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63-2006

2006 年 12 月 1 日实施

1 总则

1.0.1 为保证混凝土用水的质量,使混凝土性能符合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用水。

1.0.3 混凝土用水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I 混凝土用水 water for concrete

混凝土拌合用水和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总称,包括: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

再生水、混凝土企业设备洗刷水和海水等。

2.0.2 地表水 nature surface water

存在于江、河、湖、塘、沼泽和冰川等中的水。

2.0.3 地下水 underground water

存在于岩石缝隙或土壤孔隙中可以流动的水。

2.0.4 再生水 urban recycling water

指污水经适当再生工艺处理后具有使用功能的水。

2.0.5 不溶物 insoluble matter

在规定的条件下,水样经过滤,未通过滤膜部分干燥后留下的物质。

2.0.6 可溶物 soluble matter

在规定的条件下,水样经过滤,通过滤膜部分干燥蒸发后留下的物质。

3 技术要求

3.1 混凝土拌合用水

3.1.1 混凝土拌合用水水质要求应符合表

3.1.1 的规定。对于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 年的结构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500mg/L;对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350mg/L。

表 3.1.1 混凝土拌合用水水质要求 I

注:碱含量按Na20+0.658K20 计算值来表示。采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可不检验碱含量。

3.1.2 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的规定。

3.1.3 被检验水样应与饮用水样进行水泥凝结时间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应大于 30min;同时,初凝和终凝时间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 的规定。

3.1.4 被检验水样应与饮用水样进行水泥胶砂强度对比试验,被检验水样配制的水泥胶砂 3d 和 28d 强度不应低于饮用水配制的水泥胶砂 3d 和 28d 强度的90%。

3.1.5 混凝土拌合用水不应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不应有明显的颜色

和异味。

3.1.6 混凝土企业设备洗刷水不宜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装饰混凝土、加气

混凝土和暴露于腐蚀环境的混凝土;不得用于使用碱活性或潜在碱活性骨料的混

凝土。

3.1.7 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3.1.8 在无法获得水源的情况下,海水可用于素混凝土,但不宜用于装饰

混凝土。

3.2 混凝土养护用水

3.2.1 混凝土养护用水可不检验不溶物和可溶物,其他检验项目应符合本

标准 3.1.1 条和 3.1.2 条的规定。

3.2.2 混凝土养护用水可不检验水泥凝结时间和水泥胶砂强度。

4 检验方法

4·0·1 pH 值的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质 pH 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T 6920 的要求,并宜在现场测定。

4·0·2 不溶物的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3/T

11901 的要求。

4·0·3 可溶物的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 5750

中溶解性总固体检验法的要求。

4·0.4 氯化物的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G]3/T 11896 的要求。

4·0.5 硫酸盐的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GB/T 11899 的要求。

4.0.6 碱含量的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6

中关于氧化钾、氧化钠测定的火焰光度计法的要求。

4.0.7 水泥凝结时问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 的要求。试验应采用 42.5 级硅酸盐水泥,

也可采用 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出现争议时,应以 42.5 级硅酸盐水泥为准。4.0.8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 的要求。试验应采用 42.5 级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 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出现争议时,应以 42.5 级硅酸盐水泥为准。

5 检验规则

5.1取样

5.1.1 水质检验水样不应少于 5L;用于测定水泥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的水样不应少于 3L。

5.1.2 采集水样的容器应无污染;容器应用待采集水样冲洗三次再灌装,并应密封待用。

5.1.3 地表水宜在水域中心部位、距水面 lOOmm 以下采集,并应记载季节、气候、雨量和周边环境的情况。

5.1.4 地下水应在放水冲洗管道后接取,或直接用容器采集;不得将地下水积存于地表后再从中采集。

5.1.5 再生水应在取水管道终端接取。

5.1.6 混凝土企业设备洗刷水应沉淀后,在池中距水面 lOOmm 以下采集。

5.2 检验期限和频率

5.2.1 水样检验期限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质全部项目检验宜在取样后 7d 内完成;

2 放射性检验、水泥凝结时间检验和水泥胶砂强度成型宜在取样后 lOd 内完

成。

5.2.2 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的放射性应在使用前检验;当有可靠资料证明无放射性污染时,可不检验。

5.2.3 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和混凝土企业设备洗刷水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在使用期间,检验频率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地表水每 6 个月检验一次;

2 地下水每年检验一次;

3 再生水每 3 个月检验一次;在质量稳定一年后,可每 6

个月检验一次;

4 混凝土企业设备洗刷水每 3 个月检验一次;在质量稳定一年后,可一年检验一次;

5 当发现水受到污染和对混凝土性能有影响时,应立即检验。

6 结果评定

6.0.1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要求的饮用水,可不经检验作为混凝土用水。

6.0.2 符合本标准 3.1 节要求的水,可作为混凝土用水;符合本标准 3.2 节要求的水,可作为混凝土养护用水。

6.0.3 当水泥凝结时间和水泥胶砂强度的检验不满足要求时,应重新加倍抽样

复检一次。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执行”。

混凝土配合比原始记录

共3页第1页 校核: 主检: 配比名称 (设计、施工要求) 抗渗混凝土(泵送) C30及P6,坍落度100~120mm 委托编号 HP0700001 样品编号 HP0701001 试验环境条件 温度20±5℃ 湿度>50% 检验类别 委托检验 施工方法 机械振捣 收样日期 2007.01.06 检测依据 JGJ55-2000 试配日期 2007.01.08 材料情况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山东水泥厂 P.O32.5R 安定性合格 预测强度合格 泰安 中砂 μx=2.7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济南 碎石 符合5~25mm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针片状0.7% 省建科院 NC -4泵送剂 液状 掺量2.5% 饮用水 省建科院 PNC 膨胀剂 粉状 掺量8% 黃台电厂 Ⅱ级 配合比 计算式 1、计算配制强度f cu ,o =f cu ,k +1.645σ=30.0+1.645×4.0=36.6 (MPa) 2、确定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ce f =32.5×1.10 ≈36 (MPa) 3、计算水灰比W/C=a α.ce f /(f cu ,o +a α.b αce f )=0.46×36/(36.6+0.07×0.46×36)=0.44 4、确定用水量m wa =180(kg/m 3) 5、计算水泥用量1c m =180/0.44=409( kg/m 3 ) 6、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f =15%,超量系数K =1.3 mf =409×15%×1.3=80( kg/m 3 ) 7、计算膨胀剂用量p m =409(1-15%)×8.0%=28( kg/m 3 ); 8、计算外加剂用量j m =[409(1-15%)+409×15%×1.3] ×2.5%=11( kg/m 3 ) 9、实际水泥用量1co m =409(1-15%)×(1-8%)=320 ( kg/m 3 ) 10、确定砂率βs=35% 11、假定混凝土的重量2420 kg/m3得:mg=1171 ( kg/m 3 ) ms=631-(409×15%×1.3/2.2-409×15%/3.1)×2.6=588( kg/m 3 ) 试件尺寸 100×100×100 (mm ) 试配体积 25L/35 L 试配方法 机械搅拌、振实 计 算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 3 砼材料用量(kg) 320 588 1171 11 180 28 80 重量配合比 1 1.84 3.66 0.03 0.56 0.09 0.25 试配重量(kg) 8.00 14.70 29.28 0.28 4.50 0.70 2.00 拌合物 性 能 坍落度 105 mm 保水性 良好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 kg/m 3 / / / / 调整情况 不需调整(若调整,写明如何调整?调整后拌合物性能?) 备 注:此计算配合比可作为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若经调整,写明调整后配合比) 主要设备 名称、型号 搅拌机 振动台 / / / 设备编号 SB/H-01 SB/H-02 设备状态 正常 正常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设备的技术参数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设备的技术参数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设备其操作简单、性能优良、试验可靠,得到广大新老客户的一致好评。 主要使用于混凝土抗渗性能和抗渗标号的测定。同时也可利用它做建筑材料透气性的测定和质量检查,在生产、施工、设计、教研等部门广泛使用。 执行标准 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力学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G/T249-2009《混凝土抗渗仪》、 T0528-94《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要求 技术参数 1、试验大压力:1.2Mpa(试验压力可调为1.3Mpa); 2、试验压力分辨率:0.01MPa; 3、试验压力示值相对误差:±1%; 4、试验压力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1%; 5、整机结构形式:立式结构,可同时做四组试件,每组均可自动升降,整机结构简单合理,高一组放试样高度1500mm;

6、试件密封大压力:4.0MPa密封压力分辨率:0.01MPa; 7、试验压力方式:自下而上加压; 8、试件放置形式:小端面向上,大端面向下,完全符合国标JG/T249-2009《混凝土抗渗仪》中4.1.1的要求 9、工作方式:全过程由计算机全自动控制,一键操作,自动试验、无需任何密封材料(自动密封、自动加压、自动恒压、自动脱模),且自动判断渗漏、记录渗漏时间及压力; 10、试件密封方式:四组可同时进行试件密封,且试件总密封时间不超过5min; 11、一次可作试件数:24个; 12、试模几何尺寸(亦称主模):模腔上口直径:φ175±5mm模腔下口直径:φ185±5mm高度:150±5mm 13、试件桶材料:高强度板材一次压铸成型; 14、试件密封材料:特殊耐磨、耐高压进口材质; 15、电源:380V-50HZ; 16、功率:700W; 17、外形尺寸:950×2200mm; 18、质量:≈2000kg; 产品功能及特点

混凝土试块检测报告

混凝土试块检测报告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报告编号:6 试验报告 样品名称:水泥混凝土试件 委托单位:合肥永鑫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签发日期: 2010年8月18日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1 未经试验室书面批准,不得涂改或复制(全文复制除外)检测报告。 2 报告需有编制、审核、批准人签字,并加盖试验检测专用印章,否则报告无效。 3 对报告有异议,应于本报告发出之日三十天内向本公司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4 送检样品仅对来样负责。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梅娜 联系电话:投诉电话: 传真: 邮编:211112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科学园诚信大道2200号

试验报告首页 工程项目合安客专35kV灯花线电 力线路迁改工程 委托单位合肥永鑫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样品名称水泥混凝土试块样品编号 产地厂家/ 规格型号P6 样品状态表面无蜂窝麻面样品数量1组(每组6块) 送样日期2017年8月15日试验日期2017年8月15日-2017年8 月18日 试验项目抗渗等级 检测依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 判定依据/ 主检设备名 称编号 混凝土抗渗仪(3110824) 检测结论经检测,该组混凝土试件抗渗等级值见报告正文。 备注1、建设单位: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工程现场指挥部项目管理办公室 2、见证人及编号:刘海涛/809068 编制: 审核:试验检测报告专用章 批准:签发日期: 2017 年8月18日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合安客专35kV灯花线电力线路 迁改工程 工程部位杆塔基础 试验编号养护条件生产厂家试验依据试验条件 HY11-00848 现场标准养护——GB/T50081-2002 设备:LX-05 室温℃:28 强度等级配合比 编号 配合比(Kg/cm3) 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 C30 ———————————————— 试验结果 成型日期试验 日期 期 龄 (d) 试块 边长 (mm) 尺寸 换算 系数 破坏 荷载 (KN) 抗压 强度 (MPa) 平均抗 压强度 (MPa) 达到设计 强度等级 标准值 (%) 2017年08月15日2017年08月18日 3 100 118 备注 抽样单位: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抽样人:王橹 送检单位:合肥永鑫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见证人: 检验单位: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审核:编写: 注意事项: 1、检验报告未加盖“试验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试验专用章”无效。 3、检验报告无编写、审核、批准人员签字无效。 4、检验报告涂改无效。 5、对检验报告结论若有异议,请于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15日内提出,以便及时处理。 试验报告正文 试验项目成型日期试验日期工程部位 试验结 果 设计抗渗 等级 备注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测原始记录(规程版)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测原始记录(一) JL08-003.1 共页第页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环境条件 设备名称砂石筛电子天平容量筒电热鼓风干燥箱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 检测依据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检测内容 堆积密度次数 容量筒质量m1 (kg) 容量筒与砂总 质量m2(kg) 容量筒容积V (L) 堆积密度ρL (kg/m3) 平均值(kg/m3) 1 2 颗粒级配 公称粒 径 筛余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累计筛余 (%)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二次 5.00mm 2.50mm 1.25mm 630μm 315μm 160μm 底 细度模 数(μf) μf1=μf2=μf=(μf1+μf2)/2 含泥量(石粉含量)次数 试验前烘干质量m0 (g) 试验前烘干质量m1 (g) 含泥量(石粉含量)ω c (%) 平均值 (%)1 2 检测说明堆积密度1000 V m m 1 2? - = L ρ含泥量% 100 1 c ? - = m m m ω 细度模数() 1 1 6 5 4 3 2 f100 5 β β β β β β β μ - - + + + + =β1β2β3β4β5β 6 ——分别为公称直径5.00mm、2.50mm、1.25mm、630μm、315μm、160μm方孔筛上的累计筛余。 校核:主检: 邹平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测原始记录(二) JL08-003.2 共页第页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环境条件 设备名称电热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移液管砂石筛石粉含量测定仪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 检测依据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检测内容 泥块含量次数 试验前干燥试样质 量m1(g) 试验后干燥试样质 量m2(g) 泥块含量ωc,L(%) 平均值 (%) 1 2 亚甲蓝试 验试样质量G(g) 加入亚甲蓝总体积 V(mL) MB值(g/kg)该项评定 亚甲蓝快速试验一次性加入30mL亚甲蓝溶液,观察沉淀物周围,出 现色晕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测试结果 表观密度次 数 试样烘干的 质量m0(g) 试样、水及容量瓶 总质量(吊篮在水 中质量)m1(g) 水及容量瓶总质 量(吊篮及试样在 水中质量)m2(g) 水温t (℃) 修正 系数 αt 表观密度 ρ (kg/m3) 平均值 (kg/m3)1 2 检测说明泥块含量% 100 1 2 1 L c ? - = m m m , ω亚甲蓝MB值% 100 ? = G V MB 表观密度% 100 m t 2 1 0??? ? ? ? ? - - =α ρ V V 校核:主检: 邹平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混凝土配合比原始记录范文.doc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原始记录 ( 一) 共 3 页第 1 页 配比名称 抗渗混凝土(泵送) 委托编号 HP0700001 (设计、施工要求 ) C30 及 P6,坍落度 100 ~ 120mm 样品编号 HP0701001 试验环境条件 温度 20± 5℃ 湿度> 50% 检验类别 委托检验 施工方法 机械振捣 收样日期 2007.01.06 检测依据 JGJ55-2000 试配日期 2007.01.08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材料情况 配合比 计算式 山东水泥厂 泰安 中砂 济南 碎石 省建科院 省建科院 P.O32.5R μ x=2.7 符合 5 ~ 25mm NC - 4 泵送剂 PNC 膨胀剂 安定性合格 含泥量 0.5% 含泥量 0.5% 液状 饮用水 粉状 预测强度合格 泥块含量 0.3% 泥块含量 0.3% 掺量 2.5% 掺量 8% 针片状 0.7% 1 、计算配制强度 f cu , o =f cu , k +1.645σ= 30.0+ 1.645× 4.0=36.6 (MPa) 2 、确定水泥 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 f ce = 32.5×1.10 ≈ 36 (MPa) 3 、计算水灰比 W/C= a . f ce /(f cu , o + a . b f ce )=0.46× 36/(36.6+0.07 × 0.46×36)=0.44 4 、确定用水量 m wa =180(kg/m 3 ) 5 、计算水泥用量 m c1 =180/ 0.44=409( kg/m 3) 6 、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 f = 15%,超量系数 K =1.3 mf =409 ×15%× 1.3= 80( kg/m 3) 7 、计算膨胀剂用量 m p =409(1-15%)×8.0%= 28( kg/m 3 ); 8 、计算外加剂用量 m j =[409(1-15%)+409×15%× 1.3] × 2.5%= 11( kg/m 3 ) 9 、实际水泥用量 m co1 =409(1-15%)×( 1- 8%)= 320 ( kg/m 3 ) 10、确定砂率β s=35% 2420 kg/m3 得: mg=1171 ( kg/m 3 ) 11、假定混凝土的重量 ms=631-(409×15%× 1.3/ 2.2-409×15%/ 3.1)× 2.6=588( kg/m 3) 黃台电厂 Ⅱ级 试件尺寸 100×100 × 100 ( mm ) 试配体积 25L/35 L 试配方法 机械搅拌、振实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计 算 每 m 3 砼材料用量 (kg) 320 588 1171 11 180 28 80 配合比 重量配合比 1 1.84 3.66 0.03 0.56 0.09 0.25 试配重量 (kg) 8.00 14.70 29.28 0.28 4.50 0.70 2.00 坍落度 105 mm 保水性 良好 拌合物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 kg/m 3 性 能 / / / / 调整情况 不需调整(若调整,写明如何调整?调整后拌合物性能?) 备 注:此计算配合比可作为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若经调整,写明调整后配合比) 主要设备 搅拌机 振动台 / / / 名称、型号 设备编号 SB/H-01 SB/H-02 设备状态 正常 正常 校核: 主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