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巧用人民币》

合集下载

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的使用

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的使用

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的使用引言在日常生活中,人民币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货币。

人民币的使用不仅仅是进行交易和支付的工具,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数学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理解。

一、人民币的基本知识1.人民币的符号和单位–人民币的符号是“¥”。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和分。

–元是最基本的货币单位,角是元的十分之一,分是角的十分之一。

2.人民币的面额–人民币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面额的纸币。

–人民币有1角、2角、5角和1元面额的硬币。

二、人民币的计数和兑换1.人民币的计数–人民币的计数方法是按照面额从小到大进行累加。

–例如,计算10元、5元和1元纸币的总额,可以按照顺序累加,先计算1元的数量,再计算5元的数量,最后计算10元的数量,然后相加得到总额。

2.人民币的兑换–人民币可以兑换成其他货币,也可以把其他货币兑换成人民币。

–在兑换过程中,需要根据汇率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金额。

三、数学活动:人民币计数游戏1.游戏目标–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人民币的计数方法。

2.游戏准备–准备一些纸币和硬币,包括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准备一张游戏卡片,上面写有随机的金额。

–准备一份计分表格。

3.游戏规则–学生将纸币和硬币按照面额从小到大排列。

–教师出示一张游戏卡片,学生需要用手中的纸币和硬币计算出卡片上的金额,并在计分表格上记录得分。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哪些纸币和硬币,但必须保证计算结果正确。

4.游戏扩展–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提供更复杂的金额计算题目。

–可以增加时间限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并记录得分。

四、实际应用:购物结账1.应用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购物并结账,这时我们需要用到人民币进行付款。

2.实际操作–模拟一次购物结账的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

–学生可以使用纸币和硬币进行结账,并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专项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专项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专项练习一、基本题。

1、填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2)一张2角可以换()张1角。

一张5角可以换()张1角,还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

(3)10元可以换()1元,可以换()2元,可以换()张5元。

(4)1角=( )分 1元=( )角7角=( )分 80角=( )元40分=( )角 ( )角=3元6.20元=( )元( )角( )分7.60元=( )元( )角( )分3.25元=( )元( )角( )分12.05元=( )元( )角( )分5元7角=( )角 52角=( )元( )角2元5角=( )角 12角=( )元( )角5角7分=( )分 25角=( )元( )角2、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1元和()角同样多。

A.10B.100(2)1角和()分同样多。

A.10B.100(3)1元和()分同样多。

A.10B.100(4)1元3角和()角同样多。

A.13B.1033、写出下面的钱数。

(1)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1元,一共()元(2)一张5元、一张2元、一张5角,一共()元( )角(3)一张50元、三张10元、一张2元,一共()元(4)一张20元、两张10元、一张5角,一共()元()角二、综合题1、计算.7元3角-5元=()元()角4元2角+5角=()元()角3元6角+3角=()元()角6元9角-6角=()元()角4元3角+7角=()元 9角+9元1角=()元2、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王平买白菜用去6角,买萝卜用去7角,共付().①1角②13元③1元3角(2)小宁有2元3角钱,买了1本书用去2元,还剩().①2元1角②2元③3角(3)小康买文具盒用去3元7角,还剩5元,他原来有().①3元2角②4元2角③8元7角(4)小路要买一本书,要付4元5角,他只有4元,还差().①8元5角②5角③4元1角3、在圈内填上>、<或=。

二年级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

二年级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

二年级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面值等。

2. 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

2. 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1元、5角、1角、5分、1分。

3. 学习人民币的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4. 学习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包括找零、计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难点:让学生能够熟练进行人民币的换算和购物计算。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践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实践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人民币,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用处?2. 讲解:教师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各种面值,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民币。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人民币的换算和使用方法。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民币的知识,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 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人民币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作业和练习,评价学生对人民币换算和购物计算的熟练程度。

3.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

2. 人民币实物或图片。

3. 练习题和作业纸。

4. 小组合作学习工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面值。

2. 第二课时:学习人民币的换算。

3. 第三课时:实践购物计算。

4. 第四课时:总结和作业布置。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能够清楚地区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货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人民币,因此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学习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以及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人民币。

1. 人民币的面额人民币有不同的面额,包括纸币和硬币。

纸币的面额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等;硬币则有1角、5角和1元等不同面值。

了解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对我们认识和使用人民币非常有帮助。

2.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辅币单位有角和分。

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面额来表示不同的金额。

比如,我们可以用1元、5角表示1.5元。

3. 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有不同的特点,通过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我们可以更好地辨别和使用人民币。

例如,100元的纸币正面印有毛泽东主席的肖像,背面印有天安门的图案;而1元的纸币正面印有乒乓球运动员的图案,背面印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图案。

4. 如何正确使用人民币正确使用人民币也是我们应该学会的常识。

首先,我们要注意保护人民币的整洁。

人民币应该妥善保管,不能乱折或乱丢。

其次,我们要正确数清人民币的面额。

这样可以避免使用错误的金额或被他人欺骗。

此外,在交易时,我们要小心验证人民币是否真伪,避免接受伪造的钞票。

5. 学习人民币的计数方法为了方便计数,我们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人民币计数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先计数十元的数量,再计数个位上的面额。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数清一笔金额。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练习使用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计算,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

通过学习认识人民币,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和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还能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人民币。

这些知识对我们日常生活非常有帮助,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管理人民币。

以上就是对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的内容描述。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更加深入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为今后正确使用人民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

二年级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

二年级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额,了解其大小顺序。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人民币的各个面额:1元、5角、1角、5分、1分。

2. 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

3. 学会人民币的基本运算:加减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及其大小顺序。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时的加减运算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人民币。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人民币的起源和作用,引发学生对人民币的兴趣。

2. 认识人民币: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了解其大小顺序。

3. 单位换算:讲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让学生学会换算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4. 人民币加减法:教授人民币的基本运算方法,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5. 购物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购物,运用人民币进行支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

7.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运用人民币进行实际支付的能力。

3. 收集和分析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其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资源:1. 人民币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识别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2. 人民币计算器:用于辅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

3. 模拟购物场景:用于学生实践运用人民币进行支付。

4. 课后作业:用于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人民币的起源和作用,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学习使用人民币》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学习使用人民币》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学习使用人民币》教学目标1.能够辨认并说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的面额。

2.能够辨认并说出人民币中远古时期的货币种类。

3.意识到人民币是中国的货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4.开发学习使用人民币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引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使用人民币,大家知道人民币是什么吗?”2.给出提示让学生回答关于人民币的问题:“人民币是中国的货币吗?人民币有几种面额?人民币中现在还有哪些货币种类?”3.张贴人民币大图,引导学生一起探究。

步骤二:讲解人民币的面额1.呈现人民币面额的大图,讲解各种不同面额的特点。

2.视情况使用不同的教育工具来加深学生理解,例如人民币和纸币。

3.练习辨认和说出各个面额的人民币。

步骤三:学习远古时期的货币种类1.回忆古代时期的一些交易,引导学生思考:“人们在古代时期是如何交流货物的?”2.引入货币的概念,自然地提到其他遥远的货币类型。

3.回顾一些自己知道的古代货币类型,例如贝壳,银子,金子。

步骤四:解释人民币的价值1.解释人民币在交易中的准确价值,通过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弄明白。

2.引导学生开始思考一个人为什么要使用人民币,参观当地一些商店来深入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巩固练习1.分组进行人民币面额的猜数游戏。

2.根据指示辨认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3.小组讨论赚钱的好方法和理财的重要性。

4.玩模拟商店购物及找零游戏。

5.课后练习:完成课外练习册上关于人民币的题目。

引申拓展1.制作一个以纸和钞票为主题的手工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观看一个有关货币的纪录片,在课上分享有所得。

3.调查周围人对人民币的看法,讨论是否有改进的空间。

4.访问当地银行,在规定范围内参观学习。

总结人民币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货币,体验通过教案学习更深入地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希望孩子们也可以对在交流中的物品和货物有更完整的认识。

一年级有趣的人民币

一年级有趣的人民币

有趣的人民币例1、买一本成语故事要花6元2角,可以怎么付钱?分析:因为人民币的面值有很多种,所以6元2角的方法不只一种,但在实际付款时应根据自己带的钱,选取一种较简便的方法。

解:第一种方法:5元纸币1张,1元纸币1张,2角纸币1张。

第二种方法:5元纸币1张,1元纸币1张,1角硬币2枚。

第三种方法:2元纸币3张,2角纸币1张……例2、圆圆带了1枚1元、2枚5角和10枚1角的硬币。

现在她要买一本1元的作业本,她有几种付钱方法?分析:为了使付钱的方法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可以先考虑拿1元币,再考虑拿5角币,最后考虑拿1角币。

例3、小丽买一个玩具要付9元2角。

下面有四种付钱的方法,你认为哪种付钱的方法最简便?(1)9张1元,1张2角;(2)1张5元,2张2元,1张2角;(3)1张5元,4张1元,1张2角;(4)4张2元,1张1元,1张2角。

分析:哪种付钱的方法最简便,就要看纸币和硬币的张数(或个数)。

纸币和硬币的张数(个数)越少,也就是说付钱时点钱的次数越少,我们一般认为是比较简便的。

解:第一种付法:10张纸币;第二种付法:4张纸币;第三种付法:6张纸币;第四种付法:6张纸币。

答:第二种付钱的方法最简便。

例4、小明有面值是5元、2元和1元的纸币各一张。

用这些钱能组成多少种不同的币值?分析:可以用枚举法来找出能组成的币值。

解:一种纸币组成的有;1元、2元、5元;两种纸币组成的有:5元+2元=7元、5元+1元=6元、2元+1元=3元;三种纸币组成的有:5元+2元+1元=8元。

答:用这些钱能组成7种不同的币值。

例5、小丽和小红去超市,各买了一本同样的日记本,每本6元。

小丽给了营业员2张纸币,小红却付了3张纸币,营业员说她俩付的钱都正好。

你知道她俩是怎样付钱的吗?分析:人民币中纸币的面值有5元、2元和1元等,一本日记本6元钱,我们知道1+5=6(元),2+2+2=6(元),她俩付的钱可求得。

解:小丽付了1张5元,1张1元;小红付了3张2元。

二年级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

二年级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

二年级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额,了解不同面额人民币的名称和特征。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教育他们珍惜货币,合理使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额:1元、5角、1角、5分、1分。

2. 学习人民币的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3. 练习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学会换算和正确使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观察人民币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2. 讲解人民币的换算:让学生了解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

4. 游戏环节:设计人民币购物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游戏环节,评价学生在人民币认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否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

七、教学资源1. 准备人民币图片、实物或模型,用于教学展示和学生观察。

2. 设计人民币购物游戏道具,如购物清单、现金等。

3. 提供课后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学习换算。

2. 第3-4课时:练习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

3. 第5-6课时:通过游戏环节巩固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评价。

九、课后作业1. 观察家人或朋友使用人民币的情景,记录下来并简要描述。

二年级数学重难点《人民币换算》知识讲解+专项练习

二年级数学重难点《人民币换算》知识讲解+专项练习

二年级数学重难点《人民币换算》知识讲解+专项练习100题,附答案人民币换算专题知识讲解★对于单一单位的换算对于单一的单位换算我们利用了一句小儿歌来教给学生。

“大变小,长尾巴,加一个0就好啦;小变大,去尾巴,把0去掉就长大”(小单位变大单位的时候让孩子们联想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样子,大单位变成小单位的时候让孩子们联想青蛙生小蝌蚪的样子)如:7元=()角,从元变成角是大单位变成小单位,就是“长尾巴”,在7的后面加一个0就可以了。

30分=()角,是从小单位变成大单位,去掉尾巴0就可以了如果出现跨级换算的时候,就是分换算成元,或者元换算成分,那就去掉或者加上2个0就可以了★对于单位转换两个单位转换成一个单位和一个单位转换成两个单位,其实很简单,只要孩子们记得住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谁和谁相邻就可以了。

(简单说就是爷爷、爸爸、孩子的关系就好)在一个单位的两位数中间加上比自己大的相邻单位,或者去掉两个单位中间的大单位就可以了。

如:1元3角=()角,两个单位变成一个单位,把两个单位中的大单位“元”去掉就实现了换算了。

28分=()角()分,一个单位变成两个单位,就把两位数拆开十位放在大单位里,个位放在小单位里就好了。

或者说在2和8中间添上分的相邻大单位“角”就可以了。

★对于人民币的简单运算用双手配合进行简单的分解运算。

“元加减元,角加减角,分加减分”如:3元5角+4元3角=()元()角,用两只手指头按住相同单位的数字进行运算。

3元+4元=7元,5角+3角=8角,因此答案就是7元8角。

减法亦如此如果出现了缺单位的情况,如:7角6分+2角=()元()角,第二个加数上就缺少单位“分”。

这时只要告诉孩子们把6分直接写上就好了,因为6分没有被加减所以没有变化,直接写到最后的结果里就好了。

对于人民币的计算而言,退位的减法应该是最难理解的好多家长给孩子讲解退元换角、退角换分的方法,但是孩子们对于换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退位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会在难以理解的换算上出错。

人民币二年级数学题

人民币二年级数学题

人民币二年级数学题一、人民币单位换算1. 5 角等于多少分?-解析:1 角=10 分,所以5 角=5×10=50 分。

2. 3 元等于多少角?-解析:1 元=10 角,所以3 元=3×10=30 角。

3. 20 分等于多少角?-解析:10 分=1 角,所以20 分=20÷10=2 角。

二、人民币简单计算4.一支铅笔8 角,一块橡皮5 角,买这两样一共要多少钱?-解析:8 角+5 角=13 角。

5.一个笔记本2 元5 角,一支钢笔3 元2 角,买这两样一共要多少钱?-解析:2 元5 角+3 元2 角=5 元7 角。

6.小明有5 元钱,买了一个3 元的文具盒,还剩多少钱?-解析:5 元-3 元=2 元。

7.小红有10 元钱,花了4 元5 角买了一本书,还剩多少钱?-解析:10 元-4 元5 角=5 元5 角。

三、人民币比较大小8. 8 角和70 分哪个大?-解析:8 角=80 分,80 分>70 分,所以8 角大。

9. 2 元5 角和25 角哪个大?-解析:2 元5 角=25 角,所以一样大。

10. 3 元2 角和32 分哪个大?-解析:3 元2 角=320 分,320 分>32 分,所以3 元2 角大。

四、人民币应用题11.妈妈买了一把青菜花了1 元2 角,买了一块豆腐花了2 元3 角,一共花了多少钱?-解析:1 元2 角+2 元3 角=3 元5 角。

12.小明有10 元钱,买了一个玩具花了4 元8 角,又买了一本故事书花了3 元 6 角,还剩多少钱?-解析:10 元-4 元8 角-3 元 6 角=100 角-48 角-36 角=16 角=1 元 6 角。

13.小红有5 元4 角,买了一支铅笔花了8 角,还剩多少钱?-解析:5 元4 角-8 角=46 角=4 元6 角。

14.一个文具盒8 元,小明付了10 元,应找回多少钱?-解析:10 元-8 元=2 元。

15.一本故事书6 元5 角,小刚付了10 元,应找回多少钱?-解析:10 元-6 元5 角=3 元5 角。

二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课件

二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课件

巩固练习
练习题1:人民币单位换算
练习题3:人民币减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练习题2:人民币加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练习题4:人民币购物
归纳小结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总结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 强调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人民币的保管和使用规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种类、单位和换算方法。
• 人民币的种类:包括纸币和硬币,不同面额和版本 • 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 人民币的换算方法:不同面额之间的换算,以及与外币的换算 重点:理解人民币的进率,掌握简单的换算
• 重点:理解人民币的进率,掌握简单的换算
• 人民币的进率: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即1元=10角,1角=10分 • 简单的换算: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不同面额之间简单的换算方法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种类和面额,了解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种类和面额,了解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 人民币的种类:包括纸币和硬币,不同面额和版本 • 人民币的换算方法:不同面额之间的换算,以及与外币的换算 • 了解人民币的面额:不同面额代表的实际价值,以及它们的使用场合 重点: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和换算方法,理解人民币的进率
讲解法
特点:直接、快速、简便
定义: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 传授知识的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年龄 段的学生
注意事项:讲解内容要准确、 生动、形象,避免枯燥乏味
互动式教学法
定义:通过互 动形式进行的
教学活动
特点:强调师 生互动、生生 互动,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
实施方式:采 用游戏、小组 讨论、角色扮 演等多种形式
难点分析:二年级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关系容易混淆,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

人民币中的数学问题

人民币中的数学问题

人民币中的数学问题三(9)班蒋欣伶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

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

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

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有,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什么的。

”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字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的冰激淋还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筋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试一试!指导老师:王珺有趣的一节课四(5)班王梦琪我学过了“角”这一单元,胡老师给我们出一道题是:问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突然小华举手说:“图中有15个正方形。

”小明又把手举起说:“我觉得小华说的不对,这个图形中应该有26个。

”全班人的目光移到了小华和小明的身上,胡老师笑笑对全班人说:“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

”小华说:“我是这样算的,一个一个数一共有15个。

”小华说:“我是这样算的,由1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有15个,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有8个,由9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有3个,所以我在用15+8+3=26个,图中有26个小正方形。

”胡老师笑的更加灿烂了,她说:“你们觉得谁说的对。

”同学们说:“小明说得对。

”胡老师对小华说:“下次你要多动动脑筋呀!”图指导老师:胡素萍对比中深度理解四(2)班汤臣加法和乘法都有交换律与结合律,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能深度理解,便于记忆和运用。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高思新东方:七桥问题、自然数列、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一笔画-七桥问题自然数列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变化倍数应用题火柴棍游戏(二)趣题巧解(二)整理与复习《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必修一◆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必修◆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课程总目标】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课时)4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3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五单元、观察物体(3课时)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4课时)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课时)3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第九单元、总复习(4课时)【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内容标准: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巧用数学绘本,亲历探究过程——以“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为例

巧用数学绘本,亲历探究过程——以“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为例

[摘要]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数学绘本图文并茂的形式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为例,探讨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使用绘本教学的实践策略,旨在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绘本;人民币的计算;实践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1)08-0066-02近年来,数学绘本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因为绘本进入课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形成数学思维方法。

但绘本教学在日常数学教学中难以落实,主要原因有绘本解读不准确、内容选择缺乏系统性等,这些都会导致绘本本身的价值难以发挥。

因此,如何巧用数学绘本,使绘本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巧用绘本,打开探究之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只有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真实、高效的探究过程,学生才能做到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动手实践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得出结论。

问题是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探究活动的开始。

如何在低年级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指向性明确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以问题引领课堂呢?绘本就是帮助学生打开问题之门的一把钥匙。

以一年级“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为例,我选用韩国绘本故事《云彩面包——一个硬币的故事》作为蓝本,挑选和提炼故事情节,使之可以容纳核心数学知识,并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

【片段1】故事导入故事导入,,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如图1-1、1-2,广场里有个跳蚤市场。

小猫宏贝和它的朋友们带着自己的物品来到了广场。

不同的物品都标着不同的价格。

5元一个航海探险书2元5角图1-1七彩珠子3元一个船长帽3元7角图1-2师:你能从这两张图片里找到哪些信息呢?生1:面包5元,玻璃珠3元,帽子3元7角。

师:你能通过图片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小组内积极讨论,最后汇总出4类计算题型):问题1:买一个面包和一个玻璃珠一共需要多少钱?(相同单位的加法)问题2:一个面包比一个玻璃珠贵多少钱?(相同单位的减法)问题3:买一个面包和一顶帽子一共需要多少钱?(不同单位的加法)问题4:一顶帽子比一个玻璃珠贵多少钱?(不同单位的减法)利用PPT图片呈现跳蚤市场中买卖物品的场景,教师再用简单的引导语就能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