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5.1.3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
(3)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
3、观看缢蛏解剖视频(有条件可以在实验室进行观察河蚌或缢蛏结构试验)4、用思维导图总结缢蛏的特点(学生回答)5、其他软体动物:指导阅读P13几种软体动物并观察图5-15,思考:(1)乌贼、章鱼等体外不具有坚硬的贝壳,为什么它们还属于软体动物呢?(它们体外虽然不具有坚硬的贝壳,但都有能够分泌形成贝壳的外套膜,所以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2)请尝试归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6、进一步阅读P13最后一自然段,讨论交流:依据你已有知识和经验,举例说明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可食用;可药用治病;可装饰美容;但有的也可传播疾病)。
介绍珍珠是如何来的?(小资料)探究二:环节动物1、导入:目前生物圈中已命名的动物大约150万种,软体动物占10万多种是第二大类群,那么第一大类群是哪种动物呢?已知种类有120万种,占已知种类的80﹪以上2、指导阅读P14“观察与思考”,讨论:(1)观察图片,讨论比较观察到的动物形态结构特征,完成P15表格(2)学生完成表格后,生生纠错、师生互动对表格进行完善总结,过程略(需要课堂互动生成,注意控制时间)(3)比较蜘蛛、虾、蜈蚣与蝗虫的特征,你能归纳出表格中所有的动物的共同特征吗?(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4)上表中哪种两种动物的形态结构比较相似?试着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
(上表中,蝗虫、七星瓢虫等动物的形态结构相似,它们都属于昆虫。
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等)3、观察蝗虫:带着问题观看介绍蝗虫的视频(看视频看书并交流讨论)(1)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2)蝗虫的触角、足、翅分别着生在什么位置,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4、学生尝试回答以上探究问题,从图片和食品中很容易得出第一题、第二题的答案(1.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
【精品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材分析《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节内容主要包括“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两部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两大类,且都是动物界中比较大的两个类群,他们具有用于保护身体的贝壳或外骨骼,适宜合并介绍。
这一节内容对于进一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及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等一系列知识做好铺垫;通过分组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认识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凭借学生对已有的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的了解,为本节课的探究性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探究性教学法,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动脑思考,教师恰当点播适时引导,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典型代表2、知道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3、说出它们与人类的生活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识图能力,阅读、分析和综合能力。
2、通过师生相互交流,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软体动物的运动和捕食2、外骨骼的作用●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激情导入:首先请大家观看几幅图片,大家认识这些动物吗?(生:齐说;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这些属于软体动物,如果大家到海边旅游的话,到处可以见到这些动物的贝壳。
接着再看一类动物:……你们上树捉过知了吗?这一类是节肢动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板书课题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2.本节的学习目标是:(出示)2.学生设疑:下面请大家依据图片并围绕课题和目标大胆提出所想知道的问题。
八年级生物上册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教学目标1.观察与解剖缢蛏,归纳出缢蛏的结构特点(科学思维)。
认同缢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生命观念)。
2.比较几种软体动物的异同,归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科学思维)。
3.比较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不同(科学思维),体会软体动物比环节动物结构上更复杂,进化上更高等,认同生物是进化发展的(生命观念)。
4.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生命观念),认同软体动物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可以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辩证的对待软体动物(态度责任)。
教学重点:1.观察与解剖缢蛏,归纳出缢蛏的结构特点(科学思维)。
认同缢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生命观念)。
2.比较几种软体动物的异同,归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科学思维)。
教学难点:1. 观察与解剖缢蛏,说出缢蛏的结构特点。
2. 比较几种软体动物的异同,归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初步了解软体动物。
同学们,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对,是贝壳。
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动物的壳吗?是的,是软体动物的壳。
摸一摸这些贝壳,感觉很坚硬,为什么壳如此坚硬,它们却叫软体动物呢?这些壳又是怎么形成的呢?相信你一定对软体动物充满了好奇。
(设计意图:看图片,感知软体动物坚硬的贝壳,与其名称“软体动物”有强烈反差,激发学生兴趣。
)二、软体动物(一)代表动物——缢蛏以缢蛏为例来了解软体动物。
指导学生一起来观察并解剖缢蛏,完成学习任务一,并思考下列问题:1、贝壳有什么作用?紧闭贝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2、外套膜有什么作用?外套膜可以有效的保护缢蛏的内脏团,同时在外套膜中还含有丰富的腺细胞,腺细胞可以不断的分泌物质形成贝壳,所以,随着缢蛏的生长,它的贝壳也会逐渐长大。
3、缢蛏靠什么结构运动和呼吸?缢蛏靠柱状足来运动。
缢蛏靠鳃来进行呼吸。
当水从入水管流入,从出水管流出时,水流过鳃丝,与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
多而密的鳃丝增大了鳃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新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授课设计一、授课目标【知识与技术】概括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点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过察看学习,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神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成立构造与功能相适应的见解,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授课重难点【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点。
【难点】节肢动物的特点。
三、授课过程( 一) 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现用贝壳组成的装修品。
设疑:这些贝壳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属于什么动物 ?( 二) 新课讲解1.软体动物指导学生察看教材“想一想,议一议”中的动物,教师表达:由于贝壳内的身体非常娇嫩,所以称为软体动物。
像河蚌、扇贝、文蛤这些软体动物,它们的外面有两片大小周边的石灰质贝壳,所以称为双壳类。
设疑:(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 ?(2)你所察看到的动物靠什么构造运动的?又是靠什么构造呼吸的 ?(3)试着想一想,它是怎样获取食品的?学生仔细思虑后回答,此后,指导学生在教材中找出软体动物的主要特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系。
2.节肢动物引导学生说出教材14 页的动物名称,教师表达:它们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请同学们仔细察看,讨论15 页的讨论题。
指导学生察看教材第15 页图,并试一试回答以下问题:(1)说出蝗虫的形态构造和动能。
(2)昆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节肢动物主要特点是什么 ?(4)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关系呢?( 三) 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开放性作业:上网收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图片,认识更多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四、板书设计。
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学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学期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习难点: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预习新知】(一)预习新知知识点1 软体动物1、软体动物概况(1)名称的由来:贝壳内的________,因而称之为软体动物。
(2)地位: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______种以上,是动物界的______类群。
2、代表动物——________类动物(1)外形:身体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__________,起______作用。
(2)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_______,它的分泌物形成_______。
(3)运动:可以用________缓慢地运动。
(4)摄食和呼吸:分别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__吸入水和排出水。
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同时利用______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3、主要特征:________身体表面有_______,大多具有______;运动器官是_______。
4、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很多种类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对象,如_______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_______的壳(中药名称石决明),乌贼的壳(中药名称______),河蚌______分泌的珍珠质所形成的珍珠研磨成珍珠粉可以入药;螺壳和珍珠可作_______。
不过,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如________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
知识点2 节肢动物5.蝗虫的结构特征(1)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
感觉器官有______对触角(触觉和嗅觉),三个______(感觉明暗)和一对______(辨别物体大小);_______用于摄食。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等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探讨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共性与特性。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掌握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生活习性等。
2.学会识别常见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如河蚌、蜗牛、虾、蟹、蝴蝶等,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3.掌握生物学分类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加深学生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特征的理解,巩固知识点。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一些关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解答,对疑难问题进行讲解。
-提问:“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提问,激发学生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如身体柔软、外套膜、贝壳等,并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相应的例子。
-介绍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如身体分节、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同样结合实物、图片等进行讲解。
5.家长参与:
-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课后观察活动,与孩子一起探索身边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增强亲子关系。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缢蛏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了解蝗虫的形态和结构。
2、熟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识图能力,阅读、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知识,让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软体动物的运动和捕食,软体动物的贝壳及节肢动物的外骨骼意义。
教学流程一、导入多媒体出示贝壳相关图片,通过问答来导入课题。
图片上的东西都认识吗?你们知道长这些贝壳的动物是什么样子吗?坚硬的贝壳会妨碍它们的运动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类动物二、互动授课(一)软体动物利用多媒体,出示河蚌的生活环境以及缢蛏的结构图,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观看多媒体和阅读教材第12页“观察与思考”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缢蛏内部生活在什么环境?2.缢蛏内部由哪几种结构构成的?3.外套膜有什么作用?(讲解珍珠形成内容)4.缢蛏用什么呼吸?5.缢蛏怎么完成运动?怎样摄食?学生自学教材,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河蚌、蜗牛、乌贼、缢蛏等软体动物,总结出软体动物主要特征。
阅读教材第13页最后一自然段,找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多媒体中绚丽多彩的贝壳,为学生讲解珍珠的形成,增加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展开教学,达到掌握知识与开拓视野的目的。
(二)节肢动物出示蝗灾材料,讨论为什么蝗虫能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学生讨论总结分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加以归纳:1、有翅会飞,扩大了活动及取食范围;2、口器坚硬,适于取食多种植物。
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下这种生物?教师引导阅读教材第14-16页,找出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1、目前,世界上已知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是什么动物?2、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各有什么功能?(头部有口器,单眼小和复眼大,触角,胸部有足,翅)3、外骨骼有什么作用?(不能随身体长大,要蜕皮。
)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5、节肢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蝗灾,药用,传粉)三、练习巩固四、课堂小结,总结软体和节肢动物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含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的:1、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2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教学重点:1. 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教学难点:1、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须让学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据是什么。教法:观察阅读课时安排:1 课时教具:蜗牛模型蝗虫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二、探究新知软体动物缢蛏1、观察与思考: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教师: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思考:贝壳的作用是什么?靠什么结构运动?靠什么结构呼吸?缢蛏如何获取食物?(1)缢蛏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柔软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2)靠足缓慢运动。(3)用鳃呼吸。(4)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2、常见的其他软体动物石鳖、蜗牛、乌贼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水产养殖:贝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低脂肪(2)药用:鲍的壳( 石决明 ) 、乌贼的壳(海螵鞘)、珍珠粉(3)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4)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钉螺5、观察与思考观察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虾的图片或标本,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完成表格6、昆虫蝗虫、七星瓢虫等动物的形态结构相似,他们都属于昆虫。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1)蝗虫的形态结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2)蝗虫的呼吸体表有气门,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3)外骨骼蝗虫身体外表面包围着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对昆虫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7 、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膀,等等8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9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虾、蟹提供了动物蛋白。(2)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物传播花粉(3)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病。板书:1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作业:1 软体动物的贝壳和昆虫的外骨骼对动物的生存意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 节肢动物有什么特征?教学反思: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 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知道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最大的类群。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学习 ,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根本观点。
【教学重(难)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常见的软体动物 ,如缢蛏、田螺、河蚌、鱿鱼、蜗牛、文蛤及节肢动物蝗虫模型等 ,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课件:动画儿歌?蜗牛和黄鹂鸟?)?蜗牛和黄鹂鸟?是我们非常喜欢的儿歌 ,这首歌曲“主人公〞是两种动物 ,即蜗牛和黄鹂 ,你知道它们分别属于哪一动物类群吗?(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代表答复)二、新课教学教师:蜗牛是我们比拟常见的软体动物 ,大雨过后或清晨 ,我们会见到它在慢慢移动。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认识软体动物。
(播放有关河蚌的视频)教师: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外表有外套膜 ,大多数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教师: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 ,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种类繁多的软体动物 ,与人类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达成共识后 ,小组代表答复)教师: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有利和有害两方面。
(播放人类利用软体动物的有关资料)软体动物因具有贝壳 ,又叫做贝类动物。
我国是水产养殖量最多的国家 ,其中的贝类养殖业也居世界首位 ,软体动物中的大多数种类对人类有益 ,也有少数种类对人类有害 ,例如钉螺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船蛆会破坏木船等。
教师: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动物界的第一大类群是什么呢?(学生答复)教师: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目前已命名的有120万种以上 ,占所有动物种类的80%以上。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4)掌握节肢动物的分类,如昆虫、蜘蛛、蜈蚣、虾等;
(5)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生活习性,如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等;
(6)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食用、药用、观赏等。
2.技能方面:通过观察、实践、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以下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践、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生物现象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发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提高表达、沟通、协作的能力;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培养科学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对自然界的热爱;
(2)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等;
(2)强调重点、难点知识,提醒学生注意区分;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复习。
2.教学目的:
(1)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比较教学法:通过比较不同类群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4)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方面: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
(1)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提出问题:“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分别属于哪个类群?今天我们将学习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节肢动物)
八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生物的基本分类、生物的特征等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节肢动物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1.对节肢动物的身体结构、生长发育等特征的理解需要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2.节肢动物的分类较为复杂,学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比较等方法,掌握各类群的主要特点。
3.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可能对节肢动物存在恐惧、排斥等心理,需要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关爱生命的价值观。
针对以上学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究,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节肢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展示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生长发育过程及适应环境的特点。
2.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尊重自然。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举例说明:介绍节肢动物在农业、医学、环保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4.拓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节肢动物,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开展野外观察、采集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节肢动物的认识。
5.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八年级生物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新人教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材分析软体动物起源于扁形动物,跟环节动物有密切的关系,软体动物门种类很多。
它们的身体柔软而不分节,具有皮肤延伸而成的外套膜,体表有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石灰质贝壳,具有保护作用。
这是软体动物长期适应不太活动的生活方式的结果。
节肢动物起源于环节动物或类似于环节动物的祖先。
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
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身体都有许多体节构成,但节肢动物的分节是异律分节并且有外骨骼,对环境适应能力更强。
是无脊椎动物中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常见的无脊柱动物。
(2)概括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过程中,继续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归纳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的观点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和难点:河蚌和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课前准备课件、蝗虫模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观察引入:课前,教师准备一些蚯蚓、水蛭、沙蚕、河蚌、田螺(或蜗牛)以及乌贼的图片。
课上先将环节动物的三张图片依次展现给学生,同时提问:“它们是什么动物?”“有什么特征?”然后,出示河蚌等软体动物的图片,同时提问:“这些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由于学生对学过的环节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所以,对蚯蚓等能够很快地答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但对于河蚌等未曾学过的动物,学生的回答就会多种多样。
此时,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发言,不要急于解释,学生的回答越不一样,其兴趣性就越强。
在掌握时间的前提下,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并借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新授课(一)软体动物1.初步认识软体动物刚才说到的这些动物,贝壳内的身体非常柔软,因而称之为软体动物。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举例说出软体动物的典型代表。
2.掌握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理解外套膜和贝壳的关系。
4.举例说出节肢动物的典型代表。
5..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征。
6.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7.识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堂小结
3min
学生两两先互相说,然后找一名学生总结
整理总结知识
当堂测评
7min
见课件
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小组评价与反馈总结
2min
找一两名学生针对本节课各组的表现进行小组评价
客观合理,公平公正,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后作业
练习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材分析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包括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两个主要类群。这两种动物大多是学生了解的,但是对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不熟悉。这两类群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了解动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
学
难
点
1.软体动物的运动和捕食
2.蝗虫的结构特征
3.外骨骼的作用
解决方法
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什么)
落实方式
(方法或手段)
设计意图
(为什么这样教)
激情导入
2min
“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2)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2.教学难点:
(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特征的深入理解,如外套膜、贝壳、外骨骼等;
(2)对不同类别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辨识;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活动设计: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展示一系列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实物、图片,如河蚌、蜗牛、昆虫、蜘蛛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的特点。
2.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我们已经学过的生物有什么不同?
(2)你能将这些生物进行分类吗?它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
(2)运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物学知识;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设计实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2.教学策略:
(1)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等,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实验报告、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个性化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4.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点,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通过以上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他们的生物学素养。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题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指出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2)介绍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3)说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1)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与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求知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双壳类软体动物及节肢动物中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2)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预习案1.缢蛏(1)结构:(2)形态:有两片由 的分泌物形成的石灰质贝壳。
(3)呼吸:利用 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4)运动:用 缓慢地运动。
2.主要特征:身体 ,表面有 ,大多具有 ,运动器官是 。
3.蝗虫(1)蝗虫的结构:(2)特点: 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①②③ ④⑤ ⑥ ⑦⑧① ② ③④⑤⑥复眼,用于摄食。
是运动中心,有足,善于跳跃;有翅,适于飞行。
体表有,用于呼吸。
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
4.昆虫(1)外骨骼作用:昆虫身体上的外骨骼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起到防止的作用。
(2)基本特征:有触角,对足,一般有翅,等等。
5.节肢动物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身体和附肢都。
课堂案一. 新课引入导入(多媒体出示蜗牛和蝗虫的图片)提出:你见过图中的动物吗?蜗牛具有坚硬的贝壳,蝗虫的体表也有坚韧的外骨骼。
它们是一类动物吗?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和了解蜗牛和蝗虫的主要特征二、新课探究(一 ) 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种类很多,目前已命名的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展示演示实验:蝗虫的呼吸。
问:为什么蝗虫的腹部进入水中,则死亡。
讲解:蝗虫的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
问:蝗虫的呼吸方式又与它生活环境与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图片,初步感知
依据观察的事实,填写表中内容,完成讨论题
仔细观察图片,思考讨论
观察推测
分析推理
〖归纳昆虫的特征〗
问:你认为蝗灾与蝗虫的哪些结构和生理特征有关?
引导学生归纳昆虫的基本特征。
依据蝗虫的特点推测Fra bibliotek归纳〖归纳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展示其他类型的节肢动物图片,如蜘蛛、虾、蜈蚣、马陆等。
问:它们是昆虫吗?
引导学生将这些动物与昆虫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点和相同点,归纳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反馈: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种类多,数量大,生活范围广。想想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呢?
组织学生观察教材第14页“观察与思考”中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归纳,填写表格,完成讨论题。
问:昆虫有哪些特征?
展示蝗虫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几部分?’
2、与软体动物相比,蝗虫的运动器官是什么?它的运动方式与蝗虫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3、昆虫的外骨骼尽管对昆虫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限制了昆虫的生长。昆虫是如何解决这一个问题的呢?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想一想,议一议〗
展示各种各样的软体动物的图片。
问:1、它们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属于软体动物。那么,它们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呢?你知道的软体动物还有哪些?
2、乌贼、章鱼等体外不具有硬的贝壳,为什么也属于软体动物?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软体动物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见教材第 12 页) ①贝壳具有保护作用。 ②依 靠足运动,用鳃呼吸。 ③通过入水管将水吸入体内,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然后通过出水管将水和食 物残渣排出体外。 (4)生理特征 ①运动:双壳类动物依靠足缓慢地运动。 ②摄食和呼吸: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 过出水管排出体外。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 消化的残渣,同时,利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5.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食用: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动物蛋白。 (2)传粉: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3)药用: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4)科研:果蝇是非常经典的实验材料。 (5)危害:有些节肢动物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蚊、蜱、螨叮咬人,并传播 疾病;一些节肢动物数量过多时,会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产,如蝗灾等。
总结案 1、软体动物的代表:河蚌、扇贝、文蛤、石鳖、蜗牛、乌贼、鱿鱼、章鱼等。 2、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章
4/5
鱼、乌贼贝壳退化)
3、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4、昆虫的共同特征是: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大多有两对翅,
(1)蝗虫的身体分为[ 其表面都被覆着_ 作业案 本节优佳学案练习
]_ _、[ ]_ _,该结构的作用是_
集备建议
课后反思
_、[ ]_
_三部分,
5/5
()
A.呼吸运动
B.消化活动
C.产卵
D.感受气味
2.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软体动物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B.软体动物大多具有贝壳,也有的贝
壳退化
C.软体动物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D.软体动物不一定都能产生珍珠
3.章鱼、河蚌、蜗牛、乌贼的共同特征是( )
A.有 口无肛门
B.身体柔软
C.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 D.体表有质地较硬的甲
昆虫的种类繁多,它们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 有两对翅,等等。 3.其它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除了昆虫以外,常见的还有甲壳类、蛛形类和多足类。 (1)甲壳类:有 2 对触角,身体通常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如虾、蟹。 (2)蛛形类:陆生,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除螯肢和触肢外有四对足,用 书肺或气管呼吸,如蜘蛛、蝎。蜘蛛有 4 对足用于爬行,没有翅,也没有触角, 因此不属于昆虫。 (3)多足类: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每个体节有 1 或 2 对附肢,如蜈蚣、 马陆。 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有些软体动物对人类有一定的危害。例如,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 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对人类的危害巨大。 (二)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是生物圈中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 120 万种以上, 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 80%以上。 (1)代表动物——蝗虫
①身体分部 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如图)。
2/5
2.其它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中除了双壳类以外,还有石鳖、蜗牛、乌贼等很多种类
(1)石鳖 石鳖的颜色和岩石一样,形状有点像陆地上的潮虫,通常呈卵圆形,两侧对称。 它的背部有 8 个呈覆瓦状排列的贝壳,贝壳周围有一圈外套膜,身体腹面有一 个扁平的足,足扁而宽,几乎占据整个身体腹面,适于吸附在岩石表面或缓慢 爬行。幼体自由生活,数量极多,是海洋浮游生物的重要成员之一。 (2)蜗牛 蜗牛一般是指软体动物中的陆生种类。蜗牛的壳为螺旋形,腹面有大而扁平的 足,用来爬行。蜗牛行动缓慢,足内有腺体,能分泌黏液,可减少爬行时足与 地面的摩擦力。头部有两对触角,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有眼,能感知外界环 境的变化,受惊吓时整个身体会缩进贝壳内。蜗牛一般以植物的茎、叶为食, 危害作物和蔬菜。 (3)乌贼 乌贼的身体被外套膜包裹,体内有退化的贝壳,头两侧有一对发达的眼,有 10 条腕足用于捕食,可借助漏斗喷水的反作用力快速运动。乌贼的体内有一个墨 囊,里面有浓黑的墨汁,在遇到敌害时会迅速喷出墨汁,将周围的海水染黑, 掩护自己逃生。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2. 主要特征:身体
是
。
3.蝗虫
(1)蝗虫的结构:
⑥
的分泌物形成的石灰质贝壳。
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缓慢地运动。
,表面有
,大多具有
,运动器官
①
②
④
③
⑤
⑧
⑦
⑥
(2)特点:
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
1/5
复眼,
用于摄食。
是运动中心,有
足,善于跳跃;有
翅,适于飞行。体表
有
,用于呼吸。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
(2)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求知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1)双壳类软体动物及节肢动物中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2)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预习案 1.缢蛏(1)结构:
①
②
③
④ ⑤
(2)形态:有两片由
(3)呼吸:利用
(4)运动:用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节:软体动物
和节肢动物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知识目标:(1)指出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2)介绍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3)说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 考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1)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与表达能力。
体表具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昆虫外骨骼的作用有:保护身体,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但它会限制昆虫的生长。
5、昆虫体表有气门(气体进出的门户),但气门主要分布在胸腹部,蝗虫用气
管呼吸。如:把凡士林涂抹在昆虫的腹部,它会因无法呼吸而死亡。
达标案
1. 蝗 虫 、 蜻 蜓 等 昆 虫 腹 部 不 断 进 行 收 缩 和 舒 张 , 这 是 它 们 在 进 行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 官是足。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海产养殖 软体动物中有很多种类成为人工养殖的对象。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 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贝类产量也位居世界首位。 (2)食用 软体动物中的很多种类,如海水中的牡蛎、扇贝、鲍、乌贼、蛤蜊、蛏,淡水 中的田螺、螺蛳、蚌、蚬,陆地栖息的蜗牛等,都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且脂肪含量低,肉味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3)药用 鲍的壳(中药称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以及牡蛎、文蛤、青 蛤等的贝壳等都是常用的药材。鲍、凤螺、海蜗牛、蛤、牡蛎、乌贼等可以用 于提取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 (4)工艺用或装饰 (5)危害人类
4.节肢动物和 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且分部
C.具有外骨骼
D.依靠体壁进行呼吸
5.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
的是( )
A.正是河豚欲上时
B.儿童急走追黄蝶
C.蝉噪林逾静
D.早有蜻蜓立上头
6.如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
(2)生活习性:双壳类动物大部分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它们
一般运动缓慢,有的潜居在泥沙中,有的营固着生活,也有的凿石或凿木而栖。
(3)形态结构
①具有外套膜
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
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②教材第 12 页“观察与思考”
3/5
a.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触角分节, 有触觉和嗅觉作用;有咀嚼式口器,用于摄食。 b.胸部:是运动的中心,有三对分节的足,尤其是后足发达,善于跳跃;有 两对翅,适于飞行。 c.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 ②附肢:触角和足是昆虫的附肢,分节。节肢动物因附肢分节而得名。 ③呼吸:蝗虫胸部和腹部的部分体节的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每个气门都向 内连通着气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 ④外骨骼 a.作用:外骨骼对昆虫起到很好的保护和支持作用,同时能起到防止体内水 分蒸发的作用。 b.蜕皮: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当外骨骼限制昆虫的生长 发育时,昆虫就会蜕去原来的外骨骼,这种现象叫作蜕皮。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而且昆虫一生中蜕皮的次数一般是固定的,通常发育为成虫后就不再蜕皮。 (2)昆虫的基本特征(重点)
硬的贝壳,蝗虫的体表也有坚韧的外骨骼。它们是一类动物吗? 本节课我们将
学习 和了解蜗牛和蝗虫的主要特征
二、新课探究
(一 )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的种类很多,目前已命名的有 10 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河蚌、扇贝、蜗牛、乌贼、鲍等都是常见的软体动物。
1.代表动物——双壳类软体动物(重点、难点)
(1)概念:软体动物中的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它们的外面都用:昆虫身体上的外骨骼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起到防止
的作用 。
(2)基本特征:有
触角,
对足,一般有
翅,等等。
5. 节 肢 动 物 主 要 特 征 : 体 表 有 坚 韧 的
,身体和附肢
都
。
课堂案
一. 新课引入
导入(多媒体出示蜗牛和蝗虫的图片)提出:你见过图中的动物吗?蜗牛具有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