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在中国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演讲稿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演讲稿保尔柯察金是中国共产的杰出领导人,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演讲稿多数主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
以下是一份关于保尔柯察金演讲稿的回答。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演讲。
首先,我要对所有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而奋斗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我们共产人的事业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我们承载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厚望和期待。
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不断探索和创新,使我们的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们的领导者和广大员同志们,秉承着这一信念,以自己的艰辛努力和无私奉献,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是我们共同的力量源泉,他们的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我们要认真贯彻的群众路线,深入了解和研究人民的需求和愿望,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同时,我们要加强的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队伍。
我们是一个政治集团,我们的共同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因此,我们的员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热爱、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时刻铭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之星。
此外,我们还要重视培养年轻一代的力量。
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我们要通过教育、文化、体育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接班人。
同志们,我们共产人的事业从未停止过,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
我们要坚定信心,集中力量,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们要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我们要注重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长征故事汇之一:独腿战士钟赤兵拄双拐走完长征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doc

独腿战士钟赤兵拄双拐走完长征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1935年至1936年,陕甘根据地的军民迎来了陆续完成长征的红军。
队伍中,一位拄着双拐艰难行走的独腿战士引起了欢迎人群的关注。
粗布军服穿在他身上显得空空荡荡,他的眼神坚毅,脸上洋溢着和所有红军战士一般无二的喜悦笑容。
这位独腿战士,就是红十二团的政委,被战友们称为“中国保尔”的钟赤兵。
钟赤兵16岁参加红军。
长征出发前,他担任红五师的政委。
云南扎西整编时,全军缩编为16个大团,钟赤兵任第十二团的政委。
在攻打娄山关战役中,钟赤兵右腿多次被弹片击中,血如泉涌,但仍坚持指挥战斗,直到失血过多昏迷,才被抬下战场。
战役结束后,医生发现,他右小腿迎面骨几乎被炸成了碎片,必须立即截肢。
野战医院条件十分简陋,所谓手术台是支起来的门板,截肢的工具是老百姓的柴刀、木匠锯。
没有消毒,没有麻醉,医护人员只能用绷带将钟赤兵固定在“手术台”上。
锯条锉过腿骨的声音刺耳得简直像要划破耳膜,在三个半小时的手术中,钟赤兵几次疼得昏死过去,又数次在剧痛中苏醒过来,额角的青筋隐隐跳动,豆大的汗珠滴滴滚落,然而他从始至终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医护人员又是震动,又是心疼。
要知道,那时钟赤兵才21岁。
行军路上药品、食品都十分紧缺,由于天气阴湿,钟赤兵截肢的伤口因淋雨而感染了,右腿肿胀,高烧不退。
为了挽救钟赤兵的生命,医生决定将右腿膝盖以下部分全部截去。
第二次截肢手术后,伤口仍旧持续感染。
最终,医护人员不得不从股骨根部截去了钟赤兵的整条右腿。
半个月内,连续三次没有消毒、没有麻醉的截肢手术,钟赤兵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幸运的是,第三次手术后没出现感染,伤口奇迹般地开始愈合,钟赤兵把踏入鬼门关的一只脚又收了回来。
毛泽东、周恩来到红三军团看望伤病员时,了解到钟赤兵的情况,将他编入中央卫生部休养连第一排第二班,得到较好的休养和照顾。
毛泽东、周恩来告诉钟赤兵不必担心,就算抬也会抬着他北上。
对组织关心的感怀、失去一条腿的伤痛、对革命前路的迷茫与期盼,交织在一起,在三次截肢手术中都从未掉过一滴眼泪的钟赤兵,这时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
中考语文 保尔在中国作文素材

No.04保尔在中国●保尔精神●保尔给我们的●永远的保尔●中国的保尔●保尔精神“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时候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与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与解放而作的斗争。
”这是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其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的一段振聋发聩的话,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也成为当时许多青年心中的英雄,从保尔身上,我们得到的最深体会是:人应该真正相信和肯定自己,确立真正的自信心,感到自己与众不同的存在。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拥有的生命支柱。
●保尔给我们的保尔·柯察金以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而名垂青史,可以说一提到保尔,知道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背起那段闪亮的名言:“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他的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对事业无比的忠诚和无私的奉献,对困难的无所畏惧的斗争,以及对肮脏与渺小的无情的鄙视与嘲讽,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与爱戴,而这些也向我们诠释着英雄的内涵,让我们牢记应怎样去书写人生。
●永恒的保尔保尔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而今社会已发生了巨变,我们即将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保尔是否已成为过去时,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更多地将目光投注在如何将知识转变为财富上,而保尔似乎离这个问题很遥远,比尔·盖茨才是人们心中的宠儿。
靠智慧和能力证明了知识可以造就财富,这是盖茨创造的奇迹。
但是不知有没有人发现,假设若干年后人类进入另一个时代,那时再提起盖茨,人们也只会说他开创了知识经济时代,不会再有什么讨论或思维的冲突。
而保尔却是永恒的,因为他回答了一个问题:人的一生应怎样度过,他让我们精神不朽。
这是盖茨未能给予我们的。
●中国的保尔“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是中国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兵工局副局长,原先他只是大冶原华煤矿一名普通的电机工人。
中国的保尔——吴运铎

中国的保尔——吴运铎
李燕杰
【期刊名称】《教育艺术》
【年(卷),期】2000(000)003
【摘要】吴运铎——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名字,一个影响了几代人心灵的名字。
他的高尚与真诚,他的质朴与乐观,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十分美好的印象。
【总页数】2页(P4-5)
【作者】李燕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7
【相关文献】
1.中国保尔吴运铎是怎样成为时代楷模的
2.皖东熔铸保尔式英雄吴运铎
3.中国的“保尔”——纪念江南集团首任厂长吴运铎诞辰100周年
4.“中国保尔”吴运铎在盐城
5.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重要文集,其中出现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
下面,我将介绍其中的六个主要人物。
第一个是保尔。
保尔是一个德国医生,他到中国来做研究。
他很善良,经常帮助中国人,并且从中国人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他和陈清扬是好朋友,陈清扬认为他是一个好人。
但是,在保尔离开中国之后,陈清扬却知道了他对中国的不尊重的言论,对他非常失望。
第二个人物是孔乙己。
孔乙己是一个酒鬼,他独自生活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
他被视为社会的底层人物,经常被别人欺负。
但是,孔乙己仍然保有自尊,对于那些不敬他的人,他会用酒趁机讽刺他们。
通过孔乙己的形象,鲁迅描绘了中国民间生活的悲惨面貌。
第三个人物是阿Q。
阿Q是一个自视甚高但实际上非常无知的人。
他总是在他人失败的时候大笑,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但是,当他自己失败时,他会用奇怪的逻辑和优越感安慰自己,并且认为自己导致的失败根本不是自己的错。
阿Q的形象代表着许多中国人的典型性格。
第四个人物是秀才。
秀才是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尤为常见的人物。
他们通常被视为社会的上层人物,具有智慧和学识。
但是,在《朝花夕拾》中,秀才却被描绘得十分无能,并且极度自卑。
这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许多读者因为阅读秀才的形象而深感心寒。
第五个人物是陈清扬。
陈清扬是鲁迅先生在本文集中出现的另一个医生。
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博学多才,经常为穷人和弱者提供医疗和救助。
他十分关心中国的现状,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善中国的困境。
他与保尔的友谊展现了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最后一个人物是阎王爷。
阎王爷是一个神话中的人物,他被视为地狱之王。
在《朝花夕拾》中,阎王爷被描绘成一个准备接纳它们的死去灵魂的关爱和和解的人物。
阎王爷的形象象征着人类对死亡和生命的认识。
通过上述六个人物的形象,鲁迅成功地描绘了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现状,并为中国的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浅析英雄形象--保尔柯察金

浅析英雄形象--保尔柯察金引言:作为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浅析保尔.柯察金的书中英雄形象。
保尔.柯察金这一人物形象能够在中国保持长久以来的艺术魅力,与许多因素是不可分开的:这一主人公形象将独特性与真实性巧妙地合二为一,并且,对现实和理想也进行了有机地融合,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整个人物的塑造更加活灵活现。
既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又显得十分真实,所以这样的形象更容易让读者产生较深的印象,并且能够给读者带来很深的感动以及激励作用。
以“铁人”来称谓保尔.柯察金一点也不为过,他不论是在自身的精神素养还是人格塑造方面,都为后来的人们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
此外,从文化、文学的角度来看,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和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传播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英雄形象的塑造为研究对象,对他的执着精神,以及对爱情的忠贞、果断以及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其他典型优秀品质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此来对他英雄形象进行一个深入的解读。
一、保尔・柯察金对革命事业的执着精神保尔・柯察金因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其中最让人感叹的无疑是他对自己事业的执着追求,正像他自己的那句宣言所说的那样: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他的这句宣言,无疑是他对事业执着追求精神的最好写照,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感动了世界不计其数的读者。
保尔.柯察金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常人所不具有的坚定、勇敢、奉献和执着。
也正是他所具有的这些难能可贵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让我们为之而感动。
在原著中,保尔.柯察金对事业的执着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
保尔・柯察金幼年时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这也是他十二岁就辍学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保尔

把 一切 献给党
诗/ 张嘉树
把 一切 献给 党 ,
二三厂共生产了5万余发炮弹 ,还有许多各 3 类枪炮 ,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重大贡
献 ,淮海 战役胜 利后 , 东军 区副司令 员粟 华
这 不是 一部 编 出来 的神话 , 这不 是 一部侃 出来的 小说 ,
这不 是 一 句喊 过 了的 口号 .
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份。”在 这个时候 ,他满脑袋想的都是造炮弹的事 情 ,在病 床上 , 用缠 满绷带 的左手 连写带 他
绘 图 ,完 成 了一份 长达几 千字 的技术报 告 。 1 4 年春 天 ,引信 厂 的 自制 八八 式 引 98 信试 验成 功并且批 量投入 生产 ,吴运铎 再也 坐 不住 了 ,他丢掉 了双拐 ,拄着 —根 木棍 , 回到了厂 里。据吴 运铎 6多年前 的工友 杜永 0 生老 人 回忆 ,那是 五一节 前 ,一 个春暖 花开 的 日子 ,吴运铎从死神身边走回到他的工 厂 , 到车 间里转 了又转 ,看 了又看 ,和 工 他 人 们热 情 握 手 ,亲切 交 谈 。 后来 在 厂 食 堂 ( 是 俱 乐 部 ),他 领 着 工人 们 一 起 合 唱 也 《 咱们 工人有 力量 》 革命歌 曲 。那 激 昂的 等 感觉 ,真是 “ 融合在 集体 的胜利里 ,那 幸福 也 就 有我 的一 份 ”。 在 解放 战争的三 年时 间里 ,国营 大连五
1 4 年 冬 天 ,党 组 织送 吴 运铎 到 苏 联 9 9 疗养 ,这个时候,曾三次负重伤的吴运铎共 留伤 口一百余处 ,双 眼失 明。在 医生悉心 治 疗 下 ,吴 运铎 失明 了九 年的 左眼奇迹 般地重 见 光 明 。 1 ,年 回 国后 ,吴 运铎 继 续 在兵 90 3 ' 工 战线 做 科研 工 作 。 1 5 年 ,吴 运 铎 以伤 3 9 残 的身体 写下 了感 ^ 至深的 自传体小 说 《 把 切 献 给 党 》 ,此 书 问世 以来 ,再 版 了 4 4
高士其:中国的保尔

高士其:中国的保尔作者:冯晓蔚来源:《党史纵览》2015年第12期高士其,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在留学美国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23岁的高士其因意外感染病毒,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科学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为繁荣我国的科普创作和科学文艺创作,组建和壮大科普队伍,倡导科普理论研究,建设和发展科普事业,广泛深入开展科普活动,特别是青少年科技爱好者活动,以及恢复和振兴科协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8年12月19日,高士其逝世,中共中央组织部追认他为“中华民族英雄”。
为了纪念高士其对人类科学进步做出的贡献,1999年12月13日,一颗由中国天文学家发现的小行星被命名为“高士其星”。
2015年11月是高士其110周年诞辰,谨以此文作为纪念。
“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高士其,原名高仕锜,1905年11月1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父亲高赞鼎是一位学识渊博、刚正不阿的知识分子,早年留学日本学习法律,后中举人,任清朝外务部官员。
辛亥革命后,他任国会参议候补议员、驻墨西哥外交使节。
母亲何咏阁生于秀才家庭,能诗善赋擅长书法。
1918年,高士其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即清华大学前身)。
在校期间,他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1925年,高士其以全优的成绩毕业,随后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化学。
经过复试,他插入化学系三年级,一年后即以全优的成绩毕业。
正当他准备在化学领域继续攀登时,传来了姐姐度平不幸死于流行性疾病的噩耗。
他痛定思痛,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把祖国人民从疾病的死亡线上拯救出来,他决心走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道路,毅然转向细菌学这一冷门学科。
1927年暑假以后,高士其成为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的研究生,读医学博士的功课。
第二年,他被芝加哥大学聘为细菌学系试验助理。
钟赤兵的长征故事:“中国保尔”钟赤兵

钟赤兵的长征故事:“中国保尔”钟赤兵在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中,有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独腿将军,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曾亲自为他颁发红星奖章。
他就是凭着顽强毅力以残缺之躯走完长征路的钟赤兵。
他顽强的精神能够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相媲美,所以很多人亲切地把他称作“中国保尔”。
1935年2月,红三军团所属各师整编为四个团,21岁的钟赤兵由原五师政委改任十二团政委。
在指挥夺取娄山关的战斗中,钟赤兵的右小腿被子弹击穿,血流如注,但他拖着伤腿坚持指挥,直至昏迷。
红军第二次占领遵义后,钟赤兵被送到野战医院。
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后,决定立即实施截肢手术。
当时的医疗条件极其简陋,没有麻药,医生就用绷带把钟赤兵绑在门板上,手术工具是一把老百姓砍柴用的刀和一条断成半截的木匠锯。
手术中,木匠锯上下拉动发出刺耳的响声,钟赤兵忍着如万箭穿心的剧痛,却始终没哼一声。
在场的医生、护士都被他坚强的意志所感动,年仅15岁的小护士马湘花抽泣着说:“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
”因手术时没有消毒药品,几天后钟赤兵的伤口感染了,高烧持续不退。
为了把他从死神手里拉回来,医生决定实行第二次截肢手术,把右腿膝盖以下全部截去。
不料,手术后伤口仍继续感染,医生不得不硬着心肠将他的整条右腿从股骨根部截去。
就这样,钟赤兵忍受了三次“拉锯痛”,常人根本无法想像这样的疼痛。
此时,部队又将踏上长征路。
是让钟赤兵留在当地老百姓家里养伤,还是让他继续参加长征?组织上举棋不定。
钟赤兵对前来看望他的*、*、彭德怀说:“就是爬,我也要跟上部队。
无论如何,我不离开红军。
”*当即表示:“钟赤兵很能打仗,是有战功的,怎么能把他丢下不管呢?就是抬也要把他抬着北上!”就这样,钟赤兵被安排到干部休养连,拖着一条腿随中央直属部队行军。
1935年8月,钟赤兵所在的干部休养连由川西北黑水芦花出发,在粮食匮乏、没有油盐吃、衣服单薄的艰难条件下,爬雪山,过草地。
起初,走平路时战友们用担架抬着他走。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朱彦夫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朱彦夫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朱彦夫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朱彦夫同志们,朋友们:我这里有一本刚出版的33万字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这是一部人生观的教科书。
其作者,是一位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没上过学,但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
他就是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朱彦夫。
朱彦夫,1933年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沂蒙山腹地——沂源县张家泉村。
他从小家贫如洗,14岁时就毅然参了军,194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他不怕流血牺牲,拼命作战,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跨过鸭绿江等上百次战役战斗。
1950年12月,朱彦夫参加了在朝鲜争夺250高地的血腥恶战。
他所在的一个连,在零下30度严寒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两个营的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
在弹尽粮绝的时刻,仍然坚持与敌人拼搏。
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一个遍体鳞伤的人,这就是朱彦夫。
当他在长达几十天的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已是躺在西安陆军医院的病床上。
他这才发现自己已没有了四肢,左眼失明,右眼视力模糊。
他嚎啕大哭,高喊,要向敌人讨回残臂残腿!他悲痛欲绝。
这时,他期待比一场战斗的胜利更震动人心的战歌。
同志们,记得高尔基说过:艰苦和挫折是人生的老师。
有的人在挫折面前倒下去,有的人退缩了;而有的人,他冲上去,战胜了困难,征服了挫折。
这样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朱彦夫在战场上是个勇士,在失去四肢和一只眼睛后,在极端困难的生活面前,他挑战生命的极限,决心做个自食其力的生活强者。
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为了不让别人照顾,他毅然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战争这个雕塑大师,把沂蒙山雕塑得更加凝重、庄严、显赫。
正义战争这透视人类心灵的窗口,又把沂蒙山坚忍不屈、慷慨无私的品格,展现到了极致。
然而,沂蒙山毕竟是沂蒙山。
张家泉是个小山村。
四面群山环抱,前面有南珠山,后靠红崮山,东临油篓崮,西接百草关。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朱彦夫_公众演讲.doc

了一曲美的人生价值的奉献之歌!
同志们,朋友们,什么叫美?朱彦夫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美的概念,唱了一首最美的歌,写了一首最美的诗,给共产党员做了一份美的答案:美,就是给予;美,就是奉献!美,就是“要求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美,就是“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是血”。
正是靠这种“美”,我们用小米加步枪,赶走了凶恶的日本强盗;正是靠这种“美”,我们穿草鞋的军队,打败了美式飞机和大炮武装的国民党军队;正是靠这种“美”,我们的“镰刀和铁锤”才飘扬在世界的东方和太平洋的西岸!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写书名——《极限人生》,并亲笔为朱彦夫题词:“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的一位领导说:“朱彦夫就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1996年9月4日,山东省民政厅做出“关于在全省民政系统和优抚对象中开展向朱彦夫学习活动的决定”;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做出“关于开展向朱彦夫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同志们,朋友们,中国的保尔——朱彦夫,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是一座用钢铁铸成的人生价值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让我们以朱彦夫同志为学习的楷模,牢记江总书记“刻苦学习、
勤奋工作;勇于创造、自觉奉献”的四句话,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传入及保尔精神对中国的影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传入及"保尔精神"对中国的影响作者:周霞吴洁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的光辉形象,梅益先生对该书的生动传神的翻译激发了广大读者对于成长型英雄的想象,使他们体验到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感情。
该书在中国影响深远。
关键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梅益译本;保尔精神;反思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08-011.创作简介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个苏联红军中的骑兵,在1920年秋在苏联国内战争中的一场战斗中负重伤,23岁时全身瘫痪,24岁时双目失明、脊椎硬化。
但他的毅力惊人,凭着口述请人纪录写成这部基于本人故事的小说。
小说写成后被出版社多次退稿,受到评论界的冷遇,但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追捧。
1935年10月,奥斯特洛夫斯基被授予国家级最高荣誉列宁勋章。
在之后的两年中小说被用各种语言重印重版了五十次。
2.在中国的影响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问世不久,即被译介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受到中国读者的欢迎。
1999年,中国举办了一次"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的群众投票评选活动,结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仍名列第一。
可见,它与新中国的关系,几乎没有别的外国文学作品能够相提并论。
半个多世纪以来,它激励了一代代中国革命青年,如今仍然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喜爱。
2.1这本书为什么对我国读者有这么大的吸引力?2.1.1这是由当时的意识形态做决定的。
由于前苏联及当时的几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属于同一政治阵营,这一意识形态上的高度契合使得新中国初期的外国文学译介的重心以俄苏文学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文学为主。
2.1.2准确传神的翻译,是该书能在我国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
该书在中国的主要译本有:段洛夫、陈非璜译本,弥沙译本,梅益译本,缩写本,通俗本,黑龙江大学俄语系集体译本;黄树南译本,曹缦西、王志棣译本,张文郁译本等新译本。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是“中国保尔”吴运铎:让生命之光璀璨耀目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是“中国保尔”吴运铎:让生命之光璀璨耀目吴运铎,一个闪烁在共和国53年的历史时空上的平凡而光辉的名字。
这个名字代表着一段感人的故事,张扬着一面道德的大旗,耸立起一座人格的丰碑……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来到了这位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的故乡———蔡甸,追忆英雄昔日的足迹。
当地政府和家乡父老为了纪念吴运铎,特意在城区西南隅修了一块占地2000多亩的水上公园。
放眼望去,大片荷塘赏心悦目,田田荷叶在习习秋风中轻轻摇曳,向人们诉说着那动人的故事。
(一)吴运铎祖居武汉市蔡甸区,父亲吴景森从小四处流浪,最后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当洗煤工、炼焦工、记账小职员。
1917年1月17日,吴运铎在矿上出生。
吴家是个家大口阔的贫民之家,兄弟姐妹共7人,家里老是吃了上顿愁下顿,但望子成龙的父亲仍节衣缩食,坚持把孩子们送去读书。
吴运铎7岁时便进入煤矿东区职工子弟小学就读,参加了儿童团并担任宣传员。
由于煤矿上有许多机器设备,他少年时便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打风房中空气压缩机巨大的飞轮让他认识到机器的力量,最大的梦想就是当管机器的工人。
1927年夏,国民党反动军队开进安源,屠杀革命者,学校停办,吴家生活也陷入绝境。
1931年,运铎随家人迁到黄石。
经父亲的同事介绍,兄弟几人都进矿当了学徒,后来当了电机师傅。
为了弄清机器工作的原理,吴运铎在繁重劳动间隙把车间里的一个小阁楼打扫干净,当成了“书房”兼“实验室”,把装机器的破木箱翻过来当书桌,又省吃俭用买来一些工业小丛书,学习机械知识。
他还开办了讲座,把机械知识讲给工友们听。
抗战爆发后,共产党在煤矿办起了抗战讲座,吴运铎天天去听课,家中也成了工人集会的场所。
他还参加了党的《新华日报》的发行站工作,每天下班后便把报纸贴出去。
矿主报告警察要捉拿他,他毅然参加了新四军。
他被派到皖南云岭的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在农舍的茅草棚子里开始了军工生涯。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吴运铎

红色记忆坐落在武汉市蔡甸区野战国防园的一座吴运铎纪念馆内,干部群众、青年学生络绎不绝,他们来向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致敬。
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1917年生于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工人。
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抗日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奉命转移到淮南抗日根据地。
敌人封锁严重,军工生产困难重重,他因陋就简,想方设法带领职工自制土原料、土设备,为前方部队制造急需的枪炮弹药。
日伪军进攻根据地时,他就带领大家抬着机器打游击,只要有机会就坚持生产。
一次在修复前方急需的炮弹时,雷管发生爆炸,他左手被炸掉4个指头,左腿膝盖被炸开,左眼晶体被炸破,几近失明。
他带领工人研究改善武器装备,主持研制成功射程达540余米的枪榴弹和攻打碉堡的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7年,吴运铎奉命去大连建立引信厂并担任厂长。
在一次试验弹药爆炸力的时候发生意外,他被炸得浑身是伤。
治疗期间,他阅读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中得到鼓舞和激励。
为了伤愈后更好地工作,他努力学会了日文。
当他能下地时,便请示领导买来化学药品和仪器,把病房变成实验室,研制成功一种高效炸药。
在战争年代,他始终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科研第一线。
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送他到苏联去治疗。
经过精心治疗,他的左眼重见光明。
根据自己的成长、战斗经历,吴运铎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后被译成七种文字,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吴运铎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邀请他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专题报道《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兵工功臣吴运铎》,他的名字传遍了祖国大地。
中国的保尔——吴运铎

国旗下的讲话是中国的保尔——吴运铎1991年5月2日,中国的保尔——吴运铎逝世。
吴运铎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
1953年7月,吴运择的《把一切献给党》一书在北京首次出版。
吴运挥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2岁就当上了矿工,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1938年,他毅然投奔新四军,从事军械修理和制造工作。
一年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吴运铎多次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做各种炸弹、地雷的试制实验,他的左腿因此落下了残疾,但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搏斗。
吴运铎的事迹感动了当时的苏联人民,他们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对这位奥斯特洛夫斯基式的人物表示崇高的敬意。
关于保尔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后的描写

关于保尔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后的描写保尔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从小饱受了艰苦生活的磨难。
他性格倔强,爱憎分明,向住革命,从一个贫困的厨娘的苦孩子成为共青团员和红军战土,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一一在学校读书时,他的性格使得他从不向强权低头,神父无理侮辱了他,他便奋起反抗。
一一在车站的食堂里,保尔对那些被践踏、受侮辱的女工充满了同情。
一一保尔在他的哥哥铁路工人阿尔青的启发、教育下,在老布尔什维克水手朱赫莱的影响下,逐渐懂得了革命道理,走上了自觉革命的道路。
一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当年轻的祖国面临着国内外敌人猖狂进攻之时,保尔报名参加了红军,成为一名出色的红军侦察员。
一一保尔在困难面前毫无惧色,他接受了修筑铁路的任务后,带领着自己的筑路小队在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坚守着、奋战着。
一一在对待爱情上,保尔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不因个人的感情问题影响到革命事业。
一一艰苦的工作和恶劣的环境,使疾病严重地损害了保尔的健康并威胁到他的生命,但他从不为自己的身体担忧,而是为自己不能再继续为党工作而懊恼。
一一保尔在病魔缠身、丧失行动能力的困难情况下,以钢铁般的意志与疾病作斗争,终于成功地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为社会主义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保尔的一生是短暂的,却是无私无畏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的典范。
他是苏联青年的楷模,也是中国青年的榜样。
保尔柯察金传记1000字

保尔柯察金传记1000字保尔柯察金(Paul Kocak)是一位美国传教士和教育家,他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对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保尔柯察金于1886年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在青年时期就表现出对传教工作的浓厚兴趣,于是决定成为一名传教士。
他毕业于堪萨斯城的一所神学院,并在1909年被派往中国传教。
保尔柯察金在中国的传教工作主要集中在山西省的一个农村地区。
他首先学习了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然后开始积极传播基督教的理念和价值观。
他通过组织圣经学习班、开办医疗诊所和教育机构等方式,吸引了大量当地居民的关注和参与。
保尔柯察金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尤为突出。
他积极推动当地农村的教育改革,倡导普及教育并提高教育质量。
他在山西省创办了一所农村小学,为当地的儿童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他还在农村地区建立了图书馆和教育中心,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阅读和学习的场所。
保尔柯察金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他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传教士,他们继续推动当地教育的发展。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保尔柯察金还关注当地社会的发展问题。
他积极参与农村合作社的建设,并推动当地居民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他还关注妇女和儿童的权益问题,积极推动妇女和儿童的教育和福利事业。
保尔柯察金在中国传教的岁月中,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他不仅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他的传教工作使他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尊重和爱戴。
保尔柯察金于1951年回到美国,但他对中国的关注和关心从未停止。
他继续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捐款和提供支持,并积极参与中美教育交流项目。
他的传记《保尔柯察金传》记录了他在中国的传教经历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
保尔柯察金的传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诚、勇敢和富有爱心的传教士形象。
他的教育事业为中国的农村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保尔人物小传600字

保尔人物小传600字
保尔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著名的思想家和出色的军事家,他出生在中国,他是一个非常有远见、有理想和坚韧不拔的人。
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贡献,其中最著名的一项就是创造了现代中国的根基,建立了它的一个新的阶级资产阶级。
他有着一种非凡的能力,能够深入挖掘社会问题,用准确而有效的政策解决社会问题。
他比任何人都要深刻,聪明而有力量。
保尔有着一种强大的意志力和一种极具创新精神的思维能力。
他有一个强烈的改革意识,以有效地改善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他认为,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变革,使之成为现代中国文化的基础。
他也坚持认为,政府的政策应该尊重私人财产的权利,实行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以保护其国家的繁荣。
保尔还被誉为军事家,他倡导尊重人民,以此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他改革了军事体制,加强了国内部队的保障,把军事建设开拓到新的高度,并在国家极端状态下做出了不错的表现。
他的成就使他成为中国军事英雄的楷模,更是践行了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宪章》。
总之,保尔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人物,他的贡献不仅在于改革思想,而且是他的果断和能力,把以前的中国发展到新的水平,使中国能够更好地和国外打交道,并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关键作用。
他为现代中国奠定了基础,将中国兴盛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他也为未来中国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他受到了当时历史上其他人物所无法企及的尊敬和赞扬,也被世人尊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改革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保尔在中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保尔在中国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保尔在中国,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高三作文中查看更多范文。
● 保尔精神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时候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与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与解放而作的斗争。
”这是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其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的一段振聋发聩的话,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也成为当时许多青年心中的英雄,从保尔身上,我们得到的最深体会是:人应该真正相信和肯定自己,确立真正的自信心,感到自己与众不同的
存在。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拥有的生命支柱。
● 保尔给我们的
保尔·柯察金以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而名垂青史,可以说一提到保尔,知道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背起那段闪亮的名言:“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他的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对事业无比的忠诚和无私的奉献,对困难的无所畏惧的斗争,以及对肮脏与渺小的无情的鄙视与嘲讽,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与爱戴,而这些也向我们诠释着英雄的内涵,让我们牢记应怎样去书写人生。
● 永恒的保尔
保尔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而今社会已发生了巨变,我们即将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保尔是否已成为过去时,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更多地将目光投注在如何将知识转变为财富上,而保尔似乎离这个问题很遥远,比尔·盖茨才是人们心中的宠儿。
靠智慧和能力证明了知识可以造就财富,这是盖茨创造的奇迹。
但是不知有没有人发现,假设若干年后人类进入另一个时代,那时再提起盖茨,人们也只会说他开创了知识经济时代,不会再有什么讨论或思维的冲突。
而保尔却是永恒的,因为他回答了一个问题:人的一生应怎样度过,他让我们精神不朽。
这是盖茨未能给予我们的。
● 中国的保尔
“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是中国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兵工局副局长,原先他只是大冶原华煤矿一名普通的电机工人。
早在抗战爆发时,他就参加了新四军,从事兵工生产工作。
为了制造性能良好、质量过关的炮弹,他在试验中多次受伤,先是左腿膝盖被炸伤,左眼被炸瞎,后来左腿被炸断,右脚被炸掉。
当她躺在病床上阅读《钢铁是怎样炼的》一书时,为保尔的英雄行为所鼓舞,“我只要求给我留下一点能维持生命的东西,一颗心脏和一叶肺,我还要顽强地斗争下去”。
在身体稍微复原之后,他便开始了新的学习与研究,制造了一种高级炸药。
在全身负伤百余处,手足残废的情形下,他仍坚持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因而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他常说:“当我想到一个残废的人,还能为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而贡献出一份力量的时候,心里就感到无限的愉快。
”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