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温馨,歌词表达了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温暖和力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妈妈的感恩之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

然而,对于摇篮曲这一音乐形式,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并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对这首歌曲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感受其温暖和亲切的氛围。

2.学会《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歌词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他们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歌词和旋律。

2.难点:摇篮曲的节奏和音准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魅力。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体验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妈妈的照片、摇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温馨的摇篮曲,让学生闭眼感受音乐的氛围。

–引导学生谈谈对摇篮曲的印象,分享他们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歌词和旋律。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摇篮曲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段教授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反复练习。

–针对难点部分,教师可以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演唱歌曲。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为歌曲添加动作和表情。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摇篮曲,表达对妈妈的爱。

(整理)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观课反思 (2)

(整理)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观课反思 (2)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听课反思
由老师执教的这节《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课,是在研修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下,经过我们三次打磨,两次备课,多次商讨研究下,向大家呈现的一节比较成功的打磨课。

这是大家集体智慧结晶的体现,也是老师个人素质的一个很好展现。

针对陈光瑞老师讲的这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一、教师仪表大方,举止得体,富有激情与亲和力。

专业处理能力较强,能多渠道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手风琴即兴伴奏能力强,演唱水平、驾驭课堂能力强。

二、课堂准备充分,能较好体现音乐审美,激发了学生探究、感受、表现与创造兴趣;教学气氛民主、宽松,形成师生互动效果明显,授课生动,气氛活跃;在教学过程中能正确处理学生学习的预设与生成关系。

三、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技术,成熟而富有特色。

通过利用课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对理解歌曲的情感,做好了铺垫。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分段学习的方式,更是发挥了课件的作用。

四、这节课有效的体现了我们提出的“在课堂中如何有效的体现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这一研究问题,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
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提倡探究式的自主学习方法,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歌曲处理让学生讨论,自己设计演唱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体现了我们研修组的集体智慧,也是老师个人素质的一个很好展现。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有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

歌词寓意深刻,通过一个平日生活的侧面,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

歌曲就像一个小女孩在向你讲述一个故事似的,通过八度大跳、切分节奏、旋律的起伏体现出在宁静在夜晚,主人公对妈妈的热爱之情,以及生动地描绘了妈妈入睡时露出甜美微笑的生动情景。

此曲给人柔美的感觉,从中让学生体会对妈妈的爱。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让学生会用慢速体会歌词意境,并能用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歌曲,感受歌中宁静、和谐、的画面。

2、通过学习、聆听歌曲,感受、体验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的爱,并懂得要回报爸爸、妈妈。

3、通过歌曲情景表演,进一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对音乐的感受力,创编能力及表演的能力,挖掘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3— 5的跳进,一字多音的准确歌唱。

三、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情景导入: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快乐的音乐课又和大家见面了,让我们先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跟着音乐跳起来吧!(师生跟着音乐共同律动)跳累了吧!坐下来休息一下。

3、情境导入:听《小宝宝睡着了》。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熟悉的歌曲,请你听一听、想一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可以跟着歌曲轻轻地唱一唱!(生边听边唱)这是什么时候,是谁唱给谁听的?你觉得这首歌应该怎样唱?(生个别说一说)拥有妈妈的关爱,这小宝宝可真幸福呀!那你们呢?你的妈妈是怎么关心你的?(生举例说一说)(二)、寓教于乐:1、初听歌曲。

今天,老师还带了一首特别的摇篮曲,请你们听听这首摇篮曲特别在哪里,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听后交流)让我们闭上眼睛,再仔细地、美美地听一遍。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doc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doc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教材分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

歌词寓意深刻,通过一个平日生活的侧面,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

歌曲就像一个小女孩在向你讲述一个故事似的,通过八度大跳、切分节奏、旋律的起伏体现出在宁静的夜晚,主人公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并且生动地描绘了妈妈入睡时孩子露出甜美微笑的生动情景。

此曲给人柔美的感觉,从中让学生体会对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进一步体验摇篮曲宁静、舒缓的音乐特点,用深情、轻柔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2、指导学生运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

3、通过学习、聆听歌曲,感受、体验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的爱,并懂得要回报爸爸妈妈。

教学重、难点:1、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

2、3—5的跳进,一字多音的准确歌唱。

3、最后的哼名音要唱准,唱的时候,眉毛稍微抬起一点。

教学过程:1、导入:先将多媒体课件关于母子的一些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用一幅温馨、甜蜜的画面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并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使学生立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向学生发问:“当你看这首图片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谁?”学生:妈妈。

师:能向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吗?讲一讲她是如何爱你的。

师:如果让你送一份礼物给妈妈,你最想送什么?师:同学们的礼物都很有新意,我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礼物,希望你们也把它当做礼物送给你们的妈妈,好吗?想知道老师的礼物是什么吗?这时出示课题《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2、学唱歌曲:(1)讲关于歌曲的小故事。

师:这个故事实际上就是一首歌曲,题目是《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大家听出来这个小故事中谁感到了幸福?又是谁给妈妈送去的幸福?师:同学们,当你们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给家庭带来了欢乐、生机和希望,同时也带来了妈妈对你们的牵挂和惦记。

妈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了爱与艰辛。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5课《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5课《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演唱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知识点和技能。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演唱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演唱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① 设计一张温馨的家庭场景图,图中包含妈妈和孩子,周围装饰以摇篮曲相关的元素,如月亮、星星等。
- ② 在板书中加入一些有趣的音乐符号和图标,如五线谱、音符、麦克风等,以增加视觉吸引力。
- ③ 在板书的一角设计一个“摇篮曲创作区”,鼓励学生在这个区域自由创作和分享自己的摇篮曲歌词或旋律。
3. 板书设计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1. 学生已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高等。
2. 学生已学会演唱一些简单的歌曲,具备一定的歌唱技巧。
3.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摇篮曲》,对摇篮曲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摇篮曲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3. 情感态度:学生将对摇篮曲产生更深的情感共鸣,更加珍视家人和亲情。通过学习歌曲中的温馨和感人对白,学生将培养出对家人的关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精品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精品教案

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课题: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课时:第二课时授课年级:三年级教具:钢琴,录音机及磁带和U盘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让学生会用慢速体会歌词意境,并能用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歌曲,感受歌中宁静、和谐、温馨的画面。

2、通过学习、聆听歌曲,感受、体验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的爱,并懂得要回报爸爸妈妈。

3、通过歌曲情景表演,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创编能力及表演的能力,挖掘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3— 5的跳进,一字多音的准确歌唱。

教材分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有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

歌词寓意深刻,通过一个平日生活的侧面,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

歌曲就像一个小女孩在向你讲述一个故事似的,通过八度大跳、切分节奏、旋律的起伏体现出在宁静在夜晚,主人公对妈妈的热爱之情,以及生动地描绘了妈妈入睡时孩子露出甜美微笑的生动情景。

此曲给人柔美的感觉,从中让学生体会对妈妈的爱。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歌。

师:快乐的音乐课又和大家见面了,让我们跟着音乐活动起来吧。

2、情境导入:听《我们多么幸福》片段师:歌名是什么?在生活当中有哪些令你感到难忘、快乐、高兴或幸福的事?师:听了同学们的讨论,看来你们高兴、幸福的事还真不少。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小故事,故事中有一位人物,她也感到很幸福,我们一起来听听。

请大家抬头、挺胸、坐姿端正。

二、新课教学1、听老师范唱师:这个故事实际上就是一首歌曲,题目是《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大家听出来这个小故事中谁感到了幸福?又是谁给妈妈送去的幸福?2、学唱歌曲师:同学们,当你们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给家庭带来了欢乐、生机和希望,同时也带来了妈妈对你们的牵挂和惦记。

妈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了爱与艰辛。

在凛冽的寒风中是妈妈温暖的手引领着我们不断的前行;在漆黑的夜里又是妈妈唱着优美的摇篮曲陪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有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

歌词寓意深刻,通过一个平日生活的侧面,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

歌曲通过八度大跳、切分节奏、旋律的起伏体现出在宁静在夜晚,主人公对妈妈的热爱之情,以及生动地描绘了妈妈入睡时露出甜美微笑的生动情景。

此曲给人柔美的感觉,从中让学生体会对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让学生会用慢速体会歌词意境,并能用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歌曲,感受歌中宁静、和谐的画面。

2.通过歌曲情景表演,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创编能力及表演的能力,挖掘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3—5的跳进,一字多音的准确歌唱。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生问好。

2.听《小宝宝睡着了》(二)寓教于乐1.初听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歌里的孩子给妈妈送去了幸福。

你也想给妈妈送去幸福吗?让我们学好这首歌作为送给妈妈的礼物,好吗?2.学唱歌曲。

(1)、模唱旋律。

关注歌曲情绪、声音和速度--深情、轻柔的情绪,轻柔,柔美、圆润的声音。

妈妈睡着了,用“呣”,跟着优美的音乐轻柔地、有感情地唱一唱。

(2)、学习歌词。

请大家跟着老师按音乐节奏来念念歌词,跟着音乐轻柔地念一念。

(3)、分段学唱。

多么优美的歌呀,我们跟着音乐轻轻地唱唱第一段好吗?(跟音乐唱第一段)注意:四分休止符、连音线的地方要唱好,唱准低音“5”、切分音,比较拖足3拍半和不拖足3拍半的感情,“2”的时值唱足。

重点学唱“妈妈屋里静悄悄”。

妈妈屋里怎样静悄悄的?3325│253│2—│2·0│妈妈屋里静悄悄桌子变成摇篮摇披上我的小花袄3325│1—│76765│2—│伏在桌上睡着了一直摇到太阳照梦中正在微微笑注意:重点练唱第一段歌词。

解决第一段的重点后,可以将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这一句也来唱一唱,跟音乐唱第二段、三段。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人音版 (五线谱)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教学目标1. 通过小乐器的伴奏与聆听,感受歌曲的乐句感和韵律,体会歌曲抒情宁静的气氛。

2. 通过乐器的体验、图形谱的点画活动体验,能用轻柔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二、学情分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作为一首题材有关母亲的歌曲,它通过一个平日生活的小细节,生动的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学生在情感方面比较容易把握。

歌词寓意深刻,虽然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后十六节奏以及一字多音是演唱难点,但由于歌曲曲调优美,抒情,本身旋律感很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稍加引导,带着旋律感觉去学唱,应该能很快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从情景出发,唤起学生内心中对母亲浓浓的爱意。

但是整首歌曲旋律抒情,总共为三段歌词,同一旋律反复三遍。

所以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教学设计的着眼点是感受歌曲旋律本身的韵律与乐句感,尝试摆脱之前“我唱你跟”的教学模式,学生自学第二段,自学第三段,通过不同方式的学唱来避免学生在教学中因旋律重复而出现“学唱疲累”的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轻柔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并能用小乐器为其伴奏。

教学难点:抒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四、教学过程师生问好歌。

练声。

师:同学们,你们好,你们早上好生:叶老师,您好呀,向您问声好【设计意图:运用新课最后一段旋律问好,帮助学生熟悉旋律】关掉教室所有的灯,打开星光投影仪,出现有月亮的场景。

【设计意图:感受夜晚的氛围,提前进入歌曲情景】导入:播放《小宝宝睡着了》,生边听边回忆歌曲,小声哼唱。

师:老师观察到有很多同学听着音乐都快睡着了,老师想问问大家还记得这首歌曲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歌曲吗?生:摇篮曲。

师:那老师再来考考大家,这首歌是谁唱给谁听的呢!生:妈妈唱给我们听的。

【设计意图:与新授的歌曲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师:非常棒,妈妈除了晚上哄我们睡觉,还为我们做过哪些事情呢?生:洗衣服、做饭、接送上下学...师:那你们觉得妈妈辛苦吗?生:辛苦!师:那今天换我们来为妈妈唱一首歌曲吧,摇篮曲不仅是妈妈唱给宝宝听的,也可以是宝宝唱给妈妈听的。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观课反思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观课反思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听课反思
由我校戴淑婷老师执教的这节《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课,是在研修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下,经过我们三次打磨,两次备课,多次商讨研究下,向大家呈现的一节比较成功的打磨课。

这是大家集体智慧结晶的体现,也是戴淑婷老师个人素质的一个很好展现。

针对戴淑婷老师讲的这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一、教师仪表大方,举止得体,富有激情与亲和力。

专业处理能力较强,能多渠道有效利用教育资源,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强,演唱水平、驾驭课堂能力强。

二、课堂准备充分,能较好体现音乐审美,激发了学生探究、感受、表现与创造兴趣;教学气氛民主、宽松,形成师生互动效果明显,授课生动,气氛活跃;在教学过程中能正确处理学生学习的预设与生成关系。

三、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技术,成熟而富有特色。

通过利用课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对理解歌曲的情感,做好了铺垫。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分段学习的方式,更是发挥了课件的作用。

四、这节课有效的体现了我们提出的“在课堂中如何有效的体现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这一研究问题,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提倡探究式的自主学习方法,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戴淑婷老师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歌曲处理让学生讨论,自己设计演唱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戴淑婷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体现了我
们研修组的集体智慧,也是戴淑婷老师个人素质的一个很好展现。

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叙事性极强的歌曲,歌曲表现了主人公对妈妈的热爱之情,所以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启发培养尤为重要。

让学生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怀念、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爱妈妈、爱长辈和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中,始终以审美为核心,以互动为手段,注重学生的参与,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情感人,让每个人都获得美的享受。

一、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多次运用了找难点——解决难点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相互学校方式和教师指导的方式,完成难点的学习。

在学习中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哼唱歌曲,找出难点切分和后十六分节奏。

再通过让学生分句自主听辨,感受切分和后十六分节奏的重音特点,自由组合小组学习等策略来解决难点。

让学生找难点和解决的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二、感受体验,让学生情感升华音乐教育是最好的情感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有效途径,利用音乐能引起共鸣、联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表现。

三年级的学生,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逐渐增强,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及情感的培养相当重要。

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爱。

可以把这种感情放到表现歌曲当中去。

首先欣赏轻柔的《摇篮曲》,说说视频中的母亲是怎样爱宝宝的。

然后又让孩子们联想小时候妈妈的关怀。

接着导入新歌。

在教学当中,为了启发学生对妈妈的关爱,对妈妈的深情,我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展示妈妈因为在辛苦工作在桌子睡着了的情景。

给学生以视觉冲击!视觉和听觉的交替的展现,引发学生对妈妈的爱。

在歌曲的复听环节,老师提问:你看到劳累一天的妈妈疲惫的趴在桌上睡着了,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应该用怎样的声音表现出夜晚的宁静?然后学生们通过欣赏歌曲,联想自己的妈妈,体会妈妈的辛劳,感受歌曲轻柔、甜美的声音。

在进行教学时主要把握歌曲深情、轻柔、宁静的基本情绪,教唱时,先用钢琴伴奏带着学生哼唱旋律,再挨段填歌词。

教学设计与反思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三年级学生

教学设计与反思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三年级学生
透过对这堂课的两次设计与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一堂音乐课,上下来不难,上好也只是基本,最值得深思的是如何把课上精”。一堂课,不在乎上多少遍,最应该在乎的是每一遍是否都有收获与进步,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只有这样,我才能上好课,上精课,同时让音乐渗透进孩子们的心中!
师范唱
生思考动作来表现
通过动作表现更好地表达歌曲意境
及时纠错、多形式指导演唱
演唱歌曲(注意:声音、速度、感情)多形式演唱
通过反复、多形式演唱歌曲,使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
巩固实践
欣赏flash版《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再次想象情景。
选择优秀“演员”上前表演
通过表演歌曲的方式巩固歌唱教学,从而深入情感。
师随音乐叙述灾难中的故事:“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学生静静聆听
课堂升华
小结:今天的音乐课,你们的表现都很棒!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会更爱你们的爸妈,用你们的语言、行动去表达你们的爱吧!好,听着美妙的歌声,轻轻地离开音乐教室。
边听音乐边轻轻离开教室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更好地爱家人
七、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发小红花进行直接评价:
5朵:积极举手、热情表现
新课标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有三大块: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知识与技能。而我在本课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上,这也是令我困惑最大的一块。新课标中指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喜爱音乐奠定基础;通过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其在真着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课前我设想了很多种方案,仔细思考研究后,在第一次教学中我尝试了让学生通过观看“地震中的母爱”让学生深切感受母爱,激发出他们内心的情感,可是我也认识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学生都哭了,课堂气氛已然变味,本应该温馨的课堂却变成悲伤的,毕竟是低段的学生,一个哭了就会影响全班,从而使课堂陷入混沌状态,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又开始思考,我已经尝试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呢?或许是我还不太能够了解低段孩子的情感状态吧!于是我改变了方案并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实践,我收集了许多课外的资料,最终选择了用一种很温馨的方式来进行,我将收集的一系列图片衔接起来制作成PPT,同时结合了背景音乐,让孩子们聆听、观看,视听结合,更好地感受“母爱”,从课堂表现来看,成效显著,孩子们都很认真,他们的表情里都渗透着深深的感动,而这份感动恰到好处,整个课堂都笼罩在温馨的氛围中,第一节课出现的主要问题也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迎刃而解了…

三年级上音乐教案-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人音版

三年级上音乐教案-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人音版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学会运用音乐符号,提高音乐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过妈妈唱的摇篮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摇篮曲的魅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摇篮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演唱过程中表达温馨的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实践。这个实践将演示摇篮曲的合唱技巧和团队协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实践的结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摇篮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摇篮曲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温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摇篮曲这种音乐形式的接受程度很高,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感受到歌曲中的温馨和亲切。这让我意识到,音乐确实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它能够跨越年龄、文化,触动每个人的心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旋律与节奏: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歌曲的主旋律,理解并运用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
举例:在歌曲中,有一段“啦~啦~啦~”的旋律,其中的节奏为附点节奏,需要学生准确把握并演唱。
(2)简单音乐符号的认知:学生需要认识并理解歌曲中出现的基本音乐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小学音乐课程《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通用8篇)

小学音乐课程《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通用8篇)

小学音乐课程《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小学音乐课程《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通用8篇)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音乐课程《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课程《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篇1《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曲调优美、抒情。

歌词寓意深刻,它通过一个平日的生活侧面,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

为了充分表达孩子对妈妈的深爱之情,上节课学会歌曲后我就布置了一项实践活动——回去后,把《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唱给妈妈听,并让妈妈做评价,这节课反馈。

孩子们都非常认真地完成了活动,反馈也不错。

有的妈妈说:唱得不错,还需努力;有的还说:听过孩子唱给我的歌,非常感动,孩子懂事了,真的长大了。

有的家长听了孩子唱的歌后,都留下了眼泪。

到这里,这个环节应该结束了,这时一个孩子小声地问了一句:“老师,你给你妈妈唱这首歌听了吗?”我一下愣住了,教室里也安静极了,当我回过神后,赶紧回答说:“我很幸运,我的老母亲已经93岁的高龄了,本周末回老家我也把这首歌唱给她老人家听”。

话音刚落,孩子们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掌声刚停,又有一个孩子问:“老师,是不是你经常唱歌给你妈妈听,所以她才这么高寿啊”!我连忙点头说:“是,是,是”!这时,我的心跳加速,脸颊发热,我真的愧对我的老母亲和学生们对我的期盼。

课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啊,我工作快30年了,从来没有唱歌给我的父母亲听过,老父亲是听不到了,但我有机会唱给老母亲听。

感谢孩子们的提醒,我也能够为我的妈妈唱首歌。

小学音乐课程《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篇2《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曲调深情、优美,歌词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

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那种浓浓的、真挚的爱意。

现在根据本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结合课堂教学情况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音乐导入《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有感

三年级音乐导入《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有感

教学文档
三年级音乐导入(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有感三年级的学生一听今天我们要学摇篮曲他们大失所忘。

学生们首先听了一遍都反映:“老师我一听这首歌就想睡觉〞。

我趁机夸奖了他的音乐感受是非常精确的,那谁来说说这种一听就想睡觉的音乐是什么题材?有的同学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摇篮曲〞。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问学生“你们很小的时候有没有玩过过家家?〞
学生“玩过〞。

老师现在请你扮演爸爸或者妈妈手中抱着娃娃,随着音乐律动。

同学们热情高涨,有几个同学的表演天赋特别好,手里好似真有娃娃似的,脸上还流露着平静和气的表情。

一首歌曲三分钟,我一直让他们保持着动作。

老师“你的手酸不酸,胳膊累不累〞
学生“累〞
老师“你们小时候爸爸妈妈就是这样把你们抱在怀中,哄你们入睡。

谁来说说你现在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学生说了很多感恩父母的话,令我非常感激。

接下我的摇篮曲教学就开始了,学生们学的特别认真。

.。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后感
这课是一节非常有人性化的一节课,歌曲中主人公对妈妈的爱体现的淋漓尽致,体现了音乐与人的关系。

在自身对教材的理解上,我采用了欣赏东北的《摇篮曲》,想念自己的妈妈,妈妈天天为了你们而操劳,培养学生对妈妈的爱。

让学生在音乐中表达对妈妈的爱。

对于这堂课的导入部分我自己还是觉得挺好的,学生的效果也可以,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在安静、祥和的气氛。

不够的地方,还是存在很多的。

在新歌教授部分,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让学生学歌时太单调了,一次一次的学习,都没有及时的提出目标,告诉学生在这次的学习中应该掌握什么,这在以后的教学中是需要加强的。

歌曲教学并不是通过一遍一遍的教唱让学生学会,而是应该有精巧的教唱方法,要新奇、创新,但是又能让学生学得结壮。

就是因为这么漫无目的教唱歌曲,所以让整节课陷入了无聊。

如果能把握好时间,在学生学习新歌后,在进行情景表演,培养学生的创作、表演能力,那样整节课就会显得更加丰润、有意义!遗恨的是这节课的欣赏《小白菜》没有听赏,和这节课没有一个很好的对比,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只能在学生的歌声中结束,如果能在歌声和表演中结束,那就更加有意义。

通过这节课我感悟很多。

对学生的培养有了更明确的目的,对自己今后每上一堂课,该让学生学到什么也有更明确的想法了。

我会加倍努力,为了自己那个“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的目标而努力!
1/ 1。

摇篮曲教学反思15篇

摇篮曲教学反思15篇

摇篮曲教学反思15篇摇篮曲教学反思1《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曲调深情、优美,歌词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

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那种浓浓的、真挚的爱意。

现在根据本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结合课堂教学情况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时,我以《新课程改革标准》的理念为原则,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点,让学生通过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及创编能力。

在整节课中,浓浓的母子、母女情这一主题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对歌词中关键词的模仿,再加上看照片、送祝福等音乐活动的实践,来体验小朋友们爱妈妈的真挚情感,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并达到了设计的教学目标。

我认为在课堂上,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一、以情动人、以情促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理念。

要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就要把握住它的情感性和形象性,而要把握音乐中的情绪和形象,则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音乐实践来感受和体验才能获得,这个过程就是音乐审美体验的过程。

因此,整课以浓浓的母子、母女情贯穿始终,注重以情动人、以情促学。

例如:(1)我的开课是以一个学生写日记的'形式来表达孩子对妈妈的喜爱;(2)引导学生通过对“轻轻走上前”和“我把灯熄了”等动作的模仿,唱出歌中小朋友给妈妈熄灯、害怕打扰妈妈的心情;(3)通过播放班里小朋友和妈妈平时在一起生活、学习、游戏的照片,为妈妈送上一句最甜蜜的话语等活动,激发学生心中对妈妈浓浓的爱意并升华母子、母女之间的感情。

学生通过老师一系列的教学手段,他们从不会唱歌曲到会唱再到能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演唱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妈妈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最让我惊喜的是下课后还有三个小朋友跑到我的面前,对我说:“老师,我最爱我的妈妈了!”一句轻轻的话语甜进了我的心坎里,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充满了自信!二、关注全体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领路人。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分析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分析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分析第一篇:《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分析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激发并培养学生从小懂得关心父母。

2. 通过欣赏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 通过欣赏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培养学生从小懂得关心父母。

2. 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孩子唱给妈妈的歌曲,歌词真挚、朴实,表现了儿童天真、善良的天性和热爱母亲的纯真感情。

歌曲为带扩充的单乐段结构,降e大调,2/4拍。

歌曲旋律优美、安宁,节奏对比有序,可组织学生进行创作表演。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课堂导入1. 教师导语:同学们,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

但是,有一个词汇,不管哪种语言,发音都是一样的,你们知道是哪个词吗?(妈妈)2. 教师:在人类的语言中,“妈妈”是最简单也是最神圣的词汇。

妈妈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的同时也把最无私的情感──母爱,给予了我们。

人们写了许多歌颂母亲的歌曲和乐曲,你们都听过哪些歌曲?学生回答:《世上只有妈妈好》……3. 播放《摇篮曲》,感受其音乐特点。

教师启发:谈谈你对“摇篮曲”的初步感受和体验?学生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感受。

(1)请你谈谈“摇篮曲”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这些歌曲的速度比较慢,力度比较弱。

(2)听赏歌曲时,感受到什么情绪?学生回答:这些歌曲的情绪都很柔和、温馨。

(3)是谁为谁唱“摇篮曲”?学生回答:是妈妈为孩子唱的歌曲。

4. 老师总结“摇篮曲”的特点:这些歌曲的速度比较慢,力度比较弱;歌曲的情绪都很柔和、温馨;是妈妈为孩子唱的歌曲。

二、欣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1.欣赏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动画。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请说一说这首摇篮曲符合我们刚刚总结的摇篮曲的共同特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这首歌曲是我为妈妈唱的摇篮曲。

妈妈为我操劳,所以我也要为妈妈唱一首摇篮曲,让她好好睡个觉,表达了我对妈妈的爱。

音乐课摇篮曲教学反思6篇

音乐课摇篮曲教学反思6篇

带来了音乐课摇篮曲教学反思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课摇篮曲教学反思篇1四年级的第六课《唱给妈妈的摇篮曲》,选编了四首中外著名的摇篮曲,分别是我国已故作曲家贺绿汀的《摇篮曲》,是由大提琴独奏的聆听乐曲;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在古今摇篮曲中颇负盛名的摇篮曲,是由管弦乐演奏的聆听乐曲;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摇篮曲学唱歌曲以及由汪玲、杨存德作曲的一首学唱歌曲。

这四首摇篮曲,可以让学生在聆听和演唱活动中,体验摇篮曲的风格特征,同时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那种深深的母爱。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体验摇篮曲的风格,并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除了让他们唱会教材中的两首学唱歌曲外,我还教他们学唱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通过演唱三首不同风格的摇篮曲,孩子们对摇篮曲的风格特征理解更加透彻,而且在声音的把握上也更加准确。

看到他们投入的表情,听着他们轻柔的歌声,仿佛世界都安静了,眼前浮现出:柔和的月光,温柔的妈妈,晃动的摇篮以及睡梦中孩子甜甜的微笑…另外,我还让他们从三首歌曲中任选一首,唱给妈妈听,然后让妈妈对他们的演唱做出评价再反馈。

这样既提高了他们演唱摇篮曲的兴趣,加深了孩子对妈妈的感情,也能够了解学生们在家的音乐表现,为我的课堂管理,提供了较好的素材。

音乐课摇篮曲教学反思篇2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叙事性极强的歌曲,歌曲表现了主人公对妈妈的热爱之情,所以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启发培养尤为重要。

让学生在歌曲中既得到情感陶冶,也在从中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的辛苦。

我的预设是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爱。

可以把这种感情放到表现歌曲当中去。

首先我给大家欣赏轻柔、优美的《摇篮曲》,然后又说说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爱我们的。

然后又让孩子们联想小时候妈妈的关怀。

接着导入歌曲。

在教学当中,为了启发学生对妈妈的关爱,对妈妈的深情,我先用多媒体播放flash展示妈妈因为在辛苦工作在桌子睡着了的情景。

【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观课教学反思 (2)

【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观课教学反思 (2)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听课反思
由老师执教的这节《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课,是在研修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下,经过我们三次打磨,两次备课,多次商讨研究下,向大家呈现的一节比较成功的打磨课。

这是大家集体智慧结晶的体现,也是老师个人素质的一个很好展现。

针对陈光瑞老师讲的这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一、教师仪表大方,举止得体,富有激情与亲和力。

专业处理能力较强,能多渠道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手风琴即兴伴奏能力强,演唱水平、驾驭课堂能力强。

二、课堂准备充分,能较好体现音乐审美,激发了学生探究、感受、表现与创造兴趣;教学气氛民主、宽松,形成师生互动效果明显,授课生动,气氛活跃;在教学过程中能正确处理学生学习的预设与生成关系。

三、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技术,成熟而富有特色。

通过利用课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对理解歌曲的情感,做好了铺垫。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分段学习的方式,更是发挥了课件的作用。

四、这节课有效的体现了我们提出的“在课堂中如何有效的体现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这一研究问题,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提倡探究式的自主学习方法,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与学生建立起一种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歌曲处理让学生讨论,自己设计演唱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体现了我们研修组的集体智慧,也是老师个人素质的一个很好展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曲调深情、优美,歌词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

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那种浓浓的、真挚的爱意。

现在根据本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结合课堂教学情况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时,我以《新课程改革标准》的理念为原则,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点,让学生通过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及创编能力。

在整节课中,浓浓的母子、母女情这一主题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对歌词中关键词的模仿,再加上看照片、送祝福等音乐活动的实践,来体验小朋友们爱妈妈的真挚情感,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并达到了设计的教学目标。

我认为在课堂上,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以情动人、以情促学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理念。

要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就要把握住它的情感性和形象性,而要把握音乐中的情绪和形象,则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音乐实践来感受和体验才能获得,这个过程就是音乐审美体验的过程。

因此,整课以浓浓的母子、母女情贯穿始终,注重以情动人、以情促学。

例如:(1)我的开课是以一个学生写日记的形式来表达孩子对妈妈的喜爱;(2)引导学生通过对“轻轻
走上前”和“我把灯熄了”等动作的模仿,唱出歌中小朋友给妈妈熄灯、害怕打扰妈妈的心情;(3)通过播放班里小朋友和妈妈平时在一起生活、学习、游戏的照片,为妈妈送上一句最甜蜜的话语等活动,激发学生心中对妈妈浓浓的爱意并升华母子、母女之间的感情。

学生通过老师一系列的教学手段,他们从不会唱歌曲到会唱再到能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演唱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妈妈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最让我惊喜的是下课后还有三个小朋友跑到我的面前,对我说:“老师,我最爱我的妈妈了!”一句轻轻的话语甜进了我的心坎里,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充满了自信!
二、关注全体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领路人。

我在教学中努力追求人性化、个性化的音乐教学,尽可能地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我在教授学生学习歌词时,问:“你觉得歌词中哪里最能表现孩子对妈妈的爱呢?”,他们有的说是“给妈妈披上小花袄”这一句,有的说是“亲爱的妈妈呀”等,通过这样自由选择乐句并指导有感情地练读后,他们比原来更熟练、更富有感情了。

设计创编演唱形式时,让学生以自主设计——自主编排——阐述意图——展示的形式进行。

结果,有的学生运用了独唱、对唱的形式,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还设计出了轮唱、领唱加齐唱的演唱形式,真是五花八门,让我惊喜连连。

学生就
是在这样宽松、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能力得到了拓展,创编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我还关注学生学的过程,既关注整体,又关注个别,进行有效的教学。

例如:我让学生跟着我随音乐拍四二拍的节拍,感受歌曲的旋律时,有个别学生没有跟着拍,我走到他跟前,用我的表情、我的动作告诉他:“来,和我一起拍”,学生在我的带领下都拍起了他们的小手。

三、以评激趣,互评互学
评价作为一项活动,存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中,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因此,评价的机制、评价的形式和评价的方法就尤为重要。

适当、巧妙的评价能激励、教育学生,自评、互评、他评的评价手段,能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这一节课,我主要以《课程改革标准》的理念为原则,积极围绕着学生发展性评价为核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无论是我和学生之间,还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我都有针对性的以不同类型、不同手段及形式来激发学生积极评价、学会评价。

例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时刻注意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不同层次的评价,制作了小红花作为奖品,大大鼓励了学生,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其次,我还在教学中注重了把学生的自评、他评、互评作为评价的重点,让学生自己说出对自己、对他人的想法。

特别是在创编环节中,给予了学生最宽松、和谐、团结的评价空间,学生能畅所欲言,体现了评价的民主性。

结果,有的孩子会
说:“我觉得他们设计得很好!”,有的则说:“我觉得XXX 小朋友表演得最好,歌声很好听!”,还有的却说:“那个XXX,他唱得不够大声,如果能再大声些就更好了。

”等等,这样通过评比、奖励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自评、同学评、老师评的评价手段,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促进自己的学习,让他们更加爱上音乐课,更喜欢、更有信心地表现自己。

课上完后,我感到自己在教学中还有遗憾之处,比如一些学生不能够熟练地演唱这首歌、动作创编有些单一等,虽然我关注到了,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还要关注到整体,所以不能在某个环节停留太多的时间。

尽管如此,我仍然觉得课已停——意尤存!相信经过后续教学,孩子们一定会唱得越来越熟练,越来越有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