天,我们来共同探索有关“简单的磁现象”.板书:简单的磁现象[讲授新课]师:下面同学们充分利用桌面的磁铁和其它物品,自己动手去发现去探索,要求仔细观察,思考观察到的现象能说明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实验)生:自由谈.师:根据学生谈的情况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 磁体能够吸引什么物质?2. 磁体上磁性强弱处处一样码?有什么特点?3. 磁体之间互相靠近,有何现象发生?生:回答第1个问题.师:在物理学里,人们把像磁铁所具有的这种能够吸引钢铁类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在具有磁性的物体统称为磁体.其实,磁体也能吸引钴和镍等物质.(同时屏幕展示)师:磁铁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一样吗?生:回答第2个问题.师:(可追问)根据什么现象判断磁性强弱的?生:根据吸引曲别针的个数的多少,吸引的个数越多,说明磁性越强.师:(归纳)磁体两端吸引钢铁的能力最强,人们把这两个部位叫做磁极,也就是磁性最强的地方.师:请大家说说磁体与别的物体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生:磁体可以吸钢或铁.师:对,还有什么重要特性吗?生:能够指示方向.师:很好.根据磁体的指向性有何应用呢?生:指南针.(屏幕展示图片)师:是的,指南针正是因为能够指示南北方向而得名的.不光是指南针,别的磁体也有类似的特性.(演示:用细线把条形磁铁平挂悬空,使它自由转动后静止;再把它转动180度,它仍要回到原来静止的位置)物理学里,把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极.(引导学生观察条形、蹄形磁铁的两端的标记.)师:关于指南针同学们了解多少呢?生:自由谈.师:(播放影象)指南针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项重大贡献.它的发明是自然磁现象的成功应用,开创了人类应用磁现象的历史.师:磁体之间互相靠近,有何现象发生?生:回答.师: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当磁铁两极靠近时,所发生的现象的规律是:(同时屏幕展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师:这个故事反映的物理道理是什么?生:用磁体做成的棋子,且应用了“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道理.师:我们利用磁铁的两极可以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用手拿住两条形磁铁,同名磁极相对的感受.再把一个环形磁铁套在直立的铅笔上,用另一个同名磁极相对的环形磁体套在上面.观察现象.根据此现象有何应用?——磁悬浮列车(大屏幕出示磁悬浮列车图片)想象一下乘坐一列不接触地面滑行的列车飞驶的情景,你感觉不到来自铁轨的振动,听不到车轮碰撞发出的噪声,在列车以每小时400千米的速度直奔旅程的终点时,你只要舒坦地坐着就可以了. 这是在梦中吗?不,这不是梦!虽然你很可能没有乘过这样的列车,但这种悬浮在空中几厘米高度的高速列车在一些国家已正式进入商业运行,这被称为磁悬浮列车. 是什么使得车厢悬浮起来呢?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磁极间吸引和排斥力的高科技交通工具.简单地说,排斥力使列车排斥起来的.我国在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用磁悬浮列车线,列车时速可达300Km,上海磁悬浮列车在2003年元旦前一天运行大获成功,这标志着我这在这个领域已达到了世界水平倍受世人瞩目.师:大家谈到了那么多的磁体,那你们可不可以给谈到的磁体作一个间单的分呢?生:除了天然磁铁矿石外,其余的都是人造磁体.师:(大屏幕出示天然磁体图片)天然磁体可以直接挖掘采集获得.据史学家考证,最早发现的天然铁矿是在春秋时期,主要成份是四氧化三铁.古代称磁铁矿为慈石,意思是铁的母亲,用慈爱来描述磁石吸铁的现象.那有没有同学知道人造磁体是怎样获得的呢?(大屏幕出示人造磁体图片)生:用磁化的方法获得.师:怎么描述你所说的磁化呢?下面同学们试一试:把没有磁性的钢针或铁钉你能不能设法把它们变成有磁性.(给学生时间做实验,教师可适当指导)生:方法1,把钢针或铁钉靠近磁铁;方法2,把钢针或铁钉在磁铁上沿一个方向摩擦.(描述看到的现象…)师:磁铁还有“传染”的特性被吸过的铁钉也有吸引其它铁钉的能力.在物理学中把这种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和叫做磁化.(同时屏幕展示)师:还有没有别的发现.生:只有钢或铁能被磁化,而其它物质不能被磁化.师:我真为大家高兴!使我高兴的是同学们观察的仔细,考虑问题的全面,学习方法的得当.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引导学生据此现象可制造磁起重机).而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因此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永磁体.除了铁、钴、镍外,近几十年来,科学家还制出了具有软磁性、硬磁性或其它电磁特性的材料,它们大多数是含铁、钴、镍的合金或铁和其它金属的氧化物,统称为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已经在现代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课前大家提到的磁体的应用.目前研制新的磁性材料及其应用,是现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方面.磁化现象都是有易的吗?(引导学生谈磁化现象的利与弊——拓展到消磁)师:引导学生谈有关磁现象的应用.生:铅笔盒盖、书包盖子上、门吸(门碰)、门铃、磁性衣扣、高层擦玻璃的刷子、机场安检口、各种磁卡、软盘、磁盘、磁带、冰箱门上的密封条、磁化杯、磁疗、广播、收音机、耳机、耳塞、电话、手机、电视机、计算机…师:磁现象还广泛应用在电机、电声、玩具、仪器、仪表、家电领域等.下面我们继续做几有趣的小游戏[增进技能]1、进行游戏活动:你能用桌面上的器材,设计一些好玩的磁铁性质游戏吗?汇报设计的游戏.并说一说设计中应用的磁铁性质.如:“听指挥的小车”规则:不许用嘴吹,不许用手推,让小车动起来.2、巧取硬币:水杯中有一硬币,手不能沾水,水不能倒掉,怎样把硬币取出来?3、(1)出示用纸包着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各一块.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的两端分别是什么极?请讲出你的理由是什么?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来设计.生:演示一块磁铁的中央系一根线绳.师:请你把指北的一端的纸剥开.果然是北极.掌声.还有其它方法吗?生:用磁极已知的小磁针来鉴别.(2)一根钢棒不知是否有磁性,如何用小磁针鉴别?[科学与社会]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来判断下列事物是真是假.1、手拿磁铁在河里吸废铁买钱,竟吸上来一个纯金项坠.2、出图书馆的人将书放在出纳台上,人从监测通道中间通过,在出纳台的另一端取书,如果此人身上藏有图书,监测仪报警.3、贴在商品上看似一般的价格标签.它具有磁性,能提供商品标准型号、名称以及价格等.4、光盘和磁盘都是应用磁现象原理工作的.师: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有关磁现象,但是还有一些疑问,如:小磁针静止时为什么指南北.还有,(播放景象)鲨鱼能笔直不拐弯地在海洋中遨游很长的距离,但不知道鲨鱼何以有这样的技能.要想得到答案,请同学们期待着“磁场”的学习吗!磁场[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师:好!我们先做一个拼图游戏.这有两幅拼图,请同学在黑板上拼出来.(两名学生分别拼出司南、指南针)师:同学们认识拼图上的物体吗?它们有什么用途呢?生:是司南、指南针.它们能指示方向、指南北方向.师:是的.(指着讲桌上的大磁针)看前面的磁针,静止时指的方向就是南北.师:同学们再看,这两幅拼图在黑板上为什么不掉下来?(边调整拼图位置边说)来回移动也不会掉下来?生:拼图后面有磁铁.磁铁有磁性,能吸引黑板.师:有吗?(拿下来一块拼图,让学生们看到后面)真有.根磁性有关的现象属于磁现象.今天,我们来共同探索有关“简单的磁现象”.板书:简单的磁现象[讲授新课]师:下面同学们充分利用桌面的磁铁和其它物品,自己动手去发现去探索,要求仔细观察,思考观察到的现象能说明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实验)生:自由谈.师:根据学生谈的情况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 磁体能够吸引什么物质?2. 磁体上磁性强弱处处一样码?有什么特点?3. 磁体之间互相靠近,有何现象发生?生:回答第1个问题.师:在物理学里,人们把像磁铁所具有的这种能够吸引钢铁类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在具有磁性的物体统称为磁体.其实,磁体也能吸引钴和镍等物质.(同时屏幕展示)师:磁铁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一样吗?生:回答第2个问题.师:(可追问)根据什么现象判断磁性强弱的?生:根据吸引曲别针的个数的多少,吸引的个数越多,说明磁性越强.师:(归纳)磁体两端吸引钢铁的能力最强,人们把这两个部位叫做磁极,也就是磁性最强的地方.师:请大家说说磁体与别的物体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生:磁体可以吸钢或铁.师:对,还有什么重要特性吗?生:能够指示方向.师:很好.根据磁体的指向性有何应用呢?生:指南针.(屏幕展示图片)师:是的,指南针正是因为能够指示南北方向而得名的.不光是指南针,别的磁体也有类似的特性.(演示:用细线把条形磁铁平挂悬空,使它自由转动后静止;再把它转动180度,它仍要回到原来静止的位置)物理学里,把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极.(引导学生观察条形、蹄形磁铁的两端的标记.)师:关于指南针同学们了解多少呢?生:自由谈.师:(播放影象)指南针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项重大贡献.它的发明是自然磁现象的成功应用,开创了人类应用磁现象的历史.师:磁体之间互相靠近,有何现象发生?生:回答.师: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当磁铁两极靠近时,所发生的现象的规律是:(同时屏幕展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师:这个故事反映的物理道理是什么?生:用磁体做成的棋子,且应用了“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道理.师:我们利用磁铁的两极可以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用手拿住两条形磁铁,同名磁极相对的感受.再把一个环形磁铁套在直立的铅笔上,用另一个同名磁极相对的环形磁体套在上面.观察现象.根据此现象有何应用?——磁悬浮列车(大屏幕出示磁悬浮列车图片)想象一下乘坐一列不接触地面滑行的列车飞驶的情景,你感觉不到来自铁轨的振动,听不到车轮碰撞发出的噪声,在列车以每小时400千米的速度直奔旅程的终点时,你只要舒坦地坐着就可以了. 这是在梦中吗?不,这不是梦!虽然你很可能没有乘过这样的列车,但这种悬浮在空中几厘米高度的高速列车在一些国家已正式进入商业运行,这被称为磁悬浮列车. 是什么使得车厢悬浮起来呢?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磁极间吸引和排斥力的高科技交通工具.简单地说,排斥力使列车排斥起来的.我国在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用磁悬浮列车线,列车时速可达300Km,上海磁悬浮列车在2003年元旦前一天运行大获成功,这标志着我这在这个领域已达到了世界水平倍受世人瞩目.师:大家谈到了那么多的磁体,那你们可不可以给谈到的磁体作一个间单的分呢?生:除了天然磁铁矿石外,其余的都是人造磁体.师:(大屏幕出示天然磁体图片)天然磁体可以直接挖掘采集获得.据史学家考证,最早发现的天然铁矿是在春秋时期,主要成份是四氧化三铁.古代称磁铁矿为慈石,意思是铁的母亲,用慈爱来描述磁石吸铁的现象.那有没有同学知道人造磁体是怎样获得的呢?(大屏幕出示人造磁体图片)生:用磁化的方法获得.师:怎么描述你所说的磁化呢?下面同学们试一试:把没有磁性的钢针或铁钉你能不能设法把它们变成有磁性.(给学生时间做实验,教师可适当指导)生:方法1,把钢针或铁钉靠近磁铁;方法2,把钢针或铁钉在磁铁上沿一个方向摩擦.(描述看到的现象…)师:磁铁还有“传染”的特性被吸过的铁钉也有吸引其它铁钉的能力.在物理学中把这种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和叫做磁化.(同时屏幕展示)师:还有没有别的发现.生:只有钢或铁能被磁化,而其它物质不能被磁化.师:我真为大家高兴!使我高兴的是同学们观察的仔细,考虑问题的全面,学习方法的得当.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引导学生据此现象可制造磁起重机).而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因此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永磁体.除了铁、钴、镍外,近几十年来,科学家还制出了具有软磁性、硬磁性或其它电磁特性的材料,它们大多数是含铁、钴、镍的合金或铁和其它金属的氧化物,统称为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已经在现代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课前大家提到的磁体的应用.目前研制新的磁性材料及其应用,是现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方面.磁化现象都是有易的吗?(引导学生谈磁化现象的利与弊——拓展到消磁)师:引导学生谈有关磁现象的应用.生:铅笔盒盖、书包盖子上、门吸(门碰)、门铃、磁性衣扣、高层擦玻璃的刷子、机场安检口、各种磁卡、软盘、磁盘、磁带、冰箱门上的密封条、磁化杯、磁疗、广播、收音机、耳机、耳塞、电话、手机、电视机、计算机…师:磁现象还广泛应用在电机、电声、玩具、仪器、仪表、家电领域等.下面我们继续做几有趣的小游戏[增进技能]1、进行游戏活动:你能用桌面上的器材,设计一些好玩的磁铁性质游戏吗?汇报设计的游戏.并说一说设计中应用的磁铁性质.如:“听指挥的小车”规则:不许用嘴吹,不许用手推,让小车动起来.2、巧取硬币:水杯中有一硬币,手不能沾水,水不能倒掉,怎样把硬币取出来?3、(1)出示用纸包着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各一块.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的两端分别是什么极?请讲出你的理由是什么?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来设计.生:演示一块磁铁的中央系一根线绳.师:请你把指北的一端的纸剥开.果然是北极.掌声.还有其它方法吗?生:用磁极已知的小磁针来鉴别.(2)一根钢棒不知是否有磁性,如何用小磁针鉴别?[科学与社会]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来判断下列事物是真是假.1、手拿磁铁在河里吸废铁买钱,竟吸上来一个纯金项坠.2、出图书馆的人将书放在出纳台上,人从监测通道中间通过,在出纳台的另一端取书,如果此人身上藏有图书,监测仪报警.3、贴在商品上看似一般的价格标签.它具有磁性,能提供商品标准型号、名称以及价格等.4、光盘和磁盘都是应用磁现象原理工作的.师: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有关磁现象,但是还有一些疑问,如:小磁针静止时为什么指南北.还有,(播放景象)鲨鱼能笔直不拐弯地在海洋中遨游很长的距离,但不知道鲨鱼何以有这样的技能.要想得到答案,请同学们期待着“磁场”的学习吗!电流的磁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认识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类似于条形磁铁.3.会用右手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和螺线管的磁极.4.了解电磁铁的构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状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乐于进行探究.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6节《安全用电》说课课件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 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本节 内容的重点。
难点: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 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 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采用师生 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例、 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 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 活动展开教学。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不弄湿用电器, 不损坏绝缘层。
38.不合身的衣服我可以凑合着穿,不合适的人我却不能勉强去留。 28.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 26.生活累,来源于生存压力大,心里烦,来源于总是钻牛角,感到苦,来源于总是去攀比,凡事想太多,就会心生烦恼,总是想不开,自然心情烦躁。不要去羡他们的做法对吗?
必答题 2
他们做什么?他们的做法对吗?
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做法对吗?
必答题 3
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做法对吗?
必答题 4
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做法对吗?
四、作业布置(1')
五、板书设计
六 、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
低于36V的电压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
构造、使用方法 3、安全用电常识:“四不”
若笔尖接触的是零线,氖管就不会发光 .
单线触电
双线触电
低压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不弄湿用电器 不损坏绝缘层
抢答题
1 .为了控制用电器,电键一般应与用电器串联。( ) 2 .教室里照明灯、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 3.家庭电路中插座与灯座应串联。( ) 4.所谓短路就是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回路。( ) 5.熔丝既可串联,也可并联在电路中。( ) 6.触电事故通常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相连通造成的。 () 7.因为铜丝比同样规格的熔丝电阻小,在通电时耗电比熔丝 多,所以不能用铜丝代替熔丝。( ) 8.只要有电流通过人体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 9.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伏。( ) 10.单独接触家庭电路的零线,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6安全用电教案

教案:安全用电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掌握电的引起和检测方法。
3.了解电能的应用,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电的引起和检测方法。
难点:电的引起和检测方法的理解和操作。
三、教学准备:教材、教具、实验装置、安全用电知识宣传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召集学生向他们展示一些电器设备,询问他们可能使用这些设备时要注意的事项。
2.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安全使用电和使用电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这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
(二)讲解电和电流的概念1.和学生一起回顾电的定义和性质的知识。
2.通过实例解释什么是电流和电的流动方式。
(三)电的引起方法1.了解静电的概念和性质。
2.通过实验演示了解静电的引起方法。
(四)电的检测方法1.讲解电流计的原理和使用。
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如何检测电流。
(五)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1.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安全用电的知识。
2.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措施。
(六)小结与课堂练习1.帮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
2.出一些选择题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安全用电电的引起和检测方法电的概念和性质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了电的引起和检测方法,并且培养了安全用电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演示实验和讲解结合、图片和文字宣传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另外,通过小结和课堂练习,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增强了他们对电的认识。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6安全用电教案

13.6 安全用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安全电压的意义2.学会使用测电笔3.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守运用安全用电原则.过程与方法1.用对话的形式讲述“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介绍了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家庭用电安全的有关事项.2.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生活中能自觉地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去做.对话形式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家用电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学习和宣传安全用电的知识,既是物理教学的需要,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课.情感、态度与目标通过学习,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对安全用电原则的掌握和并能实际应用.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资料、测电笔教学过程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 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三、几种触电类型.(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作.(2)高压触电.高压带电体不但不能接触,而且不能靠近.高压触电有两种:①电弧触电:人与高压带电体距离到一定值时,高压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导致触电.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时,在距高压线不同距离的点之间存在电压.人的两脚间存在足够大的电压时,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触电的危险比220伏电压的触电更危险,所以看到“高压危险”的标志时,一定不能靠近它.室外天线必须远离高压线,不能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捉蜻蜓、爬电杆等等.四、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1.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迅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C.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D.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通过讨论要学生明确:处理触电事故的原则是尽快使触电人脱离电源,而避免在处理事故时,不使其他人再触电,所以A.B两项是绝对错误的.2.如因电线短路而失火,能否立即用水去灭火?为什么?要学生明确:不能,因水可导电,会加重灾情.必须迅速切断电源,用砂土、灭火器扑灭火焰.五、安全用电原则电器设备安装要符合技术要求.不接触高于36V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电器设备中的绝缘体.课堂小结1、触电事故及其危害2、测电笔构造使用方法3、触电的类型4、安全用电的原则板书设计第六节安全用电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三、几种触电类型.(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2)高压触电.四、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五、安全用电原则作业布置探究活动【课题】调查生活中防止触电的办法【组织形式】个人、学习小组【活动方式】1. 制定子课题.自己家里的用电器怎样防止触电?钳子、螺丝刀等工具采取怎样防止触电得措施?电工防止触电是如何工作的.工业上、生活中有哪些防止触电的用具.2. 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资料.3. 小组讨论、总结、交流.教学反思在课堂上我们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渗透,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不是只注重于一些结论性的知识,留出空白让学生多活动、多思考,尽可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同步达成。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6《安全用电》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安全用电》教材分析:《安全用电》是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第十三章第六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中所谈到的对人体的安全电压、触电事故的发生需要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
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是让学生“学会生存”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触电的原因及试电笔使用方法。
2.掌握触电的几种方式及安全用电的原则。
3.明确触电后的急救原则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安全用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增强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试电笔使用方法。
2.掌握触电的几种方式及安全用电的原则。
【教学难点】1.试电笔使用方法。
2.掌握触电的几种方式及安全用电的原则。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测电笔、卡口灯、螺丝口灯、安全用电宣传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家庭电路组成按顺序说有哪些?2.家庭用电的火线与零线的电压是多少?与地线呢?3.总闸刀的安装要注意哪些情况?二、激发学习动机: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
但是生活中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常识,并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六、安全用电》_18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及学生的特点,采取启发式及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从触电的一些视频案例导入本节课
1.问: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2.师:老师看后心里也很难受。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事故,还是因为人们不注意安全用电,电的知识知之甚少,那么如何安全使用电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主题:《安全用电》
2、怎样做到安全用电?
学生交流讨论
3、有人触电,怎样解救
师:虽然我们有心防御,但天有不测风云,如果万一有人触电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给学生播放触电急救小视频,如果发现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如果找不到切断电源的闸刀或开关,就在附近找干木棍将电线拨开。解开衣服,实行人工呼吸。快速拨打120。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地谈一谈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不准确的用电行为,今后应如何改正。由此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出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对人体安全用电的电压是:不高于36V。
二、触电的形式:“低压触电”单线触电、双线触电
“高压触电”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三、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四、触电的急救方法(切断电源、用干燥的木棒拨开、人工呼吸)
五、安全用电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升安全用电意识。
2、理解电的用途和危险性。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用电常识,能安全地使用电。
教学难点:对电有一定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电学知识和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安全用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性知识上的准备,加上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学生对于节知识的学习并不感到困难。
(新)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3.6 安全用电》公开课(教案)

13.6平安用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用试电笔区分火线和零线的方法。
2.了解触电、常见的触电情况及家庭用电平安常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试电笔的使用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形成讲平安、讲规则、讲科学的良好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了解平安用电,增强学生的平安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试电笔的使用及平安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生活中的平安用电常识。
教学过程温故知新复习讨论上节课所学内容,答复老师提出的问题。
1.家庭电路有哪些主要组成局部?2.各组成局部是以什么方式连接在电路中的?3.火线与零线、火线与地线、零线与地线之间的电压各是多少?4.电能表上“220V 5A〞表示什么意思?5.家庭电路中电流超载的原因有哪些?6.熔丝的原理和作用?7.怎样选用熔丝?进行新课一、试电笔1.作用:区分火线和零线用试电笔。
2.结构:试电笔由笔尖金属体、电阻、氖管、弹簧和笔尾金属体组成〔如图〕。
3.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方法: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或与电线连通的导体),如果氖管发光,表示接触的是火线,因为电流经过笔尖、电阻、氖管、弹簧,再经过人体、经过大地,流到零线,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氖管就会发光;如果氖管不发光,表示接触的是零线,氖管中无电流。
【注意】试电笔氖管里充有惰性气体——氖气。
两端电极之间只要有少许电压,就会激发氖气发出红光。
弹簧是为了保证接触良好,高电阻是为了分去大局部电压,或者使电流很小。
使用时,下金属体(有时附带当螺丝刀使用)接触火线或带电体,上金属体与人体接触再接地,构成串联电路,此时电流微弱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
二、安装家庭电路本卷须知1.用试电笔区分火线和零线。
2.开关及保险丝必须与电路的火线相连,开关接在火线上,当拉开开关切断电路时,电路各局部都脱离火线,这样人体不小心碰到这些局部就不会触电,检修电路也比较平安。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6安全用电教案

13.6安全用电一、知识与技能1.记住安全电压.2.知道试电笔的构造及正确使用方法.3.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会应用电学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认识安全用电的原则.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安全用电的原则.难点:两种触电类型.【新课导入】导入1:情景导入展示图片:电器引发火灾师:同学们,电平时为我们所利用,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但如果不注意用电安全,也会带来危害,甚至导致灾难.如何做到安全用电呢?本节我们来学习研究.导入2:复习导入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安装电灯时怎样布线,电能有哪些优越性?导入:合理地利用电能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但是,不注意安全用电,会带来危害,如何做到安全用电呢?本节我们来学习研究.导入3:实验导入把2.5 V的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开关接在6 V的电源上,移动滑片,使灯泡越来越亮,突然熄灭.分析灯泡熄灭的原因是什么?导入:对于电能的正常使用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本节我们来学习研究“安全用电”.【课堂探究】一、安全电压阅读课本129页到130页相关内容,回答问题:1.安全电压的数值当皮肤干燥、洁净时,人体电阻可达104~105Ω,而在潮湿多汗时,电阻约为103Ω,我国规定不高于36 V的电压为安全电压,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的.在潮湿环境中,安全电压应在24伏甚至12伏以下.2.触电的含义:触电指电流通过人体达到一定量时引起的伤害事故,电流超过20毫安时,就会使人感到剧痛,甚至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电流达到100 mA,只要很短的时间就会使人心跳停止.电流越强,从触电到死亡的时间越短.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取决于外加电压和人体本身的电阻,不同的人,人体的电阻不一定相同.3.电压越高越危险通常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 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 V,工厂里的动力电路的电压为380 V,远远高于安全电压,因此要安全用电.二、试电笔阅读130到131试电笔部分,回答问题:1.家庭用电引起的触电其实质是人体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火线造成的.2.试电笔主要包括: 金属笔尖、电阻、氖管、金属笔卡.3.试电笔的主要作用就是辨别火线和零线.使用时,用手接触试电笔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待测导线,如果氖管发光,说明被测导线是火线,不发光说明被测导线是零线.易错警示:试电笔在使用时一定要用手按住金属笔卡或触及金属笔尾,千万不能用手触及试电笔笔尖,否则容易造成触电事故.三、安全用电常识阅读课本,回答问题1.触电类型一般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而造成的.(1)单线触电:电流→火线→人体→大地.(2)双线触电:火线→人体→零线.(3)高压电弧触电.(4)跨步电压触电.2.插座和照明灯泡的正确连接图(甲)是一个家庭电路中常用的插座,其中A孔应接零线,B孔应接火线,C孔应接地线;图(乙)两个灯泡接线中正确的是(b).特别提醒:在家庭用电中,需要特别警惕本来不应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本来绝缘的物体由于绝缘破损而导了电,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接地线,破损的老旧的电线必须及时更换.3.触电急救原则发现有人触电时:(1)切断电源;(2)在不能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应迅速使触电人摆脱电源. 4.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1.电工站在干燥的木凳上检修照明电路,下列情况中安全的是( C )A.一手握火线,一手握零线B.一手握火线,一手握地线C.只用一只手接触火线D.一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扶着水泥墙壁2.发现有人触电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A.立即去切断电源B.立即用手直接拉触电的人C.立即用戴绝缘胶手套的手去拉触电人D.立即用干燥木棍把电线从触电的人身上挑开3.家庭电路中,造成电流过大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B )A.火线与零线短路B.用电器与电路接线不良C.接入了大功率的用电器D.电路中总电阻过小4.安装家庭电路时,下列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D )A.将各盏电灯串联B.将插座和电灯串联C.将保险丝装在总开关的前面D.零线直接进灯座,火线经过开关再进灯座5.小明同学学习了家庭电路的知识后,在生活中更加注意观察家用电器.(1)如图所示,他发现自己家洗衣机用的是三脚插头,其铭牌上标有“10 A 250 V”字样,其中的“10 A”表示的意思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 A .(2)小明同学仔细观察三只插脚,又有新的发现:标有“E”字的插脚比其它两脚稍长一些.他又查看了其他家用电器的三脚插头,也是这种情况.从安全用电角度出发,下列有关解释中错误的是( C )A.此插头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是250 VB.标有“E”字的插脚一定接地线C.当拔下插头的瞬间用电器外壳首先与地线断开D.当插头插入插座的瞬间,用电器外壳先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
第六节安全用电
一、知识与技能
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本节教学,培养学生重视实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多媒体(课件)
教师通过实例,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
接着用幻灯机打出几张电的利用的幻灯片:如夜晚的教室里灯光明亮,同学们在灯下读书;节日的天安门城楼,被灯光点缀得格外辉煌;大型电网等,用来激发同学们的情绪。
教师再将话锋转到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给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并
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好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讨论的。
(1)问:你们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一个问和答。
然后教师指出因为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
这就是触电。
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2)问:人触电一定会死亡吗?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二个问和答。
然后让学生讨论下列问题:①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什么有关?②用两手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③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什么?④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教师小结:①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②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③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
④触电事故是由于过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3)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看课本的第三个问和答。
明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13-29,并请学生指出图甲和图乙中电流的回路,然后教师指出触电的两种形式:
单线触电(图甲):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经地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双线触电(图乙):站在绝缘体上的人若同时触到两根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另一根线(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指出:为了安全用电,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4)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师用幻灯片打出课本上的图13-31的4个图(或出示挂图),指图提问:这是什么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这类现象?应当怎样防止?由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小结:①注意防止绝缘部分破损。
②保持绝缘部分干燥,不用湿手扳开关,不在电线上晾衣服。
③有人触电,要先切断电源,或者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
④架设电视天线时,注意不要触及电线。
(5)家用电器的安全用电
为了安全用电,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在高大建筑物上,室外天线一定要装避雷装置。
(6)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用幻灯打出课本上的图13-29,问学生有没有见过这个标志?让学生记住这个标志,使学生知道高压危险。
高压电弧触电: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
这时有电流通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落在地面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各点存在着电压,当人走近断头时,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同的位置上,因而两脚之间有了电压(跨步电压)。
这时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强调指出:为了安全用电,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7) 触电的急救
知道生活中人触电、发生火灾的一些急救方法。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
(1)安全电压值。
(2)触电的原因及触电的四种形式。
(3)安全用电的常识。
(4)触电急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