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通用技术
![教学设计方案通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43e833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8.png)
一、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了解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课程以《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智能家居系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掌握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基本组件的应用;(3)熟悉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中常用的通信协议和编程语言。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锻炼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通用技术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智能家居系统概述介绍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2. 智能家居系统组成讲解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基本组件及其应用。
3. 智能家居系统通信协议介绍智能家居系统中常用的通信协议,如ZigBee、Wi-Fi、蓝牙等。
4. 智能家居系统编程学习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中常用的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等。
5.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以实际项目为例,指导学生进行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设计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场景。
3. 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5. 任务驱动法:以实际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智能家居系统的背景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
通用技术项目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项目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2be4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c.png)
通用技术项目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通用技术项目一、教学目标本次通用技术项目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生参与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理解通用技术项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熟悉通用技术项目的开发流程和方法。
3. 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如需求分析、项目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等。
4.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通用技术项目的概念和特点。
2. 通用技术项目的开发流程和方法。
3. 通用技术项目开发中的关键要素,如需求分析、项目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等。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解的方式介绍通用技术项目开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践。
教师将通过模拟通用技术项目的开发流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实践,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本教学设计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具体流程如下:第一步: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通用技术项目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通用技术项目的兴趣。
第二步:理论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通用技术项目的开发流程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第三步:实践操作(30分钟)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如需求分析、项目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等。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将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实践任务。
第四步:项目实践(40分钟)教师将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通用技术项目开发实践,学生将分成小组通过合作完成一个实际的项目开发任务。
教师会提供项目任务和指导,学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和规划,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实施。
第五步:总结和评价(15分钟)教师将引导学生对本次项目实践进行总结和评价,学生需要对项目的开发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评价项目开发的效果和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用技术必修一全套教案
![通用技术必修一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72752087c24028905fc317.png)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的产生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理解技术对个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分析,形成和保持对待技术问题的敏感性。
2、通过讨论和实践,切身感受“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以及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用学生既感到神奇又贴近生活的实物展示作为案例说明,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拉近老师与学生、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正文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演示、讨论、讲授等使学生感受到技术对于人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过程第二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能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说明技术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等。
使学生对技术产生兴趣,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积极投身到通用技术的学习中来。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技术中的人文问题,培养学生技术责任感,体验技术创新的艰辛和曲折。
3、能力目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及辩论,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辨证关系。
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能对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通过认识技术的两面性,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教学难点技术与科学的关系;认识技术的两面性;知识产权的范围及维护。
教学策略与手段使用直观图片和详实的技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引入以学生生活贴近的最新技术产品实物,让学生从实物寻找技术的性质所在,激发师生互动高潮。
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3篇
![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9bc0f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9.png)
1、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通用技术2、理解学习通用技术的重要性3、初步了解通用技术的课程特点、结构和学习方法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通用技术的课程特点、结构和学习方法难点:了解什么是通用技术学习过程一、导入语《通用技术》对同学们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如此。
对于一门新的课程,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疑问,归纳起来主要就是: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三个问题?我暂且把这节课叫作“《通用技术》导学”二、什么是通用技术?(学什么)※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移价值的技术。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三、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
※国际形势与我国现状※《能用技术》与能力的培养※《通用技术》与科技创新大赛四、怎样学《通用技术》?※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技术与设计2》(2学分)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建筑及其设计(2学分)简易机器人制作(2学分)现代农业技术(2学分)家政与生活技术(2学分)服装及其设计(2学分)汽车驾驶与保养(2学分)修学课程模块建议:修完必修的2个模块并获得4个学分,作为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就业或升学的需要修学选修模块。
建义具有工科、农科取向的学生在获得必修的4个学分之后至少再选修4个学分,即共获得8个学分。
※学分怎样评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学习过程参与程度操作考试考勤讨论、辩论、作业作品书面考试20% 20% 20% 40%※学会读目录和绪论读目录可以总览本书全局,从面了解本书整体结构和内容读绪论可以本书主要精神、思想、方法等※怎样使用课本2、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三、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技术的未来》高三通用技术教案[优秀范文5篇]
![《技术的未来》高三通用技术教案[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45f3a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2.png)
《技术的未来》高三通用技术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技术的未来》高三通用技术教案《技术的未来》高三通用技术教案三、技术的未来学习目标了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形成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
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人类社会将继续发生重要变化。
技术将日益成为引导社会变化、塑造社会变化、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面对技术对人类、对社会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人们常常会问:未来的技术将走向何处?案例分析“无线家庭”一天的“无线生活”文莉家安装有无线家庭网络,每个家庭成员都可接入无线高速因特网。
退休在家的母亲闲暇时,或者看看电视,或者上网与同龄人一起下象棋。
家里的几台电视都无线连接到同一信号源,她既可以在卧室或客厅里用电视或电脑收看节目,也可以在浴室里使用防水掌上电脑收看。
文莉早晨上班前,先到机场接客户。
到了机场,发现客户的航班晚点了,于是她便利用等待的时间用掌上电脑接入办公室的网络收发邮。
与此同时,文莉的丈夫凯峰上班前,用电子锁锁上门。
中午,凯峰想起来要为母亲准备生日礼物,于是他用手机上了因特网,选定合适的商品后,用手机的电子购物功能来购买商品。
按一下自己的掌上电脑地图,他看到代表文莉位置的点就在附近的一家快餐店里,于是他赶到快餐店,和文莉一起共进午餐。
下午文莉在驾车回家之前,先在车里查看了一下家里的温度,她决定将暖气调高2℃,用好怕掌上电脑或手机进行这种调节易如反掌。
走进家门,家庭娱乐设备已探测到她的进入,顿时自动开启她喜欢的音乐。
文莉从冰箱里拿出晚餐需要的食物,取出的时候,内置传感器自动记录她取出的食物,家庭网络同时更新了每周的补充购物单。
此外,这些设备还可自动检出已过期的食物。
凯峰回来了,他们一起做了晚饭。
讨论请你根据自己所知道的技术,并结合案例,大胆设想,口头续编文莉一家晚上的生活。
阅读《告后人书》爱因斯坦曾写下一篇“写给五千年后人民”的《告后人书》,文中写道:“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们生活舒适得多--------纵然有这一切------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怕失业------而且不同国家的人民还不时互相残杀。
通用技术 教学设计(精选6篇)
![通用技术 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4e0a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7.png)
通用技术教学设计(精选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通用技术教学设计(精选6篇)通用技术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好文档网本店铺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通用技术教学设计——广西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与反思
![基于课程标准的通用技术教学设计——广西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eecb62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6.png)
基于课程标准的通用技术教学设计——广西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与反思广西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与反思一、背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培养新一代的技术人才,我们不得不引进和推广全国统一的技术课程标准,以满足当前社会的技术人才的要求。
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广西通用技术教学T实践与反思,以说明广西是如何在动态发展及应用、探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执行基于课程标准的通用技术教学。
二、实施方案广西通用技术教学在课堂上采用以下几种不同方法:(1)基于标准管理的教学法。
该方法建立了以标准为导向的教学管理系统,全面改造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实践与搞研究的能力。
(2)传授技能的实践式教学法。
该方法注重实施的教学实践,倡导学生观察、实践和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技术知识。
(3)深化学习的个性化教学方法。
该方法注重利用多媒体及其他教育资源来满足学生个性学习的需求,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的学习活动,以更好地学习通用技术课程。
三、反思在实施基于标准的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管理系统有待完善。
技术教学标准的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系统,才能使学校的技术教学工作获得有效的落实。
(2)教材文献不足。
教材更新更加迅速,由于缺乏充分准备,因此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教学更加高效。
(3)实践教学存在差异性。
虽然技术教学具有实践性,但在小班教学时,存在学生素养、学习能力以及老师发挥的差异,加大了课堂的差异性,很难保证学生的技术能力均衡发展。
四、结论基于课程标准的通用技术教学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技术素养,发掘技术的禀赋和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发挥作用。
它的实施也要受到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系统的保证,还需要有针对性、资源充足以及对教师专业能力的高要求。
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教学设计范例(二)——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教学设计范例(二)——技术世界中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bb8e3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e.png)
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教学设计范例(二)——技术世界中的设计前言技术教材是学生学习和了解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设计好一节技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实际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兴趣,还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节技术课的教学设计范例,通过“技术世界中的设计”这一主题,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
课程设计课程概述本节课程主题为“技术世界中的设计”,主要介绍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到设计在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掌握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习目标1.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学习利用设计方法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概念1.设计的定义和作用;2.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3.设计的特点和分类。
设计的方法和流程1.设计的基本方法:系统思考法和创造性思考法;2.设计流程的阶段和步骤;3.实例分析:以文具设计为例介绍设计流程和方法。
教学方法本节课程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和实践性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探究式教学法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进行设计概念和方法的学习,同时在实践性教学法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模拟文具设计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文具样品和设计工具;2.教师准备好课前讨论的问题。
课堂讨论1.教师根据问题启发学生探讨“设计的作用和定义”;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总结出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3.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领域的设计分类和特点。
实践操作1.教师向学生演示系统思考和创造性思考法的方法;2.学生在小组中利用设计方法进行文具设计模拟操作;3.学生在小组中展示设计成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2.学生在小组内反思本节课程的学习收获和不足。
课后作业学生在课后利用设计方法,完成一个小型设计项目,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和汇报。
高中通用技术活动设计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活动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3085a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b.png)
高中通用技术活动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通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本次教案以“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作为载体,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知识和编程技能,同时理解智能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电子元件:传感器、控制器、继电器、电源等。
- 编程工具:Arduino开发板及相关编程软件。
- 辅助材料:线路板、导线、螺丝刀、剪刀等。
- 教学T:包含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讨论智能家居系统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通用技术的现实意义。
知识讲解- 详细解释智能家居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的作用、控制器的功能等。
- 展示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理解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实践操作- 分组进行,每组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清单,搭建一个基本的智能家居控制模型。
-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Arduino编程软件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基本的灯光控制或温度调节功能。
成果展示- 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其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
- 全班同学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课堂小结- 总结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关键知识点。
-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活动报告,内容包括设计理念、操作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
- 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搭建简单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 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案设计,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教学设计范例(一)——走近技术世界
![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教学设计范例(一)——走近技术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b5de1e1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0.png)
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教学设计范例(一)——走近技术世界范例概述本文将以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为基础,提供一个“走近技术世界”的教学设计范例,旨在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技术科目的教学。
范例将从四个部分进行阐述:课程背景、教材介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课后作业和评价方式等。
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不仅使人们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未来发展的机遇。
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对学生进行技术教育。
本教学设计针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以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的第一章为基础,进一步探究技术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材介绍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是一本面向初中阶段的技术课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基础技能、技术原理和技术应用。
本教学设计将依据该教材的第一章——“技术和人类生活”,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技术并发挥其作用。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的发展历史、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技术进步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影响等。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技术的基本概念;•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关系;•思考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探究技术的未来发展。
知识目标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知晓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作用;•思考技术对人类的未来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学生应该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技术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发掘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情感目标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对技术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下:1.技术的概念和定义;2.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关系;3.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技术进步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提问等形式引入今天的主题——技术和人类生活,开启学生对当前主题的思考和探索。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说课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14fcce6bd97f192279e9f6.png)
通用技术说课稿:《技术的性质》一、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有关“技术及其性质”中“技术的性质”的学习,力求以通过一个个“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讨论”为主线,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概念,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2、教学目标: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
根据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技术的价值”的内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B、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C、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D、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几申请方法。
(2)、能力目标:能对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能对技术对伦理的影响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了解专利的申请方法和流程。
(3)、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技术中的人文问题,培养学生技术责任感。
(4)、重点和难点: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3、教学手段:因为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师生互动交流为主,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图片和教具、详实的技术资料的使用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教学方法: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主要过程)1、组织教学:2、复习导入:技术的价值体现在那几个方面,为什么技术会有这样的价值。
这个与技术本身的性质有关!3、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知识目标:A、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B、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C、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D、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几申请方法。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0e936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4.png)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第一篇: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技术的价值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一节。
本教材的第一章是“走进技术世界”,这一章主要使学生对技术有一个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增强学生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第一节“技术的价值”,主要从“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三个方面阐述技术的产生及技术对人、社会和自然的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对象分析《通用技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对于这门课学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如何引导学生了解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本阶段的重点。
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顺利地开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什么是技术,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之间的关系;②理解技术对个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周边的技术进行讨论探究,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能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去理解技术与人的关系,提升学生对技术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感知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
2、难点:让学生感知技术的发展对他本人及身边事物的影响。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因为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师生互动交流为主,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详实的技术资料的使用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六、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技术与人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系统的介绍了通用技术这门课程,知道了什么是通用技术,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以及怎样学好通用技术这门课程。
现在我们首先来复习什么叫技术。
技术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以能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手段。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通用技术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通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cd4420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b.png)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通用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内一种备受瞩目的教学模式。
它通过颠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实现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翻转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技术应用是关键,本文将探讨一些通用的技术工具和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展开翻转课堂教学。
一、预习视频制作预习视频是翻转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前学习的引导和基础知识的讲解。
预习视频的制作可以借助多种通用技术工具,例如屏幕录制工具、视频编辑软件等。
教师可以使用屏幕录制工具录制电脑屏幕,记录自己操作软件或展示PPT等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视频编辑软件对录制得到的视频进行剪辑、添加字幕等操作,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在线讨论平台翻转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交流,因此,在线讨论平台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通用技术工具。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在线讨论平台,例如微信、QQ群、博客等,为学生提供交流、提问和互助的机会。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平台布置作业、发布案例分析等,鼓励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三、在线测验和评估工具了解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翻转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线测验和评估工具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进展。
教师可以选择各种在线测验工具,例如腾讯问卷、SurveyMonkey等,为学生提供测验和评估的机会。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测验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四、智能学习系统智能学习系统是翻转课堂教学中较为高级的通用技术工具之一。
借助智能学习系统,教师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记录、跟踪和分析,进而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智能学习系统还提供了在线教学资源的管理功能,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分享教学资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全面的学习支持。
五、在线反馈工具在线反馈工具是翻转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反馈和教师反思的关键技术工具之一。
通用技术必修一教案
![通用技术必修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f62f2b844769eae009ed49.png)
通用技术必修一教案【篇一: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全套教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考试内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考试要求:了解(a))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②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考试内容: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考试要求:了解(a))①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②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
④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⑤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⑥技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与自然(考试内容:技术对自然的价值;考试要求:应用(c))①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②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4.技术的两面性(考试内容:技术的两面性;考试要求:了解(a))①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②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二、技术的性质1、技术目的性①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②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考试要求:理解(b))①创新性是技术的灵魂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②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i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ii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③一些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技术的综合性(考试内容: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考试要求:理解(b))①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技术发明者在技术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②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并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人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教案___必修一__技术与设计教学设计全套
![人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教案___必修一__技术与设计教学设计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2b02321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a.png)
⼈教版⾼中通⽤技术教案___必修⼀__技术与设计教学设计全套⼈教版⾼中通⽤技术教案必修⼀技术与设计教案全套第⼀章:⾛进技术世界⼀、技术的价值(⼀)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章《⾛进技术世界》的第⼀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然。
技术与⼈体现技术具有保护⼈、解放⼈和发展⼈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化内涵和改变社会⽣活⽅式的价值。
技术与⾃然体现技术利⽤⾃然、改造⾃然和保护⾃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然的关系。
(⼆)教学对象分析由于学⽣刚刚接触通⽤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
由于⼤部分学⽣缺乏⽣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
特别是学⽣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然的相互作⽤⽐较陌⽣,难于理解。
因此教师要当好学⽣⾛进技术世界的领路⼈。
(三)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技术的产⽣与⼈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技术对个⼈⽣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分析。
2.过程与⽅法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体会到⾝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明进步有巨⼤的作⽤,让学⽣从内⼼深处产⽣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法策略:选择贴近⽣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法:采⽤师⽣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直观图⽚、详实⽂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分配:2课时(七)教学流程:第⼀章:⾛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性质”是苏教版通⽤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章《⾛进技术世界》的第⼆节内容,既⽬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性和专利性。
通用技术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通用技术单元教学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34cb4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e.png)
通用技术单元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案例:通用技术单元课程名称:通用技术年级:高二单元名称:通用技术单元课时数:8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通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通用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常见技巧;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通用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 通用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常见技巧;3. 通用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通用技术的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引入课程内容,介绍通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展示通用技术的分类和应用领域;3. 引导学生思考通用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4. 完成一道通用技术的简单练习题。
第二课时:1. 讲解通用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常见技巧;2. 展示通用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3. 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身边的通用技术应用;4.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自己找到的通用技术应用案例。
第三课时:1. 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主题选择通用技术实践活动;2. 学生小组合作,制定实践活动的计划和流程;3. 分配任务和角色,开始实践活动;4.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问题。
第四课时:1. 学生小组集体总结实践活动的结果和经验;2. 学生小组依次进行实践活动的展示;3. 教师对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和点评;4.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第五至八课时:1. 学生小组进行通用技术实践活动;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问题;3. 学生小组进行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展示;4. 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5.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补充说明:1.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课时数;2. 在实践活动中,可以选择普通的日常生活问题,如改造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制作一个小型机械模型等,或者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如设计一个能够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系统等;3.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并在小组内分工合作;4. 在评价和点评中,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实际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价。
高中通用技术教案6篇
![高中通用技术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a41bc8172ded630b1cb682.png)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价值》教案一、教学目标《通用技术》新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改变旧的传统教育模式,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以师生、学生间互动教学、自主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对周边的技术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1、教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得出结论。
2、教师构建互动,让学生探究。
从而掌握知识,拓展知识和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
3、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解答问题培养其自主探究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培养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重、难点分析1、重点(1)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的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和关注技术。
2、难点: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其有关知识的拓展。
[ 难点突破]由教师引导,通过集体或小组讨论,初步形成结论,最后由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1、模式:探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2、策略:通过实验、讲授、提问、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感受技术就在身边,技术不断发展,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使学生积极地探究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3、手段:多媒体设备、课件、实物。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开导篇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通用技术,并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如何学好通用技术的有关问题及其模块设制展开了讨论,使大家明确了学习通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今天我们就通用技术课的技术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钉、拔木条上的钉子》器材:木条、铁钉、平嘴钳、圆头铁鎯头、羊角铁鎯头。
通用技术导学教案无多媒体
![通用技术导学教案无多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887d4b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f.png)
通用技术导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通用技术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通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3.熟悉通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4.增强对通用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通用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2.通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3.通用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案例分析。
4.通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
三、教学重点1.掌握通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2.熟悉通用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对通用技术的定义、分类、原理等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通用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通用技术的理解和探究。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流程第一节:通用技术的定义和分类1.学生自主预习: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通用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分类。
2.导入引导: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通用技术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解释其分类。
3.理论讲解:教师讲解通用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分类,解释各类通用技术的特点和作用。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通用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
第二节:通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1.复习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和复习概念,帮助学生回顾前一节课的内容。
2.理论讲解:教师介绍通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解释其中的关键概念和步骤。
3.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通用技术的工作流程和应用方法。
4.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总结通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第三节:通用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案例分析1.复习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和复习概念,帮助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
2.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探究通用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3.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通用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和效果。
实验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
![实验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3d5faf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5.png)
实验教学设计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技术,它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
实验教学是一种通过进行实验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设计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实验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问题解决等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因此,实验教学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实验教学设计的原则1. 目标明确:实验教学设计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希望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
2. 创新性:实验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可操作性:实验教学设计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可以根据设计的实验步骤和要求进行实验,实验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4. 安全性:实验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实验的安全性,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
5. 实用性:实验教学设计应该具有实用性,能够让学生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三、实验教学设计的步骤1. 确定实验主题:根据通用技术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确定实验主题,例如电子电路实验、机械制图实验等。
2. 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主题和教学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和实验条件等。
3. 教师示范: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和数据处理等。
5. 分析讨论:学生完成实验后,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总结实验规律和结论。
6.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的内容,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
四、实验教学设计的案例以电子电路实验为例,设计一个通用技术实验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第一章第二节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领略技术世界的奥秘和神奇,了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 了解技术对经济、社会、环保、伦理道德及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3. 能进行技术的未来的案例分析,并就技术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辩论。
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等。
形成和提高理解技术、评价技术以及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4.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探究欲望和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技术的发展,形成选择技术的理性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在这一节里教师要通过对技术的未来发展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理性的态度。
要以案例的形式,思考技术的未来对生活前景的影响;通过辩论,理性对待技术的未来发展。
教学重点:是了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是通过对技术的未来的分析,形成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
教学方法:辩论是本课时的重头戏,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为主,本课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
但是,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交流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图片和教具、详实的技术资料的使用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时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阅读案例、提问和讨论相结合)
(1)回顾前面我们学的技术的含义和作用,技术对人类、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会想到什么?
人类社会将继续发生重要变化。
技术将日益成为引导社会变化、塑造社会变化、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问题提出:面对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未来的技术将走向何处?
(2)板书课题:第二节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2、阅读案例:
(1)学生阅读课文。
(2)要求学生在阅读案例时思考问题:
技术的未来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如何看待技术的未来。
实例电池可以随时随地地为人类带来光明和动力,但是任意丢弃的废旧电池中所含的重发现金属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一粒钮扣电池就能污染6*10的五次方L水。
3、讨论和辩论:
引导学生通过“无线家庭”的“无线生活”、“月球城市”、太空旅游、水上住宅、
海上度假乐园、海底隧道等进行概括: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
对“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有没有不同看法?列举出我们身边常用的几项技术,并分析其正反性?
讨论:互联网技术、基因食品等高科技未来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辩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还是带来灾难?
正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给人类带来进步。
反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给人类带来灾难。
(如学生辩论时有困难,引导学生从克隆、核能等方面进行辩论)
辩论引导:
技术的两面性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上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对“技术的未来”,既不需要旷世悲怆,也不需要盲目乐观。
应当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探究技术,并共同建构协调的未来的技术世界。
4、本章小结:
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是技术发明与创新的动力。
而技术的发展解放和发展了人类,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技术具有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同也隐含威胁。
5、练习:
查阅资料,分析互联网、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等高新技术未来的发展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
思考克隆技术所引发的问题?
1997年, 英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培育出克隆绵羊“多利”(图), 引起世界轰动; 此后, 又相继出现了克隆牛、克隆猪、克隆兔等。
这说明人类在高等动物无性生殖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克隆技术在农业、畜牧业以及生物医药领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近年来, 人们围绕克隆人的问题, 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有人担心克隆人会引发破坏人类伦理道德、正常家庭和社会结构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思考核技术带来的困扰?
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 第一颗原子弹" 瘦子" 爆炸。
" 瘦子" 爆炸时, 瞬时闪光照亮了16公里以外的山脉, 随后产生的蘑菇云上升到了万米高空, 发射钢塔被高温完全蒸发了, 爆炸地点周围700米的沙漠表面被炙热的火焰熔成了一片玻璃体, 发射地面形成了一个直径1000 米的巨大弹坑。
1945年8月6日, 美国的轰炸机从日本广岛的上空, 投下原子弹" 小男孩" 。
顿时, 广岛成了一片火海, 成了20 多万人的大坟墓。
8月9日, 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了原子弹" 胖子", 使长崎变成了一片废墟, 几乎一切都荡然无存。
消息传来, 爱因斯坦、费米、西拉德等科学家感到震惊, 同时, 感到深深的内疚。
他们呼吁: 科学技术的成果应该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 而不是用来毁灭人类。
案例分析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
讨论你对“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是支持还是反对?
教学流程图:
↓
↓
↓
教后点评
郝江
运用大量实例引出技术对人类的具体的影响,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技术对于人类的影响,产生共鸣。
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对技术的本质有一些深入的了解。
引入了讨论的环节,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主观愿望,增加了老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间活动的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最终达到让学生自主的学习知识的目的。
通过对于本章的小结,让学生对于整章内容有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对技术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于技术的特性更加了解。
最后通过一些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对于本课的记忆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