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保尔

合集下载

主动迎接挑战的并列事例

主动迎接挑战的并列事例

张海迪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一万多人次。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

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邓小平同志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云南昆明人,1371年生。

1382年因为家乡发生战乱,被掳进明军阉割,后进入燕王府,成为朱棣的一名侍卫。

当时印度洋沿岸国家大都信仰伊斯兰教,南亚许多国家则信仰佛教,由于郑和信奉伊斯兰教,懂航海,又担任内宫大太监,因此,明成祖选拔他担任正使,率船队出海。

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

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

郑和不愧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

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光,以一个圆木头做枕头,用来惊醒自己,起来继续写作,还给它取名为“警枕”。

俄国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块大劈柴作枕头。

发明家爱迪生工作起来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实在困乏了,就把桌上的书籍垒起来当枕头。

凿壁偷光与映月读书西汉学者匡衡贫而好学。

夜晚无灯,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

南齐时的江泌家境贫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学习。

演讲稿:当代保尔马俊欣

演讲稿:当代保尔马俊欣

当代“保尔”——马俊欣“我虽然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这就是当代“保尔”——马俊欣的人生格言。

马俊欣同志作为普通的一名检察官、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上学期间因不幸而造成终身残疾,但从检25年来,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爱岗敬业、埋头骨干,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根本宗旨和“三平”精神。

我被马俊欣的事迹深深感动了:身体上他是残疾的,但是,25年来,他用仅能靠感觉迟钝的右侧身体带动无知觉的左侧身体行动,坚持每天早上七点半出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无怨无悔……他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不但要学习他身残志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还要学习他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更要学习他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操。

他的每次任职都勇挑重担,当科室工作步入正轨后总主动退下来,提出要给他人一些进步机会,让新同志来担当。

仅仅这些就足够了,足够让我们学习,足够让我们崇敬,足够称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他不但是检察系统的优秀代表,更是我们各行各业学习的榜样。

他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忠于职守、忠诚于党和人民、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崇高品质,他这种献身于党的事业的伟大追求,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他在我们的眼中是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更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我们应该以他的光辉形象和先进事迹激励自己,进而转化为工作的动力,落实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我们所从事的行业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马俊欣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我们真抓实干、创先争优。

我们应该以马俊欣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保尔英雄事迹及点评

保尔英雄事迹及点评

保尔·柯察金(Paul Korchagin)是奥斯特洛夫斯基(Nikolai Ostrovsky)的小说《保尔·柯察金》中的主人公,这部小说在苏联时期被广泛传播,成为苏联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象征。

保尔·柯察金的事迹和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几代人,尤其是在苏联。

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主要包括:
1. 革命斗争:保尔在俄国革命期间加入了红军,参加了反对白军的斗争。

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多次受伤,但始终坚持在战斗第一线。

2. 工业建设:革命胜利后,保尔投身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中,他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仍然坚持不懈,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3. 文化教育:保尔还积极参与文化教育工作,他致力于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通过教育改变工人的命运。

4. 个人牺牲:在小说中,保尔的健康状况因长期劳累和受伤而恶化,但他仍然放弃了个人利益,选择继续为国家和集体利益工作。

点评:
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是苏联时期宣传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典型代表。

他的事迹体现了个人对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

保尔的形象鼓励了无数人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他的故事成为了苏联乃至世界社会主义青年学习的榜样。

在现代社会,保尔·柯察金的精神仍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他无私奉献、勇敢坚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可以在当今社会的许多领域得到体现和传承。

然而,也有人认为保尔的形象过于理想化,他在小说中的完美无瑕可能忽视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

因此,在当代,保尔·柯察金的事迹更多地被用作激励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精神力量,而不是作为现实生活的完全指南。

身残志坚的中国名人的故事

身残志坚的中国名人的故事

身残志坚的中国名人的故事1、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

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

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

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

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生命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刻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

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领悟,用一年半时刻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

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

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着《堆垒素数论》。

”当代保尔”——张海迪

”当代保尔”——张海迪
难过

她 在 日记 中写 到 : 我 不 能


了 熟悉 针 灸 穴 位
上 练 针 体会 针 感

她 在 自己 的 身
功 夫不 负有心

碌碌无 为地 活着 活 着就要 学 习
就要 多 为群 众做些 事情 颗流星




既然 是



她 终 于 掌握 了

定的医术


就 要 把 光 留给 人 间 把



术 解 除群 众 病 痛 的 念 头
她用 自

从保尔 柯察金和吴运 铎 的事迹
己 的零 用 钱 买 来 了 医 学 书籍 体
中受 到 鼓 舞

从高 玉 宝 写 书 的经

温 表 听诊器 人 体模 型 和药 物
、 、


历 中得 到 启 示
决定走文学 创作
努力研 读 了 《 灸学 》《 体解 人 针 剖 学 》 书籍 等

的路 子

用 自己 的笔 去 塑 造 美 好

为 了认 清 内脏 她

的形 象 去 启 迪 人 们 的 心 灵

她读
把 小 动 物 的 内 脏 切 开 来 观 察 ;为
;6 目 1
了许 多 中外名著

写 日记

读小




……ຫໍສະໝຸດ …………







雾鬻 三 鬻鬓 三 翳羹 芝 琴糕 三


并热 情地 为该书写了 疆 t 《 席 } 峨

当代青少年是否还要传承保尔精神作文600字

当代青少年是否还要传承保尔精神作文600字

当代青少年是否还要传承保尔精神作文保尔,是一个英雄的名字,一个令人崇敬的名字,一个催人奋进的名字。

长期以来,保尔精神如同一盏光亮无比的明灯,指引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优秀青年战胜困难,为理想和事业努力奋斗,不断前进。

随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剧的播出,保尔·柯察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

保尔为了革命事业将个人的一切都置之度外,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革命事业中,在难以忍受的艰辛困苦中经历了千锤百炼,最终成为了一名钢铁般的战士。

当代青少年要传承保尔精神,作为一名普通战士,保尔无论是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总是要求到最危险、更艰苦的地方去,积极地投身革命事业。

在筑路的日日夜夜里,保尔面对冰天雪地,克服了寒冷、饥饿等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任务。

当我看到这位铁铮铮的男子仅被人抬着离开“战场”时,我想到了1998年参
加长江抗洪救灾的解放军战士。

他们面对着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毫不退缩。

勇敢地与洪魔搏斗,有许多战士还带病带伤参加抗洪,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和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信念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城,取得了抗洪斗争的胜利。

由此可见,虽然保尔生活战斗的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了。

但保尔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坚定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那种对人民对国家无限忠诚的奉献精神,那种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绝不会离开我们,它会与世共存。

当代青少年要传承保尔精神,“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读着保尔那揭示人生真谛的话语,每个人都会
感慨万千。

保尔精神是永恒的,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保尔精神,面对时代的飞速发展,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发扬新时代的保尔精神吧!。

轮椅上的“当代保尔”——张海迪

轮椅上的“当代保尔”——张海迪

轮椅上的“当代保尔”——张海迪1955年,一个美丽的生命,降临在济南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小女孩活泼可爱,像小燕子一样到处飞翔。

然后,命运对她是残酷的。

在她五岁的一个早晨,正和小伙伴们儿嬉笑玩耍的她,忽然,跌倒了,她从此丧失了双腿直觉,丧失了关于腿的记忆。

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

五年中,就做了三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了六块,最后高位截瘫。

原本的天真活泼,变成了整天卧病在床。

连医生们也一致认为,活过27岁,很难。

看着昔日的玩伴儿都背起书包上学去了,她对自己的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

可生活不能自理,没有学校愿意接收她。

疾病是无情的。

每当疼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她,没有流泪,疼得厉害时,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分散注意力,以一种疼痛替代另外一种疼痛。

她揪下来的头发,都可以编成一条辫子了。

自己的家,便是她的学校,一所特殊的学校。

她非常聪慧,尽管身体残疾。

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个的生字生词。

不能坐起来,她就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

学完了一本又一本的教科书。

从来没有人催问她,从来没有人检查督促她,也从来没有考试和竞争。

身体的残疾,加倍努力来弥补不足。

她学习的自觉性、学习兴趣、生活的意志,还有思维能力也随着知识的一起增长起来了。

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习识简谱和五线谱,甚至学习了手风琴、琵琶、其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1970年,她跟着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来到了生活艰苦的农村。

小学没有音乐教师,她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

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她便自己学医学、学针灸,甚至在自己不多的有知觉的穴位上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十多年内为群众治病达一万多人次。

后来,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云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

新时代需要保尔精神作文

新时代需要保尔精神作文

新时代需要保尔精神作文
哇塞,大家知道保尔吗?就是那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超级厉害的保尔呀!新时代了,我们依然特别需要保尔精神呢!
咱先来说说保尔面对困难时那股子劲儿吧!那简直就像是超级英雄一样。

不管遇到啥难题,他都不会退缩,就一个字,冲!这多了不起呀!想想我们自己,有时候碰到一点小麻烦就想打退堂鼓,哎呀,真是惭愧呀!我们难道不应该学学保尔,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吗?
还有保尔的坚持和毅力,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一直努力,再苦再累都不怕。

这就好像我们学习一样,得一直坚持下去,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呀!要是我们都有保尔的这种精神,那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呢?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个难题,我正想放弃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保尔。

我就问自己:“你难道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吗?保尔遇到那么多困难都没放弃,你怎么能放弃呢?”然后我就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最后还真把难题给解决了。

你们说,保尔精神是不是很厉害呀?
新时代虽然和保尔那个时候不一样了,但这种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这时候就需要保尔精神来给我们力量呀!让我们都像保尔一样,勇敢地向前冲,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奋斗吧!我们一定能行的!。

新时代的保尔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新时代的保尔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新时代的保尔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时代的保尔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感触很深。

读时的心情是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细细品味着这本书,品味着保尔的精神,越发觉得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记得书中有段名言炙人口:“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热情,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

用钢铁炼成的过程来形容他的一生,实在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他的生命的历程,不只有丰的果实,让自己的肉体和精神坚不可摧,连过程也是发光、发热的,壮观到震撼人心。

能像保尔那样如钢铁轧炼的过程一样,完成一次次燃烧,一次次锤炼,一次次脱变,最后实现对自我生命的塑造,奔赴人生的战场——心甘情愿。

保尔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奉献,什么是乐观、什么是顽强奋斗。

保尔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前苏联的一个普通的家庭里。

从小,他的心中就埋下了乐观向上、顽强奋斗的种子。

童年的保尔过的既快乐,又充满危险。

快乐,是自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危险,是自己随时受白色恐怖的威胁。

但年少的保尔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战争的'残酷铸就了保尔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在长久的革命战争岁月里,在同敌人周旋的时候,养成了保尔机智勇敢的性格。

战争的洗礼,使保尔更加成熟,埋在他心中的种子正在发芽,伟大的革命精神指引着他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

革命战争的胜利更加鼓舞了保尔,在全面建设国家的时候,保尔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其中,面对种种困难,他从不畏惧。

在辽阔的森林里,茫茫大雪几乎让他的伐木队伍丧生,然而,顽强的意志使他转危为安。

保尔的乐观顽强使他们战胜了死亡,他心中的种子已成长为参天大树。

朱彦夫事迹

朱彦夫事迹

学习朱彦夫事迹材料个人简介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原山东省沂源县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被誉为中国当代的保尔·柯察金,时代楷模。

主要经历1947年入伍,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至1982年任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

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带领村里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1982年至今,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历时7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写书名并题词:“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

很多人对朱彦夫的了解,始于他33万字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一位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没上过学,但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用超人的毅力,向自己挑战,向人生挑战,他就是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朱彦夫。

代表著作《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主要事迹朱彦夫,1933年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沂蒙山腹地——沂源县张家泉村。

他从小家贫如洗,14岁时就毅然参了军,194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他不怕流血牺牲,拼命作战,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跨过鸭绿江等上百次战役战斗。

1950年12月,朱彦夫参加了在朝鲜争夺250高地的血腥恶战。

他所在的一个连,在零下30度严寒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两个营的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

在弹尽粮绝的时刻,仍然坚持与敌人拼搏。

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一个遍体鳞伤的人,这就是朱彦夫。

当他在长达几十天的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已是躺在西安陆军医院的病床上。

他这才发现自己已没有了四肢,左眼失明,右眼视力模糊。

“当代保尔”张海迪的故事

“当代保尔”张海迪的故事

“当代保尔”张海迪的故事“当代保尔”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1955年出生,她身残志坚,有“当代保尔”之称。

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张海迪凭着非凡的毅力和坚韧顽强的精神,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张海迪还自学了多门外语,翻译了《海边诊所》等英语小说,张海迪还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她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2021年9月16日,张海迪当选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届主席团主席。

20219月29日上午,张海迪担任第三届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张海迪目前是中国残奥委员会主席。

张海迪近年来做了大量社会工作,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

她的小名叫玲玲。

在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

还不到6岁,小玲玲突然得病了。

妈妈抱着玲玲,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等待医生的检查。

看完病后,玲玲感觉到妈妈的双腿在抖动,却不知是为什么。

玲玲得了什么病,竟然这样可怕?她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

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

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玲玲,现在只能整天卧在床上。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一起跳皮筋,高高兴兴地一起背着书包上学校,玲玲幼弱的心灵,简直要被痛苦压碎了。

幸好,听说了玲玲的不幸后,过去的小伙伴们常常来看她,给她讲学校里的事。

玲玲家住的是一座红色的三层楼房,每当她坐在窗口,向外看着那些过往小孩的身影,心里是多么羡慕啊!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而玲玲只能呆在家里,她也想去学校读书啊!玲玲听到窗外传来的“我怎么忘记带伞了?唉,我的书包怎么忘了呢!心里很难过,她很想亲身感受一下与他们一起去上学的欢乐,也想感觉一下在雨中奔跑的清爽。

然而,这一切都是一个梦,对于玲玲来说,只能是轮椅上的梦。

保尔的现实意义

保尔的现实意义

保尔的现实意义:努力与奉献的力量
保尔是一个坚韧不拔、勇敢坚定的人物。

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在战
争和困境中,凭着一份坚定的信仰、无私的奉献和毫不畏惧的勇气,
为自由和民族解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他所代表的努力奉献的精神和
力量,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经常听到“吸氧少年”、“勇敢追梦少年”等
诸如此类的报道。

这些孩子们年纪虽幼,但他们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
战时,表现出来的不服输、不畏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如保尔在战斗中所表现出的那样,我们不仅应该努力奋斗,还要在人
生道路上,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无论是在学校、工作、家庭还是社交场合中,我们都面临着一些
困难和挑战,时常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奉献才能克服。

而这正是保
尔所秉持的信念和精神,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如果我们也
能像保尔那样,培养自己的勇气、信心和毅力,拥有一份同情和爱心,并付诸实践,那么我们无疑也将能够做出令人钦佩的成绩。

因此,从保尔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指导意义:在
实现自己目标的征程中,需要努力和奉献,而这些努力和奉献的精神
和力量,将会使我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更加充实。

当代保尔精神含义作文

当代保尔精神含义作文

当代保尔精神含义作文
平凡伟大的保尔
钢铁是在不计其数的锤炼中所铸造的,一个优秀的人亦如此。

当我翻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体会到了钢铁的力量。

整书绕着保尔·柯察金展开记叙。

保尔出身贫寒,因与神父发了冲突便被迫辍学,早早踏上了社会生活,他在车站食堂勤勤恳恳的工作,可别人看他是新来的便欺负他,让他见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丑陋与不堪,小小年纪的保尔便有了改变这个罪恶黑暗的社会的愿望,后来他因哥哥结识了朱赫来,当朱赫来意外被捕,保尔挺身而出救出了他,自己却进了监狱。

他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因他们的疏忽被释放出狱,便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红军。

我亲眼见证了保尔的成长,从懵懂无知,叛逆直率的少年变成了顽强执着,勇于奉献的革命战士。

在保尔的成长过程中,也有过迷茫的时刻,但他不会轻言放弃,以坚定的革命信念走出了人生低谷。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工作。

上级派下的每一次任务,他都认真出色的完成,为此,死神的黑翅三次碰过他。

他三个月修筑铁路,一天天发着高烧但他仍在劳动,他每天拖着那双浮肿僵硬的双脚,尽管他苦苦坚持,可还是被重病击倒了。

钢的意志,铁的坚强在他身上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保尔加入了红军,为革命事业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最后,他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仍不愿放弃自己,用惊人的毅力创作出《暴风雨所诞生在》,拿起纸笔继续实现自己的价值。

保尔坚强的意志深深震撼我,想想自己的成长经历,虽伴有坚强的调味粉,但却地不上保尔那令人刻骨铭心的意志。

我们要学习保尔这样的人,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热爱生活,有执着的追求,坚定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中国身残志坚的励志名人故事(精选5则)

中国身残志坚的励志名人故事(精选5则)

中国身残志坚的励志名人故事(精选5则)中国身残志坚的励志名人故事精选篇11.张海迪张海迪这个勇于与疾病顽强搏斗的身残志坚的女性,她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偶像,是当代的“保尔·柯察金”。

五岁的张海迪因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无论做什么事情她都只能在轮椅上进行。

从那时起,张海迪便开始了她特殊的人生之路。

她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背着书包去上学,只能在家里坐着轮椅,自学那些正常的孩子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

不久,她做了一次手术。

这次手术之后,她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了,甚至连脖子都不能扭一下。

她请妈妈在桌子上支一面镜子,这样她就可以从镜子里面看书了。

就这样,张海迪系统地自学了小学、中学的课本,后来又开始自学英语。

她给自己立下一条规定:每天背熟10个英语单词,如果背不全,忘了几个就狠狠地咬几下自己的手指。

因此她的英语进步得非常快,渐渐地,她开始替有关单位翻译英语资料。

有一次,她翻译了一部长篇小说——《海边诊所》。

当她捧着厚厚的翻译稿来到出版社时,老编辑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亲自为她书写了序,题目是: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并始终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2.桑兰桑兰,浙江宁波人,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3年进入国家队,19获得全国跳马冠军,年7月22日,参加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

这确实是个意外。

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

”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桑兰用她的行动应证着自己的诺言,在北大学习、加盟星空卫视主持节目、担任申奥大使、参加雅典奥运北京接力……她充满力量的笑容总能给人希望!运动生涯1991年第九届浙江省运动会高低杠第一名;跳马第一名;自由体操第一名;平衡木第一名;全能第一名;1995年南京“全国城市运动会”全能和跳马第一名,自由体操第二名;“全国体操锦标赛”跳马第二名。

做现实生活中的保尔

做现实生活中的保尔

做现实生活中的保尔做现实生活中的保尔栖霞市寺口中学九年级一班王帆当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 立即被主人公保尔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那一刻,我的心灵为之一颤,被深深的震撼了!保尔的形象是如此的高大, 他勇于献身, 拼命工作 ; 他酷爱学习, 如饥似渴; 他不畏艰难, 挑战病魔, 有着像卡西莫多那样的爱憎分明, 他顽强拼搏,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永远没有“放弃”这一词,有的只是奋斗,坚持,刚毅〃〃〃有句话说的好:人贵有自知之明。

他面对自己的缺点,总是清醒的审视自己,从上至下,由表及里。

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为他的人生之路披荆斩棘,给他以明灯,照亮前行之路。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给予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也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临终之际,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

” 多么美好的誓言, 多么炙热的心,肺腑之言,发人深省。

原来人的心灵可以如此高尚, 让我第一次知道,人竟可以攀登到“无我”的境界。

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 未尝不应该把保尔那种“把崇高理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畏任何艰难险阻, 百折不挠,勇于进取,奋斗不息。

”的精神化为我们在学习中应有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行为呢?每当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总是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仿佛他正在用他那深邃的眼,默默的激励着我, 于是我便不再退缩,使我增添了无穷的勇气,来应对学习上的困难。

刚开始学游泳时,一窍不通,总是学不会,觉得自己很无能,什么事也干不了,王国维曾说过:“以我观物,万物皆著之我色。

”果真如此,所有的一切万物,都如破旧的老照片,都是灰色的。

但一想到保尔钢铁般的意志,不知为何, 我那自信的风帆便又扬了起来,击败了一个个生活的拦路虎〃〃〃。

“书法得之在心,心正则笔正。

”一代名家柳公权这样说过, 4年前,我初学书法,心中多浮躁,每日练字,终不得果。

关于自强的人物素材

关于自强的人物素材

关于自强的人物素材
以下是关于自强的人物素材:
1、张海迪:张海迪是中国著名的残疾人作家、翻译家和励志演讲家,被誉为“当代保尔”。

她从小就身患重病,高位截瘫,但她并没有被命运击垮,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自学了多门外语,并从事翻译和创作工作。

她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外广为流传,还获得了多个文学奖项。

此外,她还经常为残疾人做励志演讲,用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激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2、贝多芬:贝多芬是欧洲古典主义时期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也是一位失聪的音乐家。

尽管听力逐渐丧失,但他仍然坚持创作,并展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和才华。

他的作品如《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成为了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贝多芬的自强不息不仅体现在他的音乐创作上,他还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与病魔抗争,直到去世前还在创作。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词和事迹(朱彦夫)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词和事迹(朱彦夫)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词和事迹(朱彦夫)2022年3月3日,朱彦夫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大家来了解一下朱彦夫的事迹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词和事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词和事迹(朱彦夫)慷慨是英雄长津湖幸存志愿军战士“中国保尔”朱彦夫朱彦夫——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他参加了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是他们连的唯一幸存者。

经过47次手术、93天的昏迷,朱彦夫失去了双手双脚,仅剩下一只0.3视力的右眼。

但他不想躺在功劳簿上度过一生。

他回到家乡,用残肢夹着粉笔,教乡亲们认字;他拄着拐、拖着假肢,一步一步带村民们走向致富之路。

60岁时,他执笔写下《极限人生》,将他和曾经战友的故事捧给了世人……朱彦夫颁奖辞: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

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

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

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朱彦夫人物经历1933年朱彦夫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沂蒙山腹地——沂源县张家泉村。

他从小家贫如洗,14岁时就毅然参了军,194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少年从军保家卫国,血洒疆场、身体残疾;退伍后,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1947年,14岁的朱彦夫报名参加解放军。

1950年,朱彦夫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役中身负重伤,双腿膝盖以下、双手手腕以上截肢,失去左眼,成了一级伤残军人。

1957年,担任村支部书记。

上任伊始,朱彦夫拄着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到田间地头查看生产,逐门逐户察访民情。

他的主意慢慢拿定:治山、治水、造田、架电。

一个个山里人想都没想过的大工程,在张家泉热火朝天地展开,一干就是10多年。

张家泉三面是山。

人多地少的矛盾不解决,张家泉村就永远吃不饱。

当代保尔

当代保尔

当代保尔张海迪,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英国约克大学荣誉博士。

1955年9月16日出生于山东。

2008年11月,张海迪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2013年9月19日连任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2014年10月6日当选康复国际主席。

人物简介1955年9月17日张海迪在济南出生。

5岁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

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

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了老师。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其一是“八十年代新雷锋”,其二是"“当代保尔”。

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2008年11月13日,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张海迪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2010年3月31日,人民网消息称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已报名学车,有望成为国内首批拿到驾照的双下肢残疾人。

关于名声张海迪拥有了显赫的名声。

这样的名声对于一个演员,一个明星来讲,是求之不得的。

可惜张海迪不是,张海迪拥有坚强的意志和脆弱的灵魂。

她现在是作家,可是她说:"这些年我非常清楚,我文学之外的名声要大于文学创作的本身……"。

保尔精神的当代意义作文

保尔精神的当代意义作文

保尔精神的当代意义作文保尔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与病魔作斗争的一生,。

保尔12岁就被迫辍学去做工。

少年时救地下党被折磨毒打却不向敌人透露任何消息。

参加红军后,战斗中大腿受伤,头部炸伤,右眼失明。

修筑铁路时他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满身伤残的保尔患了关节炎,严重的伤寒病几乎令他丧命。

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后,保尔继续没命地工作。

劳累的身体让他进了疗养院,而后他又提前离开之后又再次因车祸住进医院。

而此时保尔仅仅24岁。

带着从未有过的绝望保尔坐在黑海港口公园里,抱着头,沉思着:失去了最可贵的战斗力,为什么还要活着呢保尔决心用笔当作自己的武器,但不久他的左眼也失明了,他只能借助无线广播学习,写字时用硬纸板框中间卡出的缝限制铅笔进行写作。

就这样他完成了他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保尔开始了新的生活。

保尔的奋斗历程是何等的艰辛,他的每一步都激起我内心深深的敬意。

保尔故事的时代背景虽然已经过去80多年了,但保尔精神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保尔的精神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我国正在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读后感《保尔精神的现代意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在这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艰难险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这就需要我们发扬保尔精神,像消灭敌人那样克服困难,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结合科学的态度,不断取得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胜利。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保尔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

我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面对这种毒性大、传染性强的疾病。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饱经沧桑的中国再一次到了信急的时刻,乐经感难的中华民族又面临着亚峻的考验。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一次又一次危难中铸就了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崇高品格和坚强意志。

在这次史无前例的“新冠”灾害面前,我们表现出来大无谓的精神,统一行动,民族意志在奋争和磨砺中愈加坚强,我们必将会战胜“新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保尔·柯察金”朱彦夫耳边时刻响起“冲锋号”2014年03月24日08:51 来源:人民网原标题:当代“保尔·柯察金”朱彦夫耳边时刻响起“冲锋号”人民网济南1月26日电(张岩综合)“当革命干部,多为革命为群众干些好事,这是完全应该的。

这不仅引起群众的恭维、奉承,而且有时还会使自己自我陶醉。

可不能小看这点苗芽,日子久了也会变质。

我是残废军人,又是干部,情况特殊,目标大,很容易引起大家的称赞与同情。

例如:行走困难时,群众就会来扶着走;写作困难会有人代笔;甚至坐凳子也要找个好的……我觉得,这是同情,也是批评,这绝不是一般的生活细节问题,而是思想的‘娇气’和‘贵气’的具体表现,今后,决不能叫这种作风‘合法化’。

”这是一位重度残疾军人在回到家乡做村书记时写得日记。

他,就是朱彦夫,1947年入伍,49年入党,参加了上百次战斗,10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3次荣立战功;失去四肢和左眼,患多种疾病,心脏被放进5个支架;他历经7年创作出33万字自传体小说;他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1933年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沂蒙山腹地——沂源县张家泉村的朱彦夫从小家贫如洗,14岁时就毅然参了军,194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他不怕流血牺牲,拼命作战,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跨过鸭绿江等上百次战役战斗。

1950年12月,朱彦夫参加了在朝鲜争夺250高地的血腥恶战。

他所在的一个连,在零下30度严寒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两个营的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

在弹尽粮绝的时刻,仍然坚持与敌人拼搏。

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一个遍体鳞伤的人,这就是朱彦夫。

当他在长达几十天的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已是躺在西安陆军医院的病床上。

他这才发现自己已没有了四肢,左眼失明,右眼视力模糊。

他嚎啕大哭,高喊,要向敌人讨回残臂残腿!他悲痛欲绝。

这时,他期待比一场战斗的胜利更震动人心的战歌。

1952年党和国家把他安置在条件非常好的山东荣军休养院,派一名专护长期照顾他。

他想,难道一辈子就这样躺在"功劳簿"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我虽然伤残了,依然是战士!不能为国效力,但绝不能再给国家增加负担,我要锻炼生活自理能力,为党和人民再做贡献!考虑到休养院的环境不利于锻炼生活自理能力,他便多次找院领导软缠硬磨,终于在1956年冬回到了故乡--沂源县张家泉村。

吃饭、喝水、解便、装卸假肢……从专护照顾到完全自理,横在朱彦夫面前的是一座座几乎无法逾越的高山!但朱彦夫勇敢地接受挑战,刻苦锻炼自理能力:切菜,他用嘴咬住刀背,再用断臂下压,一把菜切两三段,做生生吃,做熟熟吃;烧火,将柴草铺在灶口,断腿夹火柴盒,断臂夹火柴,划十几下划着后,迅速扔到柴禾上,燃烧的柴禾时常烧着他的头发和眉毛;吃饭,难度更大,开始他不会操勺捧碗,只好把饭菜撒在桌面上,然后趴上去舔食,后来用断臂夹勺挖饭吃,却怎么也送不到嘴里去,饭菜洒一身、洒一地,急得他把断臂一次又一次摔到墙上……就这样,朱彦夫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历经几年的磨难、锻炼,他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一个无手无脚、没有左眼的一级伤残军人再次站了起来,实现了生活基本自理。

朱彦夫所在的张家泉村,距离县城45公里,是沂源县深山沟里一个穷山村。

回村后不久,他了解到,村里许多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穷得叮当响。

全村500多口人,大多是文盲,农闲时节不是聚众赌博就是结伙打架。

这个时候他突发一个念头,要消灭贫困,必须首先解决乡亲们文化知识上的贫乏,创办图书室。

朱彦夫腾出自家四间草房中的一间作为图书室,用母亲做寿器的木板做书架,用一家人省吃俭用积攒的一点钱买了200多本书。

就这样,办起了全村历史上第一个图书室,免费供大家借阅。

图书室建起来后,朱彦夫又发现一个问题,许多村民根本不识字,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便拿出自己的抚恤金,办起了张家泉村的第一所夜校,利用在荣军院学习的文化自任教员,义务教乡亲们识字。

夜校离朱彦夫家1公里多的山路,开始是妻子背他去,后来他坚持自己去。

有一次,由于天黑路滑,仅存的右眼视力只有0.3,朱彦夫走到半路就摔倒在雪地里,使尽全身力气挣扎了几次都爬不起来。

晚上7点半多了还不见朱彦夫来上课,学员们等急了,顶着凛冽的寒风去迎他。

突然,学员们发现路旁雪地里一个黑影在蠕动,他们慢慢靠近发现是朱老师,便一起围上去,看着朱彦夫脸被划破、满身泥水、残臂断截处受了伤、两只假腿也已脱落,这些男子汉们都掉下了眼泪。

他们脱下棉袄包起朱彦夫,把他抬回了家。

办图书室、办夜校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山区里绝对是件新鲜事,这使得朱彦夫在村里威信提高。

1957年,朱彦夫全票当选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

这一干就是25年。

"当村支书大小也是干部,不能让群众过上温饱日子,就对不起老少爷们儿啊!"当选村支书后,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村里的父老乡新过上好日子。

要过上好日子,首先就是要吃饱饭。

可当时村里700多口人,只有500来亩地,人均不到1亩,而且多是贫瘠的山地。

一个大胆想法在他脑海里浮现:造地!为了了解村周围地形地势情况,在一个寒冷的月夜,朱彦夫自己一个人拄着双拐走出村子,想爬到村南的封山顶上。

走出村庄不久就开始艰难地爬坡,坡度渐大,实在走不动了,他就把双拐放到路旁,卸掉假肢,用假肢的皮带将两只假肢扣在一起搭在脖子上跪行。

虽然残腿上为戴假肢裹有衬布,但是布满大小石块的山路,仍硌的残腿疼痛难忍,爬几米他就坐在路旁石头上休息一下,不知休息了多少次,硬是用残腿跪着爬到了山顶。

借着月光,村庄面貌尽收眼底,他点起烟思索着,一项项计划在他脑子里浮现,他感到自己肩头担子的千斤重量。

在回家的路上朱彦夫一不小心摔倒后怎么也爬不起来,直到深夜家人和村民找到他才用椅子把他抬回家,妻子陈希永既疑惑又气愤:"大冷的天,自己出去干吗?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可朱彦夫笑着说:"没事,我这不回来了么。

"经过一个冬天,朱彦夫硬是用残躯走遍了全村方圆1.5平方公里内的6个半山头、3条大山沟,17斤重的假肢经常磨得残肢血肉模糊,有时晚上脱假肢都能带下磨破的皮肉来。

经过周密计划,他带领乡亲们利用冬闲时间开始了"造地运动".先是在村北边的山上开山造地,开出的石头砌成堰,把土推平,经过一个冬天的奋战,硬是在山坡上开出了80多亩"大寨田".第二年冬天,朱彦夫又和乡亲们开始了向山沟要地。

有了经验,这次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为了省钱,他在村里建起了铁匠房、木匠房,村民们自己制造、自己修理各种工具。

当时村里有三条大的山沟:赶牛沟、舍地沟、腊条沟,自古以来就是只长荒草无法种粮。

朱彦夫指挥村里的青壮劳力,削高填低,硬是把舍地沟和腊条沟改造成了平整的良田。

能干但也不能蛮干,在填沟造地过程中,朱彦夫也充分考虑到了对生态的保护,在改造最深的赶牛沟的时候,他就想到这是夏季泄洪的主要通道,不能再像改造舍地沟和腊条沟那样一填了之,既要平出土地,还不能影响夏季泄洪。

经过反复的察看地形地势,他决定采用起碹的方法,保留赶牛沟的泄洪功能。

于是,在他的指挥下,乡亲们从村北1公里外的褚家山运来石头,先在赶牛沟上碹起一条高约两米、宽约三米,长达一公里的涵洞,然后再削高填低,在涵洞之上平出一块旱涝保收的60多亩小"平原".经过6个冬天的奋战,朱彦夫带领乡亲们通过开山、填沟,为村里新增200多亩良田,全村人均达到了1亩地,解决了张家泉村祖祖辈辈都没有解决的吃饭问题。

此时的朱彦夫并没有满足。

有了土地,但都是靠天吃饭的山地。

为解决这些土地的灌溉问题和乡亲们的吃水问题,朱彦夫决定第二个战役再带领乡亲们打井。

他早就察看好了,在村西南方向的龙王庙旁有个泉眼,但由于攒不住水,泉水都白白流走了。

还是利用冬季农闲时间,还是用那些自制的简易工具,甚至砌井、修渠用的水泥都是在他的指挥下乡亲们自己烧制的。

施工期间,滴水成冰,挖井的村民在井下一身泥一身水,回到地面湿漉漉的棉裤就被冻成了冰砣子,脱下来是啥样,第二天早上还是啥样,不会倒不变形;朱彦夫每天都在工地上一靠就是一天,他放心不下安全,放心不下工程质量,别人劝他只要出出主意,听听汇报,在家指挥就行了,这里太冷了。

他却说:"冷么?这比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暖和多了!"经过一个冬天,一眼深6米、东西宽24米、南北长33米的大口井终于竣工了,张家泉村有了历史上的第一眼大口井。

此后的两个冬天,朱彦夫带领乡亲们一鼓作气,又打出两口大眼井。

在朱彦夫的带领下,困扰张家泉村吃水和灌溉问题彻底解决了:朱家峪、涝窝、前井3口吃水井竣工,村民再也不用夏天吃山沟里的水、冬天到1公里外的邻村挑水吃了;龙王庙、老泉头、池家峪3眼大口井落成了,1500米长的高架水渠把水从村的西南端直接引到了东北端,原来靠天吃饭的山地都成了水浇地。

六十年代初,朱彦夫又成立了村林业队,建起了40亩苹果园,10万株花椒园、2万株桑树园。

从那开始,张家泉村的村民们口袋里开始有了零花钱。

到了八十年代,张家泉村凭借花椒种植早和多的优势,一度成为辐射沂源、沂水、蒙阴三县最大的花椒集散地,三县70%的花椒从这里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直到今天,这些苹果园和花椒园仍然为村民们带来可观的收入。

吃饭吃水问题彻底解决了,能让村民们早日用上电,成了朱彦夫发起的又一个冲锋目标。

从10公里外的公社驻地引电到村里,需要的电线、电杆、瓷瓶等物资紧缺,朱彦夫找到沿线十几个村的干部,想分头行动采购物资,可都怕操心费力,没人响应,本村的干部也都发愁畏难。

朱彦夫火了:光等着要等到什么时候?有脚的不跑,我这个无脚的跑!朱彦夫拖着残疾身体,先后乘火车、坐汽车,到上海、南京、西安、胜利油田等地联系材料,就是别人邀请他作报告机会他也不放过。

在家里,两条假肢装两个小时就要卸一次,时间一长就捆得又疼又麻。

可出门在外,一次要捆十几个小时,还要上下车、走路、爬楼梯。

伤腿磨破了,他咬牙坚持,一次次摔倒了,再一次次爬起来。

有时在外找不到旅店,他就在路边,枕着自己的假肢凑合一夜。

经过7年的努力,行程2万公里,终于备齐了架设10公里高压线路所需的物料。

1978年,张家泉村成了方圆几十里第一个通上电的村子。

64岁的张吉才是朱彦夫的邻居,说起朱彦夫对他家的救助,他满心激动、热泪盈眶。

1977年,他5岁的儿子因患有肺炎住进了医院,朱彦夫得知后赶到10公里外的走马坪医院,把10元钱塞到张吉才的手里说:"钱不多,先拿着,给孩子看病重要,不够我再想办法。

"2年后,张吉才的父亲又生病住院,家里实在无钱看病,就到村里各家各户借,跑遍了村子,因为大家都穷,想帮也没能力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