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集合
气象数据分析系统(mdas)使用说明书

气象数据分析系统(MDAS)使用说明书中国 安阳2015年2月目录一、系统介绍 (3)二、主要功能 (3)(一)数据分析 (4)1、“数据分析”页面 (5)(1)控制文件 (5)(2)分析对象选择 (7)(3)处理方式选择 (9)(4)生产潜力计算 (13)2、“图表浏览”页面 (15)(1)浏览 (15)(2)图表编辑 (17)3、“生产潜力与梯度”页面 (18)(1)参数设置 (18)(2)梯度计算 (20)(二)密码 (22)三、系统说明与版本更新 (22)(一)系统说明 (22)(二)版本更新 (23)四、联系地址 (24)一、系统介绍本系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魏晓文研制。
系统研制源于所在课题组承担的农业部行业专项(专题)——“黄淮海棉花气候生态适宜性研究”的研究需要。
该研究需对全国气象站点历年(当时涉及576个站点,1971年-2006年)逐日气象要素(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进行分析计算,从太阳辐射到气候生产潜力、气候适宜性数据计算结果中,揭示区域内棉花生产适宜性状态及其演变情况。
其后又对系统进行了若干优化升级,形成了目前具有较完善功能的独立系统。
系统适宜于棉花气候生产潜力计算及地区适宜性分析,但通过对特异性参数的校准也可适用于其它作物的气象分析,这也是本系统下一步功能扩充的主要方向之一。
本系统用Visual FoxPro语言编写,运行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
支持的Windows操作系统版本,包括XP—Windows 10。
此外,程序将调用Excel相关功能,因此,应确保计算机正确安装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系统已支持至Excel 2013)。
二、主要功能系统主界面如下:图1:主界面(一)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各站点历年逐日气象要素(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进行分析,计算气候生产潜力和气候适宜性指标。
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是一个重要的气象指标,用于评估和监测地区的干旱程度。
干旱是指长期缺乏降雨或其他水资源的情况,可能对农业、水资源管理、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正确评估和监测干旱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是一种综合了气象要素来评估土地表面干旱状况的指标。
它考虑了降水量、蒸发散发量、土壤含水量等多个因素,并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将这些气象要素结合起来,得出一个数值来反映干旱的程度。
这个数值越高,说明干旱的程度越严重。
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的应用十分广泛。
首先,它可以帮助农业部门和农民们及时了解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资源情况,合理规划灌溉措施,从而减少干旱对农作物产量的不利影响。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水资源管理,帮助水利部门监测水库水位、河流流量等,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们的日常用水。
此外,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还可以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及时预警和应对干旱引发的生态系统灾害以及人员伤亡。
然而,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只是一个指数,不能完全代表地区的干旱情况,对于干旱的空间分布以及时空变化的把握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其次,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主要考虑气象因素,对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水资源不足等非气象因素的监测和评估较为有限。
最后,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虽然在干旱预警和应对方面有一定效果,但仍需要与其他数据和信息相结合,形成综合决策。
未来,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的发展方向应该注重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提升。
通过引入更多的影响因素、改进计算方法以及提高数据质量,可以增强指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此外,结合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干旱监测和评估的自动化和精确化。
最重要的是,政府、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的应用和发展,为干旱监测和应对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2010年10月-12月天气情况

日期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天气风向风力2010-10-11812小雨~大雨东北风微风2010-10-21512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0-32013多云~小雨北风微风2010-10-42214多云东北风微风2010-10-52014阴~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0-61813小雨东南风微风2010-10-72014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0-81913阴~小雨东南风微风2010-10-91913小雨东南风微风2010-10-101714中雨南风微风2010-10-111714中雨~小雨北风微风2010-10-121713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0-131814小雨~中雨东北风微风2010-10-141613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0-152012多云东北风微风2010-10-162114多云~阴东南风微风2010-10-172114多云~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0-181713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0-191912阴东北风微风2010-10-202210多云东北风微风2010-10-212310晴东北风微风2010-10-222211多云东北风微风2010-10-232312多云东南风微风2010-10-242011阴东南风微风2010-10-25127小雨东北风微风(3~4)2010-10-26105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0-2785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0-2896阴~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0-29147多云东北风微风2010-10-30197晴东北风微风2010-10-31209晴~多云东南风微风2010-11-1196多云~阴东南风微风2010-11-2157阴~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1-3148阴~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1-4168阴东北风微风2010-11-5199多云东北风微风2010-11-62010多云东南风微风2010-11-7199多云~阴南风微风2010-11-8138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1-9178多云东北风微风2010-11-10228多云东北风微风2010-11-111510阴北风微风2010-11-121910多云东南风微风2010-11-131812多云南风微风2010-11-14186阴东北风微风2010-11-1595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1-1698阴东北风微风2010-11-17128阴东南风微风2010-11-18117阴东北风微风2010-11-19169多云东北风微风2010-11-20179多云南风微风2010-11-21116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1-22118多云东风微风2010-11-23157多云南风微风2010-11-2496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1-25118阴东北风微风2010-11-26117阴东北风微风2010-11-27106阴东北风微风2010-11-28107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1-29117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1-30107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2-1136阴东北风微风2010-12-2155多云东北风微风2010-12-3165多云东北风微风2010-12-4209多云南风微风2010-12-5166多云南风微风2010-12-683小雨北风微风2010-12-783阴北风微风2010-12-8144晴东南风微风2010-12-9126阴南风微风2010-12-1095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2-1175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2-12106小雨东南风微风2010-12-13106阴东北风微风2010-12-1490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2-151-3中雪东北风微风2010-12-166-1晴东北风微风2010-12-17121晴东南风微风2010-12-18146晴南风微风2010-12-1963阴东北风微风2010-12-20105阴东北风微风2010-12-21143晴东北风微风2010-12-22145多云南风微风2010-12-2383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2-245-1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2-253-2雨夹雪东北风微风2010-12-26103多云南风微风2010-12-27135多云南风微风2010-12-28105阴东北风微风2010-12-29103阴东北风微风2010-12-3030小雨东北风微风2010-12-3130阴东北风微风。
湖南省主要城市降雨特征统计数据、暴雨强度公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气候要素资料

43 1410 48.9 1473 28.8 1346 39.3 1366 49.8 1513 38.1 1354 51.5 1445 48.2 1377 50.4 1354 48.1 1504 48.8 1426 43.1 1328 41.7 1371 46.1 1383 33.2 1364
关系曲线见图 C.0.8。
表 C.0.8 长沙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设计降雨量(mm)
60
70
75
80
85
90
13
17.9
21.2
25.4
31.1
39.7
208
图 C.0.8 长沙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关系曲线
C.0.9 怀化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可按表 C.0.9 取值,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
关系曲线见图 C.0.5。
表 C.0.5 吉首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60
70
75
80
85
90
设计降雨量(mm)
14.4
20.4
24.5
29.9
37.6Βιβλιοθήκη 49.5图 C.0.5 吉首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关系曲线
C.0.6 常德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可按表 C.0.6 取值,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
关系曲线见图 C.0.6。
表 C.0.6 常德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60
70
75
80
85
气象数据集说明文档

气象数据集说明文档1.数据集信息数据集中文名称:中国地面日值数据集数据集代码:SURF_CLI_CHN_MUL_DAY数据集版本:2.0数据集建立时间:200804012.数据来源:(1)1951-2006年全国基准基本站地面气象日值资料;(2)全国各省归档的国家一般站主要气象要素1951-2006年日值数据集;(3)1951~2005年42个行业台站的地面气象日值资料;3.数据集实体3.1.数据集实体内容说明3.1.1.数据集实体文件名称:数据文件命名由数据集代码(SURF_CLI_CHN_MUL_DAY)、要素代码(XXX)、项目代码(XXXXX)、年份标识(YYYY)和月份标识(MM)组成。
其中,SURF表示地面气象资料,CLI表示地面气候资料,CHN表示中国,MUL表示多要素,DAY表示日值。
XXX-XXXXX说明:PRS-10004表示本站气压,TEM-12001表示气温,VAP-13004表示水汽压RHU-13003表示相对湿度PRE-13011表示降水,EVP-13241表示小型蒸发量,EVP-13242表示大型蒸发量,WIN-11002表示平均风速,WIN-11042表示最大风速风向,WIN-11041表示极大风速风向SSD-14032表示日照时数。
文件命名为:SURF_CLI_CHN_MUL_DAY-XXX-XXXXX-YYYYMM.TXT3.1.2.数据集实体文件的内容描述:日值文件的结构如下:SURF_CLI_CHN_MUL_DAY-PRS-10004-YYYYMM.TXT(本站气压)序号中文名数据类型单位1 区站号 Number(5)2 年 Number(5) 年3 月 Number(3) 月4 日 Number(3) 日5 平均本站气压 Number(6) 0.1hPa6 日最高本站气压 Number(6) 0.1hPa7 日最低本站气压 Number(6) 0.1hPa8 平均本站气压质量控制码 Number(2)9 日最高本站气压质量控制码Number(2)10 日最低本站气压质量控制码Number(2)SURF_CLI_CHN_MUL_DAY-TEM-12001-YYYYMM.TXT(气温)序号中文名数据类型单位1 区站号 Number(5)2 年 Number(5) 年3 月 Number(3) 月4 日 Number(3) 日5 平均气温 Number(6) 0.1℃6 日最高气温 Number(6) 0.1℃7 日最低气温 Number(6) 0.1℃8 平均气温质量控制码Number(2)9 日最高气温质量控制码Number(2)10 日最低气温质量控制码Number(2)SURF_CLI_CHN_MUL_DAY-VAP-13004-YYYYMM.TXT(水汽压)序号中文名数据类型单位1 区站号 Number(5)2 年 Number(5) 年3 月 Number(3) 月4 日 Number(3) 日5 平均水汽压 Number(6) 0.1hPa6 平均水汽压质量控制码Number(2)SURF_CLI_CHN_MUL_DAY-RHU-13003-YYYYMM.TXT(相对湿度)序号中文名数据类型单位1 区站号 Number(5)2 年 Number(5) 年3 月 Number(3) 月4 日 Number(3) 日5 平均相对湿度 Number(6) 1%6 最小相对湿度 Number(6) 1%7 平均相对湿度质量控制码Number(2)8 最小相对湿度质量控制码Number(2)SURF_CLI_CHN_MUL_DAY-PRE-13011-YYYYMM.TXT(降水)序号中文名数据类型单位1 区站号 Number(5)2 年 Number(5) 年3 月 Number(3) 月4 日 Number(3) 日5 20-8时降水量 Number(6) 0.1mm6 8-20时降水量 Number(6) 0.1mm7 20-20时降水量 Number(6) 0.1mm8 20-8时降水量质量控制码Number(2)9 8-20时降水量质量控制码Number(2)10 20-20时降水量质量控制码Number(2)SURF_CLI_CHN_MUL_DAY-EVP-13241-YYYYMM.TXT(小型蒸发量)序号中文名数据类型单位1 区站号 Number(5)2 年 Number(5) 年3 月 Number(3) 月4 日 Number(3) 日5 小型蒸发量 Number(6) 0.1mm6 小型蒸发量质量控制码Number(2)SURF_CLI_CHN_MUL_DAY-EVP-13242-YYYYMM.TXT(大型蒸发量)序号中文名数据类型单位1 区站号 Number(5)2 年 Number(5) 年3 月 Number(3) 月4 日 Number(3) 日5 大型蒸发量 Number(6) 0.1mm6 大型蒸发量质量控制码Number(2)SURF_CLI_CHN_MUL_DAY-WIN-11002-YYYYMM.TXT(风速)序号中文名数据类型单位1 区站号 Number(5)2 年 Number(5) 年3 月 Number(3) 月4 日 Number(3) 日5 平均风速 Number(6) 0.1m/s6 平均风速质量控制码Number(2)SURF_CLI_CHN_MUL_DAY-WIN-11042-YYYYMM.TXT(最大风速风向)序号中文名数据类型单位1 区站号 Number(5)2 年 Number(5) 年3 月 Number(3) 月4 日 Number(3) 日5 最大风速 Number(6) 0.1m/s6 最大风速的风向 Number(6) 方位7 最大风速质量控制码 Number(2)8 最大风速的风向质量控制码Number(2)SURF_CLI_CHN_MUL_DAY-WIN-11041-YYYYMM.TXT(极大风速风向)序号中文名数据类型单位1 区站号 Number(5)2 年 Number(5) 年3 月 Number(3) 月4 日 Number(3) 日5 极大风速 Number(6) 0.1m/s6 极大风速的风向 Number(6) 方位7 极大风速质量控制码 Number(2)8 极大风速的风向质量控制码Number(2)SURF_CLI_CHN_MUL_DAY-SSD-14032-YYYYMM.TXT(日照时数)序号中文名数据类型单位1 区站号 Number(5)2 年 Number(5) 年3 月 Number(3) 月4 日 Number(3) 日5 日照时数 Number(6) 0.1小时6 日照时数质量控制码Number(2)3.1.3.特征值说明:32766 所有要素缺测或无观测。
南昌10月逐日历史气候

南昌10月逐日历史气候日期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平均降水量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10月1日27℃19℃1mm 35℃(2005) 14℃(1967)10月2日27℃19℃1mm 35℃(1992) 14℃(1967)10月3日26℃19℃2mm 35℃(1992) 13℃(2004)10月4日25℃18℃2mm 35℃(1983) 13℃(1984)10月5日25℃18℃3mm 33℃(1954) 13℃(1984)10月6日24℃18℃3mm 32℃(1968) 12℃(1984)10月7日25℃18℃1mm 33℃(1968) 13℃(1957)10月8日25℃17℃3mm 31℃(1985) 11℃(1981)10月9日25℃17℃1mm 34℃(1985) 10℃(1981)10月10日26℃18℃4mm 34℃(1985) 10℃(1981)10月11日25℃18℃1mm 34℃(2003) 11℃(1981)10月12日25℃17℃2mm 34℃(1985) 10℃(1971)10月13日24℃17℃3mm 30℃(1987) 11℃(1952)10月14日24℃17℃3mm 30℃(1982) 12℃(2000)10月15日24℃17℃3mm 32℃(1994) 9℃(1962)10月16日24℃16℃3mm 33℃(1994) 10℃(1962)10月17日23℃16℃3mm 32℃(1961) 11℃(1952)10月18日23℃16℃1mm 33℃(1961) 9℃(1958)10月19日23℃15℃2mm 30℃(2008) 10℃(1965)10月20日23℃15℃2mm 31℃(2008) 9℃(1968)10月21日23℃15℃1mm 32℃(2008) 9℃(1972)10月22日22℃15℃3mm 30℃(1997) 7℃(1972)10月23日22℃15℃2mm 30℃(1970) 7℃(1981)10月24日23℃15℃1mm 32℃(1970) 6℃(1981)10月25日22℃15℃1mm 28℃(1989) 9℃(1968)10月26日21℃14℃3mm 27℃(1991) 7℃(1980)10月27日21℃14℃3mm 30℃(1977) 6℃(1958)10月28日21℃14℃2mm 29℃(1977) 7℃(1978)10月29日22℃13℃1mm 30℃(1977) 4℃(1978)10月30日22℃14℃1mm 32℃(1996) 4℃(1978)10月31日21℃13℃4mm 33℃(1996) 7℃(1986)南昌(Nanchang)11月逐日历史气候日期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平均降水量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11月1日21℃13℃4mm 28℃(2003) 8℃(1958)11月2日20℃13℃4mm 29℃(2003) 8℃(1987)11月3日21℃13℃1mm 30℃(1989) 8℃(2000)11月4日21℃13℃2mm 30℃(1979) 6℃(1955)11月5日21℃13℃2mm 30℃(2005) 7℃(1955)11月6日21℃13℃1mm 31℃(2003) 7℃(1967)11月7日21℃13℃2mm 31℃(2003) 7℃(1969)11月8日21℃13℃4mm 27℃(1984) 7℃(1981)11月10日19℃11℃3mm 31℃(1984) 3℃(1992)11月11日18℃11℃3mm 28℃(1952) 4℃(1992)11月12日18℃11℃2mm 28℃(1958) 4℃(1988)11月13日18℃11℃3mm 25℃(1998) 3℃(1956)11月14日18℃11℃7mm 26℃(1998) 2℃(1976)11月15日17℃10℃3mm 28℃(1998) 1℃(1976)11月16日17℃10℃2mm 31℃(1998) 1℃(1976)11月17日16℃9℃1mm 23℃(1957) 2℃(1976)11月18日17℃9℃1mm 25℃(1992) 1℃(1976)11月19日16℃9℃3mm 25℃(1962) 0℃(1979)11月20日17℃9℃3mm 24℃(1985) 2℃(1953)11月21日16℃9℃1mm 29℃(1960) 1℃(1993)11月22日16℃9℃1mm 24℃(1960) -1℃(1993)11月23日16℃8℃1mm 26℃(1999) 1℃(1975)11月24日16℃8℃2mm 24℃(1968) 0℃(1976)11月25日16℃8℃4mm 25℃(1968) 0℃(1956)11月26日15℃8℃2mm 29℃(1987) -1℃(1956)11月27日15℃8℃2mm 24℃(1987) 0℃(1956)11月28日14℃7℃2mm 20℃(1954) 0℃(1987)11月29日14℃7℃1mm 23℃(1974) 0℃(1987)11月30日14℃7℃1mm 24℃(1974) 0℃(1955)南昌(Nanchang)12月逐日历史气候日期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平均降水量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12月1日14℃6℃1mm 23℃(1968) -2℃(1966)12月2日14℃6℃3mm 26℃(1968) -2℃(1952)12月3日14℃6℃1mm 24℃(1968) -2℃(1952)12月4日14℃6℃1mm 23℃(1989) -3℃(1952)12月5日13℃6℃2mm 22℃(1989) -4℃(1952)12月6日13℃5℃2mm 23℃(1968) -1℃(1982)12月7日13℃6℃2mm 25℃(1968) -1℃(1987)12月8日13℃5℃2mm 23℃(1978) -2℃(1971)12月9日13℃5℃1mm 23℃(1978) -3℃(1985)12月10日13℃5℃2mm 23℃(1990) -3℃(1952)12月11日13℃5℃2mm 21℃(1955) -3℃(1985)12月12日12℃5℃2mm 21℃(1986) -3℃(1985)12月13日12℃4℃2mm 21℃(1986) -3℃(1972)12月14日12℃4℃1mm 21℃(1955) -2℃(1969)12月15日11℃4℃1mm 22℃(1977) -4℃(1975)12月16日12℃4℃2mm 20℃(1991) -2℃(1951)12月17日11℃4℃2mm 20℃(1970) -3℃(1965)12月18日11℃4℃2mm 20℃(1979) -3℃(1956)12月19日11℃5℃1mm 20℃(1979) -3℃(1960)12月21日11℃4℃2mm 20℃(1979) -2℃(1999) 12月22日11℃4℃2mm 20℃(1958) -5℃(1999) 12月23日11℃4℃1mm 19℃(1988) -4℃(1999) 12月24日11℃4℃2mm 22℃(1987) -2℃(1984) 12月25日11℃4℃2mm 20℃(1969) -4℃(1973) 12月26日10℃3℃2mm 21℃(1962) -5℃(1973) 12月27日10℃3℃1mm 19℃(1987) -4℃(1976) 12月28日10℃3℃2mm 21℃(1981) -7℃(1991) 12月29日10℃3℃2mm 24℃(1987) -10℃(1991) 12月30日10℃3℃2mm 20℃(1955) -5℃(1976) 12月31日10℃3℃2mm 19℃(1999) -3℃(2004)。
长沙市各月的设计用气象参数、湖南省年太阳能辐照量分布区图、各地市经纬度参数表

附录A 长沙市各月的设计用气象参数
附注:
1 .本表数据来自长沙市气象局提供的2000年~2009年长沙市历年气象数据的平均值。
附录B 湖南省年太阳能辐照量分布区图
湖南省年太阳总辐射在3384.7~4372.03600MJ/m2之间,以湘东北洞庭湖区年总辐射较多,湘西山区较少;超过4000兆焦耳/平方米的高值区出现在包括安乡、岳阳、华容、澧县、临湘、汨罗、湘阴、沅江等县市在内的洞庭湖地区以及汝城等地,低于3600MJ/m2的低值区出现在包括保靖、龙山、桑植、永顺、花垣等县市在内的湘西北地区,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在3600~40003600MJ/m2之间;40003600MJ/m2分界线大致位于东经111°~112°之间,呈南北走向,将湖南一分为二,东半部多于西半部。
图1 湖南省太阳能年总辐射分布图(单位:MJ/m2)
附录C 湖南省各地市经纬度参数表表C
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附录D 长沙市太阳能集热器各安装角度的年平均的热量比
附注:
1本表横向表头为集热器与水平面的夹角,即集热器倾角;竖向表头为集热器与南向夹角,即集热器方位角;
2举例:若集热器倾角为30度,南偏西30度安装,则该集热器得热量为正南向最大得热量的97%。
若集热器倾角为80度,南偏东20度安装,则该集热器得热量为最大得热量的67%;
3 本表数据摘自郑瑞澄主编《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技术手册》。
天气数据分析

▪ NMIC数据
• 中国气象信息中心 ▪ GTS(全球通信系统 ) 实时传输的国际交换数据
• 实时交换的地面气候月报资料 • 全球常规地面观测资料
处理方法(一)
▪ 平均气温计算方法
-2
-3 -4
-1
-1.5
-4
-5
-2
-6
1881 1901 1921 11898411 11990611 119921818181192401109101年19619129181192401011年961 1981 2001年
4
11月2最高气温 7月6最高气温
3月最高气温
3
1.5
5
2 1
1
4
0.5
401940年
300
40
60
80 0 100 60
120
140 160 20
180
1950年
20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40
0
1960年
100
6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60
0
40
1881 1896
1911
1926
20 19401
1956
▪ 时间一致性;内部一致性
处理方法(二)
▪ 资料集整合
• 中国区: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月值数据集
(SURF_CLI_CHN_MUL_MON)
• 未重合站点整合 • 重合站点的记录整合
▪ 建立序列的方法 • 站点密度不均匀:站点资料格点化 • 格点大小的确定:5×5°, 2×2° • 计算区域平均值的方法:
长沙市湿度

长沙市1987——1988年气象资料(站点:57687)日平均气温为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整点的平均值。
日降水量为上日20时至次日20时的降水量。
长沙市1989——1990年气象资料(站点:57687)说明:57687站点为长沙望城坡(东经112.92°,北纬28.22°,海拔68.0米)。
日平均气温为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整点的平均值。
日降水量为上日20时至次日20时的降水量。
长沙市1991——1992年气象资料(站点:57687)说明:57687站点为长沙望城坡(东经112.92°,北纬28.22°,海拔68.0米)。
日平均气温为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整点的平均值。
日降水量为上日20时至次日20时的降水量。
长沙市1993——1994年气象资料(站点:57687)说明:57687站点为长沙望城坡(东经112.92°,北纬28.22°,海拔68.0米)。
日平均气温为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整点的平均值。
日降水量为上日20时至次日20时的降水量。
长沙市1995——1996年气象资料(站点:57687)说明:57687站点为长沙望城坡(东经112.92°,北纬28.22°,海拔68.0米)。
日平均气温为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整点的平均值。
日降水量为上日20时至次日20时的降水量。
长沙市1997——1998年气象资料(站点:57687)说明:57687站点为长沙望城坡(东经112.92°,北纬28.22°,海拔68.0米)。
日平均气温为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整点的平均值。
日降水量为上日20时至次日20时的降水量。
长沙市1999——2000年气象资料(站点:57687)说明:57687站点为长沙望城坡(东经112.92°,北纬28.22°,海拔68.0米)。
1951-2010年长沙市极端气温事件的变化特征

和冷 夜数 距平 年变 化及 线性 趋势 标准化 变量 。 从 中可见 , 日数 ( 1 ) 暖 夜数 ( 1 ) 一 暖 图 a、 图 b呈 致 的显著上升趋 势 , 性趋 势分 别 为 3 4 、.6个 ・ 线 .8 3 0 (O ) 近 6 1a ~, 0 a来 分 别 增 加 2 、 8个 ; 日数 ( 1l 冷 图
加 最 显 著 , 月 和2 冷 日( 夜 ) 减 少 最 显 著 。 4 月 冷 数 关 键 词 :极 端 气 温 ; 间分 布 ; 代 际 变 化 空 年
中 图 分 类 号 :P 6 47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7 4 ( 0 2 0 17 1 8 2 1 ) 3—0 4 0 1—0 4
前 后均值减少 1. 个 、 2 2 冷夜20 年 前后 均值减 少 1. 00 53
个 ( 略 ) 冷 夜 数 平 均 值 分 段 统 计 表 明 ,9 1 16 图 。 15 - 9 4
u F曲线 上 升 未 超 过 临 界 值 线 , 明 当 年 暖 日突 变 说
增加 趋势 显著 , 夜 暂无 突变 , 有 转 折 ; 日突变 暖 但 暖
作者简 介: 陈勇 ( 99 , , 南 长 沙 人 , 级 工 程 师 , 事 短 中期 预 报 及 极 端 天 气 气 候 事 件 分 析 研 究 . m i:sx y 2 .o 15 一) 女 湖 高 从 E-alcqt @16 cr c n
4 2
气 象 与 环 境 科 学
第3 5卷
1 2 分 析 方 法 .
高、 最低 气 温等 指标 , 研究 极 端气 温事 件 的强度 和频
率变 化 , 到 了一 些有 价值 的结论 得
。 随着 研究 深